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監管和安全體系要跟上數字經濟...

2021-01-09 和訊銀行

  11月27日,2020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在北京金融安全產業園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新金融 新基建 新安全」。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

  李揚表示,數字經濟的潮流勢不可擋,所有活動都會被捲入數字潮流之中。數字經濟徹底地改變了經濟活動的樣貌,改變的方向就是不斷解構,把它分成專業的分工,在專業分工的基礎上進行更加有效率的交易,這個過程中出現了新的風險。

  談及數字經濟帶來的挑戰,李揚指出,一是很多新產品逃逸在傳統監管之外;二是安全問題,數字經濟讓一些掌握技術的人能夠透過網絡侵犯他人隱私,個人安全、企業安全都可能受到影響;三是不當競爭問題,數字經濟發展非常可能形成贏者通吃局面,這種情況下,反壟斷尤為重要。

  在李揚看來,這種情況下,監管、安全體系要與時俱進,跟上數字經濟發展的特徵,跟上步調。中國現在在數字經濟方面在世界上還是領先的,在監管方面、安全方面一定能夠領先,所以中國經濟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責任編輯:李悅 )

相關焦點

  • 李揚:監管和安全體系要跟上數字經濟發展步調
    中證網訊(記者 歐陽劍環)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11月27日在2020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上表示,數字經濟潮流勢不可當,徹底改變了經濟活動的樣貌。在此過程中出現了新的風險,監管和安全體系要與時俱進,跟上數字經濟發展的特徵和步調。
  • 專家:我國金融業面臨新風險 安全體系要跟上數字經濟發展步調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金融業安全體系要跟上數字經濟發展步調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題:金融業安全體系要跟上數字經濟發展步調新華社記者張千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27日表示,原本金融活動是一個連續不斷、不可分割的過程,而如今隨著數字經濟高速發展,通過專業化分工,金融活動被分割、解構,形成新的商業模式,給金融安全、金融監管帶來了新的挑戰。
  •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國內金融科技靠需求興起,未來要...
    作為2020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首屆國際區塊鏈產業博覽會重要活動之一,10月30日,2020金融科技創新成都峰會在成都舉辦。峰會現場,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以《金融科技:補短板與鍛長板》為題,講了兩個故事。與其說是「故事」,不如說是兩把看懂當下形勢與把脈未來趨勢的鑰匙。
  • 李揚:改變監管思路,應對數字經濟帶來的三個挑戰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7日電 題:《李揚:改變監管思路,應對數字經濟帶來的三個挑戰 》作者 李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數字經濟進入金融領域之後,使金融領域產生革命性的變化,不斷有新的事物產生。數字經濟也帶來了很多新的挑戰。
  • 李揚:數字經濟帶來了三方面調整 監管手段必須與時俱進
    來源:金融界網站11月27日,2020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在北京舉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出席並發表演講。談到數字經濟,李揚表示,數字經濟催生了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指的是大數據、人工智慧、分布式帳本、移動網際網路等技術應用於金融業,提供新的產品和服務、新的程序、新的市場,提供一些處理傳統上要處理的,比如說成本問題、進入的問題,提供一些新的解決方案。所以我們覺得,數字經濟進入金融領域之後,會使金融領域產生革命性的變化。
  • 李揚:普惠金融的發展必須依靠數字經濟
    華夏時報網本報記者:吳麗華 孟俊蓮 北京報導「普惠金融真正的康莊大道必須要靠數字經濟的發展才能鋪平。」4月28日,「2018第二屆中國信用科技與普惠金融論壇」上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如此表示。
  • 李楊:數字經濟是潮流但伴隨著風險 監管和風險體系必須與時俱進
    中國網財經11月27日訊 今日,「2020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在北京召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楊在會上表示,金融業和科技加速融合的過程當中,新業務、新技術大量湧現,新型的安全風險恐怕在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將持續增長,疊加業務的多樣性、複合型、廣覆蓋,將導致金融安全風險敞口加大,不僅可能威脅用戶利益,也可能給金融企業帶來巨大損失,甚至引發系統性風險,我們要高度重視這一領域的金融網絡安全的工作
  • 李揚:如何處理巨額債務是後疫情時代最重要的任務;國家金融與發展...
    李揚:如何處理巨額債務是後疫情時代最重要的任務;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副會長李揚3日在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年會上表示,2007、2008年以來,面對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和經濟持續下行趨勢,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當然不願坐以待斃,他們充分利用其儲備貨幣發行國的特權,施行「超常規」寬鬆的財政貨幣政策,全球流動性因此而長期泛濫,自然引致利率水平長期下行
  • 李揚:普惠金融需建立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新信用體系
    新浪財經訊8月2日消息,由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中國銀行(3.640,-0.04,-1.09%)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今日舉行,本屆峰會的主題為「質普惠暢金融」,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出席會議並發表演講。李揚表示,發展普惠金融需建立信任的機制。
  • 李揚:推動健康保險在健康中國建設和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中發揮...
    李揚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為貫徹《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推動健康保險在健康中國建設和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和上海健康醫學院聯合完成了《中國健康保險發展報告》,並於11月17日在京舉辦「中國健康保險論壇暨中國健康保險藍皮書發布會」。
  • 李揚:建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普惠金融信任機制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主旨發言   本網訊 見習記者徐貝貝報導 8月2日,第二屆中國普惠金融創新發展峰會上在北京召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在會上提出,發展普惠金融要建立新的適合後工業化社會、適合信息社會、適合科技大規模向金融和經濟領域滲透大環境下的信用機制。這套機制是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一系列最新的科學技術建立起的一個一個既彼此獨立,又相互疊加、點網相連的無中心化、扁平化的社群,能夠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及時性。
  • 2020上海金融論壇隆重舉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包括中國金融學會會長、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紐約大學艾倫·格林斯潘經濟學教授、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原行長Mervyn King,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傑出金融學教授、印度央行原行長Raghuram Rajan,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高金執行理事屠光紹,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兼學術委員會主席、高金兼職教授李揚,橡樹資本創始人、聯席董事長Howard Marks等數十位國內外重量級嘉賓薈萃一堂
  • 財政部聘任李揚理事長為財政風險研究專家工作室專家(總牽頭人)
    在多次深入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財政部組建了首批財政政策研究、財稅改革研究、財政風險研究和國際財經研究等4個專家工作室。其中,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被聘任為財政風險研究專家工作室專家(總牽頭人),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胡志浩被聘任為財政風險研究專家工作室專家。
  • 李揚:美元荒是非常可怕的現象 警惕世界金融「去中國化」
    來源:鳳凰網財經獨家嘉賓|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李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陷入停擺。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全球危機,全球經濟正面臨著需求供給雙重衝擊,任何經濟體都難以獨善其身。
  • 李揚:金融去槓桿才剛剛開始,降槓桿需要遵從市場原則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表示,槓桿本身本無所謂好壞,好的槓桿率上升意味著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給了高效率的企業;相反,壞的槓桿率上升意味著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給了低效率或者無效率的企業,是與泡沫擴大、金融風險上升相伴隨的。
  • 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夯實金融基礎——訪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呈明顯下行趨勢。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金融應該發揮哪些重要作用?金融業如何迎接新挑戰,抓住新機遇,以高質量發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需要?本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
  • 社科院學部委員李揚:雙循環轉型中要高度重視非國有企業的作用
    11月25日,在「全球經濟挑戰與產業鏈重構」的討論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分享了自己的見解。「面對這樣一個新形勢的戰略轉型,不要把雙循環理解為自力更生,更不要曲解為閉關鎖國,而是在發展中,在開放環境下的一個雙循環,是應對國際環境變化的一個戰略的轉型措施。「李揚說。
  • 最前沿丨李揚:數位化的方向是消滅貨幣 可以解決債務危機和古典式...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日前在「2020中國國際金融學會年會暨第一財經金融峰會」上表示,債務危機帶來新的不確定性,發達國家通過濫發貨幣的方法來應對新的債務,使得過多的貨幣進入了股市、房市和債市,而沒有幫助到實體經濟。他認為,過多的貨幣已經「作惡多端」了,數位化的方向是消滅貨幣,數位化可以解決經濟古典式衰退。
  • 在數字經濟的「十字路口」 金融創新與監管往何處去?
    在此背景下,中國在近期密集出臺了多項監管措施,將金融科技納入金融監管範圍之內,顯示出監管思路的巨大轉變。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在數字經濟發展的大勢下,數字經濟面臨的監管環境也在發生變化。在很多人看來,數字經濟的發展貌似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 李揚:這次金融改革直逼配置資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在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李揚認為,這次金融改革和過去不同,沒有沿著產品的機構、市場、工具、貨幣政策、金融監管、國際協調,沒有沿著這樣的路子展開,而是直逼主題,這個主題就是配置資源。以下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演講文字實錄:李揚:尊敬的厲老師,張梅穎老師,大家上午好!到北大來非常高興,因為北大有非常多的好朋友,特別是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