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社會功能的發展演變

2020-12-22 中國科技論文在線
圖片來自網絡

大學興起於中世紀,到今天發展成為現代大學,是通過不斷自我完善以適應時代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並保持生機與活力的社會組織。從大學的發展歷程會發現,每一次大學功能的變化都伴隨著生產力的變革,並推動了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從大學的歷史演變過程可以看到,大學功能和組織形式是一個歷史的、動態的過程。

大學(University)一詞來源於拉丁語,11世紀末12世紀初,義大利、法國和英國的一些地方由於教會的需要並推動,參與傳授和學習的師生們仿照手工藝人行會組成教師行會或學生行會,目的是為了保護市場、決定職業標準等。

中世紀晚期,隨著教會教育的沒落,世俗教育的興起,以教授與學者身份進行專業活動的群體聚在一起討論學術,進行教學,並逐漸成立學術團體。在此背景下,歐洲各國陸續建立了一百多所中世紀大學。中世紀大學普遍被認為是高等教育的起源。最初的大學類似於行會組織,進行教學和知識交易。大學以職業訓練為主,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專業人才。

柏林大學創建之前的時期為大學起源階段,大學的功能主要是人才培養,尤其是人文知識的傳承。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後,現代意義上的物理、化學等學科開始獨立,並逐漸自成體系,作為獨立門類的科學進入大學。通過科學研究方法和教學與科學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去追求純粹知識的思想是由洪堡(德國教育家威廉·馮·洪堡(Wilhem von Humboldt))提出的。1880 年以後,德國洪堡大學進行科學研究,大學功能不僅包括知識傳承,也加入科學研究的功能。洪堡大學除了傳統的知識教學外,鼓勵教授對科學、法律、哲學、歷史、神學和醫學探索研究,大力發展新興學科。其他大學紛紛仿效,大學的科學研究功能逐漸被人們所認同。

現代大學如果以「洪堡大學」為分界線,已經有200多年歷史了。隨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洪堡精神受到世界各國大學的熱捧,科學研究在大學功能中所佔的比重日益提高,尤其對美國的影響很大。一些從德國留學回國的學者,有的回美國執教,有的擔任管理職務,他們逐漸地將德國的科學研究帶入美國的大學,改變了長期以來仿效英國大學只是注重人才培養和知識傳承的功能,而是加入了許多科學研究的元素,同時,相對於德國,美國更加注重科學研究與生產實際的結合。

19世紀初,美國的教育家吸取了德國高等教育改革的經驗,通過「贈地學院運動」和「威斯康星思想」進一步強調大學與社會的聯繫。所以,美國的大學不僅有科學研究,而且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注重科技研究成果服務社會的功能。尤其是1920 年到1940 年,美國大學的社會服務功能很越來越受到關注,大型企業和大學的互動合作密切起來。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大學功能已經從人才培養發展到知識傳承、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

20 世紀40 年代到60 年代,美國的大學功能進一步演變。20 世紀60 年代以後,大學功能中加入文化和思想引領的作用。進入新世紀,隨著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越來越受到關注,大學的功能進一步擴大,大學之間的國際科技合作與人文交流越來越多,越來越重要,大學逐漸成為民間外交的主渠道。

英國大教育家紐曼在其《大學的理念》一書中,認為「大學是一切知識和科學、事實和原理、探索和發現、實驗和思索的高級保護力量,它描繪出理智的疆域,並表明在那裡對任何一邊既不侵犯也不屈服」。從大學的發展能看到,大學的功能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豐富。(責任編輯陶春,主編李志民)

相關焦點

  • 古漢語「書寫記錄」類動詞的發展演變
    詞義引申是新詞的主要來源,而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共同促成了「書寫記錄」類動詞的發展演變。  關 鍵 詞:「書寫記錄」;動詞;複音詞;詞義引申;句法  作者簡介:閆斯文,吉林大學文學院博士生;武振玉,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
  • 漢語量詞產生及其功能演變過程的句法分析
    內容提要:漢語量詞系統的發展過程有清晰的文獻依據。一般來講量詞是由名詞經過語法化過程後,而成為漢語數量結構中的一個固定成分,如「一本書」。同時,根據句法分布,除「量化」功能外,量詞還具有指代、指稱等功能。
  • 現代港口發展演變過程
    中廣網北京6月5日消息  現代港口發展演變過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社會經濟主要處在自給自足、較為封閉時期,港口主要滿足基本功能,即:進行貨物的裝卸和儲存並完成貨物在海上運輸與公路、鐵路、航空、管道或江河等運輸方式之間的換裝,港口作業和活動的範圍局限於碼頭及相關水陸域範圍內,與用戶之間只是非正式、臨時的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港口生產的特點主要是貨物流動、簡單的個別服務和很少的增值服務。港口發展的關鍵因素是勞動力和資本。
  • 安徽社會發展報告:新農保保障功能有限
    最新研究報告發現,安徽省農村老年人收入來源單一且不穩定,僅滿足基本生活,安徽省社會化養老機構近似空白,新農保保障功能有限。安徽大學、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4月28日共同發布《安徽藍皮書:安徽社會發展報告(2014)》。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黃土高原社會-生態系統演變研究有新...
    據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發布的消息,該中心城市與區域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傅伯傑研究組在黃土高原社會-生態系統演變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發展出根據社會-生態系統要素相互作用變化識別系統演變階段的方法,揭示近千年來黃土高原社會-生態系統的演變階段及效應。
  • Epic概述Unreal引擎光線追蹤功能的演變及未來發展方向
    (映維網 2019年09月07日)Unreal最初於2018年3月舉行的GDC大會亮相的實時光追,而這項功能在過去18個月裡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並且正在不斷提升。從原型代碼到免費發布,下面這篇博文將向我們概述Unreal引擎光追功能的演變及未來發展方向。
  • 蔣友梅,蔣友蓮 | 中國大學知識生產方式演變的動力機制——知識社會學的闡釋
    摘要當前,中國大學知識生產所依賴的社會基礎和制度結構都受到挑戰,對於「怎麼生產知識」「生產什麼樣的知識」的觀念正在發生變化。文章對中國大學知識生產方式演變的圖景做歷時性考察,認為中國大學知識生產方式的轉型是由於中國特有的社會語境與知識生產者認知因素的聯結。
  • 上海科學家發現長非編碼RNA物種差異加工及其功能演變
    上海科學家發現長非編碼RNA物種差異加工及其功能演變 2020-04-07 11:49:00來源:央廣網
  • 大學是引領社會發展建設的生力軍
    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歐洲「文藝復興」出現在黑暗的中世紀,這既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偶然也是必然。大學生正成為社會發展建設的中堅力量大學——現代社會建設發展的生力軍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育開發的是社會中最重要的社會資源——人力資源。教育教學活動的產出是人才,是為社會建設輸送更高素質的建設者,是提高社會勞動生產效率的根本保障。縱觀人類發展進步的歷史,教育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力最大,以新中國為例,1949年7月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曾對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有過一個所謂的預言。
  • 【華英論壇】構式演變的系統功能模式:以漢英被動式演變為例(11.20)
    2020年11月20日下午2:00,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楊延寧教授蒞臨外國語學校華英論壇,為上海師範大學師生帶來題為「構式演變的系統功能模式:以漢英被動式演變為例」的主題講座。本次講座由王國鳳教授主持,校內五十多名師生共同參會學習。
  • 原來,英語是這樣演變發展的
    英語的演變「因為所以、科學道理」英語發展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左右據Great Britain史料記載最早的語言是公元前500年誕生的Celtic(凱爾特語)一直到公元前55年羅馬人入侵大不列顛拉丁語自此進入了該地區
  • 中國古代服飾的演變以及發展
    歡迎來到貝拉說歷史,下面要講述到的是中國古代服飾的演變以及發展大千中國,服飾的種類五彩繽紛,在不同的階段出現不同的服飾,已經漸漸地成為了一種習慣。而服飾也作為人類所特有的一種文化現象。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上,服飾也是作為一種極其重要的文化,並且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具有著悠久的歷史還有著豐富的積澱,不管何時這樣的文化都能夠繪製成一幅豐富多彩的畫卷,吸引著無數的人前來觀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服飾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先民可以得以生存的條件,在整個歷史的長河中總是扮演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 我院王天明教授團隊在無脊索動物中首次成功鑑定Kisspeptin的進化起源和功能演變
    此項研究成果首次鑑定並探討了Kisspeptin神經內分泌信號系統在無脊索動物中的進化起源和功能演變。       Kisspeptin信號系統(中文可稱「吻素」信號系統)是脊椎動物生殖發育神經內分泌調控的關鍵組成,被認為是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生殖發育核心調控軸)的上遊調控元件。在人類及哺乳動物中,該信號系統的缺失將導致個體無法啟動青春期發育,從而喪失生殖能力。
  • 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良性互動與共同發展
    社會保障是應對危機和促進位度轉型的有效治理工具,社會保障與經濟發展可以良性互動並實現共同發展。實質上,對社會保障的功能發展系統研究,不僅僅是促進經濟發展,也不僅僅是有利於社會穩定,社會保障本就是最基本的民生問題。
  • 科學家發現長非編碼RNA物種差異加工及其功能演變—新聞—科學網
    從細菌到真核單細胞,從真核單細胞到複雜生命,在物種進化的時間長河裡,生命體中每一個可能導致物種演變的功能「單位」都值得科學家探究,比如細胞中廣泛地存在功能未知的
  • 管理思想發展演變的宏觀圖景
    幾十年的不懈努力,他繪出了一幅管理思想發展演變的宏觀圖景。在《管理思想的演變》(第5版起改名為《管理思想史》)一書中,他以時代變遷為經,以學派思想為緯,編織出了這一學科的發展演變概貌。在他的筆下,那些零散的史料,織成了一幅完整的錦繡。雷恩對管理思想歷史階段的界定,並不是僅僅從管理學本身的發展考慮的。
  • 微博「意見領袖」的發展與演變
    、馮小滿同學的論文《微博「意見領袖」的發展與演變》獲得二等獎,以下是論文全文: 研究背景 微博在中國乃至在世界上都是一種新興的媒介形式。一大批社會名人,影視明星被新浪招攬註冊了微博,此舉獲得的效應比新浪博客還要大,大批粉絲加入到新浪微博陣營中。名人效應正是新浪微博得以在用戶搶奪戰中戰勝其他門戶網站的原因。 名人的加入使得新浪微博人氣大漲,而新浪微博的躥紅也加強了名人的人氣,取得了雙贏的效果。名人發布一篇微博之後,轉發和關注功能可以使被轉發的微博呈裂變式的傳播狀態,使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傳播。
  • 近現代日本女性社會地位是如何演變的?
    因此,有必要先對二戰前後日本社會中女性地位的變化做一個簡單的梳理。從明治時代到二戰結束之前日本女性地位的演變「曰本的社會是一個按照年齡、性別、家族關係、社會關係的不同組織起來的擁有上下之分的階層制社會。」
  • 傳統肚兜是如何演變的?不僅有遮蔽功能,還有保健和情感傳達功能
    中國民間女子傳統肚兜的演變在中國數千年的歷代服飾演變中,內衣作為一種私密的服飾語言,它的演變歷史也非常深遠,這個具有特殊且豐富風格特徵的的私密語言有著獨有的文化內涵。肚兜,最初被稱之為「褻衣」而「褻」字的意思是「輕薄。不莊重」實在平時是不能輕易示人的。
  • 從甲骨文的演變與發展,淺談漢字的價值
    比較複雜的它,在產生之前,肯定還有一段相當長的發展與演變的歷史時期。考古學家無比肯定的是,甲骨文,肯定不可能處在我國文字的初創階段。因為,一種處在初次創立,甚至是初步創立的階段中,必然是不成熟的,也不可能是成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