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教學策略之論

2020-12-14 小字生香

小學作文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作文在語文試卷中所佔的分值很高,可以說作文的成敗,直接關係到語文教學成績的成敗。所以好的作文寫作習慣與方法,對於小學生來說就很重要了,而且孩子們養成好的寫作習慣,對今後初中、高中、乃至一生的寫作可能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那如何指導小學生寫好作文呢?

現在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 以熟悉的素材為基點,融入想像,激發學生主動去寫的欲望。

小學生寫作文一直是很頭疼的事情,很多孩子平時大都不想主動去寫,所以導致了小學生作文水平普遍不高,而且提高較慢。那麼怎樣才能讓小學生,對作文感興趣,願意主動去寫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從學生不願主動去寫的原因入手。據我分析,我認為學生不願主動去寫有以下原因:1.對素材不熟悉。2.選材選題不當。3.受年齡、閱歷的限制,平時感知較少。4.其他原因。

針對以上幾點,我覺得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首先老師要能引入一個熟悉的素材,讓孩子們有話說,有話寫,這點很重要。其次,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去選材選題,小學生雖然年齡和閱歷上少一些,但他們想像力很豐富,如果在有話寫的基礎上,教師再能及時加以引導,讓他們在寫作中融入自己的想法或想像,這樣,他們就能有更多的話去說了,也許就願意去寫了。所以老師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應儘量從學生身邊或學生熟悉的經歷開始引導,以此來作為學生寫作的基點,這樣也許就能激發小學生的寫作欲望,從而讓他們能主動去寫。

二.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引導他們把一個個小的事物寫仔細寫具體。

仔細的觀察是把作文內容寫豐富寫具體的關鍵。很多的小學生在寫作時總覺得無話可說,開頭寫幾句後,後面接著就不知道寫什麼了。有時候,本想寫一件事,可結果一句話就寫完了,文章的內容很空洞。當時我就想,為什麼孩子們會這樣習作呢?後來我發現,主要原因是他們平時沒有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平時的寫作課在這方面訓練的又太少,所以導致了現在的情況。找到原因後,我就在後來的作文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把一個細小的事物寫具體,寫豐滿。比如,寫一片「樹葉」時,我會引導他們從形狀,大小,顏色,脈絡,以及由此引發的想像著手,把樹葉每一部分細化分解去寫,同時融入自己的想像與思考,這樣寫一篇幾百字的文章就輕而易舉了。所以我認為在平時的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們可以在把事物寫仔細寫具體方面多加以引導和訓練,這樣孩子們在今後的寫作中就會有話說。

三. 學習運用標點、修辭或修飾語,把文章中的句子寫出美感和文採來。

一篇好的文章,除了要把內容寫具體外,還要注意標點、修辭及修飾語的運用。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很多孩子不會用標點,習作中經常只出現逗號和句號,更有甚者連逗號都沒有,讓人讀起來有一種憋悶的感覺。針對這種現象,我要求孩子們在習作時,要學著多用幾種不同的標點,同時對他們進行「 一段話出現幾種標點」的寫話技巧訓練。幾次訓練後,我發現孩子們有了很大的變化:很多長的句子會寫了,人物語言也能加進去了,心理活動也有了,還會用反問句等不同句式了。這些句子加入後,文章也比以前生動了許多,效果很不錯。

在修辭教學方面,有一次,我讓學生寫一篇作文,題目是寫春天的小草,當時有幾個學生這樣寫道:「春天到了,小草從地下發芽了。」我讀後,覺得這個句子雖然沒有什麼錯誤,但寫的太平實了,沒有新意,更沒有美感。於是我對孩子們說:同學們能不能把你寫的句子融入修辭再寫一寫,看看會怎麼樣。結果有兩位同學寫道:「春天像一塊磁鐵,把小草從地下吸了出來。」 「碧綠的小草,釋放了春天。」我看到孩子們的作文後,非常高興,當時就在全班同學面前讀了這些優美的句子,並表揚了寫這些句子的同學。後來我還讓孩子們把他們剛開始寫的句子和後來寫的進行了比較,讓他們自己去體會一下哪個句子寫的好,結果可想而知。修辭和修飾語的魅力在於,它們能把普通平凡的句子,寫得形象生動,富有美感,使作文更有新意也更加靈動。

四.作文寫作中要學習變換提示語的位置,學會用不同的句式,減少語句的重複使用。

在作文教學中,我發現一個問題,很多的學生喜歡用相同的句式去寫人物說的話。比如,他們在寫人物說話時,喜歡用 (某人說:「 … …。」) 這種句式。他們總喜歡把「某人說」放在前面,每次寫這類句子,都用這種句式,有時一篇作文中都出現好多次,讓人感覺千篇一律。於是我就問,為什麼你們在寫「某人說」時,提示語總是在前面呢?能不能把這些提示語,放中間或後面呢?你們寫一寫,試一試。結果從那以後,學生的作文在句式上就多變了很多,同時也減少了很多其它重複的句子。還有一次寫作時,我發現同樣的一句話,有的同學在文章不同位置寫了很多次,來回的重複,也沒有特別的用意。後來我就提醒他們,作文內容要言簡意賅,儘量減除重複的語句。通過這兩件事,我總結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要引導小學生變換不同句式去寫作,作文的內容也要避免重複,這很重要。

五. 轉化方言,理順詞句;打破常規,敢於創新。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我還發現,許多學生在寫作時,會不由自主地把當地方言,土語加入到作文中,致使作文中的句子很不順暢,讓人讀起來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也很不舒服,後來,我就找了一篇有很多外地方言的文章,讓他們讀,結果學生們都讀不明白,於是我就因勢利導,引導他們把文章中的方言轉化成普通話,後來他們再寫作文時,就好了很多。

其實,我一直認為一篇好的文章,核心在於創新,敢於打破常規,才能寫出優秀的作品。在這方面,我也不斷的從以下幾點去引導學生:

1、寫人物外貌時,儘量不要用「有」字。

描寫人物的作文,如何去寫外貌?在孩子的作文裡總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句子:「某某人可漂亮了,她有一頭長長的秀髮,有一雙烏黑的大眼睛,有一個高高的鼻子,還有一張紅紅的小嘴。」雖然這個句子沒有錯誤,但寫的很普通,缺乏新意,於是我就試著讓他們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聯一遍,有一個孩子是這樣改的:「某某人可漂亮了,一頭長長的秀髮自然地披撒在肩上。她的眼睛很有神,烏黑烏黑的像葡萄一樣。高高的鼻子,和紅紅的小嘴配合起來,真有點中西合璧的味道。」我讀後,露出了笑容。

2、寫某人說話時,儘量不要出現「說」字。

比如: 我讓孩子們比較以下三句話,看看哪句好一些。

小明說:「今天真開心啊!」;

小明很高興:「今天真開心啊!」;

小明手舞足蹈,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今天真開心啊!」

從上面三句話可以看出,讓人物說話的方式有很多種,描寫人物語言時,也可以不用出現「說」這個字,只需要在人物語言的前面加上描寫動作和神態的詞語,再通過一定的訓練讓孩子們掌握這樣的寫作技巧,就能讓他們的寫作水平切實得到提升,讓他們學會用多種句式去描寫人物的說話,而不是只會寫「某某說」這一種句式。

3、描寫人物心理時,儘量不用「想」字。

孩子們在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總喜歡用「想」這個字,最常用的句式就是「我心想」。如某學生寫道:「今天,老師把我在學校和同學打架的事,告訴了我的爸爸。我心想:「天哪!這該怎麼辦呢?」後來我就告訴孩子們,能不能在描寫人物的心理時不用「想」字呢。 比如:「我的懷裡像揣著一隻小兔,怦怦地跳個不停。」 「我的心裡像有十五隻水桶打水—七上八下的,久久不能平靜。」像這樣的句子,也能很好的表現人物的心理,不一定非要用「我心想」來表達。後來,我就從班班通中找了很多類似的句子,讓他們進行仿寫練習,效果就好了很多。

4、作文中使用頻率過高的詞句和事例,再次使用時,要多想一想,儘量改出新意來。

我看過很多學生的作文,發現有些詞句和事例出現的頻率很高。比如:有些名言警句,還一些常用的詩詞和俗語。事例方面,比如:「我生病了,媽媽帶我去醫院看病,我很感動。」「春天到了,小草發芽了,花兒開放了。」所以每當我看到這樣的作文時,我就提醒孩子,遇到要這些詞句和事例時,不要輕易下筆,先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非要用這樣的詞句和事例?如果必須用,能不能改動一下?自己改好後,再讀讀有什麼樣的感受。我覺得,在寫作時,引用老的詞句和事例,這沒有什麼,但如果能稍微改動一些,推陳出新,可能表達效果會更好。而這一點,也正是孩子們所忽略的。

5、一波三折地使用動詞,會讓文章的情節跌宕起伏。真實的情感,更能打動讀者。

對於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寫的文章要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才好看,但現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不知道怎麼才能更吸引人,怎麼辦呢?後來我引導他們從兩個方面來著手:(1)是學會一波三折地使用動詞,讓動連著靜,靜再連著動,虛中含有實,實中包含虛,動靜結合,虛實相生。引導他們把動靜、虛實結合好,這樣文章的情節就會出彩。(2)一定要寫出真實的情感。虛構的作文,很難寫得深刻,也很少能打動人,只有親身感受到的東西,才能寫出內心中最真實的情感,才會打動讀者。

最後,我認為小學生學習寫作一般要走過五個階段:

1、不願意寫作。

2、想寫短小的句子。

3、能把文章寫具體,把句子寫通順。

4、願意主動去寫,會用不同的句式修辭等。

5、寫的有文採,能寫出真情實感。

在小學語文作文的學習中,雖然說老師的指導很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要靠學生們自己,平時老師們應該讓他們多多練習,長期的習作積累還是很重要的。《老子》中有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習作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師和學生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圖文編輯:小字生香(原創作品)

相關焦點

  • 小學作文教學研究領域的新成果 ——《小學交際活動作文理論與實踐》來了!
    除了以上理論之外,交際活動作文還吸收了國內外現代教學論和語言心理學理論最新成果,努力讓研究具有更高的站位和更開闊的視野。二、以實驗研究推動作文教學改革發展小學交際活動作文有紮實的理論基礎,也經歷了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而每一步都離不開實驗研究的支撐。
  • 感覺較好的30篇文章之十二(《作文教學的宏觀立意與微觀策略》刊於《中學語文》)
    作文教學的宏觀立意與微觀策略  當下人們一邊高喊「得作文者得語文」,一邊無奈於「作文之疼」。
  • 論我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之走向 香港小學教學啟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論我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之走向 香港小學教學啟   導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是一個整體系統。
  • 海小三年級組「小學起步習作教學策略研究」教學研討活動
    【海拉爾路小學】習作文本花開無聲,教學研討芳華灼灼 —海小三年級組「小學起步習作教學策略研究」教學研討活動1語感是語言的一種直覺能力,但訓練語感卻是一貫非直覺的過程。三年級的學生處於習作的起步階段,書面文字的表達需要受到規範、理性的訓練。針對如何培養好學生的習作興趣及能力,我校三年級教研組聚焦「小學起步習作教學策略」進行了教學研討活動。
  • 作文即做人:小學作文教學育人功能述要
    作文即做人: 小學作文教學育人功能述要王躍江江蘇省灌雲縣教育局教研室作文教學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邊緣板塊,用力常無處著力,重視卻收效甚微,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境地。距離葉黎明打開寫作教學「黑匣子」已經六載有餘,但「寫作教學應該教什麼」,誠如王榮生在《寫作教學內容新論》指出的「寫作課『教』的缺席」問題依然存在。
  • 2020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小學語文知識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知識教學中的策略性知識,如,寫作文時選擇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選擇表達個性的寫法,可以大處著眼,也可以細節處作細膩描寫或抒發自己的情感等。在組織教學時,首先,可專門組織學習方法的教學,看學生如何去觀察,如何選取材料,如何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等,還要把思維方法滲透到另兩種知識的教學組織中。其次,教師要善於將自己內隱的思維活動的監控和調節的過程展示給學生,便於學生仿效。
  • 體驗式作文教學在農村小學語文中的運用範文
    摘要: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關鍵內容,對小學生來講,作文可謂是一個大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作文教學體系中的不足,然後通過理論知識和案例結合的策略,提出一個相對科學、全面的教學理念,幫助教師提高農村小學體驗式作文教學效能。 關鍵詞:農村小學; 體驗式作文; 策略; 在目前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關鍵部分,近年來,發現農村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還存在問題。
  • 陳先雲:以交際活動理論為指導開展作文教學
    依據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交際活動作文根據不同學段兒童的認知活動及思維發展特點,構建了與之相適應的年段訓練序列。此外,小學交際活動作文還從人本主義心理學得到理論啟示。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交際活動作文強調:要使學生產生強有力的作文動機,就必須激發他們較高層次的社會性需要,如交往的需要、認知的需要、審美的需要和取得成就的需要,以喚醒學生真實的言語生命動機,為作文提供活動內驅力。
  • 匡亭書院作文課堂:我對目前小學作文教學的幾點看法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是對學生進行語文素質訓練的主要陣地。寫作水平和寫作能力的高低,是一個人能否較好地運用語文知識及其語文素質的綜合體現。語文教學大綱指出:「學生的語文水平怎樣,作文是一個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見,作文在語文中的比重之大。
  • 「學作文唯有多讀多寫多改」 國內名師聚焦小學作文教學
    人民網上海11月12日電(王文娟 賴龍威)11月11日至12日,2017「浦東之秋」語文教學高峰論壇在滬舉辦,來自上海、浙江、安徽、河北、四川等地的300餘位語文教育工作者齊聚浦東新區,聚焦小語課堂。
  • 「小學作文循序教學法」對傳統作文教學的突破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小學作文循序教學法」對傳統作文教學的突破   導讀:他們認為,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自經歷的事情
  •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解析
    通過這些富有成效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思維的養成以及核心素養的提升。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官網網址:http://www.chinaxinkecheng.cn)聽、說、讀、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屬於基本功。
  • 薛法根:讓孩子成為孩子,作文教學的9條策略
    薛法根  現任江蘇省蘇州市盛澤實驗教育集團總校長,程開甲小學校長,正高級教師,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原創語文「組塊教學」,主張「為發展言語智能而教」。特級教師薛法根:讓孩子成為孩子,作文教學的九條策略五年級期中考試,一位老師在監考巡視中發現一位學生基礎題全是空白。問他:「你怎麼沒有做?」
  • 全國2018年4月自考小學語文教學論考試真題
    點擊查看:2018年4月自學考試真題及答案|全國2018年4月自考小學語文教學論真題答案及評分參考全國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小學語文教學論試題課程代碼:00410請考生按規定用筆將所有試題的答案塗
  • 小學語文複述教學研究情報綜述
    8]鄭安琪.複述,讓語言之花綻放——統編版小學二年級複述訓練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2)[9]張誠.談談語文教學中的口頭複述 [J].語文教學通訊,1981(11)[10]莫立玲.論小學語文創造性複述教學的有效實施[J].語文學刊,2013(12)[11]錢忠久.複述:語文能力培養的重要途徑[J].文教資料,2008(7)[12]李星高 尹雲華 陸福勝 田小康.小學低年級學生複述能力培養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8(11)[13]謝蕾.複述的策略:指向學生語文素養共生
  • 通觀全學段,整體布局 ——小學作文教學
    小學作文必須通觀全學段作文教學目標,科學地調節教學內部與外部的各種關係,系統分析,有側重地進行綜合整理。實踐證明,只要通觀小學階段作文目標,定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小學作文教學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小學作文整體教學的做法是:一、 以目標為核心,謀劃訓練模塊小學作文進行全局教學,以教學目標為核心,從全局發展,統籌安排,謀劃作文教學內外部各種關係的最優化組合摸塊。
  • 看圖作文教學指南
    2.圖片類型與功能單一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看圖作文,圖片清一色都是故事類,這固然與小學寫作教學遷就兒童這一特殊的教學對象有關,因為喜歡故事是兒童的天性,但是,全部以故事類圖片訓練學生寫作,多少有點「吃啥補啥」的簡單思維。
  • 壹讀寫:中小學語文教師作文教學能力提升必備書單(100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60、《童化作文:浸潤兒童心靈的作文教學》(吳勇,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61、《吳勇用教材:小學教材習作教學探索》(吳勇,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9月)62、《我讓學生愛上了寫作:吳勇的童化作文課程實踐》(吳勇,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全國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小學語文教學論真題
    ( )A.寫真情實感 B.全批全改 C.教師出題學生做、學生作文教師改 D.沒有系統的寫作理論 15.體現圍繞學法設計教法的閱讀教學結構是( )A.變序閱讀 B.《國語課本》 27.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的教學能力主要有( )A.分析教材的能力 B.設計教學的能力 C.課堂應變的能力 D.語言表達的能力 E.教學研究的能力 28.命題作文的優點是( )A.容易審題 B.有計劃、有系統地進行作文 C.便於統一指導
  • ...共讀之小學英語學科—《如何有效運用閱讀教學策略》讀書成果展示
    對於教師而言,三尺講臺提供了廣闊的實踐空間,而書籍提供的理論知識則為教學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在終身學習理念的支撐下,本次暑假之初向小學英語教師推薦了由露西·麥考密克·卡爾金斯編著,林玲翻譯的《如何有效運用閱讀教學策略》一書。復興區全體小學英語教師積極參與,從書籍中汲取養分,在閱讀中開拓視野,在分享中迸發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