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機會給耐心等待的人——記博大中文系代主任範霍伊密森
新華網哈博羅內7月3日電(記者 呂天然)「和工程學等其他『看得見的』學科不同,你不知道漢學會把你帶去哪裡。但如果有耐心,不斷努力和關注,機會將向你走來,」37歲的比利時漢語研究者莎拉·范霍伊密森坐在波札那大學的辦公室裡說。
範霍伊密森目前是波札那大學中文系的代理主任。波札那大學位於博首都哈博羅內,是波札那最著名的大學之一。
範霍伊密森的漢語緣始於大約20年前。她18歲結束高中學習後,當時對中國不太了解的她出於對不同經歷的嚮往,進入著名的比利時魯汶大學漢學系學習。
在魯汶大學本科學習期間,她獲得獎學金前往中國浙江大學學習。在浙江大學,範霍伊密森邂逅了她後來的丈夫,一名來自辛巴威的碩士研究生,當時正在浙大攻讀生物化學。「漢學研究改變了我的生活,」她說。
範霍伊密森初學中文是上世紀90年代,當時並沒有那麼多的渠道獲取與中國有關的信息,她當時對中國的了解大多來自課本和老師的介紹。「因此中國之旅確實為我打開眼界,」她說。
範霍伊密森在浙江讀書期間對國際關係產生興趣,先後取得漢學研究本科和碩士學位。畢業後範霍伊密森去魯汶大學教授中國文化、語言課程,又在比利時中國機構工作。後來她又完成了中國和非洲政策博士學位。範霍伊密森當前的研究方向是中非安全和維和以及中非自然資源保護。
「在我過去的經歷中,我有時會暫時離開漢學研究然後又回來,但我始終對中國保持關注,」她說。
範霍伊密森目前供職的博大中文系,2011年正式招生,計劃每年招生20人。今年,中文系首次招滿四個年級的學生,也即將迎來第一批畢業生。
「中文系在波札那大學還是新學科,但已經取得了良好的開始,如果保持發展,它將變得很不錯,」範霍伊密森說。
和範霍伊密森當年一樣,博大中文系大部分新生對中國了解不多,但他們總體對學習充滿熱情,他們也會尋找各種途徑了解中國,比如使用手機應用。
和範霍伊密森一樣,中文系的學生已經體會到學中文帶來的機遇。一名大二學生因為能看懂中文會計軟體被聘用從事兼職會計工作,而之前他對會計完全是門外漢;前不久獲得「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波札那賽區預賽冠軍的張華也是中文系的學生。
範霍伊密森更寄望中文系首批畢業生能夠學有所用,未來成為中文教師、翻譯……在中國和波札那間架起一座橋梁。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