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的名畫不少,像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各個都是用色彩來記錄中華延綿五千年悠久歷史和橫亙萬裡錦繡河山的。這些名畫歷經磨難,但清朝的乾隆皇帝是特別喜歡字畫的,就將不少名畫收集起來才得以把保存。現如今大多都被保存在了北京故宮博物館,在北京故宮博物館裡還有另一幅名畫,不過它是以詭異聞名的。在故宮已經沉睡了很多年了,不過沒有人看得懂它的含義,這幅畫的名字是叫《骷髏幻戲圖》。
《骷髏幻戲圖》的做著是南宋的李嵩,李嵩畫過很多表現下層社會生活的風俗畫。他非常擅長通過繪畫來表現自己對於生活的態度,他的許多圖都顯示出了他卓越的繪畫技術。其中的《骷髏幻戲圖》卻因為不被人理解的深刻寓意,給美術史留下了一個畫謎。
《骷髏幻戲圖》表現的環境很祥和,看起來沒有驚悚的地方,就像是一家人帶著孩子在看提線木偶的演出。但細看就會感覺詭異,畫的中心人物是一個穿著透明衣服的骷髏。在他的身前身後都有兩個人,前面有一個小孩子趴在地上,似乎是被這個骷髏收像的提線木偶吸引,還伸手去拿,小孩的旁邊有一個女性看起來很著急的想要孩子別碰骷髏。
骷髏的後面則是一個婦女在抱著孩子餵奶,與前面那兩個人不一樣的是,這位婦女的表情很淡定安詳,孩子也在靜靜的喝奶。這幅畫是將整個畫轉為兩半,一半是生一半是死。有人猜測說這個骷髏可能是孩子的父親,因為某些原因去世了,生前不能與兒子見面,在死後不知用了什麼方法操縱著提線的骷髏來逗孩子笑。雖然溫情但這個故事看起來還是略微詭異的,為什麼是一個大骷髏操縱著小骷髏?
從這幅畫來看,李嵩發揮了自己擅長的作畫方式,筆筆都繪製得不輕率浮華。顏色上還是層層的,顏色的加深程度很有層次感。同時人物所處位置也較有講究,代表著生和陽光的孩子在亮處,而代表著死亡的骷髏巧妙的用貨擔的陰影遮住了,那位也在貨擔裡面的婦女就比較奇怪了。
不得不說的就是這位畫家不僅畫功了得,對於人體構造他肯定也是很清楚的。他畫的骷髏造型十分的精準,那個被大骷髏操控的小骷髏更是畫得精緻。骷髏在宋元時期,是一種關於人的隱喻,但隱喻的意思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不為人所知。這也正是現在人們對於這個骷髏圖感到詭異的原因。
又或許是諷刺社會?光看圖是有這麼一種感覺,在諷刺世道人鬼共存,李嵩另有一副《四迷圖》描繪的就是都市生活中墮落的現象。還有作品讓元朝人認為是李嵩對於南宋的政治很失望,以及對於南宋即將覆滅的預感。所以有猜測這幅圖的寓意是不是諷刺世道,但李嵩只是在畫上留下了一首詩,畫的寓意讓人至今都不明白。
參考資料:《四迷圖》、《骷髏幻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