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紅色文物·北京人民公社舊址——御窯金磚收藏家王忠華在行動

2020-12-13 科技汽車財經事

讓文物活起來,保護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利用傳統文化遺產,是國之根本,國之重器……祖國的聲音時刻在耳邊響起。祖國,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我要用我的全部精力保護好這個北京人民公社舊址,這麼完整的人民公社舊址在北京已經是唯一一處了……含著眼淚,北京御窯金磚收藏家王忠華在同參觀的遊客講述著自己的故事。

北京覓子店人民公社舊址

在祖國首都·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一處偏僻院落,經常會有很多中外遊客慕名而來,這便是王忠華和孫春雨守護著的老院子——北京覓子店人民公社舊址。有遊客問:「這麼偏遠的地方,你們兩個人不孤獨嗎?這裡誰在維護?維修的工人是哪裡請的?一天要多少工錢……」雖然所問問題與參觀本身無關,但這是大家發自內心的關愛。王中華說:「我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它不僅屬於祖國,更屬於世界,文化是一個國家的名片,一個國家要想立於世界大國之列,就要時刻保護好,愛護好!我和有著共同志向的朋友孫春雨一起守候著這個60年紅色文化史跡的地方。我們等到了今天的美好時代,在這個時代,國家更加重視文物的保護,尤其是紅色文物的保護,作為紅色文化的代表,北京覓子店人民公社舊址是北京文化盛宴中的一道饕餮大餐,我們要讓世人「品嘗」,這是社會賦予的責任,這個時代需要擔當,那就從我們做起吧!」

北京覓子店人民公社舊址參觀者

人民公社舊址·紅色革命文化陳列館(一)

人民公社舊址·紅色革命文化陳列館(二)

人民公社舊址·紅色革命文化陳列館(三)

人民公社舊址是老一輩工作者革命時期的原景再現,它在訴說著一段歷史,一段情感,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來參觀的朋友走進這樣的歷史環境時無不為之動容,這是社會的認可,更是守候者毅然堅守的無窮動力!遊客所問的維護者是誰,這裡都是王忠華和孫春雨在親手修繕,因為只有父母才會對自己的孩子獻上最無私的愛,他們尊重過去,尊重歷史,他們始終堅持著修舊如舊的原則保護著這裡,這份愛讓人感動!

北京御窯金磚收藏家王忠華親自修繕

在這裡,水磨石的地面如初始般的油潤!1961年膠合板書畫還在!文革時期的老家具還在!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所題「人民公社好」標語還在!那高聳的水塔在講述著人民公社時期的生產形態,由於水壓不夠,只有通過水泵把水打壓上去,才能解決整個院子的飲用水問題。現在雖然不需要水塔了,但是它見證著科技的發展,述說著自我心聲:看著今天祖國飛速發展的新貌,科技創新累累碩果,曾經的我在做你所需要的,現在的我已然完成了使命,而我依然安在,謝謝你們的呵護!

人民公社舊址·水塔

歷史雖然不會重演,但這一切都不會被遺忘,祖國不會忘記,北京城市副中心不會忘記,北京市通州區黨委、政府不會忘記,北京市通州區文委不會忘記,北京市通州區文保所不會忘記……

北京紅色文物·北京覓子店人民公社舊址感謝祖國的呵護;感謝王忠華、孫春雨的毅然堅守,相信會有更多的紅色文化志願者一起同行,期待您的加入!

相關焦點

  • 蘇州旅遊印象之御窯金磚博物館:探訪御窯話金磚
    御窯金磚博物館,如果單純是「望文生義」,自然會想當然覺得不過是個很悶的地方吧。通常除了少數喜歡文化歷史和具有濃鬱鑽研特性的人會主動去探訪,大多數人會不以為然,將它就輕忽了。我也應該劃歸「大多數人」行列,儘管知道有「御窯金磚博物館」,卻不曾有想過要去參觀,更不必說深層的探究。然而,網絡的幾張圖片,竟然瞬間改變了我對御窯金磚博物館的偏見與漠視。
  • 中國漢族傳統窯磚燒制業中的珍品-御窯金磚
    如果從紫禁城修建開始算起,蘇州相城御窯燒制金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413年,將近六百餘年,但我認為,蘇州金磚的歷史,應該要更長,如果單純從蘇州的磚瓦歷史去考慮,早在戰國時代,已經出現了,而御窯金磚是因為得到明代皇帝的讚賞,才得以聞名於世。明代除了蘇州以外,北京和南京地區的金磚同樣出名,蘇州陸慕能從中脫穎而出,實屬不易。
  • 御窯金磚博物館,論一塊磚的如何走向皇朝
    在御窯金磚的燒制過程中,其工藝的繁複程度達到了中國傳統制磚工藝的巔峰。蘇州御窯金磚博物館是由著名設計師劉家堒主持設計。主要是通過「御窯金磚」博物館,來全方面展現鮮為人知的「御窯金磚」的歷煉過程。整個主館主要分為三層,第一層講述的是金磚的製作過程,第二層講述的是金磚的運輸和鋪墁還有陸墓的一些風土人情,第三層講述的是皇宮的一些介紹和金磚的後期應用。
  • 金鑾殿御窯金磚,一兩黃金一塊磚,磕頭有技巧,不然滿頭包也不響
    君臣二人問答時間有點長,劉於義歲數又大,只感覺頭昏腦脹,熬到奏事結束,晃晃悠悠站起來,不小心踩到朝服的一角,頭重重撞到了金磚上,不省人事,不久後辭世。紫禁城皇帝經常出入的宮殿,鋪設的都是御窯金磚,質地堅硬,一頭撞上去誰也受不住,何況是73歲高齡的劉大人?
  • 景德鎮御窯碎片的「拼圖」故事
    久別重逢:「落選者」與「獲選者」的會面 目前,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是收藏明代御窯瓷器的主要單位,包括龍泉窯、磁州窯、鈞窯等不同窯場的產品在內,總數超過一萬件,而且多是清宮舊藏,傳承有序。經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考古發掘,御窯遺址出土的這些落選和殘次御窯瓷器,多可以與傳世瓷器進行器型、紋樣的對比。
  • 點泥成「金」的御窯女燒磚人
    中新社蘇州6月13日電 題:點泥成「金」的御窯女燒磚人中新社記者 鍾升蘇州明朝御窯遺址外,一群人正焦急地看著一批滾燙的金磚從窯膛中取出。待磚塊冷卻,御窯金磚製作技藝第六代傳承人金瑾迫不及待地上前敲擊磚面。聽著那宛若金石的聲音,金瑾露出滿意的笑容。金磚是中國傳統窯磚燒制業中的珍品,古時專供宮殿等重要建築使用。因質地堅細,敲之有金石之聲而得名。蘇州陸墓地區燒制出的金磚尤為優質,號稱「一兩黃金一塊磚」。明清時,紫禁城所需磚塊均由陸墓窯場奉旨成造。
  • 傳承文化 書寫經典 蘇州御窯小學百名金磚福娃現場書寫春聯
    在這辭舊迎新的日子裡,御窯小學舉辦了百名金磚福娃「傳承文化 書寫經典」現場書寫春聯的活動,為牛年獻禮,為新春賀歲。本次活動,御窯小學邀請到了蘇州市硬筆書法協會會長李昉,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陸偉來校指導,還特意邀請了53位家長代表觀摩整場活動。開幕式上,首先由支俊華校長致開幕詞及新年祝詞,並對蒞臨指導的專家和觀摩的家長代表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 一百塊金磚一百萬片金箔如何修一座紫禁城
    100塊金磚和100萬張金箔,故宮博物院近日在寶蘊樓前接受太湖世界文化論壇捐贈。「這是今天送給未來的禮物,為紫禁城下一個600年儲備優質古建築維修保護材料。」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在同一天,第36個國際古蹟遺址日,北京故宮寶蘊樓修繕工程和其他5個項目一同獲得2017年度「全國優秀古蹟遺址保護項目」稱號。
  • 全國第一個人民公社變遷史
    公社舊址的義務看護人、花甲老人周留栓通過自身經歷,講述了他親歷的人民公社風雨歷程。回憶這段歲月,為的是警醒現在和未來。第一個人民公社現狀4月17日上午9時,駐馬店市遂平縣嵖岈山鄉,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當地政府請來的專業文物建築工匠,在對公社舊址進行保護性重建。
  • 大名三處古建築文物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尤其是加強第八批國保單位的保護管理,下一步,國家文物局將抓好保護管理,確保文物安全,紮實做好第八批國保單位保護管理基礎工作,同時督促各級地方人民政府進一步落實文物保護的主體責任,確保文物安全。開展部門合作,破解保護難題,主動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聯繫,共同圍繞文物保護利用所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下功夫,找辦法,出政策,推動文物保護利用高質量發展。深化保護利用改革,讓文物活起來,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重點,採取切實有效的實招硬招,深入推動文物資源活化利用工作,儘可能地創造條件讓社會各界參與文物保護,讓廣大百姓分享保護成果。
  • 嵖岈山:歷史角落裡的「第一人民公社」
    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現在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方周末記者 李在磊/圖)(本文首發於《南方周末》國史新記·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報導之進化地標)從早年間的人民公社化運動,到新時期的新農村建設、特色小鎮建設,嵖岈山總能在劇烈的政治、經濟變遷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河南遂平縣嵖岈山鎮是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農村的一個坐標。
  • 我市緊抓文物保護,讓歷史文化資源大放異彩
    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近年來,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文物局)按照「保護文物、傳承文明、發展文化」的理念,挖掘和利用歷史文化、紅色文化資源,加強文化建設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公民對祖國秀美河山、歷史文化的無限熱愛。  加強文物保護利用與展示陳列。歷史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不可代替的寶貴資源,要始終把保護放在第一位。
  • 「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在故宮...
    人民網北京9月22日電 由故宮博物院和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明代御窯瓷器」系列對比展之「御瓷新見——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今天在故宮博物院景仁宮展出。展覽旨在將明代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的落選品、廢品、供餘品(修復件或殘片標本)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傳世品以對比的方式進行展示,以期較全面地反映明代御窯瓷器生產所取得的藝術成就,為觀眾提供全面了解明代景德鎮御窯燒造瓷器品種和欣賞標準器的機會。
  • 故宮「御瓷新見」展:御窯「親兄弟」跨越百年的重逢
    作為明代御窯瓷器系列對比展的收官之作,此次展覽所選展品貫穿整個明代御窯歷史,亮點頗多:永樂朝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殘)、永樂朝釉裡紅花卉紋筆盒(修復)、宣德朝青花卷草紋器座(修復)以及正統至天順朝青花折枝牡丹紋如意頭形枕等都是修復後首次展出。
  • 香山公園榮獲「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
    12月11日,「2020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宣傳推介活動」終評會在京舉行。我園申報的「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文物保護修繕項目」被推介為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十佳案例。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舊址)主要包括雙清別墅、來青軒、雙清別墅東側平房、小白樓、思親舍等8處院落或建築,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解放戰爭走向全國勝利、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偉大勝利的總指揮部,是中國革命重心從農村轉向城市的重要標誌,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故宮「御瓷新見」展看盡明代御窯瓷器
    該展將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一些新發現且未曾展出的重要出土瓷器修復件和殘片標本,配以精選的故宮博物院藏傳世明代御窯瓷器,共展出文物和標本合計196件套。作為對比展,該展儘量選取故宮博物院藏傳世明代御窯瓷器與景德鎮市明代御窯遺址出土品在造型、花色、紋飾等方面相同或相似者,進行對比展示,讓觀眾領略成品和落選品的差別。
  • 上海市政府近日核定並公布: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新增85處
    上海市政府近日核定並公布: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新增85處 2014年5月7日 08:56 來源:東方網     東方網5月7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上海市政府近日核定並公布上海市文物局提出的新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85處(下表),歸併入現有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3處,將紀念地點、保護地點、抗日戰爭紀念地調整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
  • 文物保護看基層 | 走進重慶,看文物保護的新探索
    讓紅色文物活起來12月9日晚,由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精心打造的「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紅巖革命故事展演」在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巴南校區舉行,兩千餘名師生共同觀看展演,上了一堂形式新穎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現場氣氛熱烈,不時響起陣陣掌聲,大學生們身臨其境,被革命志士高尚的人格深深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