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安全感正被吞噬著,你卻渾然不知

2020-10-30 李中瑩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在恐嚇、威脅和警告的語言中長大的。

你能否回憶起來,每一次聽到威脅、恐嚇和警告的語言的時候,感受是什麼?你的內在是否會馬上變得有些緊張,有些擔憂,有些恐懼,甚至有些不安全?

常見的恐嚇的語言有:

「別哭了,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看你還敢不敢?!」

「走不走,不走我就自己走了!」

......

孩子如果長期在威脅、恐嚇和警告的語言中長大,不安全感就會捆住他的生命,讓他沒有辦法得到自然而自由的發展。

我分享一個事例。

有一天,我進班觀察教學,一推開教室門,正好對面工作毯上坐著一個不到三歲的小男孩。他看到我的那瞬間,身體抖了一下,顯然他被驚嚇到了。我便有意識地微笑,向他表示友好。

小男孩翻了我一記白眼,把頭轉到了一側。我意識到,不安全感讓他對我產生了一份防禦。他的舉動引起我的好奇,我走到班裡的一個角落坐下,想繼續觀察他。

當我看他的時候,發現他也在看我,顯然他對我也很好奇。但是,當我們目光對視的那一瞬間,他會迅速地把頭轉到一側,不再看我。即便這樣,我還是發現他通過眼睛餘光在窺視著我。他對我很好奇,很緊張,也很防禦。

我觀察了他一會,發現他始終是這樣的狀態。那一刻我產生了一種意識,如果我一上午都這樣觀察他,他的生命會始終處於一種不安和防禦的狀態,那麼他就沒法活動了。這也意味著他一上午的生命是沒有辦法發展的。

於是,我選擇不再觀察他了。但他過度的不安全和緊張仍然很觸動著我,也刺痛著我。我在想,究竟什麼樣的生長背景,會讓一個孩子這樣地敏感。

到了戶外活動的時間,我到戶外繼續去觀察他。我發現,當老師在活動的時候,他始終畢恭畢敬地站在那一動不動,仿佛身體被捆住了。當老師帶著小朋友做體育遊戲、做操或者陪著一起奔跑的時候,他就坐在長椅上,一動不動地呆呆看著。

那一刻,你會看到一個生命是被鎖住了的,而他的生命力被重重地壓在了生命最隱藏的地方。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任何靈動和鮮活,我不由得對他產生了深深的擔憂。

後來,我找到了老師,想了解這個孩子怎麼如此的敏感,如此的缺乏安全感。

老師告訴我,孩子是爺爺帶大的,爺爺是一個典型的迴避性依戀特質的人,不善於表達,經常用情緒對待孩子,也不善於跟孩子在一起玩,只能照顧孩子基本的吃喝拉撒。另外,孩子特別喜歡活動,但爺爺又害怕他摔了,經常不讓他活動。如果孩子非要活動的話,爺爺會威脅孩子。

我聽老師說到孩子成長背景的時候,我就知道孩子這麼強烈的不安全感是跟他的成長背景有直接關係的。

同時,我的擔憂是,如果孩子的生活環境一直不改變,那麼他的生命發展會受到嚴重的阻礙。之後,老師跟孩子的媽媽也作了溝通。由於孩子跟老人在一起確實有些問題沒有辦法再進一步溝通,爸爸媽媽就帶著孩子獨自生活了。

半年之後,我再到學校看孩子的時候,發現孩子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他特別喜歡觀察人,而且會主動跟你聊天。

有一天,我在院子裡面看到他,我說:「早晨好。」

他就用粵語跟我說:「早晨好。」

正好小朋友要做操,我說:「要做操,你去不去呢?」他還有點猶豫。

當我伸手過去拉他的時候,他主動拉著我的手,跟著我去看小朋友做操。

我就知道,他已經從最初不安全的陰影和阻礙中慢慢走出來了,他開始恢復了他的生命力,開始在做自己,那意味著他的生命也開始發展了。

相關焦點

  • 「中國式禮貌」正一步步毀掉孩子,家長卻渾然不知,甚至沾沾自喜
    隨著時代進步,人們開始接受不同的文化,審視傳統文化,改變不利於孩子成長的相處模式。但有些問題家長依然沒有注意到,甚至沾沾自喜,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34;正一步步毀掉孩子,家長卻渾然不知寶媽小水有一個7歲的寶寶,她平時對寶寶的禮貌很看重,一點點細節都要反覆強調好幾遍。這天,小水的好朋友小良帶著5歲的寶寶到小水家做客。小良做客後,小水突然開始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否有問題,這是怎麼回事呢?
  • 新型「家庭暴力」已出現,正在慢慢傷害孩子,很多家長卻渾然不知
    文丨飯飯媽很多家長都知道,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如果對孩子使用暴力,這將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好,但是很多家長卻忽視了新型家庭暴力的危害。說起新型家庭暴力,在我們身邊出現的概率並不低,甚至被很多家長忽視了,所以這種暴力可能已經對孩子造成了傷害,家長卻渾然不知。
  • 「新型把尿」正在破壞孩子的排便系統,很多父母卻渾然不知
    導讀:「新型把尿」正在破壞孩子的排便系統,很多父母卻渾然不知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新型把尿」正在破壞孩子的排便系統,很多父母卻渾然不知!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反式脂肪酸正悄悄吞噬你的健康
    反式脂肪酸 正悄悄吞噬你的健康薛國忠,主任醫師、碩導;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腎病科副主任,內科教研室主任。首屆全國名中醫劉寶厚教授學術繼承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四批中醫臨床優秀人才。「反式脂肪酸正在偷偷吞噬你的健康,建議每天的飲食中反式脂肪酸不超過2克。」反式脂肪酸存在於多種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又稱為反式脂肪,是指來自天然或工業來源的不飽和脂肪酸。天然存在的反式脂肪酸來自反芻動物,如牛肉、羊肉、脂肪、乳和乳製品。天然植物油中基本都是順式脂肪酸,不含反式脂肪酸。
  • 關注孩子是否有安全感以及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有這幾種明顯的表現,父母早知道,孩子早開心。孩子缺乏安全感,自然是沒有得到父母堅強的依靠;這時候,父母常常會想「我每天都精心照顧他,吃好的、穿好的、時刻擔心他受到傷害,怎麼會沒有安全感?」安全感的獲得並非全部由物質基礎提供,更多的是內心的感受,心理的感覺。
  • 童年的安全感決定孩子一生的幸福,父母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出生後,世界對他們來說既是嶄新的也是陌生的,這個世界對他們來說是無力的。孩子的安全感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孩子如果在幼年時期缺失安全感,就會產生心理上的障礙,進而會阻撓孩子和外界環境的互動,等孩子成年後就會出現上述很多令人頭痛的問題,那麼父母該如何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呢?
  • 「新型家暴」誕生,帶給孩子的傷害比打罵更嚴重,家長卻渾然不知
    去年,段女士休完產假就回公司上班,孩子被丟給爺爺奶奶照顧,她和老公正處於事業上升期,幾乎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事業上了也許是平時工作太忙,休閒娛樂的時間太有限,段女士總是一邊照看著孩子,一邊捧著手機,不是刷劇,就是聊天。有時孩子會拿著繪本纏著她講故事,她卻直接打發孩子去找機器人講故事。孩子邀請她一起玩拼圖,她讓孩子找爺爺一起拼。久而久之,孩子便不再煩她,而是直接去找爺爺奶奶。
  • 我們曾相愛卻渾然不知
    你還記得嗎 | 第1647期Rene Magritte[比利時] 點擊收聽 年輕時,我們曾經相愛卻渾然不知作者:廖偉棠為你讀詩:王東|演員年輕時,我們曾經相愛卻渾然不知,隨一匹幼馬漫遊在俄羅斯的腹地。
  • 孩子被欺負,父母的幾種做法正悄悄破壞了他們的安全感,別不自知
    她本來手裡正拿著個小玩具正在一個人安安靜靜在角落裡玩,有個較大的男孩子的也看上了,就伸手去拿,結果這小姑娘直接嚇得哭起來,趕緊跑過來往媽媽懷裡鑽。小男孩的媽媽見狀小聲把孩子訓斥了一頓,讓他別欺負妹妹,小姑娘的媽媽也在一旁安撫著哭泣的女兒。
  • 「兒童安全感」是什麼?丨把孩子單獨留在家是無知還是懲罰?
    孩子單獨睡,是不是安全感容易缺失?「安全感」這詞頻繁地出現在育兒生活中。有些敏感的媽媽甚至覺得孩子哭了幾聲就會安全感缺失。只有平時存了足夠多的愛,在需要的時候取出一些、消耗一些,孩子的愛才不會被透支,安全感就不會消失。情感帳戶的餘額越多,你的「信用額度」才會更高,和孩子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好。這樣的「安全感」更安全。
  • 破壞孩子的安全感比打孩子還可怕,你家孩子有安全感嗎?
    大家都知道,安全感這種東西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和自身從小所處的環境有關。如果孩子從小生活在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中,受父母的呵護和寵愛一路長大,那麼他的安全感肯定是發自內心的,到哪裡都有安全感伴隨。相反的,如果父母在家愛吵架並且毫不避諱的在孩子面前吵鬧甚至扔東西,孩子內心必定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而且童年的這種缺失,有可能會影響一生,這比挨打更可怕。看看父母是怎麼破壞孩子的安全感的?夫妻之間不和諧孩子放學回家等來的不是香噴噴的飯菜而是爸爸媽媽歇斯底裡的吵鬧,而孩子還小,只會被父母嚇到。
  • 童年的「安全感」影響孩子一生的幸福,家長如何為孩子建立安全感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這樣說「安全感是人的第一願望」安全感對孩子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父母在培養孩子時應該首要關注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每次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孩子都會哭鬧不想和分別,這種依賴的表現正預示著孩子缺乏安全感。因此,父母應及時的給孩子建立安全感,這對未來的成長至關重要。研究表明,孩子從小就比同齡人自信、有安全感,他們的父母都有這些行為習慣。
  • 孩子安全感認知誤區你還在犯?孩子怕生粘人,並非缺乏安全感
    文章/妮妮編輯/妮妮安全感會影響孩子對於事情的認知能力,也是孩子社會情緒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很多家長都對孩子安全感問題極為重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注重孩子內心安全感的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很多家長都對安全感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
  • 你習以為常的舉動,一直都在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沒寒暄幾句,就急切地拋出了問題:「我兒子特別缺乏安全感,你說我該怎麼辦?我要怎麼才能幫到他?」蘇的聲音都在顫抖了,一直以來她都覺得自己的孩子特別沒有安全感。膽小、怯懦,一離開自己孩子就大哭大喊。我仿佛看見這個沒安全感的孩子此刻正瑟縮在媽媽的懷裡低聲抽泣,而這個無助的媽媽顯然已經被嚇壞了。
  • 安全感是什麼?對於孩子來講,安全感就是讓他擁有自信滿滿的笑容
    小寶從小就是一個安全感滿滿的孩子,正因為如此,他才願意主動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闖一闖,做個勇敢的孩子!而培養孩子的安全感,要從寶寶出生那一天就開始了哦!以孩子的意願為主,讓他知道你就在他需要的地方靜靜的陪伴著。經過多次的嘗試親密和分離,孩子就會建立初步的安全感,不會成為「黏人小豆包」,也不會排斥和同齡小朋友的交流溝通。
  • 媒體:「金元足球」正吞噬著健康的體育市場肌體
    媒體:「金元足球」正吞噬著健康的體育市場肌體 郭存舉/經濟日報 2020-12-16 07:11
  • 電視機,正悄悄「吞噬」你的壽命,尤其是老人!千萬注意了
    01 家裡的電視機 正「吞噬」你的壽命 今天小編要提醒咱中老年朋友,如果你非常喜歡看電視的話,那千萬得注意了。
  • 孩子怕上學,家長請自問,安全感你給了嗎?
    三歲之前的孩子,是建立感知力和安全感的重要時期。沒有了最親密的爸爸媽媽的陪伴,會讓孩子的心理上增加壓力,情緒上產生焦慮。在他最需要安全感的時候,得不到及時的回應和呵護。嗯,這時候就會出現膽小害怕,特別的不自信。
  • 教會你建立、重建嬰幼兒安全感,以及避開那些破壞孩子安全感的坑
    「無論你去哪裡,我的愛都會找到你…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想要和你在一起…我會讓愛跟隨你去所有地方…」這本書表達著父母對於孩子的愛的無微不至,也能讓一個必須要和某一方分開的孩子有一種希望,一個美好的嚮往。相信她會慢慢從這次事件中走出去,我們都希望她能成長為一個能量滿滿的孩子,將來也擁有健康的人格,快意的人生。那麼,嬰幼兒安全感這個很重要的東西,是怎麼破壞的呢?我們先來看看影響嬰幼兒安全感的「三宗罪」。
  • 足夠強大,才能克服不確定性帶來的不安全感
    人生最重的枷鎖是對貧窮將帶來的不確定性的恐懼,從這個角度講,這種枷鎖也屬於安全感的範疇。從人類繁衍的角度看安全感與缺乏安全感的本質。安全感是確信自己基因可以傳遞下去的感覺,而缺乏安全感的根源來自於傳遞基因機會的競爭。安全感是一種主觀感受,感覺安全和確實安全不完全一致,而且總是不一致。關於安全感的本質,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確信生命財產安全的感覺。但是,自然界卻存在著太多為了爭奪交配權而主動放棄生命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