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在公共場合打嗝到不握手,孩子和禮貌並不總是天生的適合。每一次挑刺看起來都是一場失敗的戰鬥,但有辦法把你的小怪物變成文明人。」
以下是禮儀大師們提出的兩個絕對正確的建議。
01
—
講故事
你不能真的宣揚禮貌。孩子們只會聽到「廢話、廢話、廢話」。
相反,埃米莉·波斯特研究所(Emily Post Institute)主任、十幾本有關禮儀的書籍的作者佩吉·波斯特(Peggy Post)建議,孩子們只會聽到「廢話、廢話、廢話」。相反,在你的教學中加入一些很酷(而且有點奇怪)的禮儀瑣事。這些故事會讓他們記住你的建議。
假設你想讓你的孩子與人見面時眼神交流,並緊緊握手。但我們為什麼要握手?」波斯特說:「你伸出手來表明你沒有拿武器——或者至少在中世紀他們是這樣做的。」。
想讓孩子們在桌上摘下他們的球帽呢?這種禮貌習俗也源於騎士時代,他們在餐桌上摘下頭盔或舉起面紗,以便人們知道他們是朋友還是敵人。談論武器和騎士會讓孩子們產生足夠的興趣,讓他們注意到你關於禮貌的課程。」孩子們喜歡這些故事,他們不會忘記的,」波斯特說。
02
—
放在音樂裡
孩子們(尤其是男孩)喜歡身體發出的聲音。如果聲音不是從嘴裡發出的,那是從屁股裡發出的——這顯然不是在公共場合的禮貌。愛荷華禮儀公司的老闆、兒童和商務禮儀專家帕特裡夏·提斯博士並沒有忽視這些噪音。相反,她把她所說的「下打嗝」和「上打嗝」放進歌裡,教孩子們如何處理。
舉個例子,在《雅克夫人》的曲調中,提斯指導她的孩子們的客戶唱:「安靜地咀嚼它。細嚼慢咽。不要咯咯作響。不要咯咯作響。打嗝的時候,我們必須說『對不起』,我們必須說『對不起』。為了獲得音效,孩子們一邊唱歌一邊發出咯咯的打嗝聲。
提斯還建議在歌曲中加入健康和禮儀課程。」她說:「我教孩子們,我們攝入食物是為了身體,因為它是燃料。」它幫助我們思考。它幫助我們進行體育運動。但當我們的身體在使用這種燃料時,它有時不得不上打嗝或下打嗝。沒關係。你只是想小心別得罪別人。」
好吧,假設你不想讓你的孩子表現得像異教徒一樣,去一家坐下來的餐廳。所以:先在家練習。用真正的盤子和玻璃杯,餐巾和桌布,甚至讓每個人都打扮得漂漂亮亮。
制定一些明確的餐桌禮儀規則。一些基本原則包括在讓別人遞東西時說「請」和「謝謝」,閉著嘴咀嚼,嘴裡塞滿東西不說話,拿著鉛筆而不是鏟子之類的器具。一旦每個人都成功地遵守了規則,全家人都贏了!獎品?在一家很酷的餐廳吃頓好飯。。。包括甜點!
波斯特建議:「不要對每一件小事喋喋不休,做一名演習中士。」餐桌禮儀不是天生的。我們以前用手吃飯。它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既能讓食物進入我們的嘴裡,又不會讓其他人感到噁心的方法。」
家長們平常是怎麼培養孩子講禮貌的好習慣的呢?點擊底部討論區。
魚媽介紹:
前外貿精英,幫助客戶從個體戶成為行業前5公司;
前印度網紅,曾與寶萊塢女星Daisy Shawn一起上過印度電視臺及多個報紙;
曾是醫藥大學學子,如今是全職寶媽一枚,與你一起快樂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