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迦寺: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獨特的高原風景!

2020-12-16 甜甜旅遊百科

科迦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科迦村。科迦,系藏語「定居」之意。公元996年由大譯師仁欽桑布創建。科迦村以寺為中心建造,呈東西向布局。據記載,先有科迦寺後有科迦村,村因寺而得名。科迦村是一個世外桃源小村,獨特的高原風景,淳樸的鄉村生活,很有味道。

覺康即釋迦殿,是僧眾聚集頌經的場所。覺康由廊院、門廊和殿身三部分組成。廊院、門廊體量較小,殿身體量巨大。覺康外牆均飾紅色,頂部裝飾邊瑪草。整個殿堂外觀和諧,氣勢莊嚴。

 科迦寺主要建築為覺康和百柱殿,兩殿呈「L」形布置。覺康位於寺南部,面朝北;百柱殿位於寺西部,面朝東。

穿過樓梯來到科迦寺的寺頂,看寺頂的邊瑪草,遠處是壯闊的高原景色,湛藍的天空和綿延的山體,俯瞰整個科迦村,可以看到民居的階梯狀分布。

百柱殿藏文名「嘎加拉康」。百柱殿體量較大,系由多座殿堂和生活用房組合而成的複合建築。據記載,百柱殿是科迦寺最早建造的大殿,殿內遺存構件、壁畫等尚能看出早期建築的痕跡,但殿堂後期改建較多。該殿已較少使用,僅二層僧舍、夥房仍在使用,主要的聚會、頌經場所已移至覺康殿內。

科迦村這個因寺而建的小村落,充滿閒適舒服的世外桃源感,牛兒休閒的曬著太陽,溪水緩緩的流,村民們在陽光下喝茶,聊天。

相關焦點

  • 藏傳佛教薩迦派五大名僧,認識三個才算了解佛教精髓
    隨即徵得地方要人的同意,給當地的主人象雄谷熱瓦等人一匹白馬、一串珍寶珠、一件緞衣,買下了那塊地,動工興建寺院。於第一繞迥之水牛年(一〇七三年)建成一座雄偉壯觀的寺院,因寺院所在地區的土質呈灰白色,藏語稱此色為「薩迦」,故「薩迦」成了地名和寺名,也作了其教派的名稱。後幾經擴建,成為薩迦河南岸,大殿三層為其主體建築。藏傳佛教薩迦派由此傳揚。
  • 自駕西藏,了解藏傳佛教的四大宗教體系
    直到赤松德贊成年之後才有所緩解,當時認識到佛教對王室有利的作用,於是決心振興佛教,此後松德贊多次派人去漢地,迎請高僧來吐蕃傳經,其中有佛教密宗大師蓮花生.後來由蓮花生親自主持佛教和苯教的辯論會(有很多朋友去過色達佛學院看過辯論經文的情景)辯經的場面很熱鬧雙方經過多次激烈的唇槍舌戰.最後辯論結果苯教認輸並返回故裡逐步受到冷落,佛教從此才站穩了腳跟。
  • 藏傳佛教的5大派系和寺廟
    公元7世紀,佛教進入西藏與當地原始宗教——苯教長期鬥爭融合,逐漸形成了藏傳佛教。公元8世紀天竺僧人寂護和蓮花生入藏,分別傳播顯、密兩系佛教,為教派傳承播下種子。寧瑪派形成於公元11世紀,是藏傳佛教形成最早的教派,以密宗修習為主,因該派宣揚遵從先弘時期的法統,重視佛教徒匿藏的經典,所有稱為「寧瑪」(藏語意為「古舊」)。僧人戴紅色僧帽,又俗稱為「紅教」。
  • 藏傳佛教之格魯派
    公元10世紀至12世紀,是藏傳佛教形成與發展時期。這個時期,藏傳佛教的寧瑪派、噶當派、薩迦派、噶舉派相繼產生,並形成和發展了各具特色的教規教法和師徒傳承關係。到14世紀,藏傳佛教的最後一個教派——格魯派產生了。格魯派的產生,對藏傳佛教和藏族社會產生了深刻和深遠的影響。
  • 薩迦派
    薩迦派中的「薩迦」 (sa-skya)藏語意為灰白色的土地。因北宋熙寧六年(1073)昆?袞卻傑波(1034一1102年)在後藏薩迦縣薩迦寺弘法,故名。薩迦派有血統、法統兩支傳承。元代以後,薩迦派內又出現俄爾、貢噶、察爾3個支派。此外,薩迦派的重要寺院還有四川德格的貢欽寺,青海玉樹的結古寺、稱多縣的示藏寺,西藏林周的那爛陀寺,今錫金境內的結蔡寺等。
  • 鎮內的薩迦寺是藏傳佛教寺院,有「第二敦煌」美稱,你去過嗎?
    薩迦鎮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迦縣城西部的仲曲河上遊,是薩迦縣駐地,也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發源地。薩迦鎮曾是薩迦王朝的首府,是西藏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如今,這裡已成為西藏著名的旅遊勝地。薩迦古城,薩迦派的修行聖地。
  • 尕藏加:清宮在京新建與修繕的藏傳佛教寺院
    編者按:清代藏傳佛教寺院經營,是清朝政府宗教事務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以建造或修復寺院作為推崇和扶持藏傳佛教的主要標誌,隨之又制定各項具體措施來限制寺院規模和僧人數量。
  • 藏傳密宗之薩迦派及其「道果」法
    A、薩迦派簡說  薩迦派是藏傳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該宗派最初是由昆·貢卻傑布(1034—1102年)創立。貢卻傑布自稱是吐蕃時期的貴族昆氏家族的後裔,他從小隨父親釋迦慧學習寧瑪派教法。之後,貢卻傑布在後藏仲曲河谷邊買了一塊土地,於公元 1076年創建了一座寺院,因為建築寺院的地方是一塊白色的土地,該寺便起名為薩迦寺,「薩迦」一詞藏語的意思是灰白色的土地。後來薩迦寺作為基地,形成了一個宗派,此派也就命名為「薩迦派」。另外,薩迦寺的牆上刷紅、白、藍三種顏色,不少學者以此為由在自己的著作或文章中,將薩迦派俗稱為「花教」,這種稱呼極其不妥。
  • 行走甘南:夏河縣拉卜楞寺,藏傳佛教格魯派著名寺院,雪景超美
    拉卜楞寺拉卜楞寺位於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城西0.5公裡處,本名噶丹夏珠卜達吉益蘇奇貝琅,簡稱扎西奇寺,是我國藏傳佛教(即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 ,有著「世界藏學府」的美譽。作為甘肅地區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藏傳佛教寺廟,它也是當地喇嘛的最高學府。
  • 噶丹·松贊林寺是雲南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
    噶丹·松贊林寺是 雲南 省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也是康區有名的大寺院之一,還是川滇一帶的黃教中心,在整個藏區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譽為「小布達拉宮。和很多景區一樣,松贊林寺依靠景區的區間車進出,寺廟很大,依山而建,參觀寺廟需要爬很高的樓梯,寺廟裡面有專門講解的人員,應該也是藏傳佛教的信徒,講解員會專門帶你從一定規律的門進出。
  • 藏傳佛教小資料:薩迦五祖和西藏歸屬中央政府
    藏傳佛教小資料:薩迦五祖和西藏歸屬中央政府 2008年04月17日 17: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在這一重大事件背後,藏傳佛教厥功甚偉。  公元十一世紀前後,藏傳佛教薩迦派興起,該宗派的創立者是昆•貢卻傑布,他是吐蕃時期的貴族昆氏家族的後裔,也是昆氏家族中第一位出家僧人。  昆氏家族原來信奉藏傳佛教寧瑪派,從貢卻傑布開始,建立並信奉薩迦派。貢卻傑布在他四十歲那年,創建著名的薩迦寺。他在薩迦寺任住持並傳法近三十年。貢卻傑布之後,在薩迦派的傳承中,薩迦五祖聲名顯赫。
  • 西藏花教薩迦派與「道果法」,先修善,再破我執,除一切見
    薩迦派是藏傳佛教中一度十分興盛的教派。因為它的主寺在後藏薩迦地方,所以就稱薩迦派,薩迦就是灰土的意思。薩迦派寺廟牆上常刷塗紅、白、藍三色條紋,俗稱花教。該派的發展與衰落與元朝政權的興亡密切相關,在歷史上曾起過獨特的作用。薩迦派大致始於公元11世紀後期,創始人是貢卻傑布。
  • 藏傳佛教「六字真言」
    諸佛悉加持,最精密要藏,福利來源處,成就的根本,往生善趣階,禁閉惡趣門」;(5)西北民族學院多識教授雲:六字大明咒象徵「具足佛身,佛智的觀世音關照」;①(6)雲南社會科學院趙櫓先生對「六字真言」有著自己獨特的研究,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他研究認為:廣泛流傳於藏傳佛教的「六字真言」,系直接由密教而來。「六字真言」原是在印度的一句禱祝詞,被婆羅門教和印度教繼承下來,更為密教所吸取。
  • 念誦與祛病——藏傳佛教信仰中的生命關懷
    比如,藥師法門的誦持,按照藏傳佛教的傳統,雖然每個宗派都有各自相關的念誦法和修行儀軌,以及固定程式的法事儀軌,但是藥師法門的行持或念誦各寺院卻一致地將藏曆初八制定為藥師佛及其相關法門的修持時日,在各寺院中建制固定的法事儀軌,千百年來一直在延續這一傳統。
  • 藏族最隆重的節日 藏曆新年裡的藏傳佛教
    佛教自公元7世紀傳入藏區以來,經過1300年的發展演變並與藏族人的日常生活發生了極其密切的關係,基本佛教思想觀念已經成為藏民族思想精神的核心價值以及日常行為準則。 藏傳佛教經過後弘期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和格魯派等祖師大德們不懈的努力弘傳。時至今日,普通大眾的生活與藏傳佛教聯繫的非常緊密。藏曆新年的很多習俗都和藏傳佛教相關。
  • 藏傳佛教寧瑪派簡介
    藏傳佛教,教派比較多,有噶舉派,噶當派,格魯派,薩迦派,寧瑪派。現在簡介藏傳佛教寧瑪派。寧瑪派的標誌圖標。
  • 第五屆黃寺論壇論點摘編:藏傳佛教建築看佛教中國化
    此次論壇,多位與會代表聚焦藏傳佛教,深入研討、交流,今擷取其部分論點,從藏傳佛教建築來看佛教的中國化。——中央民族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研究員王長魚 《從龍文化在佛教寺廟建造中的體現看佛教中囯化——由西黃寺修繕工作所想到的》  藏傳佛教因其獨有的弘傳方式影響了藏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長達千年之久。眾所周知,蒙藏地區民眾多有信仰藏傳佛教,藏傳佛教寺院是信眾的心靈寄託、精神依止。此外,藏傳佛教寺院具有教育、醫療、公益慈善機構等諸多社會角色。
  • 藏傳佛教各教派教育的形成和發展——薩迦派
    薩迦派最初是以地名命名的,在元代盛極一時,名僧輩出,祖師為貢卻傑布(1034-1102)。該派有法統、血統兩大傳承。其血統傳承是由昆氏家族內部世代相傳。為了長期保持和沿襲這一傳承關係,他們在兄弟家人中必須留一人娶妻生子,以便傳宗接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