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帶孩子進廚房吧,這裡有最好的生活學習機會

2020-12-24 澎湃新聞
為了安全,大人通常不願意小孩子進廚房。不過現在風向變了。不過現在很多父母開始重視廚房教育。趁著這個寒假,帶孩子進廚房玩耍,說不定還能讓他們對食物以及父母辛勞的感恩油然而生呢!

《爸爸去哪兒2》大電影中,楊威父子倆一起享受製作家樂氏香甜玉米片穀物早餐的美好時光。

       許多小朋友的iPad裡都存著跟廚房烹飪有關的APP,他們喜歡這些有趣的內容。但是,為了安全,很少有小朋友進入廚房和爸爸媽媽一起製作食物。其實廚房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危險。已經風靡兩年的《爸爸去哪兒》節目中,就有不少讓孩子參與製作飯菜的環節。那些經歷過這類活動的孩子不僅享受製作的樂趣,而且似乎成長了不少,更懂得感恩父母。孩子過了3歲以後,身體活動能力已經比較強了,渴望擴大獨立活動的範圍,不斷嘗試去獨立完成新的事情,讓孩子參與到揀菜、洗菜、淘米、煮飯,甚至煲湯、炒菜等事情,可以讓他們感到自己是可以被信賴、被依靠的,這對孩子的安全感、自信心、獨立性的培養都有幫助,也有利於獨立個性的形成。 當然,這樣的學習是需要父母付出極大的耐心和包容的。如果你準備帶孩子進廚房,記住要先易後難,如果你的孩子沒有任何做飯經驗,那麼讓他們學著先為家裡的每個人倒牛奶、拌食麥片可能是個不錯的開始。

並非任由玩耍,廚房育兒也需學習

       其實,在歐美,「讓孩子走進廚房」的烹飪風潮早就徵服了許多父母。小朋友出版美食圖書、主持美食節目,吸引了不少觀眾粉絲。在美國的一檔名叫《小小廚神》的真人秀節目中,十來歲的孩子們都已經能做出餐廳水準的佳餚來。在日本,「廚房教育」也一直備受歡迎,不僅有相當多關於「廚房教育」的圖書、菜譜、教育光碟,還開設了不少「親子料理教室」,讓小孩子在大人的指導下學習烹飪。孩子們穿著小圍裙、戴著小袖套,在大人的指導下,拿起小菜刀,像模像樣地把胡蘿蔔等切成絲……據主辦者介紹,「親子料理教室」本來是為小學生舉辦的,後來發現幼兒學員開始增加,最小的只有2歲都不到。

       擔任廚房教員的石原啟一,兒子上小學三年級,廚齡已有5年,能做出壽司、素燒、天麩羅、生魚片等家常菜,甚至還能做幾道中國菜,如宮保雞丁。兒子剛剛才學會走路,石原啟一的夫人就開始讓他洗碗,其實是允許他玩水。有時兒子故意拖拖拉拉,因為水實在太好玩了,甚至把衣袖都玩溼、玩髒了。有人問她有沒有因此而責罵過孩子,她說:「為什麼要責罵呢?玩夠了,我們母子倆一起去泡澡,這不就是最棒的親子遊戲嗎?」

       當然,她並非任由兒子在廚房裡玩耍,而是閱讀了有關廚房育兒的書籍,也與孩子一起到幼兒園開辦的「烹飪實習」課裡見習。在兒子4歲時,她就開始讓兒子嘗試烹飪。在烹飪前,她將食物的營養、廚具的使用方法尤其是菜刀和火的危險性等,都向孩子做了一番說明;而在烹飪過程中,只要在安全範圍內,她就從頭到尾由孩子做主了。

可以為孩子們配置一些色彩亮麗、安全無毒的兒童廚房用品。

       石原啟一的夫人說,「廚房教育」的許多益處已經在孩子成長的歷程中得到彰顯。原來她的兒子比較內向,比較依賴父母,可現在不同了,兒子變得開朗、活潑、主動,在學校與同學們相處得很好。更讓她欣慰的是,兒子上小學一年級後,就很懂得幫母親分擔家務,每到星期天總喜歡為父母親手做上一頓飯,這就足以安慰父母之心了。

       日本廚房育兒的開始,源於媽媽們的呼聲。在日本,媽媽主要負責做家務和帶小孩。當媽媽做飯的時候,喜歡黏人的孩子自然而然就跟進了廚房,並好奇地想摸摸這、看看那。可廚房裡放著菜刀、剪子,多危險啊,這實在讓媽媽們擔憂,但又無可奈何。於是,她們先是允許小孩子打開碗櫃門,並將最下面一格騰空,放進孩子的玩具,孩子便歡天喜地地學著媽媽的樣子放進拿出,饒有興致。但是漸漸地,孩子不滿足於只在碗櫃旁玩,而更想向媽媽切菜做飯的「主戰場」挺進,這又使媽媽們開始呼籲生產更加安全的廚房用具,於是適合兒童使用的廚房物品便應運而生了。

       兒童廚房用品不僅色彩亮麗,好像玩具,並且小而輕巧,能讓小朋友輕鬆地握在手裡,此外當然也非常安全。比如,兒童菜刀的刀鋒,厚薄如同普通菜刀的刀背,不會讓孩子弄傷了自己。手握這樣的菜刀,孩子可以先學習切一些柔軟的物品,如煮好的雞蛋、土豆、胡蘿蔔等。

       漸漸地,媽媽發現,其實即便不買兒童用具,也完全可以進行廚房育兒。比如,一開始讓孩子擇菜、洗菜,任由他自己發揮(如果怕弄不乾淨,媽媽也可以幫著一起做);菜刀太危險,可以用西餐刀或切蛋糕的刀來代替,當然在這期間,大人還是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動作,以防孩子受傷。

廚房教育可以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        

     在廚房裡,

孩子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和技能。從小就受到危險的菜刀、火的刺激,並學會和這些東西打交道,可以讓孩子的手腳靈活,並促進孩子的智能發育;此外,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從廚房的學習實踐中認顏色、數數,體驗酸甜苦辣的不同。運用到身體和五官的家務勞動是一種比遊泳更均衡的運動:用雙手敲敲、打打、揉揉、拉拉,也等於是在經歷疼痛、辛酸、得意、快樂等各種不同而豐富的情緒,這種經歷能夠使孩子對自己所擁有的能力更加自覺。

學切菜不僅鍛鍊孩子們的手部肌肉,而且還能跟著大人學算術。

誰說在廚房一定要很嚴肅?跟孩子一起把小汽車放在玉米粒鋪成的小路上,任想像的翅膀帶我們飛。

       勞動的辛苦需要親身體驗。家長讓孩子切身感受到,要想享受美食,就需要付出勞動,而這種勞動首先是要有錢去買食材,然後自己動手加工,花不少心思、流很多汗,才能變成可以入口的食物。一貫的「飯來張口」,孩子就無法感受到享受必須靠辛苦才能換來,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有害的。

       一起下廚房增進親子關係。有很多父母常抱怨沒時間陪孩子,事實上增進親子關係未必需要很長時間,而是需要「有效時間」。在這個時間裡,孩子和家長共同完成一個工作,過程中有交流、有協作,最有助於增進感情。

       培養孩子做家務,最根本的一條是要讓他們從中得到樂趣、得到成就感,要讓孩子有主觀能動性,不能讓他們覺得是在幫父母做什麼,而是自己覺得好玩,想要去做。廚房育兒不僅能培養兒童的動手能力和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為了吃好而精心烹調,自然會讓人養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此外,通過廚房教育,父母還能以更自然的方式向孩子傳遞價值觀。比如珍惜糧食、不會浪費的父母,會讓孩子的人生過得節儉而單純;懂得了做飯菜的辛苦,自然就會減少浪費。而節水節電、關心環保的父母,更可成為孩子對社會、對世界負責的榜樣。再比如,爸爸媽媽下了班,還要進菜場、進廚房,真辛苦。讓孩子一起來理菜、洗菜,然後共同烹飪,可以令他體會到家務的勞累,同時也體會到家庭的溫馨。另外,還能幫助孩子養成 時間觀念:飯還要燒5分鐘,湯要煲1個小時,紅燒肉燉半個鐘頭……在廚房裡,自然而然就能教會孩子如何做時間管理,還能順便進行一些統籌思想方法的教育呢。

通過廚房教育,父母還能以更自然的方式向孩子傳遞價值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國外廚房教育火爆 讓娃進廚房中國媽不看好
    為了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多日本的家長還帶著孩子一起到「烹調教室」參加學習。   據一位日本媽媽介紹,在「親子料理教室」,一次大約可以容納6戶人家一起學習。小孩子們在父母的指導下拿起菜刀,按照大人的指導學習烹調,比如讓孩子學會怎樣打雞蛋才能避免蛋殼不掉進碗裡。淘米、洗菜、切菜……孩子們穿著小圍裙、戴著小袖套,在家長的陪伴下,一點點把胡蘿蔔等切成絲。
  • 孩子愛到廚房玩?家長別制止,帶娃做飯比花錢上早教更有用
    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一個不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老人常常說,帶廚房待久了,人生的感悟就會多了些。而這些道理對於孩子來說還太過於深奧,他們還並不能懂。但是現在卻有很多孩子喜歡跟著父母跑到廚房裡面去玩耍,不過家長會因為擔心一些安全事故的發生,都會對孩子這樣的行為進行制止。那家長們知不知道,帶著孩子做飯其實是比花錢去讓他們去上早教更有用呢?
  • 為你支招 春節假日帶孩子去哪 五大玩法推薦
    你有多久沒有好好陪陪孩子,沒有帶孩子出遊了?要知道帶孩子進行一次有計劃的旅行不僅能增加孩子的閱歷與見識,還能增強與孩子的情感交流。春節假日馬上就要來臨了,這個假期你打算帶孩子去哪兒玩,怎麼玩?如果你還沒有計劃好,不防參考以下推薦。一般春節是7天假日,建議可帶孩子進行5天以內的自駕行程。
  • 2019年國內旅遊10個景點推薦,春節帶上全家去旅行吧
    2019年國內旅遊10個景點推薦,春節帶上全家去旅行吧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持續發展以及我們個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可以說現在我們的生活變的是十分的多種多樣,就是在這樣的大趨勢之下讓我們逐漸的從物質生活的需求而產生的精神層次更高的探尋,其實出去旅行
  • 關於作文指導和生活習慣的養成,下廚房就是最好的教學現場
    如今的小朋友,人生最缺的一課就要下廚房。關於下廚房的作文指導,那可是一門大學問,有很多寫不完的話題。但是大學問我們反倒要用小技巧來做,這樣就更加便於小朋友掌握。其中的一個小技巧就是我們家長和老師都很反感的一類寫作指導,它就叫記流水帳。
  • 2019年春節期間最適合帶孩子去哪裡旅遊?
    春節出去旅行現在越來越火,大家都開始接受了這一新的過春節方式。對於有家庭的朋友肯定想利用好春節這個假期帶著孩子出去放鬆度假一番。世界那麼大,有哪些地方適合春節帶著孩子去玩的呢?春節國內篇說起春節去國內哪裡旅遊最好,當然是溫暖如夏的海南三亞和冰雪王國哈爾濱,這兩個地方可以說是兩個極端。
  • 讓孩子進廚房還有這些好處你不知道
    而廚房對於孩子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小型的遊樂場,尤其孩子模仿能力特別強。 相信大部分的人在小的時候都玩過「過家家」,因為這確實對孩子來說很有趣,很有吸引力。 但是許多爸爸媽媽並不會讓孩子進入廚房幫忙,認為這是在保證孩子的安全,但是只要爸爸媽媽把一些危險用具收起來時,和孩子一起做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
  • 「創作開運禮」春節最佳旅遊路線,適合每個中國人,最好都走幾遍
    大家好,這裡是「在運動中找到平衡點」愛旅遊,愛生活的分享,這次的主題是「2020年春節最受影響的行業一定是旅遊業,但還是誕生了最佳旅遊線路和最熱門打卡景點,它們分別是客廳、廚房、餐廳、臥室、衛生間,希望每個人都能打卡」。
  • 農村帶柴火灶廚房布局 廚房布局裝修有哪些技巧
    農村的廚房裝修是很關鍵的,假如能找到合適的裝修方法和裝修材料,裝飾的效果將會有所保障,也能發揮理想的裝飾效果。下面的介紹內容就是農村帶柴火灶廚房布局以及廚房布局裝修有哪些技巧,希望能夠為更多家庭提供簡單的裝飾方法和整體布局,以後使用廚房的時候也會更便利。
  • 爸媽還在拒絕孩子進廚房?做好安全教育,讓孩子參與廚房工作
    爸爸媽媽們,今天,你們帶孩子進行廚房教育了嗎?從食材的選購、處理、烹飪,再到用餐,最後收拾廚房和餐桌,只要條件允許,且能保證孩子的安全,爸爸媽媽都可以邀請孩子一起參與到廚房工作中。層層遞進的廚房教育,對孩子而言既是一種消遣方式,又是一種學習機會。廚房教育可以從孩子的感官體驗(看、聽、觸、聞、嘗)出發,發展孩子認知、手眼協調、精細運動、科學探索、解決問題等多方面的技能。
  • 韓國貓咪放火燒家,放貓主子進廚房有多可怕?
    一、廚房裡的危險當過父母的人一定都知道,廚房是不能讓小孩子隨便進入的。對於好奇心超強,但又缺乏危險認識的孩子來說,電器電源、燃氣明火、各種刀具……都是安全隱患。同樣的,毛孩子也是孩子,好奇心和人類幼崽相比不遑多讓,運動能力可能還要更勝一籌,所以整個廚房對貓咪就是一個大大的危險源。
  • 廚房是教育孩子的好課堂
    曉 芙   廚房,在許多家長眼裡是孩子的「禁區」。當好奇的孩子想走進廚房看看、摸摸的時候,經常被爸爸媽媽拒之門外。而近年來,「廚房教育」卻在一些國家火爆起來,很多只有兩三歲的孩子被父母帶進了「廚房學校」。專家認為,從3歲開始,家長就應該讓孩子走進廚房,因為這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和自理能力,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
  • 長假宅在家裡怎麼帶娃?和孩子一起進廚房,讓孩子學到更多
    現在日子過得好了,很多孩子直到結婚成家了,都沒有下過一次廚,沒有自己做過一次飯。有家長說,現在家裡的孩子,就是寶貝,得寵著慣著,誰還捨得讓他們下廚房呢?這話也不是沒有道理,但是這樣的想法就真的有道理嗎?其實讓孩子下廚房,也並不一定就是讓孩子學會做飯。通過一些活動,孩子能夠在其中發現真正的自我,從而發展自我。
  • 春節帶娃去哪兒?來廣州長隆體驗獨特的親子遊吧!
    春節假期一家人去哪裡玩?相信不少朋友都有這個困擾。距離要近、品質要高、環境要好、玩得要多、適合家庭遊那更是加分項…如果你還沒有帶孩子去長隆,那 廣州長隆旅遊度假區 一定在你的計劃清單上,這個春節,帶上孩子在 廣州長隆旅遊度假區 開啟最嗨的春節之旅吧!
  • 帶孩子的誤區有哪些?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情感引導孩子很重要
    如果不希望自己的家庭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吧。與孩子相處的典型誤區《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從帶孩子的誤區開始講起。這時候,如果孩子真生氣了,這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叫作「反映情感」。比如,孩子很抓狂、很生氣時,你說:「你別生氣,生什麼氣?都是小朋友一起玩。既然是玩,有什麼好生氣的?你再這樣生氣,不帶你出來玩了……」這不叫「反映情感」,這叫「指責」「要求」。
  • 家長周末帶孩子去哪裡玩?看這裡,給孩子不一樣的體驗
    現在人們經濟水平的提高,不斷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但是當各種媒體渠道進入到家庭,孩子就會變得更加的「宅」。周末,是孩子們放鬆身心的一個休息時段,也是時候帶孩子去換換視野環境了,周邊的公園或者城鎮的郊區,都是不錯的選擇。其實去這些地方並不是為了孩子們消費或者一定有什麼好玩的東西,只是給孩子們一個接觸自然遠離喧囂的機會。卸掉了建築物那種沉悶的壓力感,孩子們的心靈和眼睛都會得到放鬆。
  • 寶寶愛進廚房玩,難道是有當廚師的天賦?其實暗藏了這種心理動機
    前兩天跟姐姐視頻聊家常,說到了她兩歲半的兒子,姐姐就吐槽說兩歲多的孩子簡直是個小惡魔,也太難帶了,平時只要她一進廚房,寶寶也就跟著去了,媽媽和面的時候,他就擼起袖子也想一起來;媽媽去洗菜,他就也跟著去水池邊搶菜籃子。聽了姐姐的吐槽,我不由得笑了起來。
  • 當孩子厭倦學習的時候,別帶他去火車站飛機場,應該帶他來這裡
    通過觀察這4個地方人群的不同面貌,讓孩子能明顯看出,有錢人和中產、底層人民,生活的不同檔次,不同等級,讓孩子自己去判斷,應該去努力追求哪種生活,孩子自然會有學習的動力。,是勞務市場,這裡匯聚了眾多尋求就業機會的人,大多數都是農民工,他們穿得很差,臉上神情麻木、呆滯,但時刻有種警覺,一旦人走過來,一群人就會圍上來問,老闆,要人嗎?
  • 春節帶孩子去哪裡玩 2020春節親子遊好去處
    春節帶孩子好去處——向著賞雪玩雪的地方出發 黃山年平均有霧凇62天,雨凇35.5 天,是賞雪觀凇的最佳遊地之一。  神農架:天然雪場  路線:神農架滑雪,三峽人家,三峽大壩單飛高鐵5天  冬天的神農架,山上冰雪飛舞,白雪皚皚,被譽為「南國滑雪勝地」。
  • 春節去哪玩?回家是最好的旅行!
    春節去哪玩?回家是最好的旅行!「媽,我今年加班回不了家了,你和爸照顧好自己。」「爸媽你們今年過年去哪玩,等我回家帶你們去。」每逢過年,身邊總會有這樣的對話。春節去哪玩?其實回家才是最好的旅行。很多人認為旅行是有錢人的專利,很多人覺得富裕了有時間了才能去旅行,其實學生時代也可以窮遊,關於窮遊我會在下篇文章提到,今天文章的主題是家和旅行。這是我堅持旅行的第四年,每次去自己所在的城市或周邊城市遊玩的時候,我都會跟我媽分享心中的喜悅,當我和她說「看!赭山人好多!好熱鬧!」、「鼓樓公園拍照好好看!」、「回龍窩好文藝,有時間帶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