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7月7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楊靜濤)中國美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為直觀的呈現,然而翻譯規範的欠缺,使得美食的英文名經常腦洞大開,頻現奇葩翻譯:麻婆豆腐被翻譯成Tofu made by woman with freckles (一臉雀斑女人做的豆腐)、 「夫妻肺片」被譯成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丈夫和妻子的肺切片)……這些不知所云甚至有些嚇人的翻譯不僅令境外遊客望而卻步,更是影響中國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的海外傳播和推廣。
為了整治翻譯亂象,近日,國家標準委、教育部、國家語委聯合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同時,還提供了常用的3500餘條規範譯文,涵蓋交通、旅遊、娛樂、教育、餐飲、住宿等13個領域。該標準將於2017年12月1日正式實施。
這項涵蓋了交通、旅遊、娛樂、教育、餐飲、住宿、等13個領域,還提供了常用的3500餘條規範譯文。標準規定,公共服務領域應當針對實際需要使用英文,不應過度使用英文,譯寫時應當通俗易懂,便於理解,避免使用生僻的詞語和表達方法,譯寫應用語文明,不得出現有損我國或他國形象或有傷民族感情的詞彙,也不得使用帶有歧視色彩或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語法。
此次公布的標準中,特別羅列了餐飲項目。其中,在具體的翻譯要求上,提到中國特有的食品的名稱,如餃子、包子、粽子、饅頭、火燒、煎餅、肉夾饃、油條等,也可以用漢語拼音拼寫。並在規範條文中提供了從各大菜繫到冷熱菜,再到相關的食物原材料以及生活中常見的部分菜品小吃的英譯文本。
在公布的規範譯文中,麻辣燙的翻譯為「Spicy Hot Pot」,砂鍋為「Casseroles」,刀削麵為「Daoxiao Noodles」,米線則為「Rice Noodles」,另外還有燒烤店,譯為「Grill House 」或「Barbecue Restaurant」。除此,「豆腐」則可直接譯為「Doufu」。
為配合「標準」的推廣,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出版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指南》和「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一本通」系列圖書,並在發布會上舉辦了首發式。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指南》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了《規範》的主要內容,通俗易懂、查詢方便。同時,涉及交通、體育、旅遊、醫療衛生、餐飲住宿、文化娛樂與教育、商業金融與郵政等9個領域的分則也以「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一本通」分冊的形式出版。該系列圖書在做了大量市場調研的基礎上,兼顧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和使用方便。章思英表示,希望這一系列讀物能夠普及,為改善公示語的外語景觀發揮積極作用。
部分名詞標準翻譯一覽
(綜合新華網、成都商報、央視新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