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一種系統的教科研方式

2020-12-14 山西校園在線

課題研究現狀」

很多教育同事談到課題研究時,都露出為高不可攀的神情,認為那是大學教授、科學家們的事情,自己遙不可及。即便是很多正在參與的教師,也是心有膽怯,也常說我也不是很懂,不知道怎麼做最好。甚至還有很多教師認為課題研究和一線教師毫不相關,反倒覺得寫寫心得文章、教育論文倒是教師可以幹的事。其實,這是很多教師對課題研究缺乏了解,其實搞課題研究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難。

「什麼是課題」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課題。「課題」就是要嘗試、探索、研究或討論的問題。《現代漢語詞典》把課題解釋為:研究或討論的主要問題或急待解決的重大事項。課題是指為解決一個相對獨立而單一的問題,而確定的最基本的研究單元。個人認為中小學教師所從事的課題研究和專家的研究有很大的區別。

第一,「課題」就是一個問題,是自己在一段時間內需要關注、澄清和解決的一個真實存在的教育教學問題,研究的目的就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分析問題的本質和存在的根源,尋求問題解決的路徑,總結有益的經驗,記錄自己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的些許感悟和心得。

第二,「課題」就是一個願景,是自己在先進教育理念、教育價值觀、教育理想的驅使下對所嚮往的「未來」教育教學的憧憬和勾畫,是自己在一段時間內需要努力去構建或打造的一個工程,如某一種特色教育、理想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等。

第三,「課題」就是一個主題。每個教師每天總在反思,經常會用教育敘事、教育案例、教育日記、教學札記、教育論文、教育隨筆等林林總總的形式記錄自己在教育實踐中的點滴思考,但往往比較凌亂、零散、隨意,而課題就為這些研究提供了一段時間內相對集中的主題,有了貫穿的線索,使我們的這些研究主題集中,方向明確,目標清晰。

總之,我認為一線教師課題研究活動,實際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層次上展開教學活動,即強化從日常教學中蘊涵的科研成分著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審視教學過程,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並通過教學實踐使其得到驗證與完善,從而使教學工作逐步向最優化方向發展,同時也使自身的素質水平得到提升與飛躍。

課題不同於項目和論文

我們經常說「立項」,有的人把「課題」稱「項目」,實際上課題與項目既有聯繫又有區別。課題是科學研究的最基本單元,具有較為單一而又獨立的特徵,而項目是由若干個彼此有聯繫的課題所組成的一個較為複雜的、帶有綜合性的科研問題。

相比於大多數的教學論文撰寫、集體研討等教育活動,課題研究應該是比較嚴密、系統一種教科研方式。

和論文相比較,課題研究是基於教育教學問題而產生教育探究活動,更準確的說是基於問題並解決問題的問題情境下的教研活動,和理科實驗法探究的思路極為相似,或者說基本相同,理科教學實驗法探究的步驟一般為: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驗證假設--分析結果、得出結論,而課題研究第一步就是要發現問題,並能概括凝練提出核心問題。課題研究所有的活動都是以問題為中心展開,具有對問題的鮮明針對性,都是基於解決這一問題而進行的系列活動。而論文是圍繞自己的中心論點展開的教育論證或敘事活動,往往是對成功嘗試的總結或理論的升華。

課題研究的好處

課題研究作為一種教育教學探究活動,他根據探究活動的要求,具有一套科學、規範、系統活動過程或者叫做流程,課題研究的過程包括課題的選擇與論證、制定研究計劃、查閱文獻資料、實施研究、研究成果評價和推廣等幾個方面,研究中嚴格界定了研究的的對象、內容、範圍、方向以及研究的目的和任務,每一個環節都有具體操作要求,比如:課題論證,論證一個課題需要弄清這麼幾個問題:1.所要研究的問題是什麼性質和類型的問題?2.要研究的問題具有什麼現實意義?它的理論價值(即在理論上預計有哪些突破?)(可能形成哪些指導性的理論體系)3.要研究的問題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麼?4.要研究的問題所應具備的條件分析。5.課題研究的策略和步驟如何?6.課題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現形式有哪些?通過這些規範的流程,不僅提升了我們思維的嚴謹度,也讓我們的研究更深入、更系統、更全面和科學。

課題研究是深化集體教研的一種很好的平臺。課題研究不同於論文,論文可以個人獨自為戰,獨立完成,課題則更強調團隊的分工協作,發揮整體合力共同實現科研目標。針對一個問題,想要系統的的解決,單憑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要完成一個教學課題的立項研究,可能涉及教學的各個環節或方面,需要成立研究團隊,需要團隊成員從具體環節或方面進行人員分工,分別進行研究嘗試,以求突破。比如:滕州市第五中學的作為一所農村高中,針對學校課程實施的「選課走班」面臨的問題,適時進行「選課走班」教學組織策略優化研究,這是針對學校工作層面進行的問題突破,我們可以看需要研究內容比較龐雜,比如課時安排、課程實施和整合路徑、教學方式和適切教學評價等等,研究方法也需要多樣,涉及文獻信息的查閱和手機、方式方法的比較、問卷調查的數據整理、教師和學生的訪談及個案研究等等,同時還需要對相關的數據整理分析,並最終形成可行性策略。可以看出單憑一個人是根本無法解決的,這就需要團隊的分工協作,而在這分工協作的同時,圍繞主要的教育教學問題,教學教研有了明確主題和目標,以研促教、立足學生、深化課改的濃鬱氛圍形成,教師們閱讀了大量的有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後,就有利於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師的研究意識、研究熱情和反思總結良好習慣得以加強,就可以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審視自己的日常工作的習慣,自覺地去改進自己的教育手段,進行科學的教學反思。

相關焦點

  • 十八個教科研課題齊開局 菏澤市教科院組織攻關「教科研」
    12月6日,菏澤市教育局四樓會議室內人聲鼎沸,市教科院召開的「山東省十三五規劃課題」集中開題論證會在這裡舉行。論證會專程邀請到省教科院副院長曾慶偉前來指導開題,來自各縣區中小學校和教研機構的十八個省規劃課題研究團隊近70人參加了活動。
  • 深耕教科研十年教師體會:教科研課題和教學成果,到底什麼區別
    解讀《河南省中小學教師評價水平標準》2018年版,以高級教師為例,我們會看到這樣的句段:「在教學研究、改革和實踐中成績突出,作為主要完成人(限前3名),完成省轄市及以上教科研課題1項,評委會專家評價較高,具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
  • 十八個教科研課題齊開局,菏澤這些教師紛紛表示收穫滿滿
    12月6日星期日,菏澤市教育局四樓會議室內卻人聲鼎沸,市教科院召開的「山東省十三五規劃課題」集中開題論證會在這裡隆重舉行。論證會專程邀請到省教科院副院長曾慶偉前來指導開題,來自各縣區中小學校和教研機構的十八個省規劃課題研究團隊近70人參加了活動。
  • 學校教科研:一道迷人的風景線
    實驗班使用的課本、教學內容、檢測試卷等,跟普通班有很大的不同,透著一種神秘感。任教實驗班的老師,都是學校精心挑選的優秀骨幹教師,加上三天兩頭就有專家到實驗班「蹲點」指導、參觀學習、考察研究,「實驗班」一時成了「優秀班」「特色班」「尖子班」「強化班」的代名詞,而且實驗班學生的成績和特長發展等均「遙遙領先」普通班,這對廣大師生、家長都有很強的誘惑力。
  • 課題研究只是為了評職稱嗎?
    作者:吳維煊 來源:教師報課題研究的重要性人人皆知,絕大多數教師都主持或參與過課題研究,有的教師課題研究成果纍纍,手中甚至有多張結題證書。從教研數量角度而言,這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但是,當問及從事課題研究的目的是什麼時,很多教師的回答如出一轍:為了評職稱。
  • 關於課題研究的幾個問題
    一、申報課題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一)如何選題1.直面真問題,研究真問題。堅持問題導向,問題即課題。堅持目標導向,課題研究目標一旦確定下來,就應該瞄準目標開展研究。不研究真問題,課題就會出問題。真問題的兩個顯著特徵:現實性和可研究性。
  • 能否把中小學教師從「課題研究」的空中樓閣中「解放」出來
    但實事求是地講,在中小學教師中推行「全員教科研」,並把教科研成果與職稱評審掛鈎,既不符合現階段中小學教學教研工作的客觀實際,也是引發教科研「泡沫」和學術腐敗的間接誘因之一。中小學教科研活動主要包括校本教研、優質課競賽、撰寫教學論文、課程實驗研究等。
  • 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吳維煊:失真——教科研的「硬傷」
    一、失真:讓教科研成為獨立於教育實踐之外的存在失真,表現在研究選題、研究過程及研究結論等各個環節。有些教師完成了多項課題研究,其中不乏省教育規劃課題、省社科聯課題等含金量較高的研究項目,可謂研究成果豐碩。
  • 教你做課題系列73:基於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的小課題研究
    , 順應了教育科研工作的發展形勢, 滿足了教育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 實現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走出了一條從普及到專業的教科研新路子。新泰市所進行的第二輪小課題研究, 以一線教師為主, 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 以教育教學中的具體困惑問題為研究對象, 突出小課題研究的針對性、時效性, 落實小課題研究的「短平快」的特點, 採取個人研究、學校支持、片區聯動的研究方式, 實現小課題研究效益的最大化。
  • 重課題研究  聚焦真問題——惠濟區實驗幼兒園課題培訓
    為促進教師的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在第36個教師節來臨之際,鄭州市教科所王海燕老師應邀來到惠實幼教育集團,以一場主題為「漫談做科學,深入,實用的課題研究」的專題培訓,為全體教師送上一份特殊的教師節禮物。
  • 李滄區第三屆教學節第一區片課題研究活動舉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尚青龍  日前,李滄區第三屆教學節第一區片「課題研究助成長」課題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動在青島明心學校舉行。第一區片各學校教科研分管領導及教科研骨幹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 教你做課題系列66:中小學教科研「異化」原因及對策
    於是,就出現了「校校有課題,人人搞科研」的繁榮景象。然而在繁華的背後,暗藏著不容忽視的「異化」問題,阻礙著中小學教科研的健康發展。3.為教師搭建教科研發展的平臺學校樹立「教科研做先導」的意識,堅信教科研能為學校插上騰飛的翅膀。
  • 靜心研究 共同前行——高新區實驗幼兒園召開新學期課題工作會
    為了深入貫徹上級部門課題管理的相關精神,讓教師們明確新學期工作的部署和要求,5日,高新區實驗幼兒園組織全園教師召開了新學期課題工作會。業務園長陸家燕結合上期課題研究開展情況進行了回顧與分析,提出要著力提升教師科研能力,繼而推進幼兒園教育科研的協調發展。
  • 明晰課題研究思路,東風路小學舉行市級課題開題報告研討會
    河南商報記者 杜世民 通訊員 陳晶晶 張萌 張嘉蘭5月25日上午,惠濟區東風路小學舉行「2019年鄭州市教育科學研究課題開題報告研討會」由教導處副主任賈盈盈主持。參與本次開題報告研討會的共有8項課題。教導處副主任賈盈盈說明了課題研究開題報告的基本項目,讓各課題主持人意識到課題研究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她強調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要精誠合作、勇於創新,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更好地提升課題研究的實效性。
  • 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
    怎樣進行教育科研課題研究(一)一、開展課題研究的意義教育科研是指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教育教學。課題研究是教育科研的一種基本形式。(二)設計研究方案課題研究方案是完成研究任務的總體謀劃,為課題研究和論證提供評價的依據,以及全面的、系統的工作程序。1、課題的表述主要是揭示課題的論點,是課題研究內容的高度概括,要求題目能明確地表述出研究內容、課題任務和科研方法。如:《弱智兒童隨班就讀的實驗研究》。
  • 教你做課題系列75:小課題研究——教研和教學是一件事
    而所有這些理念最終都反映在我們的「小課題研究」活動上, 從2010年開始的「小課題研究」活動已經成為我校的一種長效教研機制, 使我們的教研工作與教學行為長期地綁定在一起。發揮有研究經驗的教科研骨幹教師的作用, 分層次對全體教師進行小課題研究專題培訓, 使教師們懂得教學研究的流程、規律和方法。二是給予更多互動交流的機會, 讓教師們共同提高教研能力。結合課例分析、案例剖析、讀書沙龍、小課題研究論文評選等活動, 儘可能多地創造研討交流的機會, 讓教師們可以交流小課題研究的心得。
  • 教你做課題系列77:小課題研究——教研和教學是一件事
    而所有這些理念最終都反映在我們的「小課題研究」活動上, 從2010年開始的「小課題研究」活動已經成為我校的一種長效教研機制, 使我們的教研工作與教學行為長期地綁定在一起。發揮有研究經驗的教科研骨幹教師的作用, 分層次對全體教師進行小課題研究專題培訓, 使教師們懂得教學研究的流程、規律和方法。二是給予更多互動交流的機會, 讓教師們共同提高教研能力。結合課例分析、案例剖析、讀書沙龍、小課題研究論文評選等活動, 儘可能多地創造研討交流的機會, 讓教師們可以交流小課題研究的心得。
  • 金鄉三個省級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獲準立項
    17日,金鄉縣舉行2018年省級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開題論證研討會,三項省級課題主持人獲頒立項通知書。活動中,濟寧市教科院黨支部書記陳偉宣讀2018年省級課題立項通知書,並向金鄉縣「堅持文化自信 ——縣域傳統文化和鄉土文化進校園研究與實踐」、「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生生涯規劃教育研究」、「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科課程整合的研究」三項省級課題主持人頒發了立項通知書,鼓勵大家以課題研究為契機,深入開展教育教學研究
  • 十三五課題研究專題報導 | 暨課題園階段性成果展示活動集錦
    繼「十二五」課題之後,又在2017年11月通過了中國教育學會評定,立項了「十三五」教育科研課題「幼兒園戶外活動的實踐研究」,以課題研究為引領,搭建學前教育互動和交流的平臺,為課題實踐基地提供研究支持,幫助提升幼兒園辦園水平和教師隊伍素質,促進每個孩子健康和諧發展。
  • 南京莫愁中專召開課題研究專題說明會
    為提升教師課題研究的水平,規範學校課題研究,促進教師教科研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2020年09月10、11日,莫愁中專教師發展處分別在高廟路、安國村兩個校區召開了課題研究專題說明會學校各級課題主持人20餘人參加了會議。本次說明會由教師發展處主任孫琍老師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