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歲前,若有這3個「突出」優勢,說明孩子是個隱藏的學霸

2020-10-04 軍軍育兒雜談

孩子的智力並不是天生決定的,或者是不完全是天生決定的。先天因素只是決定了孩子智商的上限和下限,而後天的環境則決定了孩子的潛能激發多少。

所以說,後天環境的培養很重要。而最重要的一個階段就是6歲前,因為孩子大腦發育在6歲前基本上可以完成85%左右。

老話中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也就是這個意思。孩子的思維模式,行為習慣是什麼樣的,才6歲前就可以看出來,有苗頭了。

其實,學習好的孩子,身上都有一個共同性,可能是一些思維方式,可能是一些行為習慣,這些思維模式、行為習慣其實就是組成孩子智力的一部分。

那麼家長就可以觀察一下,孩子在6歲前有沒有這3個突出優勢,如果有的話,那麼孩子很有可能是可以隱藏的學霸,如果沒有的話,那麼現在培養還來得及。

孩子思維活躍

現在很多學校在幼升小的時期都會有一個開始,那麼這個考試中的內容,其實很多的正是一些思維題。

對於思維能力的重視,我國是近幾年來才重視,其實在國外,早就對思維能力很重視了,美國國家天才兒童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Gifted Children)的官網上有關於天才孩子特徵的詳細描述:

很明顯的一點就是突出的邏輯推理能力以及擅長抽象邏輯思維。所以說,孩子的思維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是不是一個「隱藏的學霸」。

主持人汪涵也曾經說,自己也會帶著兒子去上邏輯思維課。在《媽媽是超人》中,黃聖依在帶著兒子思考的時候,就會用上思維導圖,那麼黃聖依的兒子安迪在幼升小的考試中,在回答老師的題目的時候也是非常流暢。

而根據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發布的研究結論,2-8歲這個年齡段正是引導和訓練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關鍵期

所以說,各位家長如果想要孩子成為一個小學霸,那麼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在平時的時候,就可以有意識地帶著孩子玩一些可以培養思維的小遊戲,反正都是玩遊戲,正好就可以做到寓教於樂。

孩子做事情夠專注

家長只要觀察過身邊學習好的孩子,無論是發憤圖強類型的,還是該玩就玩類型的,其實完全可以發現,他們學習的狀態是很專注的。

他們在單位時間內比別的孩子更專注力,把自己完全投入進去,優勢發揮到極致,學習到的知識更多,自然也就會比別的孩子更聰明。


而專注這個事情,看似很簡單,其實也是需要長時間環境的培養才能做到的。專注是一個和主觀的一件事事情,不是家長要求孩子專注10分鐘,孩子就可以專注10分鐘。

所以在專注力這件事情,孩子在6歲前就得到了培養,那麼孩子以後的學習歷程其實也就得到了一項隱形的但是非常重要的幫助。

那麼電子產品家長就一定要嚴格控制孩子,最好是不接觸,如果非要接觸,那麼最多一天1個小時。

因為電子產品的吸引力是很大的,畫面豐富,色彩鮮豔,不需要自己主動思考,就可以看到很多新鮮畫面。那麼孩子習慣這樣的思維模式之後,現實生活中是很少又可以比電子產品當中的畫面更豐富的東西,所以孩子就會留戀於電子產品,很難去主動思考專注在一件事情當中。

孩子的專注力就被電子產品破壞掉了。

孩子有很好的數感

數學在孩子的學習生涯中有多重要,相信不用過多強調,家長也都知道。而孩子能夠有持續性的數學好成績,那麼孩子從小有沒有數感很重要。

很多孩子家長沒有鍛鍊孩子的數感,反而是不斷的讓孩子刷題,背湊10法兒歌、九九乘法口訣表,這樣孩子在上一二年級的時候數學成績確實還不錯,但是到了三年級之後,數學不再是以簡單的計算為主了,而是需要更多的數感、邏輯思維,那麼孩子從小這些都沒有得到培養,自然成績就一落千丈了。


孩子的數感包括這幾個方面:

  • 了解數字,以及不同的數字的表示方式
  • 了解數字之間的關係,以及我們的數字體系(比如十進位或二進位)
  • 了解不同的運算,知道不同運算之間的關係
  • 可以在現實生活中使用數字

而培養孩子的數感主要就看家長,不是帶著孩子認識重抽象的阿拉伯數字1 ,而是讓孩子知道「1」可以代表「一個蘋果」,「1個玩具」、「1碗飯」,也不是讓孩子只是知道1+1=2,而是知道「一個玩具熊」加上「一個玩具熊」是兩個玩具熊。

讓孩子在生活中知道大和小,多和少,遠和近,高和矮,前和後這些數學概念。也就是說,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融合在生活中,讓孩子真實的在生活中感受到數學,這才能為孩子以後學習好數學打好結實的基礎。

相關焦點

  • 孩子6歲之前,若有這3個「突出」優勢,說明是個隱藏的「學霸」
    相信每個家長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小學霸,學習成績優異。畢竟孩子有了更優異的成績未來才能有更多的自由選擇空間。但是其實孩子是否能成為一個學霸,在六歲前就可以看出來。六歲之前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經過腦科學研究表明,在孩子0-6歲這個年齡段內大腦發育已經達到了80%。
  • 孩子若有這3種表現,說明右腦很發達,頗有「學霸」潛質
    右腦發達的人,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頗有「學霸」潛質1.喜歡用左手的孩子現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最發達的是右手,我們都習慣用右手吃飯,寫作業,但其實有一些孩子是天生就會使用左手,他們不僅左手靈活,就連右手也使用的比一般人的左手要好,這是孩子天生聰敏的潛質
  • 李玫瑾坦言: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發育好,將來能成為學霸
    孩子平時有這三種表現,說明右腦很發達,長大後更容易出人頭地 心理學家霍德華·加德納曾經表示,「大腦是智慧的源頭,世界上取得成就的名人,既有強大的左腦思維,又有超級發達的右腦」。
  • 哈佛研究: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
    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有沒有發達的右腦呢?家長可以看孩子有沒有這3個特徵。如果有,很有可能就是一個學霸苗子,家長要好好培養。1、想像力豐富右腦發達的人,其中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有非常豐富的想像力。如果家長發現自家孩子記憶力很強大的,會複述家長講過的故事,也可以記得家長就跟他說過一遍的事情,那麼說明這個孩子右腦很發達。像是韓國明星姜gary帶著27個月大的兒子小好參加綜藝節目的時候,小好就表現出了非常強大的記憶力。卡片的圖案只讓他看一遍,然後卡片蓋上,他全部都能猜中。
  • 6歲前是鍛鍊專注力的黃金期,正確使用3個方法,孩子也會是學霸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每一個孩子都有成為學霸的潛力,普通學生與高考狀元之間區別就在一點,學習的好壞不在智商,而是專注力。年年高考結束之後,各個城市的高考狀元都是被關注的焦點,每次採訪都會問到同一個問題,「你的學習竅門是什麼?」
  • 6歲前是鍛鍊專注力的黃金期,正確使用3個方法,孩子也會是學霸
    今天和大家聊的話題是:如何正確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每一個孩子都有成為學霸的潛力,普通學生與高考狀元之間區別就在一點,學習的好壞不在智商,而是專注力。如果孩子出現這幾種情況,那說明專注力不夠。第一種:玩具玩一會兒就換。3歲左右的兒童如果在玩玩具的時候,經常玩一會就不玩了,換其它的玩具或者做其它的事,那麼是專注力不夠的表現之一。
  • 孩子4歲前有這3個表現,父母可以放心了,娃具有了學霸的潛力
    導讀:孩子4歲前有這3個表現,父母可以放心了,娃具有了學霸的潛力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4歲前有這3個表現,父母可以放心了,娃具有了學霸的潛力!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3歲前有以下4個跡象,是妥妥的學霸苗子,看看你家孩子中幾個
    孩子3歲前有以下4個跡象,是妥妥的學霸苗子:1、喜歡說謊著名心理學家劉易斯曾在實驗中證明,喜歡說謊的孩子智商要遠高於同齡人。這是因為說謊所需要的語言複雜性很高,如果3歲之前孩子就會說謊,那麼證明孩子的大腦發育很完善。很多家長,包括我在聽到這個說法的時候很詫異,因為從小接收的中國教育告訴我們,說謊是一個很可恥的行為。
  • 0-6歲是腦發育的高峰期,孩子這幾點「突出」,說明智商不一般
    每個父母都希望有一個聰明的孩子,那麼孩子的智商是天生的嗎?經過腦科學家的探索,發現除了遺傳因素外,孩子的早期經歷也有很大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智商差不多的父母,他們的孩子的智力程度卻不一樣。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幼兒教育,開發孩子大腦的潛能,尤其是在0-6歲。
  • 孩子6歲前若有這3個「臭毛病」,說明大腦發育好,智力遠超同齡人
    根據哈佛兒童研究學院研究成果:3-6歲時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在這個時間段讓孩子多接觸新知識是能事半功倍的,但很多父母在這個年齡段還在糾結如何治理「臭毛病」。如何解決:「話癆寶寶」如此活潑正是因為大腦在飛速攝取知識,建議父母像我一樣,給孩子準備點三字經、唐詩三百首這類的書籍,教孩子讀這些,在孩子3~6歲時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並且很多「天才少年」的童年都有背古詩的習慣,在選擇唐詩書籍時,
  • 智商高的孩子,多半有以下六個「突出」優勢,你家娃佔了幾個?
    導讀:智商高的孩子,多半有以下六個「突出」優勢,你家娃佔了幾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智商高的孩子,多半有以下六個「突出」優勢,你家娃佔了幾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是「學霸」的好苗子,你家孩子佔了幾個
    每當父母在新聞報導上聽到&34;的故事,都會心生羨慕,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是個小學霸。其實父母可以通過一些特徵來判斷孩子是不是&34;的好苗子。父母可以從下面這3個特徵來判斷自己的孩子是不是&34;的苗子。
  • 6歲是大腦發育的高峰期,孩子若有4種表現,說明孩子的智商不一般
    每個家長都對自己的孩子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他們長大之後能夠有所作為,有好的生活。但孩子的成就離不開父母的培養。6歲前大腦在快速發育研究表明,在孩子三歲時,大腦突觸中的神經元爆炸性增加,在六歲時達到峰值水平,然後慢慢下降。
  • 孩子有這3種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好好栽培容易成為「學霸」
    右腦的儲存量是左右的10000倍之多,如果家長們能在孩子6歲之前開發右腦,那麼他肯定會有出息。俗話說:「三歲看老」,孩子小時候有這3種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好好栽培容易成為「學霸」!右腦發達的孩子有以下3個特徵
  • 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好好培養智商低不了
    當今社會,家長們對孩子的培養越來越重視了,據調查發現,我國家長目前在孩子學齡前的教育支出上竟然佔一年收入的26%,這都快趕上孩子大學一年的消費了。,孩子睡覺時若有這3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如果家長能夠好好培養,那麼將來智商低不了。
  • 孩子有這3個「壞習慣」,說明右腦發達,好好培養容易出學霸
    一些家長為了孩子更聰明,盲目地扎身於各種開發大腦潛能的機構裡,尤其是連左右腦到底是大腦的哪個部分,有啥功能都不知道,就給孩子報班,我個人認為這很不理智。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右腦那些事兒!有一些孩子到了4歲左右頻繁「撒謊」,很多父母開始慌張起來,認為這麼小就有這種壞習慣,長大可怎麼辦?但其實可能是右腦發達的表現,右腦發達的孩子想像力非常豐富,但這個階段,孩子很可能無法分清想像和現實的區別。
  • 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將來多半能成「學霸」,你家孩子有幾個
    每一個家長都有著一顆「望子成龍」的心,所以近幾年來我國兒童教育消費水平越來越高,據調查顯示,學齡前兒童的教育每年的支出佔比甚至高於K12(小學至高中),甚至和養一個大學生的花費僅差3%。多的學霸都有三個共同的「特徵」,也就是說你家孩子若有這三個特徵,那麼好好培養,長大後多半是個學霸。
  • 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不但記憶力更好,頭腦也更機靈
    記憶力對孩子的學習有很大幫助,記憶力好的孩子頭腦都很聰明,在學習方面也格外有天賦,古詩、課文讀幾遍就能完全掌握,這類孩子在學校都是典型的學霸,也就是家長們口中的別人家孩子。6歲前「逼」孩子養成這3個習慣,不但記憶力更好,頭腦也更機靈
  • 小學是「學霸」,上了初中變「學渣」的孩子,大多有這3個共同點
    能翻到這篇文章的家長,一定是平時就注意孩子的教育問題,而且相信科學育兒的正確理念很多小朋友在上小學的時候,是妥妥的「學霸」一枚,學習認真,作業不用管,家長也省心,感覺真是上天的恩賜,有個學習不用操心的寶寶,可是上初中以後,打破了家長的美好幻想。
  • 6歲前幫助孩子養成3個好習慣,孩子記憶力更好,大腦更聰明
    李玫瑾教授曾說,6歲是孩子的一個重要分界點,家長若是在孩子6歲的時候不給孩子立規矩、培養孩子好的習慣,之後就是想管也管不了了。也就是說,孩子的很多習慣以及品性基本上在6歲之前就應該養成,孩子在上小學之前就要先養成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