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韻筋骨開發 四大體系十二處練法之傳統武學中所謂的大練與小練

2020-12-24 道韻筋骨開發體系

原創作者:道韻國術教研室·葛崇瑞

各位老師朋友們:

大家好!

非常高興跟各位來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們相約在道韻國術學習交流平臺。我叫葛崇瑞,來自安徽蚌埠,是一位熱愛傳統武術與現代搏擊的橋梁工程師,本人師承嘉興沈錦康先生,跟隨家師學習心意拳、七勢拳、查拳、太極拳、峨眉拳等傳統武術。

道韻國術教研室 葛崇瑞老師

目前與道韻國術教研室的各位老師一起從事筋骨傳承體系的傳播與教研,希望有更多的功夫習練者與健身養生愛好者能夠了解到筋骨開發體系真正的核心與原汁原味的傳承練法。

家師的拳術體系內容豐富,拳種多樣,既有一般常見的拳法,也有河南,江浙一帶稀有拳法,長拳短打、內外諸家涉獵眾多。這麼多拳法,風格樣式各有不同,紛繁複雜,但是貫穿其中的一條重要脈絡則是筋骨勁力!

師父的隻言片語中往往包含有深刻的含義,傳遞的都是傳統武術的精華,其中的筋骨開發理論,為廣大武術愛好者入門時所必備的理論基礎,更是被國內某某所謂開創者加以匯總、編訂成冊沿用至今。

今天呢,在咱們道韻筋骨體系的平臺上跟大家一起來談談基於傳承版的筋骨理論以及我本人在師父指導下學習筋骨傳承體系後,結合近些年鍛鍊經歷所獲得一些體悟與經驗,就大家關心的各類拳譜中所提及的所謂「大練」與「小練」方面的體悟跟大家一起做一個小小的分享,特別是對於那些學習筋骨體系多年的朋友而言,真心希望他們能夠走出以前的誤區,把師父傳下來真正的理論、練法與用法結合起來練到自己的身上,而不是用利用前人的拳理來迎合現代人的口味。

什麼是大小練?一般而言,大練以諸如通背、披掛、查拳等拳種為代表的拳種的習練方式,其特點就是放長擊遠,把身體拉到極致狀態,以使全身筋骨得到充分的拉伸鍛鍊,動作開展,適合打擊中遠距離的對手,借住肢體慣性,勢大力沉,取得良好的擊打效果。小練則以心意拳、鶴拳、詠春等短打為特色,特點是緊湊、短小精悍,在全身裹緊夾住的情況下鍛鍊發力,達到一觸即發的崩彈效果,適合打擊中近距離的對手。

鍛鍊步驟:先大後小,先舒開展,再求緊湊,有機結合。

原因分析:對初學者而言,因為動作的熟練度的問題,導致神經系統對於肢體的調節不足,特別是對於一些協調性比較差的人,動作比較僵硬,缺乏彈性和力量,以緊湊的小架子入手,難度頗大,會出現,夾不住、裹不住,即便強行進行,也難以發出力量,習練難度大,出功夫困難。

例如:心意拳的一些動作,需要先夾裹起來再通過身體擰旋和關節抖動發出的瞬間爆發勁,這是心意拳特別是上海盧氏心意拳的一個重要指導原則,只有夾裹才能瞬間擰轉爆發。先從大架子入手,就會比較容易。比如通背披掛,對於初學者來說,細節先不必太多在意,先掄起來,使之接近日常的運動習慣,通過這樣大量的開展性鍛鍊把全身的筋骨充分拉開,鍛鍊出彈性,再夾住、裹住這樣就可以比較容易地進入小架的練習的階段了。

鍛鍊方法示例:

1、長短直拳,長直拳轉胯送肩,猶如開弓放箭;短直拳抖胯抖肩,猶如虎之抖毛。

2、長短大劈,大練大劈擰腰切跨、合膝鑽足,兩臂伸直,大開大合,利用離心力充分拉動兩肩,勢大力沉,有力劈華山之意;小練大劈,肘不離肋,栽肩折肋,一觸即發。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大家如果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本文後留言,謝謝大家對道韻筋骨傳承體系的關注與回復!(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道韻筋骨開發 什麼是傳統武學中的文練法?易膜漲筋騰膜的重要性
    在上一期中,道韻國術教研室跟大家分享了《什麼是傳統武學中的武練法?易筋撐筋拔骨的重要性》,我們明白了武練法撐筋拔骨的重要作用。那麼本期跟大家聊聊《什麼是傳統武學中的文練法?易膜漲筋騰膜的重要性》。傳統武術中文練與武練之間的關係: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 「道韻國術」道韻筋骨三大體系有哪些不同?如何達到易筋易膜易軀
    #筆者最近發現有很多功夫、筋骨訓練愛好者,對道韻筋骨三大體系不是太了解, 有的認為道韻和*傳是一個體系,實際上通過課程體系、視頻展示、學員反饋、團隊教練水平,教學模式等,發現並不是一回事,道韻筋骨體系(功力版),講師承,更注重傳承,更適合於真正的傳統武術愛好者,能夠真正達到 「易筋、易膜、易軀」功效!
  • 道韻筋骨開發 如何做到硬打硬進無遮攔?橫練輔助「靠樹盤臂法」
    盤樁在很多拳術中,作為一種古老的訓練工具,相當於現代搏擊中的沙袋類的訓練,它可以幫助大家建立正確的身體感受,體會在接手瞬間的身體變化,以及如何快速切入中門,做到上下同步打擊,比如古代泰拳手經常踢擊纖維較柔的芭蕉樹。
  • 「天下第一」風清揚只練劍不練氣:實在是荒謬之論
    這裡的「氣」自然是屬於內功,武學之道,內功是底子,只有基礎牢固,招式才能有威力。風清揚是一代劍客,他的劍術無敵不只是因為劍法精妙,而是他對武學之道有極高的領悟,他的基礎也甚為牢固。在《笑傲江湖》中,不能說風清揚一定是天下第一,但至少也是實力前三的人物,還真沒有任何一個頂尖高手是只練招式不練內功。
  • 金書中的長勝不敗門派:少林派的武學體系
    摩訶指法"則是在少林寺掛單四十年的七指頭陀所創,因系外來頭陀,功法與少林派傳統功夫大不相同,【純走剛猛路子】,書中諄諄告誡,凡已練少林佛門柔功者決不可練,否則內息極易走岔,如師承照護不善,難免嘔血,重傷難治。同時七十二絕技有劍術刀法,有輕功暗器,有掌法腿功,基本涵蓋了所有的主流武功,讓所有具備天賦的人都能找到自己合適的功夫修習。
  • 通背拳的起源及練法精要
    ,以及一些精髓內涵,今天小編給大家講的就是漢拳中比較著名的一種拳法,通背拳。  通背拳在漢族傳統武術中源遠流長,流傳十分廣泛。關於通背拳的起源,傳說不一。有人說是戰國時代孫臏所傳,顯然很牽強。傳說中在戰國時期的「鬼谷先師」傳道雲蒙山中:仿諸猿之棲息、獵食、爭鬥、求生之法取其精華而成。始稱為通臂,以通臂猿形為主,仿其形而練,旨在加長臂力,擊法單操居多。為一種練法。歷經千載,先人去粗取精,取長補短,至清末浙江人祁信,始創通臂拳門稱祁家門(江湖稱為老祁派)。
  • 金庸筆下最難練的一門神功,練至大成需要一千年,難道真有神仙?
    金庸武學體系中的武功,不離佛、道、奇門三家的藩籬,佛門武功最早要追溯於達摩祖師,此人以佛法為基礎,創立七十二絕技與《易筋經》神功,少林因此成為武林泰鬥;道家武學則源於老子《道德經》,一句「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奠定了《九陰真經》的基礎;奇門武學則出自《
  • 如何練好太極拳,把姿勢和動作掌握好,練正確?
    在傳統宗風的傳承裡,是要先行小鍊形的學習;打通十二正經和關竅要道後,再以元明八式採天地之氣,納日月之光來補養先天元氣;等元氣比較充足後,繼之以混元四手「玉環樁」專修一段時間,再習練太極拳為佳。玉環樁是武當宗傳的太極十三勢,按舊傳是八個式子演真。然而傳統的功夫與現在社會上的流行武術不同,傳統的功夫他的動作,招式劃分得很細,一個動作就是一個式子。
  • 練功是練什麼呢?
    太極拳由於傳承問題,早已不是原汁原味的太極拳了,訓練功法不成體系,碎片化的繼承,幾大門派各得其一,並非完整太極拳術!所以,後來的傳承各派也只有一套拳法,幾種器械而已了!正是這樣,造成很多人認為學一個套路就是會太極拳了,並且都是以大師自居!
  • 武術中的內外三合是一環套一環的關係,想練好得有好方法
    此處所言之三合是宗傳內家武學所言,與世傳有所不同。從功夫的角度來說,內外三合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神與意合是後天的意返還於先天的神,如此才能使元氣收斂於經絡脈道之中,使真元之氣日漸充足。在這股真氣壯大成長之後,才能使氣與力合更有力量,更有速度。同時也只有氣與力非常良好地結合了,才能使外三合達到一個很高的標準,超出體育鍛鍊所能達到的水平。
  • 李小龍真正的武學師父,並非葉問而是他,沒有他李小龍就練廢了
    李小龍對於中國對於世界來說,都是影響了一代人的功夫巨星,他雖然在電影上面的造詣有很高,但是他在武術方面的成就,也是很少有人能夠與之匹敵的。但是李小龍真正的武學師父,並非是葉問而是他,沒有他李小龍可能就練廢了!
  • 傳統武術到底是練什麼
    八卦掌很多在練習傳統武術的武迷都在苦苦探求一個問題,那就是傳統武術練什麼?我個人給的答案是:首先是功、然後是勁、其次技、最後才是意。「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中所指的功。功就像是建高樓的築基,商人的本錢。功必須千錘百鍊,汗水和心血和日月積累的結晶。練功必須是「口傳身授」。花五六年,十年八年才能練出來的功未必就是真功。
  • 如何練好武術技擊
    來源:傳統武學 如何練好武術技擊的幾點心得 武術是一種技擊為目的的實用格鬥術想練好這種技擊術首先要選擇一門適合自己的拳法,從基本功開始,使自己的力量、柔韌性、協調性得到穩固發展,再從傳統拳法中找到技擊中所需的「勁」、力道、速度,然後再進行操手對練,最後就可以接近實戰了。想練好技擊不但要進行身體上的訓練,而且還要進行意識的訓練,這樣才能將武術練好,如果詳細說明的話,可分為下面幾點加強練習。
  • 英語閱讀天天練:第一練
    【英語閱讀天天練——第一練】   每天一練,消耗在平時,絲毫不費勁兒,輕鬆搞定初中100000閱讀量,自信滿滿去中考!   在開始第一練之前,先來看看老師對於小學與初中英語閱讀的分析吧!   *小學和初中的閱讀最大的區別在於三點:   1、篇幅增大從100-150到400-500詞。   2、考題類型變化,從細節簡單題到邏輯推理和主旨歸納題。   3、實際上整個初中三年需要的閱讀量是10萬。
  • 崩拳的練法、用法及養生價值
    一、崩拳的練法、用法(一)兩種單式練法前面所談崩拳各種練法是崩拳用法之基礎,是提高習練者綜合素質的必修之課。
  • 練瑜伽可以舒展拉伸筋骨,塑造迷人雙腿,趕緊練起來吧!
    瑜伽走上街頭也早已經見怪不怪了,一些年輕的美女小姐姐,邁著一雙不輸維密超模的腿,在街頭舒展拉伸筋骨,也是吸引了不少的眼球,你羨慕了嗎?今日就帶大家解鎖能塑造迷人雙腿的瑜伽體式,趕快學起來吧!經過一晚的消化,胃裡已經沒有東西了,所以早餐要豐盛,而且早餐吃得好養胃,中餐要吃八分飽,吃撐反而不是好現象,晚餐半分飽,主要是因為晚上並不需要過大的運動量,而且是睡眠時間,睡著後,胃的消化功能就會減慢,食物太多了,不易於消化。
  • 《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武學天分很高《九陰真經》他能練好嗎?
    那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九陰真經》,看看張無忌能不能把《九陰真經》也練好。先了解一下《九陰真經》《九陰真經》的起源:據金庸武俠小說記載,《九陰真經》是在北宋年間的黃裳所著。《九陰真經》傳承:直到兩宋之間的時代,《射鵰英雄傳》中《九陰真經》才出世,由於真經能破解各大門派的武學方法,便引起了武林群雄的爭奪,掀起了一番腥風血雨。為了避免江湖仇殺不斷,全真教教主王重陽提出「華山論劍」,勝者可擁有《九陰真經》,為「天下第一高手」。
  • 為適應英國傳統:《一課一練》英國版中或改九九乘法表
    日前有媒體報導,來自上海徐匯區的數學老師為英國埃塞克斯郡的哈裡斯小學的學生上數學課,教授九九乘法表在數學計算中的運用。那麼,九九乘法表對英國學生是否有用,這引發了熱烈的討論。  對此,有教育界人士稱,因為語言系統、文化傳統不同,九九乘法表確實效果有限。不過,《一課一練》英國版將把九九乘法表改為當地學生熟悉的「12×12乘法表」。
  • 太極這麼練,一遍頂三遍!
    走一遍套路,卻練出三遍的效果?秘訣是什麼? 說起來很簡單:慢三分打拳。 所謂「拳慢三分」:就是正常套路的演練時間基礎上,延慢三分之一的時間。
  • 雙盤實有不傳之密:原來練雙盤並不需要那麼痛苦!
    所謂「欲降服其心,必先降服其腿」。雙盤者說,雙盤以後,心更定,身體更好。有的人不能雙盤,對雙盤非常羨慕,其實,雙盤實有不傳之密。雙盤不僅練筋骨,而是把經絡全部打開。因此雙盤也是一種拉筋的方法。雙盤,先將左腳掌置於右大腿上,後再將右腳掌置於左大腿上,這種雙盤的坐姿,又稱「吉祥坐」或「雙跏趺坐」,是修行者的標準坐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