課題研究現狀」
很多教育同事談到課題研究時,都露出為高不可攀的神情,認為那是大學教授、科學家們的事情,自己遙不可及。即便是很多正在參與的教師,也是心有膽怯,也常說我也不是很懂,不知道怎麼做最好。甚至還有很多教師認為課題研究和一線教師毫不相關,反倒覺得寫寫心得文章、教育論文倒是教師可以幹的事。其實,這是很多教師對課題研究缺乏了解,其實搞課題研究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難。
「什麼是課題」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課題。「課題」就是要嘗試、探索、研究或討論的問題。《現代漢語詞典》把課題解釋為:研究或討論的主要問題或急待解決的重大事項。課題是指為解決一個相對獨立而單一的問題,而確定的最基本的研究單元。個人認為中小學教師所從事的課題研究和專家的研究有很大的區別。
第一,「課題」就是一個問題,是自己在一段時間內需要關注、澄清和解決的一個真實存在的教育教學問題,研究的目的就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分析問題的本質和存在的根源,尋求問題解決的路徑,總結有益的經驗,記錄自己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的些許感悟和心得。
第二,「課題」就是一個願景,是自己在先進教育理念、教育價值觀、教育理想的驅使下對所嚮往的「未來」教育教學的憧憬和勾畫,是自己在一段時間內需要努力去構建或打造的一個工程,如某一種特色教育、理想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等。
第三,「課題」就是一個主題。每個教師每天總在反思,經常會用教育敘事、教育案例、教育日記、教學札記、教育論文、教育隨筆等林林總總的形式記錄自己在教育實踐中的點滴思考,但往往比較凌亂、零散、隨意,而課題就為這些研究提供了一段時間內相對集中的主題,有了貫穿的線索,使我們的這些研究主題集中,方向明確,目標清晰。
總之,我認為一線教師課題研究活動,實際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層次上展開教學活動,即強化從日常教學中蘊涵的科研成分著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審視教學過程,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並通過教學實踐使其得到驗證與完善,從而使教學工作逐步向最優化方向發展,同時也使自身的素質水平得到提升與飛躍。
課題不同於項目和論文
我們經常說「立項」,有的人把「課題」稱「項目」,實際上課題與項目既有聯繫又有區別。課題是科學研究的最基本單元,具有較為單一而又獨立的特徵,而項目是由若干個彼此有聯繫的課題所組成的一個較為複雜的、帶有綜合性的科研問題。
相比於大多數的教學論文撰寫、集體研討等教育活動,課題研究應該是比較嚴密、系統一種教科研方式。
和論文相比較,課題研究是基於教育教學問題而產生教育探究活動,更準確的說是基於問題並解決問題的問題情境下的教研活動,和理科實驗法探究的思路極為相似,或者說基本相同,理科教學實驗法探究的步驟一般為: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驗證假設--分析結果、得出結論,而課題研究第一步就是要發現問題,並能概括凝練提出核心問題。課題研究所有的活動都是以問題為中心展開,具有對問題的鮮明針對性,都是基於解決這一問題而進行的系列活動。而論文是圍繞自己的中心論點展開的教育論證或敘事活動,往往是對成功嘗試的總結或理論的升華。
課題研究的好處
課題研究作為一種教育教學探究活動,他根據探究活動的要求,具有一套科學、規範、系統活動過程或者叫做流程,課題研究的過程包括課題的選擇與論證、制定研究計劃、查閱文獻資料、實施研究、研究成果評價和推廣等幾個方面,研究中嚴格界定了研究的的對象、內容、範圍、方向以及研究的目的和任務,每一個環節都有具體操作要求,比如:課題論證,論證一個課題需要弄清這麼幾個問題:1.所要研究的問題是什麼性質和類型的問題?2.要研究的問題具有什麼現實意義?它的理論價值(即在理論上預計有哪些突破?)(可能形成哪些指導性的理論體系)3.要研究的問題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麼?4.要研究的問題所應具備的條件分析。5.課題研究的策略和步驟如何?6.課題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現形式有哪些?通過這些規範的流程,不僅提升了我們思維的嚴謹度,也讓我們的研究更深入、更系統、更全面和科學。
課題研究是深化集體教研的一種很好的平臺。課題研究不同於論文,論文可以個人獨自為戰,獨立完成,課題則更強調團隊的分工協作,發揮整體合力共同實現科研目標。針對一個問題,想要系統的的解決,單憑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要完成一個教學課題的立項研究,可能涉及教學的各個環節或方面,需要成立研究團隊,需要團隊成員從具體環節或方面進行人員分工,分別進行研究嘗試,以求突破。比如:滕州市第五中學的作為一所農村高中,針對學校課程實施的「選課走班」面臨的問題,適時進行「選課走班」教學組織策略優化研究,這是針對學校工作層面進行的問題突破,我們可以看需要研究內容比較龐雜,比如課時安排、課程實施和整合路徑、教學方式和適切教學評價等等,研究方法也需要多樣,涉及文獻信息的查閱和手機、方式方法的比較、問卷調查的數據整理、教師和學生的訪談及個案研究等等,同時還需要對相關的數據整理分析,並最終形成可行性策略。可以看出單憑一個人是根本無法解決的,這就需要團隊的分工協作,而在這分工協作的同時,圍繞主要的教育教學問題,教學教研有了明確主題和目標,以研促教、立足學生、深化課改的濃鬱氛圍形成,教師們閱讀了大量的有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後,就有利於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師的研究意識、研究熱情和反思總結良好習慣得以加強,就可以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審視自己的日常工作的習慣,自覺地去改進自己的教育手段,進行科學的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