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竹子前坐了37年 芙蓉鎮手藝人:一刀一竹一世界

2020-12-22 紅網

小鎮手藝人:一刀一竹一世界

在竹子前坐了37年,他成了芙蓉鎮竹簍編織店老闆的「師傅」

瀟湘晨報記者 易思含 湘西報導

4月26日,芙蓉鎮,面對竹簍與徑篾,胡廷賢說,自己一生都在與竹子打交道。他對每一根竹子都極為敏感,什麼樣的竹子適合用來做什麼樣的竹簍,他憑藉觸摸感知就能明了。追逐的興趣和他當下的工作環環相扣,他在竹子前坐了37年。

他說:「我很熱愛,一直做是為了在這行做精,未來會做出更多很牛的作品。」

從做小裝飾到接大工程,關於竹子的製作工藝越來越精密,樣式更為花哨,結構也越發複雜。

「做成一個作品,需要的工具不多,按照我們老傳統的就是有刮刀、篾刀、一個小鋸子和小錐子。」胡廷賢說,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緊密的推進,每根竹子要放在什麼作品中、起到什麼作用,他看一眼,心裡就有數。

「兒時睜眼看到的都是竹子製品」

「兒時睜眼看到的都是竹子製品。」胡廷賢生活在永順縣萬坪鎮,當地很多人祖祖輩輩都是做竹子手藝為生,如今,手藝人的精緻,讓胡廷賢的名字傳遍芙蓉鎮街巷。

在六七十年代,竹簍生意對於胡廷賢來說,是門紅火的外貿生意。「當時做花籃,銷臺灣、東南亞,那個時候家家戶戶都做,當時是用來算工分的。」

他到現在還記得第一次編織的感受。

「做這個是需要很小心的,一不小心就會劃破口子,因為竹條非常鋒利,第一次完全沒經驗,上手後,被劃出很多血。」他說,之所以記得深,是因為真的疼,疼的感受是被長久記憶的。

胡廷賢最初上手的是玉米簍,「這個簡單,一天可以做好幾個,做一個大概需要兩三個小時。」

38歲那年,他的工作環境從家鄉移步到芙蓉鎮,也開啟了他的創業之路。

胡廷賢介紹,2002年12月,在吉首小背簍擂臺賽中,他的作品背簍摘得擂臺賽的最高獎項,獲得2000塊獎金,「我拿上這枚獎,也拿穩了創業的信心」。

一做三十七年多,他成了圈內一號人物

4月26日,記者跟隨胡廷賢穿梭在芙蓉鎮的青石板路間,經過的幾家竹簍編織店,裡面的老闆都親切的稱呼他為「師傅」。

胡廷賢描述,21世紀初的芙蓉鎮,青石板路兩旁大多還是當地居民,來這裡旅遊的遊客也不及如今,當地的旅遊業還不發達。2003年,胡廷賢在芙蓉鎮石板街租了一戶門面,那之後,他感受到,幾年間,店鋪內主人的樣貌和姓名在不斷發生改變,這條石板街上的人也越來越密越來越豐富,「遊客比當地人多。如果說在這條街上有什麼是永恆的,那就是變化。」

黝黑的手慢慢削一根根徑直的篾,脖頸前伸,身體微微佝僂,雙腳撐在面前的椅子上。這些年,胡廷賢的工作場景從水泥房到青石板巷子裡的店鋪、工作狀態從自己一人到幾十個人的廠子,不變的是胡廷賢的工作勁頭。一件事做了三十七年,他在芙蓉鎮篾匠手藝人圈是號人物。

2003年,他來到芙蓉鎮石板街,租下一間40平米左右的店鋪。

他至今記得老婆當時懷疑的神情,也記得當地人誇他「有膽識」。

「我想一下,整條街也沒有做這個的,我算有優勢。」如胡廷賢預感一樣,不僅自家生意不錯,也帶動了後面這條街上竹簍生意的發展。

他說,口碑都是靠一張張嘴,一個個竹簍,傳出來的。「當時沒有什麼網際網路,基本上還是靠著來旅遊的人,旅遊的時候看到了,然後把你的作品帶回去了,再分享介紹,就會有更多的人來。」

在硬實力和口碑的優勢下,胡廷賢當時的收入很不錯。「小小的工藝品差不多是25元,一天100多元,一個月3000多元。」

長期和竹子打交道,胡廷賢說,他和他手下的每根竹子時刻在溝通,「我一摸,它們就會告訴我,什麼該用來做怎樣的作品。」

在他看來,屬於製作竹工藝的時間,過得很快,製作前剛看到日頭,製作完成時抬頭,已經是一輪明月。「現在更忙了,除了吃飯和方便,就是一直坐著,做作品。」

每到做出一個獨特的作品,他都會拍照留念,他沒數過,但是每張都被他珍惜。

相關焦點

  • 竹蒸籠手藝人鍾玉生:電商讓老工藝成「新寵」
    「1995年成品籠4.5元,竹子一根3元;2009年成品籠40元,竹子一根5元;2017年成品籠120元,竹子一根4元……」鍾玉生翻著帳本,介紹著竹蒸籠和原料竹几十年來的價格變化。「以前幹手工竹編沒那麼掙錢,成本高。一根大竹子可以編制6個八寸的蒸籠,因賣價不高,自己掙不了多少錢。」現如今,竹蒸籠賣的價錢越來越高,手工技藝成本降低,鍾玉生賺的錢越來越多了。
  • 竹子做高鐵車廂?破「竹」之勢,貴州動作怎麼樣?
    在貴州的青山綠水間,有許多竹子,現在可以用來生產高鐵車廂,這是天方夜譚嗎? 有一個成語叫「破竹之勢」,比喻節節勝利,毫無阻礙。這些年貴州的後發趕超,就讓人有這種感。今天要說貴州的破「竹」之勢,就是討論竹產業問題。能不能用竹子做高鐵車廂?別急,往下看就明白了!
  • 一竹一人一畫境,一念一品能修心——竹子詩畫集
    這兩句是說,冬日嚴寒,千花百草均已凋零,唯有窗前的竹子,仍然青翠碧綠;在大雪紛飛的時候去看,白中見綠,別具一番凌雪傲寒的情調。表現竹的頑強生命力。 蘇軾這首詩非常有趣,意思就是竹子和肉如果一定要二選一,一定要選竹子。後面還有兩句:「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意思是你瘦了可以吃胖,如果你俗了,你就沒救了。
  •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子的一生)
    視頻來源於《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想必竹子定律很多人都知道熬過3釐米便能成功,竹子用4年左右的時間竹芽只能生長3釐米,而到了第五年竹子便能破土而出,生長最快時一晝夜便能長高2米,好比毛竹,2個月的時間便能高達20米,成為世界上生長最快的植物。
  • 竹子玩兒出新花樣,一根竹子竟賣出十多萬的價格!
    您可能聽說過四渡赤水的故事,也知道赤水的丹霞地貌,但您聽過在赤水的竹子開會嗎?在赤水,有楠竹、斑竹、慈竹等多種竹子,每一種竹子價格都不一樣,就算是同樣種類,每一根竹子的價格也有所差異。而這裡的人,就利用這價格各異的竹子玩出了新花樣。在世界竹藤大會開幕之前,貴州赤水的竹子們先「開了個會」。
  • 建甌:「竹子之鄉」奔向「筍竹之城」
    千裡之行 始於「竹」下 前不久,國際竹藤中心與建甌市人民政府進行戰略合作籤約,在建甌籌建中國竹藤集群品牌聯盟筍用竹分部; 由中國農業(博鰲)論壇組委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竹子研究開發中心主辦的筍竹產業高峰論壇在建甌成功舉辦;建甌竹筍在中央電視臺國家品牌計劃欄目精彩亮相····· 建甌市是全國首批命名的十大
  • 竹子說|風一吹我就笑
    一節復一節,千枝攢萬葉。——清 · 鄭板橋 · 《竹》■《梧竹書堂圖》局部 明 仇英早今天,想和你來聊聊竹子。那一天,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後來的人想像這畫面,從不忘記,當時有竹子圍繞。《蘭亭修契圖》局部 明 錢轂文人愛竹子,也愛它處在這世間的姿態。有風吹過時,竹子輕輕擺動,很像一個人笑彎了腰的樣子,所以蘇東坡說,「竹亦得風,夭然而笑」。你看,我們所寫的「笑」字,不就頂著個竹字頭嘛。
  • 2017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每日一練:竹文化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四級>四級輔導>翻譯>正文2017年6月英語四級翻譯每日一練:竹文化 2017-01-13 11:07 來源:
  • 尋找「鄉村匠人」——井研竹製品手藝人劉錄成
    來源:微井研 薇薇說 支持井研手藝人! 歡迎大家分享給更多的朋友!或許是「偷學」技藝不精,或許是太急於求成,當母親坐上這把竹椅後,意料之外的事發生了,竹椅如麵條般散了一地,母親也跌了一跤,這讓劉錄成倍受打擊,十分沮喪,但內心的摯愛讓他無法捨棄,於是他認真總結失敗原因,繼續製作竹椅,幾天後第二把竹椅擺在了院壩裡,儘管被母親稱作「太粗糙」,沒有什麼工藝,卻很堅實,他內心的的歡喜自不必言,於是,第三把、第四把……這一幹就是48年。
  •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生活區種竹子的注意事項
    蘇東坡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是高雅脫俗的象徵,無懼東南西北風,更可以成為家居的風水防護林。自古以來,竹子就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從吃飯用的竹筷到坐臥用的竹椅竹床,從晾衣服用的竹竿到遮風擋雨的竹鬥笠,可謂人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它。但是種竹子和風水息息相關,他的方位、多少、搭配可是會影響主人的運勢和健康的庭院裡種竹子的種種門道,你都知道嗎?竹子的美好寓意,為家居風水更添吉祥如意,黃竹象徵這財源廣進,錢財無憂,是生活富足安康的寓意。
  • 院子裡種竹子好?一朝種竹,十年挖根
    俗話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子寓意長壽、堅強、平安,還代表著堅貞不屈的骨氣,所以自古就是庭院中常見的植物之一。有些花友卻不贊成在院子裡種竹子,說:一朝種竹,十年挖根。竹子根系會四處蔓延之所以說一朝種竹,十年挖根,是因為竹子的根系很發達,會四處蔓延。竹根遊走到哪裡,就會在哪裡長出竹筍,成為一個新的植株。即便你不想種竹子了,把栽種的竹子挖掉,它的根系也可能遍布院子,說不上哪天就在某個地方冒出根竹筍來。
  • 抖音手藝人讓堅持有意義,用匠心雕琢美好生活
    無論是幾十年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還是剛剛入匠門的「小學生」,抖音手藝人,堅持用匠心雕琢美好生活。  | 90後竹編手藝人:你努力的樣子是我們的榜樣  竹器,是中國南方農家最常見的日常器皿。與文人喜好「以竹為友」不同,農家人看重竹子重量輕、韌性強的優點,從籃筐、竹簍到門帘、涼蓆、竹椅、竹扇……家家戶戶的生活中都離不開竹。  很多人第一次發現90後竹編小匠人@d小寬做竹編,是充滿驚喜的。
  • 《鄉村地理》|手藝人與守藝人——指尖流雲 雨中繁花
    靠近丙安古鎮鐵索橋橋頭,有一棟三層木樓在左右皆是一層木樓的民居建築中煞是顯眼,那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油紙傘製作技藝手藝人張其貴的傘鋪。竹跳子。現代人並不知曉的是如今使用的摺疊傘,其實是19世紀英國人根據中國油紙傘的開合原理,運用現代工藝製作而成。而油紙傘能夠開合的關鍵就是一片薄薄的竹片。張其貴拿起一塊好似人微微彎曲的手指形狀的竹片說,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這個竹片就是收傘的開關。竹跳子完全是靠竹子的韌性,支撐著一把傘的開合。
  • 八首竹子詩詞:五月知竹,人生知足
    五月,萬物生長,草木繁盛,此時的竹子也迎來了一年中生長最快的時候。蘇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對於竹子,古代文人墨客從不惜溢美之詞,古詩文當中也留下了大量詠竹的詩詞。五月知竹,人生知足,讓我們一起品讀詩歌,品味知足人生。
  • 廣州日報- 小小竹蒸籠 成就致富夢
    這種竹子纖維長、韌性好,且帶有一股清幽的竹香味,是一種上乘環保編織材料。泗綸鎮採用羅竹製作蒸籠起源於清朝嘉慶年間。多年來,泗綸蒸籠製作工藝不斷改進,市場需求也越來越大,成為中國著名的蒸籠之鄉,每年有超億隻的竹蒸籠從泗綸銷往世界各地。2011年,泗綸蒸籠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沈美娟自小生長在泗綸鎮楊綠村一個編織蒸籠的普通家庭。自她有記憶以來,家裡就是做蒸籠的。
  • 竹跡!那些用竹子編制的自然夢
    竹跡館 吉隆坡竹遊樂場 建築師在項目中使用竹子進行建造,這是一種環保材料,可以在不影響所處的美麗海灣的情況下很方便的集成建造和後期拆除。
  • 竹之藝:竹製託盤(簡易把手託盤)的四大製作全過程!
    竹編手藝人製作的作品,更多的是生活中所必要的日常用品,不是何高價或特殊的工藝美術品。它最初多數是手藝人為了生存而製作的作品。今天,我們給大家介紹這一款竹製託盤的製作全過程。01.準備竹子竹子,從山上砍回來後,一般不是砍回來就馬上能用的。
  • 愛竹發燒友鄭板橋和他的竹子之間的故事,看這一篇就夠了
    「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這個是鄭板橋對自己的稱呼的一生文化創作的自傳。他的前半生,四十歲之前的日子,過得很是艱辛困苦,曾經考賣畫為生,在他四十歲的時候得中舉人,後面的日子才慢慢好轉。
  • 竹子,地球上最神奇的植物!生活中無處不在,神奇用途知多少?
    竹子,世界上最有用途的植物,它有許多用途及非常短的生長周期3至5年內成熟採收,相對於大部份軟木材(針葉林)及硬木材(落葉樹)則須10至50年才可成熟採收。竹子,可以快速採收及補充且對環境沒有衝擊,它可以每年計劃性採收,並能完全再生而不用再重新種植種植新品種的竹子的投資報酬回收時間為3至5年,相對於種植藤類則需要8至10年,相對於其他木材資源則需要更久的時間。竹子可以是木材的替代品,它是最硬的建築材料之一。
  • 一進門看見什麼畫最好 大家都選了好看又吉祥的竹畫
    有很多人問:一進門看見什麼畫最好?我的建議是選擇寓意吉祥、賞心悅目的竹子畫,掛在玄關代表了步步高升、竹報平安。 行中乞化,坐演三車。卻怕人知,怕人問,怕人誇。雪竹交加。玉樹槎牙。一枝開、五葉梅花。東村檀越,西市恩家。但去時齋,閒時講,坐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