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的快樂有多少?

2020-10-10 曦染萱山

作為一名八零後,作為一名孩子的媽媽,作為一名工作人員,作為一名孩子,作為一個媳婦,作為一名兒媳婦等等等等,這都是我的頭銜,這些,是我每一天的標籤。

而這些,我都要給孩子立榜樣。

我是孩子的媽媽,肩負重任。

看著你,想讓你這個八歲兒童快樂的像,有責任的長。你每天想著是玩遊戲,看電視,我陪你的是看電視,學習,逛公園。

想把更多的陪伴給你,也希望你勇敢,獨立,自信,早起,自律。媽媽看到你不會什麼時也要充滿耐心。看孩子調皮搗蛋時,有時候我假裝幹自己的,希望他可以自行發現問題。意在慢慢引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下您寶貴的育兒經驗。我們共同分享!

總之,是有耐性陪你長大,自己的孩子,生氣時,我默默的想,親生的,勞累時,靜靜想,會過去。希望孩子越來越好,快樂走向社會,面對困難都不怕,成為一名真正的男子漢。加油吧,我們一起成長吧!

相關焦點

  • 「快樂教育」將毀了多少孩子?
    「快樂教育」概念的創造者斯賓塞說:「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應該讓孩子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現如今很多父母都推崇「快樂教育」。這個觀點沒有錯的是:以孩子的感受為重點,想讓孩子快樂的學習。然而錯的是: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痛苦,那他們不在逼著孩子學習,認為孩子快樂是最重要的。
  • 人性相對論:你享受了多少快樂,就會承受多少的痛苦
    小女兒也裝模作樣地一聲長嘆,我也問她,你又在感慨個啥?然後她一本正經地說:「姐姐上學的日子,晚上就我自己在家,也沒人跟我搶吃的玩的,難道我不寂寞嗎」?我竟然覺得她們說的很有道理,人享受到多大的快樂,就會承受多大的痛苦,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
  • 祝你快樂,大孩子~
    每個大人都曾是小孩,多少大人還記得呢?人們總喜歡回頭望,回望那些逝去的時光如果可以回到過去,你會不會想說:比起現在,我更懷念過去單純而樸素的美好。只要他/她健康,快樂,足矣……——與所有父母共勉。也願曾今為孩子的你,內心永遠都有一片
  • 「爸媽,感恩節快樂」「快樂?你可知道你媽的生日是多少」
    還是孩子的時候,你對於父母來說絕對是他們最核心的部分,他們哪怕不吃不喝,都會想盡辦法讓你不餓著不凍著。但當父母老的時候,對於有些人來說,這一切也並不會反過來,因為自己有了妻子和孩子,也就會不自覺的把父母排除在外了。
  • 如果連自己都不快樂,你的孩子會快樂嗎
    最常見的就是經常對孩子說,「生你養你,我遭了多少罪,你怎麼就不會體諒體諒我呀,」「我為了這個家,為了你犧牲了這麼多,你還不聽話,你對得起我嗎?」「我把最好的都留給你了,你為什麼還不滿足啊。」,自己把自己搞得整天處於精神緊繃的狀態,你自己說,這樣的你會快樂嗎?
  • 孩子,今天在學校快樂嗎、你上課提問題了嗎?
    我們不少家長回家問孩子的第一句話就是:「你考了多少分?排名多少?」可是西方的家長卻不是這樣,他們會問:「你今天在課堂上提了多少問題?你對別人提的問題感興趣嗎?哪些問題對你有啟發?」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異就在這裡。我們總是關心孩子的分數和排名,其實分數不等於能力,排名是相對的,一個班上總有最後一名,沒有多大意義。
  • 父母的責任:守住自己的快樂,不快樂,最終深受其痛的是你的孩子
    ,每天有客戶打交道,煩心事特別多,不知不覺把這些煩心事帶到夫妻關係中,帶回家和孩子的親子中。這個家庭所有的快樂都來自於孩子的成績單,孩子拿回滿意的成績單,這個家庭就會有短暫的快樂,如果這個成績單不滿意,壓抑痛苦的情緒就會雪上加霜。
  • 寒門學生迎來快樂教育,富人的孩子在勤學苦讀,你的孩子在幹嘛?
    「快樂教育」,一個非常別致又新穎的詞彙。「快樂教育」不僅是國產貨,國外其實也有其身影:在國外,有這麼一種學生,他們早上九點左右上課,下午四點左右就放學了,學校的老師也基本上沒給學生布置多少作業。在國外,寒門學子迎來了快樂教育:工薪階層的家庭,貧民區的孩子在學習方面相當輕鬆,家長也「順其自然」:孩子放學回家之後,基本上沒什麼作業,回家之後,他們要麼看電視,要麼玩遊戲,要麼和街坊鄰裡的其他孩子嬉戲,這種教育方式估計是國內很多家長都十分羨慕的「快樂教育」吧!而富人的孩子是不是也是如此?
  • 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快樂,你希望孩子是主動快樂?還是被動快樂?
    但更多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給予孩子潛移默化地影響。如果我們的父母是持主動快樂幸福觀,那麼父母會保持終身學習的理念,保持清零的心態,時時審視自己的今天有沒有比昨天更有收穫和成長,並且因成長的收穫而感到快樂和幸福。父母的三觀對孩子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
  • 孩子請記住,學習是你自己的事情!付出多少,就收穫多少!
    學習是一個需要自律,需要堅持的過程,孩子沒把學習當成自己的事情,自然不可能學得好。1、學習使父母快樂,更使你自己快樂在深圳一所學校的校運動會上,孩子們打出了這樣一條標語: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快樂。
  • 究竟有多少時間給了孩子
    仔細想仔細想,自己給了孩子多少時間?早晨起床、整理東西、吃飯、上學,這些時間,一定要與孩子一起度過。雖然是非常漫長的十幾年,但在孩子的心裡卻是非常深刻的。值得一說的是,這段時間應該讓孩子對生活充滿希望,成為快樂一天的開始。中午不說了,因為現代生活讓我們把中午時間都奉獻給工作了,中午能有幾人與孩子一起共進午餐呢?下午下班後,如果沒有特殊事情,請按時接孩子,回家做飯。孩子在你叮咚的做飯時可以了解到很多知識。如每種主食怎麼做,每類菜品有什麼特點,哪樣家用電器怎麼使用,又應該怎樣防火防災。
  • 孩子為啥不快樂?繪本大師告訴你,擁有善於發現快樂的能力更重要
    剛剛刷新聞看到一則很早以前的推送,一名即將升入小學一年級的小姑娘,在幼兒園的畢業典禮上,抱著她的小夥伴大哭,邊哭邊說,「我不能像以前一樣快樂了!」。都說孩子的快樂最簡單,一塊糖果,一張小貼紙都能讓孩子開心很久,而且現在的物質條件如此豐富,孩子基本上想要什麼就有什麼。但是這位小姑娘卻認為成長是一件讓人不快樂的事情。
  • 有多少老師正偷偷愛著你的孩子
    當下,有一些關於老師的網絡暴力有些極端個案,有些嚴重失實其實,我們對老師有太多誤解孩子的求學之路他們何嘗不是竭盡其能,傾囊相授,用心護佑有多少老師正偷偷愛著你的孩子……這是多少為人師的無奈!最美新娘老師「婚紗照雖沒有別人的夢幻漂亮,但對自己來說卻是最有意義的。我想讓更多人關注留守兒童」。90後鄉村教師羅忠花,關注留守兒童,紮根鄉村,為孩子帶去知識。
  • 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麥克米倫•佳睿幫您完成!  曾幾何時,沉重的書包壓上了孩子們柔嫩的雙肩;  曾幾何時,繁重的作業取代了孩子們晚飯後開心的遊玩;  曾幾何時,無憂無慮天真爛漫幾乎和孩子們絕了緣。
  • 可以讓孩子快樂學習嗎?
    除了逃避痛苦外,人還追求快樂呢,如果你能想辦法把他與學習聯繫起來就行了。假如學習過程能夠變得快樂,孩子就有動力了。西方的教育內容相對於我們的中小學而言,那是不知道簡單了多少級呀。相對而言,他們的教學過程也顯得輕鬆很多。尤其他們提出一個概念,要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 你能接受孩子是一個平庸的人嗎?網友:只要孩子快樂就好
    文|福林媽咪你有沒有發現,你平日裡悉心教導的孩子,一扔在人群中竟是那麼的平庸。給他報的那麼多的興趣班,好像在人群中並沒有讓他發光發熱,這一刻,你有沒有覺得自己的孩子像是一個失敗品?努力讓孩子在人群中變得優秀,卻發現把孩子扔在人群中,不到三秒就找不到。你能接受孩子變成平庸的人嗎?@平凡:孩子平庸點沒有什麼,就害怕他不知道上進。沒有誰能隨隨便便就成功,那些在人群中發光的人,肯定在默默承受著別人不能承受的痛苦。
  • 你快樂孩子就快樂。理性解決家庭問題,做一個好榜樣就是最佳禮物
    十一讀書 手寫人生/第71日【學】·隨時回到你的能量中軸線(P223)·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在你心中(P226)·問題的答案其實都在我們的內在,如果我們內在有力量了,或是能夠從一個更高的視野和維度來看問題,很多事情都能夠得到解決
  • 毀掉孩子的快樂,有多簡單?
    祝你三歲生日快樂!準備去上幼兒園了呀!恭喜你成為一名小學生。 兒子也喜歡跟我們數日子。有時他也會跟我說,爸爸,等我有你這麼大的時候,你多大了?我說,我已經變成老人了,應該要當爺爺了,你也應該當爸爸了吧。哈哈! 為什麼我們都喜歡這樣數時間,是因為我們在孩子的身上看到了時間跑得太急,甚至讓我們來不及細數。 更多的是我們自己內心太著急了。而父母的焦躁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發展。
  • 你快樂嗎?懂事的孩子
    孩子的童年是和成人(父母、照顧者)緊密聯結在一起的,孩子認識到的自己,往往是由父母鏡映的樣子:父母覺得你是可愛的,你就認為自己是招人喜歡的;父母覺得你是聰明的,你就認為自己是優秀出色的;父母覺得你是勇敢的,你就認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父母覺得你是愚鈍的,你就認為自己是蠢笨無用的……
  • 散養孩子,你能讓她快樂一輩子?
    孩子只能在家長的「快樂教育」裡變成一個平庸的人,家長是省事了,看上去輕鬆快樂了,那麼孩子呢,他真的快樂嗎?六六幼兒園有個小霸王,基本上就是家裡散養長大的,在家裡想吃飯就吃,想玩就玩,奶奶拿著飯碗等他願意張嘴了就餵一口。在幼兒園要吃飯了他總是到處跑不好好吃,該睡覺了他跑去掀別的小朋友的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