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創業邦聯合穀倉學院推出【走進爆品幕後】欄目,這是第07篇文章,作者創米科技創始人兼CEO李建新,編輯Bonnie。
創米已經是一家五年多歷史的公司了,相比2018,2019創米預計增長率50%,很慶幸,我們還活著,雖然艱苦但健康的活著。而我們的周圍,已經有一些朋友的公司不幸關張了,這是艱難的一年。以年終總結的形式來回顧一下過去的一年或更多年走過的路,也是一種復盤。每一家公司都有每一家的不同,我們今天就從創業公司的起點開始。
賽道與起跑點。創業諮詢流行的話語叫選擇賽道,但這些年的經驗告訴我,很多時候不是賽道的問題,大部分的賽道其實足夠寬,容得下足夠多的選手,尤其是當你跑到前面的時候,所有的賽道都是你的。從0到1,往往不是賽道決定的,而是起跑點,你站在哪裡開始起跑,你有什麼樣的裝備(是不是有錢,是不是有牛掰的團隊,是不是有好的資源支持等等),才是問題的核心,如果是一場短跑,站錯了起跑點,要麼還沒起跑就犯規出局,要麼直接起跑就落敗。我曾經自我檢討過,創米確實曾經站錯了起跑點,這導致我們的起初的發展比較慢,甚至感覺即將死亡,幸運的是,我們參加的是馬拉松比賽,還有機會扳回來,事實上,我們一直在努力這麼做。
誠然,我們是一家小米生態鏈公司,所以有些話題難以繞開,比如爆品。
爆品這個概念,現在很流行,但我想特別說的是,每家公司的爆品概念不一樣,比如小米,也許年銷千萬臺才叫爆品,但在一般的公司,這是一種奢望,爆品,僅僅有好的產品是不夠的,還需要品牌、渠道等等多方面的支持,死抱一個產品成為爆品,投入一切可投入的力量,如果沒有可借的力量,這種做法很可能公司就爆雷了。
做出一個符合公司實際能力的規劃很重要,2019年,我們出了一些新品,總體上還是不錯的,沒指望都是爆品,但我們期望,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能夠達到效率最大化。說爆品離不開產品,離不開產品定義,而產品定義的本質,不是以是否有營銷噱頭為起點,而是以使用場景化,用戶習慣性,價值創造性為起點,在這方面我們有一個不成文基本簡要法則:相對競品,沒有明顯短板,但必須要有一個大大的長板。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這便是參照點之一。
成本、供應鏈、質量等等是硬體從業者繞不開的話題,即便我們是網際網路硬體公司,它仍舊脫離不了強烈的硬體屬性。軟體的特點是規模越大,邊際成本越小,直至趨向於零。硬體則不然,硬體成本是有邊界的,到達邊界,將無法再下降。而在銷售前段壓力越大的越大的情況下,如何做出成本優勢?同時,還能保持質量不下降,甚至上升?規模大了,如何保證交付?
2019,總體來說我們做得還不錯,我總結了幾點。第一、零部件的設計通用性,這保證了成本規模效應。第二、高度信任核心供應商,保證密切交流,這確保了優先交付,有時候,以過多的供應商做平衡未必是好事。第三、高度重視客服及售後,集合真正的用戶思維,通過售後大數據改善產品細節,以有限的資源最大效率提升質量及口碑。
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做事。這句話我在公司內部經常講,什麼意思?道理其實不複雜,總結下面幾點:
別人踩過的坑我們繞過去,別人踩過為什麼我們還要踩?總結他人是最快的成長路徑之一。
他人的資源是否可以為我們所用,資源置換是最好的方式。比如小米生態鏈,這麼多企業,大家聯手是最好的打江山方式。
不要不好意思抱大腿,有些紅利還是要吃的,有的平臺資源,你怎麼努力都很難得到,機會來了需要厚著臉抓住。
即將到來的2020,我們將繼續努力,但在努力之前,反覆想以下幾個問題: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