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團隊教練】015/如何識人用人,人崗匹配?
04:45來自吳宇飛4D團隊教練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4D覺察之如何進行識人善用,實現人崗匹配?
識人用人是4D天性覺察最核心的應用之一。
它包含了三層含義:人崗匹配、人事匹配、人人匹配。
核心關鍵詞是」匹配「,4D認為「匹配帶來輕鬆與高效,不匹配帶來發展。」
當我們的自我認知、崗位屬性和事物要求相一致時,可以給我們帶來輕鬆的氛圍和高效。
當不匹配時,則可以挑戰和激發我們的潛能才能,促進4D修圓。
4D團隊教練如何進行識人善用,實現人崗匹配呢?
首先是人崗匹配,綻放天性能量。我們在面試時,評估一個人的能力,通常會包含三部分:態度、知識、技能。
通常對匹配一個崗位而言,知識是最容易獲得的,技能需要培訓但也可以獲得,而態度(即天性),包含了自我認知,情緒感受和意志傾向,最難改變,卻又貫穿始終,因此也是最為重要的。
所以人崗匹配,我們需要匹配知識和技能是否符合崗位的需要,但最重要的是需要觀察天性的匹配度,將不同天性的人放在最適合的崗位上,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實現「崗得其人」、「人適其崗」。
比如綠色維度擅長人際互動、社交溝通,適合人力行政、人才培養、培訓發展等工作;
「人崗匹配」一方面,對個人的職業發展有莫大的好處,另一方面對公司而言,把人才的作用最大化了,最終能夠去實現雙贏。
其次是人事匹配,帶來高效成果。「人事匹配」是在「人崗匹配」基礎上的延伸,即除了崗位帶有4D的屬性外,我們發現事情和任務本身也會帶著4D的天性屬性!
關注人,成就事!
職場中的人,往往是因為具備某種專業技能而獲得崗位機會,但人際能力和概念能力卻決定了你最終在崗位上發展的方向,越往高層的職務走,人際能力越發重要。
比如很多技術型人才,天性偏藍橙維度,更多的關注事情,對人的關注較少,欠缺的是人際互動能力。
所以,當我們評估專業技術人才是否適合走管理崗位/通道時,就需要去評估他在綠黃維度上的發展潛能。
第三是「人人匹配」,促進協作發展。人人之間,我們往往因為差異不同而相互吸引,卻因為共同的理念、秉性脾氣而能夠走得更遠。
這裡的人人匹配即包含兩點,相近匹配和差異匹配。
在一個團隊中,相近天性的人,往往能更好的相處,作為一個管理者和領導者,我們也天然會親近與自己相似的夥伴。
但過度的同質,也會給團隊帶來同質化的風險,比如過於包融和諧的團隊,可能忽略了團隊的績效目標和創新突破。
在團隊建設的案例中,我們中國人最熟悉的可能就是《西遊記》裡的唐僧團隊了。
如果沒有黃色的唐僧,團隊可能就會失去凝聚力了。
如果沒有藍色的孫悟空,可能也就失去了創造力和拼力。
如果沒有綠色是豬八戒,團隊也會失去了活力和樂趣。
如果沒有橙色的沙僧,團隊就少了一份執行力。
所以,沒有完美的個人,但可以擁有完美的團隊,結合團隊發展的需要,實現團隊成員差異的完美匹配。
4D團隊教練如何做到識人善用,人崗匹配?
總結三點:
人崗匹配,評估崗位的特質屬性,是更需要關注人,還是關注事情?是更需要外向靈活創新還是內向細節執行?人事匹配,評估關鍵任務和事件特性,它更需要匹配的天性能量是什麼?人人匹配,評估空缺崗位上其他相關領導/夥伴的天性是什麼,站在團隊發展、項目匹配的角度,需要同質匹配還是差異匹配?
下一期,我們來侃一侃:4D覺察之4D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