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專家揭示衰老過程9「特徵」

2020-12-18 廣州日報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長生不老、青春永駐都是許多人心中的夢想,事實上,人類從未停止過對衰老的探索。雖然長生不老難以實現,但是延緩衰老、預防和治療老年性疾病,實現健康老齡化,在科學上是可行的。因此,深入探究衰老的本質、揭開衰老謎團已然成為生物醫學界攻克的重點。

2013年,國際著名生物學雜誌《細胞》召集了一組研究人員,從不同方面研究衰老,試圖從生物學角度總結人類衰老過程中身體發生的變化。5年後,研究團隊完成了論文《衰老的特徵》,從人類衰老的過程中歸納出9個「特徵」。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衰老特徵的含義以及它們是如何起作用的。

衰老特徵間聯繫仍需研究

目前,科學家們尚不清楚這9種公認的衰老特徵之間的聯繫,但該論文的其中一位作者塞拉諾稱,許多科學家正在對此進行研究。「這是一個需要進一步討論的議題。我的同事們正在著手增加新的議題,找尋新的關聯。」他說。

當科學家們對衰老背後的科學有了足夠的了解後,他們就能創造出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從而延緩衰老,預防和治療老年性疾病,實現健康老齡化。

密西根大學格倫老齡化研究中心主任理察米勒說,涉及到控制衰老的問題,「最重要的是找到調控多種細胞活動的潛在控制機制」,他認為,真正的挑戰在於找出「將所有導致我們身體衰老的過程聯繫在一起的機制」。

1.DNA複製發生錯誤

DNA是細胞的指令手冊,隨著年齡的增長,DNA複製的過程可能會出錯——部分DNA可能被拼錯,部分DNA可能被意外插入或刪除,而這些錯誤有時難以被修復。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DNA指令變得不清楚或發生錯誤,就可能破壞細胞,甚至使其癌變。在老年人的人體組織中,科學家觀察到許多細胞積累了大量的遺傳損傷。如果研究人員能找到修復DNA的機制,他們就能改善甚至可能延緩衰老的過程。

2.基因表達出錯

人體DNA的某些部分會被解讀並轉化為身體特徵,哪些基因最終得到表達,是由細胞中的一組蛋白質控制,這一過程被稱為「表觀遺傳調節」。由於這一機制的存在,皮膚細胞與腦細胞即使使用了相同的DNA,卻表達出不同的形態和功能。

隨著年齡的增長,與DNA結合的蛋白質變得更鬆散、更不準確,基因開始在不該表達的時候表達出來,或因出錯而「沉默」。這意味著一些必要的蛋白質沒有被製造出來,而有害的、不必要的蛋白質卻被製造出來了。例如,如果一個無意的錯誤導致抑制腫瘤的基因「沉默」,細胞就會不可控制地發生癌變。

通過在小鼠身上的實驗,科學家發現,逆轉該類型的基因表達錯誤可以改善小鼠因衰老產生的神經效應,如記憶障礙等。

3.染色體端粒縮短

端粒是每條DNA鏈末端的保護帽,一些科學家把它們比作鞋帶末端防止磨損的塑料帶頭。端粒的主要作用在於維持染色體的完整性。

在細胞進行分裂的同時,端粒會進行染色體的複製,每複製一次,端粒就會縮短一點,一旦端粒消耗殆盡,細胞就無法再繼續進行分裂,進而人體組織會出現衰老,並可能導致癌症和心血管病等疾病的發生。也就是說,端粒越短,說明人體的衰老程度越嚴重。

科學家們發現,當他們降低小鼠體內端粒酶(一種可以延長端粒長度的酶)水平時,小鼠的壽命會變短。目前,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提高小鼠端粒酶水平的方法。

4.蛋白質退化失能

在我們的細胞中,蛋白質可以不斷產生,它們控制著細胞內幾乎所有的功能。它們移動材料、傳遞信號、啟動和關閉細胞功能,並為細胞提供結構支持。但蛋白質必須定期更新,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逐漸失去效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身體失去了清除舊蛋白質的能力,隨著無用的蛋白質的積累,它們就會堆積起來,變得有毒。無用蛋白質積累是造成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種叫做澱粉樣蛋白的蛋白質聚集在大腦中,導致神經細胞的損失,臨床上常表現為記憶障礙、失語、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

5.衰老細胞「拒絕死亡」

當細胞經受壓力並被破壞時,它們有時會停止分裂並對抗死亡,變成科學家所說的「殭屍細胞」,並可能會感染周圍的其他細胞,並將炎症擴散到全身,這些細胞也被稱為衰老細胞。隨著年齡的增長,衰老細胞會不斷累積。衰老生物學理論認為,機體的衰老伴隨著細胞的衰老。同樣,細胞衰老也是機體衰老的重要誘因——衰老細胞被懷疑是釋放衰老信號的罪魁禍首。

科學家發現,如果設法用藥物清除衰老細胞,可能使組織恢復活力、甚至延緩機體的衰老。

6.線粒體功能失調

在細胞中,線粒體可將氧氣和食物轉化為能量。然而,隨著生物體及其細胞的衰老,這些「微型發電廠」可能會變得越來越低效和功能失調。當它們不能正常工作時,會改變氧氣的形態,從而對DNA和蛋白質造成損害。

今年6月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科學家們能夠通過恢復小鼠線粒體的功能來延緩衰老。

7.新陳代謝失調

隨著年齡的增長,細胞在檢測體內的葡萄糖或脂肪含量時變得越來越不準確,因此一些脂肪和糖不能得到適當的處理。衰老細胞積累過多的脂肪不是因為老年人攝入了太多的脂肪,而是因為細胞不能正常地消化脂肪。

一旦新陳代謝失調,可能會導致胰島素分泌缺陷或IGF-1通路受損,而這些因素常會導致糖尿病產生。這就是為什麼糖尿病在老年人中相當普遍的原因——老年人的身體不能再正常代謝他們攝入的所有食物。

8.組織停止修復和更新

在一定程度上,幾乎所有的組織都會進行更新,但是隨著年齡增長,更新的速度會變慢,這也是組織損傷積累的部分原因。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自我複製能力的多潛能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在許多組織中,它們充當內部修復系統,補充受損或死亡的細胞。然而,隨著人類年齡的增長,幹細胞會耗盡,活性降低,這就意味著它們不能快速分裂,致使原本應該得到更新的組織實際上並沒有得到更新。

9.細胞之間無法交流

為了保證身體機能正常運轉,細胞必須不斷地相互交流,它們通過血液和免疫系統傳遞信號。但隨著我們的身體變老,細胞的交流能力也隨之變差,一些細胞變得反應遲鈍,逐漸變成引起炎症的衰老細胞。由這些衰老細胞產生的炎症進一步阻斷了健康細胞之間的交流。由於細胞無法交流,導致免疫系統無法有效清除病原體和衰老細胞。

衰老也會改變整個內分泌和神經內分泌系統的細胞間通訊水平,原本通過在這些系統中循環的激素分子傳遞的信息,如胰島素,往往會丟失。

來源|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溫俊華 實習生田甜 編譯

編輯|廣州日報全媒體

相關焦點

  • 研究揭示衰老過程脂肪組織B細胞功能
    研究揭示衰老過程脂肪組織B細胞功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1/15 14:30:22 美國耶魯大學Vishwa Deep Dixit研究組發現衰老誘導脂肪B細胞Nlrp3炎性小體依賴性擴張,並破壞代謝穩態。
  • 【學術前沿】 劉光慧/曲靜/張維綺研究組合作揭示人類皮膚衰老新機制
    皮膚是機體衰老過程中最先出現衰老表徵的組織之一。
  • 科學家解碼人類皮膚衰老機制
    ,系統地揭示了皮膚衰老過程中細胞類型特異性轉錄網絡的變化。小結綜上,本研究利用scRNA-seq確定了不同類型細胞中獨特的基因表達特徵以及隨著年齡增長各個基因表達水平的變化,從而描繪出了一幅全面的人類皮膚衰老過程轉錄組圖譜,為理解皮膚衰老和治療相關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 【重磅綜述】衰老過程中經典和非經典的細胞間通訊
    衰老過程中這些細胞間通訊方式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這些交流方式包括許多不同的過程,而這些過程可以單獨或同時發生,並且隨著生理或病理環境的變化而改變。細胞間通訊的典型特徵是釋放可溶性因子,並影響鄰近細胞的功能。然而,細胞之間還可以通過許多其他方式進行互相交流。在此,作者回顧了不同的細胞間通訊方式,包括在細胞衰老、機體衰老和衰老相關疾病中可溶性因子的作用。
  • 科學家發現卵巢衰老分子標記物—新聞—科學網
    1月31日,《細胞》雜誌在線發表論文,研究人員利用高精度單細胞轉錄組測序技術,首次繪製了食蟹猴卵巢衰老的單細胞圖譜。通過這一圖譜和人類卵巢細胞研究體系的聯合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增齡伴隨的抗氧化能力下降是靈長類卵巢衰老的主要特徵之一。 這項研究由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光慧、曲靜,北京大學教授湯富酬及美國索爾克(Salk)研究所等研究團隊合作完成。
  • 張杰教授課題組發文揭示胰島素抵抗導致神經元衰老的機制
    10月22日,廈門大學醫學院張杰教授課題組在國際神經科學頂級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IF=19.912)上合作發表題為「Age-related hyperinsulinemia leads to insulin resistance in neurons and cell-cycle-induced senescence」的研究論文,首次揭示了神經系統的胰島素抵抗會通過誘導細胞周期重啟導致神經元衰老的現象和機制
  • 上萬個女性眼瞼細胞「吐露」衰老的秘密
    無論輕熟女還是「白骨精」,弄潮女性最關心的問題卻總是同一個——究竟是什麼決定了年輕態?11月25日,我國科學家在《發育細胞》雜誌上發表研究論文稱,他們用目前精度最高的生物技術對這個關鍵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 衰老慢的女性都有這「6個突出」特徵,若你符合,偷著樂吧
    儘管如此,很多女人還是更加注重平時的保養,比如養成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的飲食搭配,積極樂觀的年輕心態等都會讓女人衰老得更慢些。那麼衰老慢的女人,平時都可以從這6個突出特徵中看出。一、衰老慢的女性都有這「6個突出」特徵,若你符合,偷著樂吧1、不吃油炸食物油炸食物不僅含有超高的脂肪量,在烹飪過程中,還會產生很多致癌物質。
  • 袁鈞瑛課題組首次揭示衰老與神經退行性疾病之間的分子關聯
    而對於其中最為常見的阿茲海默病,我們甚至開始懷疑,幾十年來的假說是不是錯了……在領域進展緩慢的當下,哈佛醫學院袁鈞瑛課題組在今日帶來了一項重磅研究,有望解釋為何衰老會增加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風險。這項研究發表在了頂尖學術期刊《細胞》上。
  • Nature:梳理衰老研究歷史,並指出人類最終有望健康衰老
    3.衰老途徑和過程過去三十年的衰老研究已從鑑定衰老表型轉變為研究決定這些表型的遺傳途徑。對衰老的遺傳學研究已揭示一個相互作用的細胞內信號轉導途徑和高階過程的複雜網絡。已知已確定的許多途徑和過程(例如飲食限制)對於環境變化的穩態反應至關重要。下面,我們選擇了一些在過去30年中發現的關鍵途徑和過程。
  • 進入衰老時,臉部會出現4個特徵,抓住衰老的信號,及時調理
    人人都不想衰老, 人人都懼怕衰老, 人人的衰老都不可避免; 衰老會讓人表現出頭髮斑白、皮膚鬆弛、牙齒掉落、走路緩慢以及意識模糊等各種身體特徵。
  • 木本植物葉片衰老研究進展
    此外,在檫木(Sassafras tsumu)中的研究發現,葉片衰老過程中葉綠素和類胡蘿蔔素含量,以及N、P、K等元素含量顯著下降,花色素苷顯著積累 [23] .銀杏葉片衰老過程中,逐漸鬆散的葉綠體基質片層和類囊體膜,以及變大的嗜鋨滴(osmiophilic granule)是其顯著特徵.
  • 【前沿進展】神經幹細胞及其微環境的衰老與再生
    另外,激活過程可能從功能上重塑了qNSCs的衰老標誌,從而使其轉錄組更「年輕」。揭示衰老如何影響複雜組織(如神經微環境)道路上的一大阻礙就是細胞異質性。單細胞RNA-seq技術的快速發展已經幫助科研人員揭示了SVZ和海馬體中神經微環境細胞類型和轉錄圖譜的年輕年老差異。
  • 我國科學家鎖定關鍵因子|細胞|研究|衰老|眼瞼...
    張維綺解釋,而在衰老的過程中,眼瞼又最為明顯。眼瞼皮膚的衰老是全身衰老的「先鋒隊」和「縮影」。「有研究表明,AI人臉識別的模型中就包括了眼部皮膚的識別模型,這種模型通過人臉識別的方法,能夠較為精確地預測人的年齡。」張維綺說。正因為如此,研究團隊在諸多人體細胞中,選擇了人類的眼瞼細胞作為研究對象。「我們的樣本來自整形醫院的重瞼術。」
  • 專家破解果實衰老腐敗的秘密
    果實品質保持受制於自身成熟衰老的調控,也與病原菌引起的腐爛密切相關。因此,深入系統研究果實成熟衰老調控機理與病原菌致病機制,不僅對豐富果實採後生物學知識具有重要意義,而且為研製防病保鮮新技術、減少果實採後損失和確保果實優質安全品質奠定了理論基礎。
  • Science:中國科學家在幹細胞衰老研究領域取得巨大進展
    因此,深入了解衰老發生的機制是人類延緩衰老和治療相關疾病的重要內容。然而,人類衰老的過程漫長且複雜,小鼠等模式動物的衰老過程與人相差甚遠,人類衰老的轉化醫學研究一直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成年早衰症(Werner Syndrome)是一種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由WRN基因(編碼一種DNA修復/解旋酶)的突變所致。
  • 萊特維健NMN:女性衰老存在「三大特徵」,看看你中了哪一個?
    女性衰老的「三大特徵」首先,第一個比較明顯的「特徵」,就是掉發、脫髮。在中醫理論之中,頭髮的茂密與否、健康與否,直接反應一個人腎臟的衰老程度。倘若脫髮現象較為嚴重,那十有八九說明「腎氣略有不足」,存在衰老現象。在生活之中,如果女性朋友們感覺到自己的髮際線逐步後移,洗澡、梳頭時有大量的頭髮脫落,就必須要引起一定的重視,及時通過科學的檢查,判斷自己的腎臟是否出現衰老問題。
  • 人為什麼會衰老?人體為什麼會死亡?人體衰老死亡之謎!
    人類為什麼會衰老呢?這是因為正常細胞與細胞之間連接緊密,基本上不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換,而癌細胞則不受什麼約束,它與病毒或其他物質之間發生遺傳信息交換,從而使癌細胞生生不息。有位科學家將哺乳動物的神經細胞核移植到去掉核的金魚卵中,發現神經細胞核經過100次分裂也沒有衰老的徵兆。
  • 【重磅綜述】Nature | 衰老腎臟的免疫學變化
    當然,如此「地位顯赫」的免疫系統也掙脫不了衰老枯竭的桎梏,免疫衰老也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倒黴」的器官們,或多或少也會受到「迫害」。人體的淨化擔當——腎臟,也難逃一劫,那免疫衰老究竟是怎樣「迫害」腎臟的呢?
  • 人體衰老,手先知道:這3個特徵,或許都在提示你老了
    身體的衰老,是每個人都避免不了的情況,剛開始衰老某些部位就會有信號產生,要了解身體的老化有哪些標誌,及時對抗衰老,正確保養身體,才能維持年輕健康。 部分人的衰老體現在雙手上面,可以了解哪些特徵出現和身體老化有關,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否則某些重要器官功能降低,又因為年齡增長老化明顯,還會讓疾病有機可乘。身體在逐漸老化的過程中,哪些特殊表現比較明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