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一幅「鬼畫」,內容詭異已沉睡1000年,至今沒人看懂畫裡玄機

2020-12-13 有知社

從古至今的名畫不少,像中國十大傳世名畫,各個都是用色彩來記錄中華延綿五千年悠久歷史和橫亙萬裡錦繡河山的。這些名畫歷經磨難,但清朝的乾隆皇帝是特別喜歡字畫的,就將不少名畫收集起來才得以把保存。現如今大多都被保存在了北京故宮博物館,在北京故宮博物館裡還有另一幅名畫,不過它是以詭異聞名的。在故宮已經沉睡了很多年了,不過沒有人看得懂它的含義,這幅畫的名字是叫《骷髏幻戲圖》。

《骷髏幻戲圖》的做著是南宋的李嵩,李嵩畫過很多表現下層社會生活的風俗畫。他非常擅長通過繪畫來表現自己對於生活的態度,他的許多圖都顯示出了他卓越的繪畫技術。其中的《骷髏幻戲圖》卻因為不被人理解的深刻寓意,給美術史留下了一個畫謎。

《骷髏幻戲圖》表現的環境很祥和,看起來沒有驚悚的地方,就像是一家人帶著孩子在看提線木偶的演出。但細看就會感覺詭異,畫的中心人物是一個穿著透明衣服的骷髏。在他的身前身後都有兩個人,前面有一個小孩子趴在地上,似乎是被這個骷髏收像的提線木偶吸引,還伸手去拿,小孩的旁邊有一個女性看起來很著急的想要孩子別碰骷髏。

骷髏的後面則是一個婦女在抱著孩子餵奶,與前面那兩個人不一樣的是,這位婦女的表情很淡定安詳,孩子也在靜靜的喝奶。這幅畫是將整個畫轉為兩半,一半是生一半是死。有人猜測說這個骷髏可能是孩子的父親,因為某些原因去世了,生前不能與兒子見面,在死後不知用了什麼方法操縱著提線的骷髏來逗孩子笑。雖然溫情但這個故事看起來還是略微詭異的,為什麼是一個大骷髏操縱著小骷髏?

從這幅畫來看,李嵩發揮了自己擅長的作畫方式,筆筆都繪製得不輕率浮華。顏色上還是層層的,顏色的加深程度很有層次感。同時人物所處位置也較有講究,代表著生和陽光的孩子在亮處,而代表著死亡的骷髏巧妙的用貨擔的陰影遮住了,那位也在貨擔裡面的婦女就比較奇怪了。

不得不說的就是這位畫家不僅畫功了得,對於人體構造他肯定也是很清楚的。他畫的骷髏造型十分的精準,那個被大骷髏操控的小骷髏更是畫得精緻。骷髏在宋元時期,是一種關於人的隱喻,但隱喻的意思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不為人所知。這也正是現在人們對於這個骷髏圖感到詭異的原因。

又或許是諷刺社會?光看圖是有這麼一種感覺,在諷刺世道人鬼共存,李嵩另有一副《四迷圖》描繪的就是都市生活中墮落的現象。還有作品讓元朝人認為是李嵩對於南宋的政治很失望,以及對於南宋即將覆滅的預感。所以有猜測這幅圖的寓意是不是諷刺世道,但李嵩只是在畫上留下了一首詩,畫的寓意讓人至今都不明白。

參考資料:《四迷圖》、《骷髏幻戲圖》

相關焦點

  • 南宋一幅「鬼畫」,內容詭異,在故宮沉睡多年,無人看懂真正含義
    眾所周知,唐宋時期以山水畫最為著名,當時的時代潮流主要是反映百姓生活、山水、田園的畫,例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堪稱宋朝畫作的一個代表。它向世人詮釋了宋朝時期百姓生活情況,也是著名的傳世之作。然而,就在南宋這樣一個注重生活表達、盛行山水畫作的時代,竟然出現了一幅另類的畫作。
  • 南宋畫家這幅「鬼畫」,沉睡故宮角落多年,無人看懂其「畫中意」
    其中就有一副古畫在故宮沉睡多年,那就是《骷髏幻戲圖》,它以木偶戲入手,只不過畫的內容卻讓人細思極恐、不寒而慄。 其畫風古怪、構圖陰森,甚至被稱為鬼畫。多年來,一直沒有人能看懂其「畫中意」,這究竟是怎樣一幅詭異的畫作?
  • 故宮藏著一幅畫,畫風詭異有「鬼畫」之稱,幾百年來無人看懂!
    故宮內珍藏的名畫數不勝數,而這之中有一幅畫最為詭異,只因它素有鬼畫之稱。數百年來,無人能懂這幅畫的奧秘,直到今天,它也依然不被世人所接受。這幅畫名叫《骷髏幻戲圖》,它出自南宋名家李嵩之手,這幅畫之所以詭異,是因為它畫中的人物十分奇怪。
  • 故宮有一幅「鬼畫」,看似1人,仔細看3人,而且越看越恐怖
    考古學家借著這些珍貴的文物來描繪千百年前古人的生活軌跡,他們或許在戰場上四處廝殺,或許會和朋友在花間酌酒,無論怎樣都是一幅幅瑰麗的畫卷。很多的名人字畫經過不斷地流傳,就會被收藏家無償的捐獻給各個地方的博物館,就像這一幅被放置在故宮的畫,作為故宮博物館的館藏之物,每每展出總會格外吸引觀賞者的注意,但是還有人居然稱它為「鬼畫」。
  • 八國聯軍搶走慈禧的「鬼畫」,因詭異無償歸還,網友:越看越瘮人
    文/八國聯軍搶走慈禧的「鬼畫」,因詭異無償歸還,網友:越看越瘮人 大家好,小編帶你看歷史,今天的歷史故事已更新。 《聊齋志異》一書,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這本由清朝傑出文學家蒲松齡創作的長篇小說,一直被視作是我國古代志怪小說的巔峰。
  • 女畫家畫一幅「鬼畫」,賣出3次都被退回,最終成為禁畫
    用畫筆在紙上畫出鬼,也不是多麼誇張的事情,不過,烏克蘭有一位女畫家畫一幅「鬼畫」,而她的這幅畫賣出3次都被退回,最終成為世界禁畫,再也沒有人敢買,這位女畫家更不敢賣。二.這看起來就是一副非常平常的畫作,然而當斯韋特蘭娜將這幅畫作擺出來時,接連三位將這幅畫買回家的人,最後又退了回來,就是因為他們說這幅畫是「鬼畫」,擺在家中只會讓人感覺到有鬼的存在,讓他們的生活非常的壓抑。三.
  • 故宮有一副「鬼畫」,被稱為最詭異的文物,至今無人看懂畫上圖案
    「沒半點皮和肉,有一擔苦和愁。傀儡兒還將絲線抽,尋一個小樣子把冤家逗。識破個羞那不羞?呆兀自五裡已單堠。」這是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為《骷髏幻戲圖》題的曲子《醉中天》,這幅圖畫是南宋畫家李嵩所作,因為其怪誕的主題和隱晦的寓意而受到關注,在古畫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 一幅鬼畫賣3次都被退回,被列為世界禁畫,專家坦言不敢看它眼睛
    就比如我們的國畫,不管是在內容還是在藝術創作上,都有一種空靈寫意的風格,在世界上就給人帶來一種寧靜感,一般以墨為主,而油畫則注重寫實,它比一般的畫更為複雜。在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不少珍貴的繪畫作品,每一副都是精品中的精品,非常值得人們收藏。
  • 康熙皇帝的真實容貌,與漢人差別很大,17世紀一幅油畫告訴你真相
    這幅畫是17世紀一位俄羅斯宮廷畫家所畫的康熙皇帝,目前珍藏在俄羅斯國家古代檔案館中。畫中的康熙看起來有些兇悍,並且五官特徵更像是一個「外國人」,與我們故宮所珍藏的畫像反差非常大,那麼到底哪個畫像裡的康熙才是本尊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 她憑一個夢畫了幅「鬼畫」,3位買家受驚嚇退貨,如今成世界禁畫
    她在一次午睡時,突然夢到一個身穿黑色衣服,戴著黑色雨帽的女人站在雨裡,直勾勾盯著她看。這無疑是一個毛骨悚然的噩夢,而直到她被驚醒,也沒搞清楚夢中女人的真實身份。 憑藉這份強烈的記憶,斯韋特蘭娜·捷列茨將夢中的女子畫了下來,她給這幅畫作取名叫《雨中女郎》,掛在自己的畫廊裡待價而沽。有意思的是,竟還真有人買了下來。
  • 故宮這幅「鬼圖」,800多年無人看懂,放大10倍越看越可怕
    他們或寫實匠藝,或妙趣橫生,給我們後世之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我國故宮中有一幅「鬼圖」,距今已有800年的歷史,卻一直沒人能看懂,將這幅圖放大十倍後看越看越恐怖。這幅大名鼎鼎的「鬼圖」名叫《骷髏幻戲圖》,現藏於我國北京故宮博物院。從名字中我們不難發現,此圖描述的主要內容大約就是骷髏鬼怪之類。
  • 女畫家畫一幅「鬼畫」,賣出3次被退回3次,後被列為世界禁畫
    回憶起作這幅畫的場景,斯韋特蘭娜·捷列茨說道:那天,並沒有下雨,我坐在空白乾淨的畫布前,隱約中,看到一位女郎向我走來,她的輪廓慢慢清晰了起來。於是,仿佛受到了指引,我揮筆完成了這幅畫作。被詛咒的畫2011年,來自烏克蘭文尼察市的美女畫家斯韋特蘭娜·捷列茨展出了一副名為《雨中女郎》的畫作。
  • 故宮一幅千年古畫,畫出了三重時空,如盜夢空間
    這幅畫按照所繪內容來看應該稱為《對弈圖》或者《會棋圖》,但它有一個更恰當的名字——《重屏會棋圖》(圖一)。但這幅屏風中的畫也並不簡單,而是同樣如主畫面一樣有三重時間線——過去式是主人在讀書用功,累了之後進入現在式準備上床香香地睡覺了,而將來式就是他已入夢鄉。
  • 故宮最詭異的一扇門,曾被稱為「鬼門」,專家至今未解!
    導讀:故宮最詭異的一扇門,曾被稱為「鬼門」,專家至今未解!眾所周知,中國經歷很長一段時覺得封建社會,而這種社會形態在很多的地方,特別是皇宮還有大戶人家,都體現的淋漓盡致!大的就是祭祀禮儀步驟,小到宮裡的每一塊磚瓦。
  • 「安全雜談」超準的心理測試圖,一幅簡單的畫呈現出你的恐懼
    為什麼一幅簡單的畫會讓人恐懼?看到這裡,你一定想不到,傳說中世界上最詭異的畫就是這張。與其說這幅畫神秘,不如說裡面獨具攻擊性的剪影讓人浮想聯翩:畫中人的帽子兩邊的尖角形的剪影,容易使人產生威脅感;黑衣黑帽與大白臉形成強烈的對比,導致視覺中心的白臉更加詭異了;
  • 宋朝時留下的畫,至今無人看懂,被稱為「鬼畫」
    我國的很多畫作注重於寫意,通常以一幅畫來表達出一種深義,尤其是在古代的畫作上體現得更為突出。而西方追求現實主義,以細膩的表現形式來表達出感想。在我國南宋時期有一名叫做李嵩的繪畫高手,他畫了一《骷髏幻戲圖》,和眾多傳統畫作不一樣的是,很多了人看了半天都不知道他想表達的意思,大家得出來的結論就沒有統一過。
  • 南宋有幅「骷髏畫」,內容看似簡單,600多年卻無人看懂其中深意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攻破開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的趙氏皇族,後宮嬪妃也皆被擄走,北宋就此覆滅。李嵩擅長人物畫,又以風俗畫為主,他的大部分畫作畫的都是農民的勞動生活,然而他留下的《骷髏幻戲圖》卻成為了他人生畫作當中的一大謎團。北京故宮博物館的專家在找到這幅圖時,一度認為這是一幅訪畫,他們認為李嵩不會畫這樣的圖。
  • 清朝有一副鬼畫,百年來無人看懂,放大5倍後,網友:越看越詭異
    《聊齋志異》於康熙十八年(1679年)集篇成集,它還有一個名字叫《鬼狐傳》。從20世紀20年代起,根據原著改編的影視劇就嚇翻了不少人。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幅女鬼圖同樣取材自《聊齋志異》,作者無名,但他精湛的筆法,卻驚豔了無數人。這幅畫叫做《窺窗見鬼圖》,被收藏在國家博物館,大約成畫於100多年前的清末時期。
  • 如何把一幅爛畫,迅速變成一幅好畫?方法很簡單|文人畫三題1
    為了把一幅非爛非好的畫,變成一幅妥妥的好畫,王蒙用了一個特別簡單的方法:他不僅題了詩,而且詩興大發,一下子題了四首:三、夫椒山與洞庭連,半沒蒼波半入煙。堪信鴟夷載西子,館娃宮在五湖邊。四、雲擁空山萬木秋,故宮何在水東流。
  • 故宮一圖譜,畫300多種生物,其中10幅畫面詭異,越看越可怕
    故宮一圖譜,畫300多種生物,其中10幅畫面詭異,越看越可怕!故宮博物院裡珍藏著三卷著名的圖譜,該圖譜共記錄、描繪了300多種稀奇古怪的生物,是一本動植物繪畫兼生物學風格的奇書。創作這套圖譜的作者名叫「聶璜」,是康熙年間的一位民間畫家,此人不僅善於丹青妙筆,而且是一位早期的海洋生物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