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高峰來臨,家長做好準備了嗎?——兒童發熱的觀點需要更新了

2020-08-28 兒科醫生隋靜

目前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肆虐,又快到了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峰期,發熱是兒童最常見的生病表現。寶寶一發熱家長就很焦慮, 「發熱恐懼症」幾乎每個家長都存在。


但在著急寶寶發熱的同時,家長需要更新對發熱的認識,摒棄某些發熱的謬論,做到心中有數。



首先了解一下,體溫為什麼會升高。

人體腦部下丘腦的地方有一個體溫調節中樞,正常人體的體溫是受體溫調節中樞所調控,並通過神經、體液因素使產熱、散熱過程呈動態平衡,而讓體溫保持在相對恆定的範圍內,體溫維持在36~37℃左右。

大多數人的體溫在一天中都會有所變化:早上低一些,晚上高一些;飲食、運動、情緒等因素也會使體溫波動。一般這個波動範圍在1℃內,都還算正常。

當感染等疾病或其他原因作用在體溫調節中樞,而使體溫的定位點上升,於是人體會進行很多生理反應而使體溫上升,就出現發熱。所以發熱本身不是疾病,而且疾病的表現形式。

發燒是人體防禦感染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多數會導致人體生病的細菌和病毒在37°C左右會大量繁殖。當病菌入侵人體後,大腦命令人體的溫度升高,從而引導白細胞攻擊並摧毀體內的病毒和細菌,抵抗病菌。從這方面說發燒也是一件好事。




測量溫度最合適工具是腋下電子溫度計、耳溫計

量體溫的方法包括肛溫、口溫、腋溫、耳溫、額溫等。

《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的急性發熱診斷處理指南(標準版)》建議新生兒測體溫應採用腋下電子體溫計測體溫,1個月至5 歲兒童可採用腋下電子測溫計或耳溫計。

美國兒科學會學術新聞網站指出,耳溫計不應該給 2 歲以下孩子使用。美國兒科學會科普網站,給出的是 6 個月以下嬰兒不能使用耳溫計。

雖然不同機構給出的數據不同,推薦年齡有較大差別,但基於的原理是一致的,就是較小兒童耳道狹窄,不適合用耳溫計。綜合來看,小嬰兒不建議用耳溫計。

不建議採用額溫(測量皮膚表面,準確度較差)、口溫和肛溫(操作有風險,及衛生問題)。

根據嬰幼兒的特點,兼顧快速、準確、安全等因素,在家庭中最為簡易的方式還是建議使用腋下電子體溫計和耳溫計。


發熱標準及分度:

使用可靠的數字溫度計確認發燒。當孩子的體溫達到或高於下面水平時,就是發熱。

從我國習慣、安全及衛生來看,家庭測量是以腋下溫度為準。一般規定發熱超過37.2 ℃以上就算發熱。

發熱分度:按體溫狀況(腋窩溫度),發熱分為

  • 低熱:37.3~37.9℃;
  • 中等度熱:38.0~38.9℃;
  • 高熱:39.0~40.9℃;
  • 超高熱:41.0℃以上。


下列發熱需要就醫:

★3個月以下寶寶體溫38℃,3~6個月寶寶體溫在39℃都需要及時就醫。

不是因為發燒會傷害小嬰兒,而是發熱可能是由非常嚴重的疾病(比如腦膜炎、肺炎等)導致的,需要及時診斷確保正確接受治療。

★流感流行季節,6個月以上寶寶發熱超過39℃以上,同時出現有以下兩種或多種症狀:

咳嗽,喉嚨痛,流鼻涕或鼻塞,身體疼痛,頭痛,畏寒,疲倦和腹瀉。

症狀進展迅速,要考慮流感可能。流感需要儘早服用奧司他韋以減輕症狀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

★心動過速:

<12個月,心率大於每分鐘 160次;

12–24個月,心率大於每分鐘150次;

2-5歲,心率大於每分鐘140次。

★呼吸增快:

0-5個月,呼吸頻率每分鐘大於60次;

6-12個月,呼吸頻率大於每分鐘50次;

大於12個月,呼吸速度大於每分鐘40次。

★出現三凹徵:吸氣時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出現明顯凹陷

★口唇皮膚發青。

★脫水錶現:口唇黏膜乾燥;眼窩及前囟凹陷;哭時淚水;6~8小時無尿。

★驚厥。

★精神差,精神萎靡、不吃不哭不動。

★伴有其他明顯症狀,如劇烈咳嗽、頻繁吐瀉、全身皮疹等。

★連續發熱三天以上不見好轉。


發熱時家庭護理要點:

★多喝水;為孩子提供定期的液體(水,稀釋果汁等)。母乳餵養的嬰兒最合適的液體是母乳。

★冷飲:大孩子在發熱時可以吃些冰棒和酸奶,以幫助身體從內而外冷卻並保持水分。

★脫掉過多的衣物,衣服要穿寬鬆透氣的。

★保持房間涼爽,這可以幫助散熱。

物理降溫

多用於低溫(體溫不超過38.5℃)或高熱服藥後體溫下降不理想情況。

物理降溫只是讓寶寶舒服一些,所以如果寶寶不耐受物理降溫措施,沒有必要非給寶寶做物理降溫。

除了上述家庭護理的要點外,還包括下列方法:

★溫水拭浴或洗熱水澡:用溫水毛巾搓揉皮膚皺褶處(血管豐富,尤其重點擦拭腋下、肘部、腋窩、腹股溝等血管豐富的部位),

★洗熱水澡,水溫應該使您的手臂感到溫熱,但不燙,洗完澡後立即將寶寶擦乾,並穿著輕便的衣服。避免使用冷水浴,這可能會導致寶寶發抖,反而使溫度升得更高。

★冰袋冷敷: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或涼毛巾)頭部;

★退熱貼:退熱貼面積小,退熱效果差。只適用於小嬰兒。因寶寶小,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可考慮退熱貼。


要避免下列關於發熱的謬論

「發熱會燒壞腦子」——這是謬論。

研究證明,人類生病的時候發燒,調高體溫是身體抵抗病菌的一種方式。算是一種保護性的本能反應,目的在加強我們對於疾病的抵抗力。

當體溫高於42℃時,高溫才會對大腦造成傷害。這種情況只出現在極端病例中,比如在熱天把孩子關在封閉的車裡,或嚴重的中暑。感染引起的未經治療的發燒很少會超過41℃。

當發燒本身是由於中樞系統的疾病導致的,比如腦膜炎、腦炎,才可能使腦實質本身受到破壞,可能會造成智力障礙等後遺症。

發燒引起高熱驚厥的機率只有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多見於幼兒期。高熱驚厥多在5分鐘內停止,它不會造成任何永久性傷害。但是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及治療,排除中樞系統感染導致的驚厥。

發燒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 ,是疾病的一個症狀。在發熱期間,是不用擔心寶寶會燒壞腦或者落下什麼後遺症。

「發熱越高說明寶寶病情越重「——這是謬論。

還需要提醒家長注意的是,測量體溫只是幫助了解寶寶疾病的情況,發燒的程度並不代表寶寶病情有多嚴重。患有輕度感染的兒童可能發高燒,而患有嚴重感染的兒童可能根本沒有發燒。

當寶寶發燒時,爸爸媽媽不能只是盯著體溫數字,還應該多點關注寶寶的行為及表現。如果寶寶的精神狀態還好,就不必太過於擔心;如果精神狀態較差,則需要及時就診。

發熱就要捂著,捂出汗就好啦。——這是謬論。

寶寶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且排汗散熱功能弱,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如捂得太多或外界高溫,不利用體溫下降。

小嬰兒兒捂得太多,可以出現「捂熱綜合症」。嬰兒身體高熱、大汗淋漓,嚴重者會造成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甚至循環衰竭。所以一旦發熱,儘量晾開衣物(在沒有對流風的情況下)。

有的寶寶在發熱前有手腳冰冷、發抖,這是寒戰,表明在半小時內體溫會升到39℃以上。在寒戰期,適當保暖,比如喝溫開水、泡熱水腳、適當增加衣被讓孩子感覺舒適。等寒戰停止,也就是體溫到達頂峰的時候,再及時打開包被全身散熱。

酒精擦浴降溫效果最好——這是謬論

目前已經擯棄酒精擦浴,它只是讓皮下血管收縮,摸起來好像退燒了,事實上不但無法達到退燒的目的,還會造成體內溫度的增加及酒精中毒的危險。

當我們的身體試圖抵抗感染時,就容易出現發熱,兒童通常比成人更容易發燒。如果您的孩子發燒時仍玩耍的很好,無需採取任何措施降低其體溫。當然,發熱使寶寶不舒服的時候,您需要採取一些措施降溫。


本文首發於育果網

於2020.08重新審查

相關焦點

  • 上海兒童醫院發熱門診患兒數上升!別擔心,專家說……
    小神獸們剛剛回到校園沒幾天就傳出了上海某小學發生聚集性發熱的消息6月以來各大發熱門診陸續迎來「學生群體」就診小高峰在上海市兒童醫院發熱門診還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一起來看發熱門診就診人數上升了嗎?殷勇說,6歲前兒童,只要沒有嚴重併發症(如中耳炎、腦膜炎、肺炎等),每年感冒6至8次屬於正常情況,家長無需過度驚慌。目前是否有流感蔓延?也有家長提出,目前是否有流感蔓延?
  • 寶寶發熱能酒精擦浴嗎?走出發熱護理誤區,寶寶發熱這樣做
    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寶貝,兒童的免疫系統、各器官組織發育都不成熟,易受到疾病的威脅,一旦發病,還有起病急、病情變化快的特點,再加上兒童配合程度較差,也無法正確表達,所以一旦孩子生病,家長們都會著急。但是現實生活中,孩子生病時,家長們採取錯誤方法的例子很多,比如寶寶最常見的發熱,就有很多家長走入了護理誤區,這不,今晚我就遇到一個例子,一起來看看怎麼回事吧。
  • 兒童發熱如何治療,家長朋友請收藏!
    發熱咳嗽通通找上門,可把家長朋友急壞了,今天中極健康就給大家一起看看兒童感冒如何治療~兒童的體溫要比成人偏高一點點,所以更容易發燒,但兒童因為年齡越小,體質虛寒,抵禦外邪的能力更差。也正因為這樣,孩子的抗病能力弱,容易發燒。
  • 兒童發熱常見的原因,你知道嗎?
    但是,梁醫生仍然在線上接診了一些發熱的孩子,究竟是什麼原因引起他們的發燒呢?今天,梁醫生就跟大家分享幾個近期引起兒童發熱的比較典型的案例。 疫苗導致的發熱,絕大多數都是輕度發熱,中度以上的發熱比較少見,以肺炎疫苗為例,引起中度發熱(39℃-40℃)的比例1.1-4.4%,高熱(>40℃)更加罕見(0.1-1.0%),因此,即便是接種疫苗後,如果是39℃以上的發熱,首先懷疑的也不是疫苗後的發熱,需要尋找其他的原因。
  • 今日熱點 | 疫情期間,孩子發熱的家庭處理方案
    今天我們就說一說疫情期間,孩子發熱的家庭處理方案。兒童發熱的診斷標準?若孩子腋溫超過37.4℃,且日間體溫波動超過1℃以上,則可認為發熱;發熱時間超過2周則為長期發熱。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退燒藥物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感覺舒服一點,而不是一定要把體溫降至正常。
  • 貴州一學校出現集體發熱,全面開學我們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今天的新聞看到貴州錦屏中學高三學生出現集體發熱、腹瀉症狀的200多人,199人住院治療,雖然最後經核酸檢驗不是新冠感染,但發燒腹瀉這與非冠相似的症狀,一定讓學校、政府、家長心跳加快,緊張不已。不由讓人想問:開學,我們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 兒童發熱的基層規範化診治流程
    本文來源:秦紅莉,任菁菁.兒童發熱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規範化診治[J].中國全科醫學,2019.[Epub ahead of print]. 兒童發熱的基層規範化診治流程 兒童發熱作為一種臨床症狀,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很常見,但不恰當使用物理降溫方法、靜脈輸液方式退熱、濫用抗生素或激素等不規範診療行為仍很常見。本文總結歸納兒童發熱的病情特點和處理建議,以期引導基層醫務人員能夠規範化處理兒童發熱。
  • 兒童發熱,你該知道7件事!
    寶寶發燒注意事項匯總 兒童在生病過程中基本上都要經歷發熱這一過程,大部分家長一見到孩子發熱,立馬就慌了神,恨不得一劑藥下去,立馬體溫就能恢復正常。 但其實作為兒童最常見的就診原因之一,發熱只是兒科疾病中的常見症狀。
  • 做好兒童疫情防控 贛州市人民醫院兒童發熱門診開診(圖)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楊院勤報導:自疫情發生以來,贛州市人民醫院積極承擔綜合醫院社會責任,為做好綜合醫院兒童疫情防控工作,該院迅速行動,於2月4日起開設兒童發熱門診。 (贛州市人民醫院供圖)  根據國務院關於做好綜合醫院兒科疫情防控工作的文件精神,綜合醫院兒科要做好發熱患兒的篩查、疑似患兒和確診患兒的處置,要分區域設置普通兒童就診門診和發熱門診
  • 兒童發熱該怎麼辦
    小孩發熱時,是身體為了對抗疾病所表現出的生理防禦性反射,每次生病,都是病原體和機體的對抗過程,病癒後機體則會產生天然抗體,免疫力逐漸提升。  哪些原因容易引起孩子發熱?
  • 童爸匯總的關於兒童發熱(發燒)的科普文章
    童爸匯總的關於兒童發熱(發燒)的科普文章。最後修訂:2019.10.1。關鍵詞:發熱、發燒、高燒、高熱、低燒。綜述:孩子反覆高熱會讓家長很受煎熬,但是你要知道,發熱是孩子在積極地對抗感染,不超過41度的發熱是燒不壞孩子的,但亂用藥則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各種不良反應。
  • 兒童發熱處理
    最近半個月兒科急診發熱的孩子突然增多,發熱的原因多種多樣,治療方案也不盡相同,但關於發熱有一些最基本的醫學常識,家長大多不具備,這就導致孩子發熱時家長手忙腳亂,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損害,下面我將把我工作中積累的發熱基本處理告知各位寶爸寶媽們。
  •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如何做好防護?錦江發熱門診名單來了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如何做好防護?一張圖學著戴起來↓錦江區開設發熱門診的醫療機構名單1月20日更新錦江區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成都市城守東大街57號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成都市慶雲南街10號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
  • 發熱可以吃雞蛋嗎 發熱需要注意什麼
    雞蛋是營養價值很好的一種食物,那麼發熱可以吃雞蛋嗎?小兒咳嗽可以吃什麼? 哪些食物對小兒咳嗽有幫助呢?雞蛋也有它的飲食禁忌,那麼雞蛋不能和什麼一起吃?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發熱可以吃雞蛋嗎雞蛋所含營養的確豐厚。
  • 【豐南區政協委員微講堂】兒童發熱的處理常識
    【豐南區政協委員微講堂】兒童發熱的處理常識 2020-05-28 03: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近期,上海中小學生發熱人數上升了?別慌,專家來支招了!
    在上海市兒童醫院發熱門診,一天就接診了300多個發熱病人!還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的事項?記者就此採訪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呼吸內科主任殷勇。1 發熱門診人數上升嗎?勤洗手:殷勇說,對於普通感冒發熱,其實和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高度一致,尤其對於青少年兒童,應在家長和老師的引導下養成較好的個人習慣,「如勤洗手、注意打噴嚏咳嗽時的衛生禮儀、不要揉眼睛鼻子嘴巴等。」此外,保持充足睡眠、營養飲食,對免疫力提高也有幫助。
  • 疫情零增長,這一省開學,578人發熱,學校3月中旬開學合適嗎?
    到現在還沒有開學,許多學生和家長都有一點著急上火了,但是部分家長和學生還能理解政府苦心,耐得住的。大家都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繼續靜心,宅家學習,進行在線教育。堅決支持政府的,」疫情不消失,決不開學「的決定。
  • 正確認識孩子發熱
    正常情況下,我們測量腋窩溫度大多在36-37℃之間,如果測量發現孩子腋窩溫度超過37.3℃,就需要警惕孩子是不是發熱了,但是37.4℃或者37.5℃,孩子並不一定就真的是發熱了,如果出現此種情況,家長首先要排除衣被過厚、天氣過熱、劇烈運動等等上述影響體溫的情況,然後每隔半小時重複測量,如果重複測量溫度可下降,孩子精神狀態很好,那麼多半不是真正的發熱,相反,溫度不能下降或者複測溫度超過
  • 兒童發熱,不推薦使用的兩種退熱藥
    兒童發熱是比較常見的症狀,我們許多家長作為最先發現孩子發熱的人,在處理髮熱症狀時經常存在一些誤區由於幼兒中樞系統還未發育完全,體溫調節功能較差,比成人更容易發熱,同時其他症狀不明顯,很多家長一發現小孩發燒就馬上給孩子服用退燒藥,甚至是用安乃近、阿司匹林! 其實這種做法只會掩蓋症狀,造成誤診。高熱在沒查到病因時,如果不正確使用解熱鎮痛藥,會引起出汗過多、體溫驟降而導致患兒虛脫。那兒童發熱究竟該如何退熱呢?下面我們就來講講這方面的知識。
  • 兒童發熱怎麼辦?退熱藥您選對了嗎?
    孩子發熱這是每個家長都會遇到的問題。也是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孩子發熱了我們如何選擇退熱藥,也是我在臨床中遇到最多的諮詢。那麼體溫超過多少是發熱呢?通常情況下腋下溫度超過37.2℃,耳溫超過37.8℃,口腔溫度超過37.5℃,肛門溫度超過38℃定義為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