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除了學知識還要學什麼?

2020-12-22 少兒心理與行為研究室
媽媽的手永遠是那麼的溫暖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一句再熟悉不過的口號,喊了很多年,也道出了中國家長內心的焦慮。

眾所周知,知識就是力量,就是財富,它可以讓普通人改變命運的軌跡,因此每個做父母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幼兒時期就能讀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更有甚者,孩子尚未出生,就開始進行胎教了。

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現在小孩的技能是越來越多了,但同時又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他們在生活、待人、接物方面,表現能力不夠,有時甚至挺糟糕的!

不知所措

經常看到新聞,有報導說,某某家的小孩學習成績很好,但自理能力卻差的要命;又或者待人不禮貌,不尊師,不尊老,一些很簡單的事情也不會做或做不好。

這不禁讓人反思,到底教育孩子就是簡單地傳授知識嗎?

那肯定是不行的,孩子終究是要走上社會的,而國家發展需要的是擁有多種能力的人才,不是只會讀書的「秀才」。

生活上有自理能力,工作中懂得與人相處、分享,辦事有分寸得體、顧全大局;以上這些方面,大部分學校肯定是沒有教的。

如果一個人只懂得知識,其它什麼都不會,也不願去學,那豈不是像機器一樣?

人是有血有肉的,是富有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生命應該是五彩繽紛的,因為我們生活的世界本身就是多姿多彩的。

所以,家長應該創造條件,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讓孩子從小就去感受生活的來之不易,父母工作的艱辛。

勞動的收穫

就從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做家務開始嘗試,而且父母一定要和孩子一起,邊做還要邊教導,讓他們明白為什麼要做,做了以後會有什麼結果,背後的意義又是什麼。

有心理學家認為,擁有歸屬感和價值感,才是成功的人生。

父母經常和孩子一起做家務,一塊玩,又或者共同完成某項任務或事情,都會使他們感到有陪伴有愛,逐漸就會生出感恩之心。

小孩越來越懂事,成績而且也好的話,就會更優秀;成績不好的,也一定會自覺端正好態度,努力學習。

各位家長,心動不如行動!美好未來正向著你們招手……

相關焦點

  • 學鋼琴還要學樂理?學樂理有什麼用?
    既然如此,那些不再繼續考級的琴童好像做的沒錯,因為學樂理除了應付考級,貌似沒什麼必要?大錯特錯!我們來看看一張多喜老師朋友圈裡的截圖在多喜老師教過的所有學生中,只要學過樂理的孩子一定都會表示,學了樂理再學琴會簡單得多,不僅認譜更快了,而且對於譜面上的記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學過樂理的孩子們掌控了穩定的節奏,知道下一個節奏型是什麼,連線怎麼彈,提高了音樂表達能力。更會自己分析樂譜,根據曲式、織體與和聲將曲子拆解成一塊塊,練琴有了邏輯性,記譜也更快了。
  • 一個合格的程式設計師除了程式語言還要學什麼?
    安老師,本人並非計算機及其相關專業,但是非常想學習編程,想能編寫出一個真正的程序,現在在學習C++,但是很迷茫,不知道還需要學些什麼,才能成一個合格的程式設計師?可以推介一些書給我麼?軟體開發的確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需要很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 博物館教育,除了學知識還有什麼用?
    B:博物館教育,教的是什麼?C:博物館教育,教的其實是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知識。比如你在上博這樣一個以古代藝術為主的這樣一個館裡面,你能學到很多中國古代的藝術、歷史、文化,也包括我們現在的一些文化。你不能說孩子一點知識都沒有,什麼都不知道,然後你就盲目自信,認為自己都是對的。那就變成無知了。一點學習的技能和方法都沒有,也不可能上升到人生態度的層次。所以雖說這是三個層次,它也是三位一體,他們的關係有並列,也有遞進,在整體來說,應該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
  • 在學校學的知識大多為了應付考試,為什麼不多學一些有用的知識
    大家知道,現在孩子的學習是很苦的,讀書成為許多孩子唯一要做的事。青少年時期人大多數時間用於學習,可當他們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卻發現在學校學的東西大部分沒有用。 現在學校教育一切以升學為目的,升學考試的作用是什麼,就是將學習能力不同的人進行篩選。考上好的學校是學生、家長和老師的最終訴求,至於在學校學了什麼似乎並不重要。
  • 孩子不想學就不學,那還要家長做什麼?值得所有父母深思
    99%的孩子是需要來自家長的教育的,有些心大的父母覺得學習上尊重孩子的意見,想學就學,不想學就不學,我們只需遠遠觀望,靜待花開。可是不別忘了,靜待花開也需要辛勤的耕耘,不加管理再好的花圃也會雜草重生。那才是真的害了孩子。1.
  • 孩子不想學就不學,那還要家長做什麼?值得所有家長深思
    「上不上、學不學都『尊重』孩子的意見」!那孩子要是不喜歡,是不是什麼都不用學了?那才是真正的害了孩子。他繼續鬧,然後感嘆了一句:「大人真幸福,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小孩真不幸福,什麼都要聽大人的!」明明媽告訴他:「很多事情你們小孩還不懂,不能做決定,就得聽大人的!」也許有人不贊同明明媽媽的做法,孩子不想學就別學了,幹嘛非得強迫他,現在不是都在講要「尊重孩子」嗎?要和孩子做朋友嗎?
  • 除了認字,孩子在幼兒園裡,還能學到什麼
    孩子到了3歲,家長們就要為他們上幼兒園做準備了。幼兒園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偏正式系統性的學習,除了能學到一些簡單的知識技能,對他社交、學習等能力的培養也很有好處,這些能力不管是對於孩子以後學習,還是將來走出校門都很重要,而這是家庭教育無法滿足的。
  • 除了考證,你還需要學點兒什麼?
    最近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位具有高級會計師和稅務師職稱財務人員去應聘,面試者出了一道題「你認為你在財務領域最擅長什麼?是分析、稅收籌劃、管理?我們找一個你擅長的話題聊聊吧。」 留言者大部分選擇回答:「不知道」。
  • 學廚師除了學費,我們還應該注意什麼?
    學廚師除了學費,我們還應該注意什麼?學廚師的同學十分關心學費問題,當然學費是很重要的,這涉及到一個人有沒有足夠的資金來鋪墊自己的人生。其實,除了學費問題,學廚師的時候,我們還有許多其他方面需要關注,這些方方面面也將影響我們學廚師過程中的結果,對我們的學習產生深刻的影響。
  • 孩子說「我學到了課本裡學不到的知識」,他到底學到了什麼?
    從數學老師到教務主任再到校長,這一路來,無數次叩問自己,教育到底為的是什麼,懷疑過自己,也曾質疑過體制,曾被家長指著鼻子罵,也曾在深夜到學生家中勸架未果憤而接走自己心愛的學生。過了熱血的年紀,可初心從未改變,相信教育的力量。
  • 孩子學琴一兩年不想學了,怎麼辦?
    如果是孩子想學琴,家長就讓他學,孩子不想學琴了,家長就說:算了吧,不勉強他了,就由他不學了。這樣一來,就前功盡棄,前面的時間和金錢就白白浪費了。如果是家長想要孩子學琴,那就要讓他堅持下去,大部分小朋友都是貪玩的,學什麼東西都是三分鐘熱度,大人不管他,他學一段時間就不想學了。但是,大人讓他學,多數小朋友都能堅持學下去。
  • 中低年級孩子要怎麼學數學?輕知識,重思維,興趣和習慣是關鍵
    平時經常看到這種現象,一二年級還能考九十幾分的孩子,到了中高年級就不行了,相反,有些一二年級並沒有考多高分數的孩子,有時候反而後來居上,什麼原因?中低年級孩子要怎麼學數學?我認為要輕知識,重思維,興趣和習慣是關鍵。
  • 孩子學畫畫,什麼年齡段適合學什麼課程內容?#學浪計劃#
    趁此時間,我來談一談孩子學畫畫,什麼年齡段應該學什麼課程最合適?學完後繼續學什麼專業比較好?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豐富的思想,無限的想像力,無窮的精力,小小腦袋,小小的身體裡蘊藏無數的能量!在藝術的道路上充分發揮他們不同階段的不同魅力,不同想法,來創造屬於他們的獨特的畫作,充滿藝術的,可以表達他們自己思想的作品!
  • 為什麼他人,從小讓孩子看這種書?白巖松:不光看,還要讓他學
    為什麼有錢人,從小讓孩子看這種書?白巖松:不光看,還要讓他學有人說過:「不懂歷史,在未來,就會面對一個很大的問題——愚昧。」歷史,不在於有用,而在於偉大。連央視名嘴白巖松也說,他不光讓孩子看歷史書,還要逼著學。他自己也表示,40歲之後,自己也迷茫過,是老子的《道德經》幫助自己順利的走出了人生的低谷時期。
  • 當孩子學編程時他們在學什麼
    今天的分享會分三部分:首先是我從教女兒,以及女兒學校二十來個孩子 Scratch 編程課的體驗中,觀察到的:孩子們從編程中學到了什麼?然後是我研究了部分商業機構的課程,對此的思考:糟糕的編程課是什麼樣的?最後是我的一些建議:孩子到底要不要學編程、怎麼學?
  • 2歲的孩子需不需要學知識?
    今天下樓遛彎,遇到一個3歲半孩子的媽媽,跟孩子中英文交流很順暢,才知道從8個月開始給讀繪本,並且教了很多知識,還沒上幼兒園,已經會讀上百個的字,英語口語流利,數學啟蒙也學了很多。帶孩子玩的過程中也是教英語,數字圖形不離口。我瞬間感覺自己真是只帶娃,並沒有過多的去教東西。那要不要在孩子2歲的時候給孩子灌輸這麼多的知識呢?
  • 杯賽叫停的現在,孩子還要學奧數麼?
    今年已經是杯賽被叫停的第三年,很多家長都有疑問,那我們還有沒有必要學奧數?作為一位五年級的家長,感受著小升初的壓力,很誠懇地建議:有條件的家庭,都應該讓孩子學一下奧數。可能有家長覺得:奧數太難了,不適合我家孩子。
  • 為什麼有錢人,從小讓孩子看這類書?李玫瑾:不光看,還要逼著學
    為什麼有錢人,從小讓孩子看這類書?白巖松:不光看,還要逼著學自從有了孩子之後,不管身價背景多麼牛的父母,一提到教育,便會瞪大眼睛的緊張起來,就連明星父母也不例外。除了明星家長,若你經常看一些訪談類的節目或者名人自傳,那麼你一定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無論古今中外,凡是社會精英,不論什麼領域的佼佼者,都對數學有著謎一樣的崇拜。柏拉圖說:數學是一切知識中的最高形式。倫琴更是發出過「第一是數學,第二是數學,第三是數學。」
  • 孩子學英語是要先學語言後學知識嗎
    爸寶媽的困擾:孩子一直學音標學發音,可是想聊天時,好多東西還是不會用英語說。答案:學齡前的孩子在語言、認知和社會意識方面的發展是同時進行的。孤立的英語學習,語言只能被當作一個空洞的抽象概念來學習,結果只能是孩子逐漸喪失語言的學習興趣。只有將語言和知識融合學習,將孩子置身於真實的交際小環境中,能夠就知識,感興趣的話題或題目進行交流,才能有效激發孩子的動機,讓孩子學的英語成為一個有意義的工具。
  • 一年過去了,孩子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
    轉眼臨近學期末了最近老師們肯定都在忙著寫評語、總結、成長檔案吧每年這個時候呀除了怕園長不滿意自己的總結就是怕家長那句「老師,這學期我家孩子到底學了些啥?」確實,在有的家長眼裡幼兒園不教拼音寫字、不練英語數學一學期下來就在玩遊戲真的不清楚孩子學到了什麼今天,我告訴家長們在幼兒園一學期孩子到底學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