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下發公告」到「遭遇強拆」,被拆遷人應該要做好這七件事

2020-10-08 普法徵拆謝律師

強拆,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罔顧被拆遷人意志的強制拆除行為。須知,針對合法建築進行徵收拆遷,其中唯一合法的強拆只有司法強拆,那麼遭遇其他任何直接或間接性的違法強拆行為,被拆遷人都有權通過法律途徑來實現救濟維權。而面對有可能造成自身利益、權益損害的拆遷行為,被拆遷人應做好以下七件事。

一、確認徵收方拆遷程序是否規範、是否合法

有的徵收拆遷,可能從一開始就存在程序違法的問題。拆遷方是否公布了房屋徵收決定?是否下發了房屋徵收補償方案?如果說沒有看到這些文件,拆遷方就要來談補償,甚至是要強拆,基本可以確定拆遷方的是違法的。

二、判斷補償標準是否和市場價值存在明顯差距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拆遷,房屋價值的補償要參照周邊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大家要學會通過分析房屋產權證件是否完整、房屋面積多大、周邊房價多少、補償標準多少等方面問題來明確現有補償標準與法律規定是否存在明顯差距。

客觀理性的做出判斷,對於補償問題做到心中有數,這樣在和徵收方談判時才能夠有理有據,而不至於被牽著鼻子走。

三、和徵收方談補償時保持頭腦清醒,並錄音

徵收方在決定啟動強拆之前,往往會和被徵收人開展三次左右的談判,隨著談判的深入補償標準也會有所變化。在每次談判進行時,大家都要保持理智,保持頭腦清醒,特別值得注意的一點是要有證據意識。談判中可能徵收方或許會說出一些強拆的言語,提前釋放強拆的信號,這時候大家進行了錄音,做了證據保留,是有利於後期的維權的。

四、保留好房屋證件並守護好房屋

如果說強拆是不可避免的,或者徵收方有著比較強烈的強拆行動傾向,那麼大家一定要提早準備。可以從這三方面著手,一是轉移並保留好房產證件及其他合法手續,這些是房屋權屬的直接證明,不能輕易遺失;二是提前轉移貴重財產物品,比如古董字畫等,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三是要對房屋周邊及內部環境進行相對完整的拍照和視頻錄製,以保留其存在的證據,其次家裡最好是時時留人,以免遭遇偷拆強拆。

五、及時報警,敦促警察對非法強拆立案調查

很多人遭遇強拆情緒比較激動,提醒大家切勿以暴制暴。科學的做法應是第一時間報警,接到報警警察有出警的義務,如果到達現場未對違法強拆行為進行阻止,屬於不作為;如因故未能到達現場,可在事後到縣公安局書面報警,警方有義務對破壞公民財產的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如果不立案,屬於不作為,當事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的方式來促使警察立案調查。

報警後會形成記錄備案,這是後期法律維權可以調用的證據之一。大家要對報警電話進行錄音,對出警情況進行拍照錄音。

六、做好第一手證據收集,錄音拍照或視頻

強拆發生時,外界環境的衝突性會比較強。此時我們要冷靜對待,不要魯莽,不要硬來。最好的方式是理智地記錄強拆事實,「強拆現場」強拆現場是當事人事後維權的強有力的重要證據,因此,一定要及時對強拆實施現場進行攝影攝像。攝錄的畫面一定要清楚,包括強拆實施過程,參與強拆的人員情況都要攝入畫面。

七、強拆後,立即提起訴訟,用法律手段維權

實踐中很多被徵收人遭遇強拆後會選擇信訪,這種做法極有可能會致使錯過法律維權的時效。必須要整理收集好證據,及時的啟動法律程序,通過行政訴訟來確認徵收方的強拆行為違法,並爭取公平合理之補償。

如果大家覺得自己的拆遷補償不合理或者有相關疑難問題,可以私信聯繫我,提供免費諮詢!進入文章尾部「了解更多」聯繫免費諮詢,我們將為您帶來最專業的法律幫助!

相關焦點

  • 遭遇強拆,害怕權益受損?別急,知道這7條,遭遇強拆有辦法
    拆遷是城市發展、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舊城改造也往往伴隨著拆遷的進行,雖說拆遷拆遷在很多情況下是有益處的,但是在拆遷的執行過程中,由於一些人為原因,常會出現非法強拆等現象,損害到普通百姓的利益。是否下發了房屋拆遷補償決定?如果沒有這些文件就進行強拆,可以確認拆遷方的行為是違法的。二、判斷自己房屋市場價值和補償標準是否存在差距通常,被拆遷人不籤字不搬遷都是因為對補償不滿意。但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情緒化階段,應該進入實際調查階段。
  • 根據國家拆遷法律的規定,拆遷方進行拆遷要做到「七個必須」
    雖然"公告"好像只是一個簡單的程序,但這是法律規定的拆遷中不可缺少的程序,行政機關有責任和義務進行公示和公告。對於廣大被拆遷人,沒有公告程序就意味著知情權的喪失,因此應當按照法律規定要求公告,對方拒絕公布有關信息或者不能提供,被拆遷人有權拒絕拆遷、拒絕籤訂補償協議,且可以通過法律手段解決。
  • 根據國家拆遷法律規定,拆遷方進行徵地拆遷要做到「七個必須」
    雖然"公告"好像只是一個簡單的程序,但這是法律規定的拆遷中不可缺少的程序,行政機關有責任和義務進行公示和公告。對於廣大被拆遷人,沒有公告程序就意味著知情權的喪失,因此應當按照法律規定要求公告,對方拒絕公布有關信息或者不能提供,被拆遷人有權拒絕拆遷、拒絕籤訂補償協議,且可以通過法律手段解決。
  • 做好這5件事,違法強拆「不攻自破」
    那麼,從徵收項目開始的那一刻起,被徵收人應該做些什麼才能有效地「防止」違法暴力拆遷的騷擾,最大限度地減少造成不幸後果的可能性呢?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討論這個話題。這就是所謂的「未雨綢繆」,要想防止強拆,在強拆離我們還有一段時間、距離程序、步驟時就開始下功夫,這叫做防患於未然。律師在這裡想強調以下五件事情,做好了,強制拆遷可能還會發生,但是概率可能會大大降低:第一,確保房屋的所有權是明確的,沒有權利糾紛。
  • 房屋遭遇強拆,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
    在房屋拆遷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被拆遷人與拆遷人之間由於拆遷補償沒有達成一致而產生糾紛,拆遷人有可能為了儘快完成拆遷工作及自身利益,在沒有徵得被拆遷人同意的情況下對房屋進行強拆。而這樣的行為嚴重損害了被拆遷人的利益。面對強拆的行為,很多被拆遷人往往束手無措。如果被拆遷人遭遇了強拆,應該採取什麼措施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針對強拆問題,律師為您解答。
  • 2020年,拆遷中遭遇了強拆,被拆遷人的損失該怎麼辦呢?
    導讀:拆遷中,房子被強拆似乎是一個常見的現象。這其中,有合法的強拆,也有違法的強拆。但不管是合法還是違法,對於被拆遷人來說,都是不小的損失,有的甚至直接影響到一家人的基本生活。也就是說,拆遷中遭遇了強拆,很可能會讓一家人沒有了基本的生存條件。在這樣的情況下,強拆過後,被拆遷人的損失該怎麼辦呢?
  • 被拆遷人應該要知道的法律常識:節假日不能實施強拆
    這家太難搞了,死活不讓拆,等周末、節假日他們家沒人了,直接給推了,實踐中有的徵收方抱著這樣的想法。節假日到了,想要帶著一家人出去遊玩一番,但自家房子被劃入徵收範圍內,出門不在家房子會不會莫名其妙地就沒人,實踐中有的被徵收人有著這樣的擔憂。
  • 如果房子就要被強拆了,被拆遷人該如何力所能及的維權?
    而大多數被拆遷人掌握的法律知識不充分,法律意識薄弱,一旦遭遇強拆,根本沒有辦法好好的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甚至因為錯誤的回擊方式而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那麼,如果真要面臨強拆了,被拆遷人能做什麼來保護權益或挽回損失。
  • 遇到徵地拆遷,被拆遷人要抓住這「四個階段進行維權」的機會
    對於被徵收人來說,徵地拆遷應該是一個很好的能夠有效改善生活質量的機會。然而徵地拆遷在具體的推行過程中,總是面臨變味的窘境,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之下,部分徵收方利用自身的職權之便,違規拆遷導致亂象叢生,這最終帶給被徵收人的就是「不公平」,利益嚴重受損。如何能使徵地拆遷的好處落實在自己身上,這要求被徵收人面對不合理、不公平的行為,一定要學會維權,保護權益不受侵犯。
  • 面對違法拆遷,被徵收人要善於用「七個必須」原則來維護合法權益
    補償不合理,這似乎是全國各地進行徵收拆遷的一個通病。從立法層面來講,實際上可以找出許多保護被徵收人權益的規定。顯然,立法者的本意其實是要讓徵地拆遷有利於民。然而,為什麼好的法規和好的政策不能在實踐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有的人拆遷之後反而落得居無定所、越拆越窮的局面,這無疑與徵收方的不完全守法行為有關。
  • 在徵地拆遷中遭遇違法強拆就別忍氣吞聲了!該起訴就起訴
    在徵地拆遷中,相信有不少被徵收人們都遇到過或者見過徵收方的強拆行為。這裡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在實踐中,比較普遍的是違法強拆,但也有很多地方行政機關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進行司法強拆。在這裡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大家在徵地拆遷中遭遇違法強拆後,是忍氣吞聲呢?還是會決定通過法律途徑來解決問題?您先想著,我先來給大家講一個案例。
  • 誰強拆了我的房屋?房屋被強拆了沒人承認實施的強拆應該找誰負責
    在房屋拆遷中,有不少被徵拆人在沒有籤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時候,房屋就直接被強拆了。就近幾年來說,沒有任何手續,強制拆除案件屢禁不止,近段時間以來,不少地方又掀起了狠抓『強拆』的浪潮,違法強拆給房屋所有權人和利害關係人確認強制拆除主體帶來很大的困難,同時也給司法審判帶來了不少壓力。
  • 接到徵收強拆通知後,這6件事早做準備
    得知要拆遷了,請做好這些事。一、清點資產在面臨拆遷的時候,拆遷戶不清楚自己家裡有多少資產,企業主不了解自己企業的資產狀況,更不清楚應該補償多少。即使與拆遷方談判,也是無從下手。有的人根據一些傳聞漫天要價,也有一些人等待拆遷方評估價格。但是評估公司都是拆遷方指定和委託的,評估價格普遍較低。被動等待並不是個好辦法!
  • 遭遇司法強拆怎麼辦?
    遭遇司法強拆怎麼辦?「律師,我們家附近這段時間正在拆遷,但是我們家對拆遷補償一直不滿意,我們之前就想著,我們就是不搬,覺得肯定不敢強拆我們的,哪曾想到我們最後收到了法院發來的強拆裁定書,我們一下子就蒙了,不是說強拆違法嗎?怎麼就能拆了?」這是前兩天浩碩律師收到的當事人的真實案例。
  • 被拆遷人不知道的拆遷維權誤區,沒有被強拆就無法起訴嗎?
    由於缺乏法律知識,許多被拆遷家庭在維護其權利方面存在許多誤解。例如,沒有強拆,你訴誰?」這類問題,事實上,許多被拆遷的家庭都有這樣的誤解,認為遭遇拆遷,想找律師維權,保護自身的權利,在房屋被強行拆除後才要求律師幹預,否則,這所房子就沒有被拆除,怎麼能起訴?現實中,在土地徵收拆遷維權領域中,這種認為「只有強制拆遷才能被起訴」的觀點是非常錯誤的。其中各種道理,拆遷律師將會仔細解釋。
  • 拆遷律師楊在明:想提高徵收補償?做好這10件事很重要!
    二、確保涉案土地、房屋權利依法確定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實踐中,徵收方慣用「以拆違代拆遷」的手段來對被徵收人實施逼遷、強拆,其問題根源就在於涉案房屋本身存在權利瑕疵、破綻而被徵收方充分利用。出於複雜的歷史與客觀原因,許多房屋特別是農村的房屋存在「無證」「少證」的狀態,這就為日後面臨徵收時的補償糾紛埋下了伏筆。
  • 在徵地拆遷中遭遇強拆,造成財產損失咋辦?趕緊來看看
    在徵地拆遷中,不管是城市拆遷還是農村拆遷,只要被徵收人與徵收方遲遲不能達成一致協議,那麼徵收方很有可能會採取一些違法行為迫使被徵收人籤署補償協議。更有甚者直接強拆被徵收人的房屋,在實踐中,廣大被徵收人遇到後者的情況比前者的要多。我在接觸這種違法強拆案時,被徵收人的房屋在被強拆時,自己房屋內的財產可能還沒有轉移。
  • 合法房屋還敢以違法的形式進行強拆?法院:強拆違法且賠償損失
    相信不少被徵收人在徵地拆遷中都遭遇過或見識過徵收方違法強拆房屋的行為,造成這種行為最廣泛的原因大致可以理解為被徵收人不滿意徵收方提供的拆遷補償數額或者拆遷補償方式等。看過我以往的文章的話,咱們被徵收人在遭遇徵收方的違法強拆後一定要及時提起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在人民法院判決確認徵收方強拆違法後,應當提起國家賠償的申請。這不,有被徵收人按照我所說的方法操作後,得到了徵收方賠償的500萬元。
  • 履正拆遷律師-房屋被強拆了應該找什麼部門
    房屋被強拆了應該找什麼部門?當身邊有人問你說自己的房子被強拆了應該找什麼部門時,大家是不是覺得非常惋惜,流離失所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一方面他們的房子被強拆卻不知道被誰強拆,另一方面他們還寄希望於政府部門,希望相關部門能為他們做主,那麼房屋被強拆了應該找什麼部門呢?下面四川履正律師為大家詳細介紹。
  • 拆遷律師說案:當繼承房屋被以拆違名義強拆,被拆遷人該怎麼辦?
    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案例是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燕薪律師代理的一起房屋強拆維權案,繼承房屋以拆違名義強行拆除,被拆遷人該如何進行維權?那就通過以下案例了解一下吧!2017年5月,本案白某位於杭州市某村的房屋被一夥不明身份人員以拆違名義強制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