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中唐最牛詩人,語文教材卻不收錄他的作品,專家:騙人的嘴

2020-12-12 大黑蟾歷千年

元稹可以說是中唐最牛的詩人,為我們留下的那些千古絕唱讓人回味無窮。

他與白居易並稱為:元白,共同開創「元和體」,但是我們的中小學語文課本中,白居易的詩常見,而元稹的詩卻少之又少,這究竟是為什麼?

元稹中唐最牛詩人,語文教材卻不收錄他的作品,專家:騙人的嘴。

想要了解為什麼不將元稹的詩選入語文課本,我們首先就從元稹最有名的幾首詩來看。

元稹有一首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這一首詩的前兩句恐怕是人人都會,這首詩是他追憶自己妻子所寫的。這份對妻子的真情實在是感天動地。

東坡先生的悼亡詞千古無二,而元稹的這首《離思》在悼亡詩裡稱第二,絕對沒人敢稱第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唉,對仗工整,文字精妙,情感深厚。

這句話採用了神女與楚襄王的愛情故事,藉此來表達自己對已經逝去的妻子的感情:

見過滄海後,別的水就不是水了;見過巫山的雲後,別的雲就不算雲了;愛過你以後,我就算是在花叢中,也不會看其他女子一眼。

這樣感天動地的愛情,為何不能收入到小學課本中,這恐怕還要從元稹自己的感情故事說起。

元稹在與自己的妻子之前,曾與自己的表妹相愛。

元稹流落舅家,與表妹私定終身。舅家收留之,表妹以身許之,元稹卻終棄之,不止無情,兼且無義。

但元稹肯定是讓他表妹一輩子難忘的。

方喜千年會,俄聞五夜窮。留連時有恨,繾綣意難終。

情意綿綿,千年修得共枕眠,多麼的深情款款。

不久他離開表妹家入京師求官。部級幹部太子少保韋夏卿不因為元稹貧寒,將女兒韋叢嫁給元稹為妻。

韋叢就是這樣的一個賢妻,嫁元稹七年,生了5個孩子。這樣密集的生育,估計韋叢落下了病根,27歲就早早離世。

他愛韋叢,但是卻沒能堅守自己的諾言。

之後便認識了薛濤,這個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才女兼美女,還是薄命女。

元稹私情不論,做官還是很正直的。但正直在官場不頂用。由於他亂放炮,被貶劍南。

在成都,他與比他大十多歲的名妓薛濤成了密友,然後知己,苦苦相戀。

薛濤可不是一般的名妓,薛濤箋為其首創,名動江湖,等閒王公貴族想見她一面而不可得。

在與劍南節度使韋皋掰了後,年輕帥氣才華橫溢的元稹就這樣進入了她的視野,並由此愛的死去活來。

兩人都是詩人,往來唱和無數。一個非君不嫁,一個非卿不娶。如果僅僅如此,無非是一場風花雪月的愛情。

但最後的結果卻是再次相負。

因此對於這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話華中師範大學的網紅教授戴建業先生,評價這句詩時,就不無調侃地說過:「這男人的嘴,就是騙人的鬼」

也許就是因為這樣一個原因,元稹這位才子的詩詞終究是不能不入了小學課本。

但是並非詩人多情詩就不是好詩,元稹的還是在中唐數一數二的。並非入不了小學課本的詩就不值得我們學習,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但是卻格外精彩的詩,值得我們探索。

讀詩詞有時候並非是在單純的讀詩詞,而是在了解詩人。

教授如此批評元稹,董卿卻也為他解圍,董卿在一期節目中,是這樣評價元稹這個千古名句的:不是假的,是每一次都是真的。

就像蒙曼所說,元稹他不是濫情而是多情,但是每一次都足夠深愛。

無論誰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點,但是他們的成績我們都是認可的。

其實事實就是這樣,我們讀詩的樂趣不僅僅是在讀一首押韻的文章而已,我們讀詩還是在讀故事。

就像當你讀到元稹的「除卻巫山不是雲」,的時候你會想到,這樣好的詩詞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出來的?

你會想知道它的背景,想知道作者的故事,甚至會去專門的探索一番。

雖然會耗費你的時間但是收穫的卻是一段歷史,一段佳話,一個故事,你的事業又再一次被開拓。

這就是詩詞能夠帶給我們的東西。除了氣質,詩詞是豐富我們精神的良藥。

詩詞是一種文化,而文化最後都會沉澱成為一種人格。

你讀詩詞的時候就是在用最溫柔的手法去修飾自己的靈魂。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腹有詩書氣自華。

詩詞帶給我們的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因此詩詞可以不必成為你的專攻,但是它確實是需要你的日常積累,也就是所謂的沉澱。

因此我讓孩子去耕讀詩詞也是從小培養孩子的「文化氣質」做出的一種潛移默化的努力。

縱觀我國取得不錯成績的大文豪,大都是從小就能飽讀詩書:

3歲背誦無數唐詩宋詞的錢學森;3歲便常常口誦詩文的郭沫若;6歲能熟讀《論語》的徐悲鴻......

我們愛讀詩但是當我們讀一首詩想要查閱詩詞的背景,想要知道作者所處的時代,想要知道更多的事情也許機會大費周折的去查,去了解。

但其實有這樣一套書,可以一併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這套與《中國詩詞大會》同名的詩作,就是我們最好的選擇,它將詩詞分類,整理。不同的詩詞歸納為不同的種類,方便我們查找,也方便我們記憶。

同時他還有詳細的註解,不僅可以省去自己翻閱史書的時間,還能夠讓我們更加直觀的了解這首詩。

不僅包含了中小學的各種故事,還有一些沒被包含在內的經典詩詞,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值得一讀。

無論是作為學習教材還是作為課外讀物這都是很好的選擇。

如果您感興趣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韓愈門下弟子,擅寫現實主義作品,中唐詩人張籍
    張籍是中唐時期著名詩人,出生於唐代宗大曆年間。他祖籍蘇州,由於家貧遷往安徽一帶謀生。張籍很喜歡讀書,為了尋找學習的機會,他曾經遠赴河南求學。在這裡,他遇到了好朋友王建,王建後來成長為和他齊名的詩人。他們二人常常寫詩互贈,成為一時美談。
  • 中唐詩歌巔峰,元稹十首詩文字秀美,那句千古名句,你一定知道!
    而「元白」則代表著元稹及白居易。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元稹的詩,他的那句千古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人人皆知。在中唐詩壇中,元稹與白居易是影響力最大的兩位詩人。二人是「生死兄弟」,終生詩友,他們發明「郵筒傳詩」,經常以書信的形式通知彼此的新詩。元稹比白居易小八歲,但在白居易之前離世。
  • 《陋室銘》:中唐時期的快樂詩人是誰?
    《陋室銘》:中唐時期的快樂詩人是誰?無論是白居易的《賣炭翁》,還是元稹的《織婦詞》,雖然給予底層勞苦大眾一掬同情淚,但畢竟只是旁觀作秀,並非切膚之痛。用現代話語形容,僅止於政治正確,很難說是肺腑之言。詩言者,心聲也;而心聲,只能是個人的,不可能是群體的。將心聲繫於群體,都有作秀嫌疑。政治人物的作秀,通常是抱抱兒童以示關愛;古代詩人的作秀,便是煞有介事地同情弱勢群體。說得徹底點,就是開心的時候是「美景良辰,賞心樂事」;不開心的時候就唱一曲「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
  • 小學語文教材修訂"脫胎換骨":收錄周杰倫歌曲
    小學語文教材「脫胎換骨」,收錄了臺灣流行歌手周杰倫的歌曲。2013年7月,語文出版社召集所有專家和編輯力量,啟動語文版小學、中學教材修訂的攻堅戰。目前,語文版新版教材小學一二年級和初中一二年級已經通過教育部驗收。2005年,周杰倫演唱的歌曲《蝸牛》被收錄上海中學生愛國主義歌曲推薦目錄之列,曾引起社會爭議。
  • 初唐、盛唐、中唐與晚唐詩人及作品代表,唐詩的基本形式有幾種?
    1、初唐時期這一時期是唐朝詩人的起步,代表作家主要以「初唐四傑」出名,他們分別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此外,還有陳子昂。其代表作出名的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閣詩》等等。2、盛唐時期無論是經濟,還是國力,都是最強最盛盛,包括唐詩發展也是最盛的,出現「邊塞詩派」與「田園詩派」等流派。
  • 在中唐選一個代表詩人,我選韓愈,你會選誰?
    我們把韓愈當成了中唐詩人的代表人物,韓愈一死,中唐就算結束了,中唐找個「符號化」的代表詩人,就找韓愈,為什麼呢?其他的詩人呢?(柳宗元像)2、韓愈的年齡時間點。白居易(772年生)、劉禹錫(772年生)、柳宗元(773年生)、元稹(779年生)在年齡上都以韓愈為長,詩人集會,論年齡,韓愈是那位年齡「最長者」。中國儒家文化背景下,長者為尊,不論是「劉柳」,「元白」亦不論是「郊寒島瘦」,這些人通常會在韓愈的召集下進行詩歌集會,都統一為時人稱之為「韓家」詩,這是主要原因。
  • 《初中語文》收錄「易白」
    《初中語文》收錄「易白」筆者從「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從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的相關信息得知,他是民間和學界公認的詩人。48.2萬豆瓣網友熱議他是48.2萬豆瓣網友熱議的「最喜愛的中國近現代詩人
  • 元稹:人生只是一場誤讀
    但是,中唐之後,宦官專權已是積弊,且此次遇到的宦官仇士良更是非比常人,他當時氣焰燻天。因此,大臣們猜測,此次這位年輕氣盛的監察御史不僅白挨打,而且很可能還會因此倒大黴。事情的結果的確不出大臣們所料,這位御史回來之後——宰相認為他「年少輕威,失憲臣體」——被貶為江陵府士曹參軍。這位監察御史就是當時剛年滿三十一歲的元稹。元稹(779—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陽人。
  • 劉禹錫——驕傲、嘴欠又樂觀的中唐才子
    在三年級上冊的古詩中,首次出現了中唐詩人劉禹錫的作品《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這是一首描寫洞庭湖優美風光的詩,和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李白《望天門山》一樣,讓孩子們去仔細體會古人眼中的絕美自然風光,以及詩人們或豪邁、或讚美、或喜愛的心情。但其實,劉禹錫在文學上,不光是樂府、民歌寫得好,最拿手的還是是「懷古」詩。
  • 為什麼唐朝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
    學過唐詩的人會發現,當介紹作者時,會看到初唐詩人、盛唐詩人、中唐詩人或晚唐詩人等字眼,那麼唐朝為什麼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呢?而別的朝代都沒有類似的劃分。其實,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是唐詩的四個分期和發展階段,出自明代高棅《唐詩品匯·總序》。
  • 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代表詩人是這13位,您認可嗎?
    他們都是唐朝著名的詩人,而且還是詩人中的一流人物,不過從時間來看,分為初唐、盛唐、和中唐三個時期。遺憾的是缺少了晚唐的詩人,加上小李杜的話,基本是唐朝各個時期的代表是人了。他是李白的伯樂之一,李白"謫仙人"稱呼就來自賀知章。賀知章是武則天證聖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狀元,八十六歲時告老還鄉,當時朝野上下紛紛作詩紀念。他回鄉後,做了兩首《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 【發招脈絡類】6、中唐詩歌創作的概況
    簡述中唐詩歌創作的概況。 中唐詩人在盛唐那樣的藝術高峰面前,表現出拓展新的詩歌藝術領域的巨大努力,從而使中唐成為繼盛唐之後詩歌的又一繁榮時期,不僅詩人和詩作的數量大大超過盛唐,而且流派繁多。 從盛唐到中唐,是一個巨大的轉變。
  • 詩人元稹之愛情,不只成就了西廂記
    恰巧元稹也是風流之人,若是穿越至今,元稹之風流韻事,一定會讓狗仔隊趨之若鶩。且不對詩人進行道德評判,是非對錯交由世人評說吧。在這裡小編帶你,看悽美的愛情故事,探尋《西廂記》之淵源,品味千年情詩之厚重。其實,這件作品與詩人元稹有莫大的關係。王實甫把元稹的《鶯鶯傳》改編成了《西廂記》,而《鶯鶯傳》中的鶯鶯是元稹初戀崔雙文的化身。元稹二十二歲那年,也即初仕河中府第二年,見到了多年未見的表妹崔雙文。此時,崔雙文正值青春十七八歲,婷婷玉立、明目皓齒、冰清玉潔、聰明玲瓏,就像花兒一樣正灼灼綻放。
  • 大唐最牛20位詩人,把中國最好的月色寫絕了
    我們只知道,他大概活躍在公元七世紀中期到八世紀前期,可能是揚州人,曾經出任過一個較為卑微的武職。和他一起並稱「吳中四士」的其他三人——賀知章、張旭、包融,留下的個人信息都比他豐富多彩。但是,到頭來我們記住的,不是詩人的虛名,而是他的作品。
  • 張九九:桃花傳統意象在中唐詩歌中的體現
    桃花在文學發展的漫長過程中,其文學意蘊在中唐詩人筆下被充分挖掘。唐前的文獻作品中,更多的是對桃果、桃木的描寫,對桃花的描寫之作甚少,但在《詩經·桃夭》一篇中便已建立了桃花與春景、女子的傳統意蘊且有了情感的寄託。至中唐桃花意象的文學意蘊基本定型,桃花意象有了春天、美人、愛情的象徵意義。
  • 靈臺雙堠子,一位中唐詩人的最後歸宿
    我想後者因素更多一些,雙堠子在人們心中高大的原因,自然是因為埋葬於此的中唐詩人皇甫松和他的弟弟。我想,人們對詩人的尊崇也直接轉移到了雙堠子上了,所以才有了那句流傳甚廣的諺語。皇甫松,字子奇,自號檀欒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無疑,是一位名門之後。
  • 「風流才子」元稹最深情的6句詩詞:我所有的深情都給了你
    唐代詩人元稹,情史比較豐富,可以說是「風流才子」,他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傳唱不絕。其實,作為中唐知名的詩人,元稹還有許多名句,今天,詩詞君給大家介紹6句元稹的經典名句,大家一起體味他詩中的深情吧!
  • 中唐的社會現實和文學流派(一)
    然而在說這場運動那個之前,我們先來梳理一下中唐文壇,中唐是一個熱鬧紛繁的時代,尤其是在文學藝術上,雖然其成就比不上盛唐時期,但是在藝術創新和藝術流派的數量和聲勢上卻比盛唐熱鬧多了。這一時期,在詩歌上,不僅有中唐初期詩人群體——大曆十才子的詩歌創作,而且還有以元稹、白居易為代表的新樂府詩派和以韓愈、孟郊等人的尚奇崛險怪的風格創新以及柳宗元、劉禹錫等元和貶謫人群體。在散文創作上,最突出的成就是韓愈、柳宗元等人開創的古文運動。
  • 劉禹錫的愛情詩不比元稹的差,寫得同樣很深情,每一句都感人肺腑
    劉禹錫與元稹都是中唐詩著名的詩人,不過兩個人是不同風格的詩人,劉禹錫的詩比較豪放,大部分的作品都氣勢磅礴;然而元稹最拿手的是愛情詩,每一首都情意綿綿。其實劉禹錫也寫過很多的愛情詩,要論深情的話並不遜色元稹,尤其是他晚年寫下的這首《竹枝詞二首.其一》,那同樣與是纏綿悱惻,寫得很是感人,一點也不輸於元稹的愛情詩。晚年的劉禹錫被貶到四川,這時他聽到了當地一種優美的民歌,於是突奇想把民歌融入到作品中,正是這一大膽的創新,讓他的作品也是顯得與眾不同,還充滿了濃濃的愛意。
  • 元稹:一位「渣的浪漫」的古代詩人
    首先要提名的就是唐代的詩人,盛唐是繁華是享譽世界的,這一時期的浪漫詩人更是數不勝數,但元稹這位詩人可謂是浪漫中的情聖。「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句詩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大概意思就是:曾經到過滄海,看到別處的河流也就不足為顧了,後人引用多喻指對愛情的忠誠,以此表明自己此生非卿不娶,非君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