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媽媽,為孩子做過最自豪的事是什麼?把自己修煉成行業專家

2020-08-13 媽媽私房書單

與書結緣

我晚上喜歡到公園溜達溜達,走累了坐在公園的路燈下刷刷手機。

天曉得我用了多長時間,看完了一篇濃縮版的曹德旺傳記,不到一萬字。這個男人白手起家,幾經磨難,曲折輝煌的一生,充滿了很多玄學色彩,又有很多讓人感覺振奮的地方,比如他幼年雖然頑劣異常,從小調皮搗蛋,初一就輟學,但是卻自學成才,愛書成痴。

今年的讀書計劃裡有一項是讀名人傳記,我也確實這樣實施了。看了這些了不起的成功者,我不免為自己感到慶幸:多讀書,多學習,總是沒錯的。

比爾·蓋茨說:每個成功者都是閱讀者。

查理·芒格說:我見過的聰明人,沒有不愛閱讀的!

關於讀書,我最鍾愛的一句,還是初中時一見傾心又驚豔不已的魯巴金的那句:

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我對思想的執著,也許源於帕斯卡爾的一句話:人是會思想的蘆葦。人是很脆弱的,但是有思想讓人高貴。


我喜歡讀書,但是童年很匱乏,能讀的書很少。我家過去的貧困,現在想來簡直是赤貧階級,父母結婚後分家,連一口像樣的鍋都沒有,兩個瓷盆扣起來煮飯用。父母也都知道孩子將來要上學才有出路,他們會送孩子進學校,卻不懂多給孩子買一點書,有一半原因是因為窮吧。

父母以耽誤學習為由,不買電視機。童年的娛樂很少,我對書的渴望,很誇張,飢不擇食,小學同學帶到學校的書,哪怕是一本笑話集,我也想方設法借過來看看。

在路上撿到一片紙,也要看看上面的字寫了什麼。有一天我撿到了亦舒《她比煙花更寂寞》的封面,氣死我了,還有一段小說內容簡介,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卻不知道去哪裡找這本書。

大學念了中文系師範類,學校的圖書館很大,每次去都感覺無力回天,這麼多書,我每一本都想看——啥時候能看完?學富五車到底是什麼感覺?除了泡圖書館,我還瘋狂購買自己喜歡的書,我把港臺作家挨個搜羅著買,以至於畢業論文就圍著臺灣女作家簡媜寫,老師審一遍直接通過。

畢業後結婚生孩子,感覺自己是個白痴,養孩子的知識啥也不懂,媽媽不懂,婆婆還是舊式經驗,根本不能用,很多說法都是錯誤的,幸好我可以上網查資料。犯了幾次嚴重的錯誤後,我決心不能再有無心之失,這樣下去娃被自己坑慘了。不能把孩子當小白鼠,在試錯中讓孩子承受傷害和損失,畢竟成長只有一次。

父母無證上崗,慚愧慚愧。我買書自學,幸好有書可以讀,從此踏上了讀教育學、心理學、營養學、社會學等亂讀書的路。除此之外,買烹飪書學做菜,買手工書學做玩偶,查資料給孩子打造陽臺花園,買羅大倫的書學小兒推拿……為了讓孩子看到保持身材的必要,減肥50斤,順便拿了一系列高級健身教練認證。

我這種媽媽不孤獨

有多少事業成功,被旁人稱讚為人生贏家的女人,做了媽媽後,發現自己完全是懵掉的,養孩子是一門全新的學問。無論你是大學教授,還是身價百萬的企業家,教育問題都要專門學習,這就是隔行如隔山

伊坂幸太郎說: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需要通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每一個深愛孩子的父母,意識到自己養育孩子知識儲備的匱乏,也覺得自己很可怕。

我後來遇到很多媽媽,聊起養孩子的經驗,很多媽媽為了孩子,簡直人生開掛:

孩子喜歡吃蛋糕,媽媽自學成烘焙大師,後來乾脆開個甜品店;

孩子喜歡讀繪本,媽媽就查資料學習如何甄選繪本,後來越買越多,乾脆開了一家兒童繪本館,做起了租借服務;

我在某個平臺直播裡,遇見一個為了女兒學習朗誦、健身、插花、服裝面料的牛人媽媽,這世上真是沒有白走的路啊,她現在教網友如何發聲,直播賺錢。

學心理學的時候,遇到我的課程導師,女兒出生後,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生活,他努力把收入提升10倍,從河南農村殺到鄭州,買到了不錯的學區房……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如果你不曾為人父母,你永遠無法確切體會,一個人有了孩子,有了軟肋,又有了鎧甲是什麼感覺。

著名主持人王小騫,41歲生下女兒早早,跟女兒交流發現自己竟然重蹈覆轍,重複自己最討厭的媽媽曾經的那些話,她44歲背上書包,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讀碩士課程,這就是後來我們看到的王小騫,她多了一個身份,親子教育專家——她為了養育女兒,去考了一個心理學碩士,獲得了婚姻與家庭心理指導師認證,把自己的養育理念,寫成了一本書《媽媽知道怎麼辦》。

我從讀書到寫作的過程,可以看作是水滿則溢的結果。感覺自己就像一個空瓶子,不停往裡裝知識,直到某天寫作夢再浮現腦海,說做就做,開個帳戶就開始公開寫作,分享自己的見解。我讀書速度快,寫作是為了更好地讀書,如果理解費曼學習法,就知道我在講什麼了。

我從讀書裡獲取了營養,讀到一本好書,經常逢人說項,但是身邊的媽媽總說自己忙,沒時間讀書。為此我鬱悶過一陣子,在朋友圈分享讀書,也總被人奚落「不食人間煙火」,我轉而到網絡分享,在不同平臺開設帳戶「媽媽私房書單」,這是我的初心。

我喜歡讀書,女兒也跟著我讀書,她五六歲的年紀,就能隨手拿起一本書無障礙閱讀。偶爾遇到不認識的字,連蒙帶猜,或者問爸爸媽媽,反正她樂在其中。說話的時候,經常語出驚人,各種成語亂入,有的用得恰如其分,有的用得啼笑皆非。

推薦書單,背負圖錢的質疑,一本書幾毛錢的佣金,有時候我就懶得做。說實話,書是所有商品裡利潤最薄的,但書是所有商品裡最值得付費的

臺灣心理學家、腦科專家洪蘭曾經說過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1969年,她到美國留學,恰逢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全美學生停課,一起在禮堂觀看電視直播。洪蘭看到貴賓席上坐著一個人,她沒想到這個人居然飛行員查爾斯·林白

這讓洪蘭非常驚訝,1927年,飛行員林白駕駛飛機從紐約飛到巴黎,中途不著陸,他成為跨國大西洋的第一人。她沒有想到這個人居然還活著,並且看到了人類登上月球。在洪蘭的認知裡, 從飛機橫跨大西洋到飛上月球,這中間應該有一個巨大的時間差,沒想到人類居然能進步這麼快這麼大。

這件事情給洪蘭的震撼,讓洪蘭意識到文字傳承的力量閱讀的重要性。她在《臺灣名人堂》節目採訪中說:「你窮一生之力寫一本書,我花兩個禮拜把你讀下來,我今天不要重蹈你的覆轍,我不要做你做過的實驗,我不會犯你的錯,我在你的肩膀上!

如果父母能意識到書籍的可貴,就不會吝嗇買書的錢,如果父母能意識到讀書的重要性,就會放下手機,默默捧起一本書。孩子看到父母的行為,勝過父母千萬句說教,教育最好的效果,本來就是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

讀書最功利的價值莫過於「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讀書給我的知識和見識,讓我寫作換了稿費和廣告收益,我在百家號收益最高的一篇文章,大概有一萬多塊錢進帳。但是,我最開心的還是我的孩子在我的影響下,十分喜歡看書,而且安安穩穩坐得住,一坐就是半天。

史斯克蘭·吉利蘭在《朗讀手冊》裡寫道:「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 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櫃櫃的黃金。 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 —— 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我希望我的孩子將來回憶童年,也能這樣自豪。

學習成長的路仍然很漫長,我寫這篇文章,是希望給那些在後臺給我留言以及在文章底部給我評論的讀者們一個自我簡介,沒有人可以一口吃成胖子,無論是讀書學習,還是寫作賺錢。我也自學視頻製作,從錄製、剪輯、加字幕、做特效等一系列流程全部摸熟,從小白到精通,全部靠學習,以後可能還會開直播跟大家交流分享。

我依然在學習和自我成長的路上,出門的包裡都帶著書,隨時隨地閱讀。當然,我今後依然會寫書評和讀書心得,分享我的快樂,推薦我認可的書籍。


相關焦點

  • 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了嗎?
    母雞都知道孩子大了要讓孩子學會自己找食物,小雞大了如果還跟著雞媽媽等著吃食物,雞媽媽立刻就把小雞啄走,讓小雞自己去尋找食物。想想看,我們的有些家長真是連這樣的母雞都不如。,至今仍然巋然不動,但有多少個孩子真正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 如何改變孩子「做什麼事都是為家長做」的觀念?
    家長提問:由於家長無微不至的照顧及過多的呵護,使孩子認為他做什麼事都是為家長做的。家長如何才能改變他的這種觀念?平等書院首席專家解答:這位家長說,「由於家長無微不至的照顧及過多的呵護」,那麼,什麼是對孩子真正的照顧與呵護?
  • 孩子是爸爸媽媽的自豪
    今天中午和寧寧回姥姥家的路上我們討論了一個話題:孩子有十點是讓爸爸媽媽最自豪的:自豪1:把你生得健康、聰明、漂亮、可愛自豪2:你用稚嫩的聲音叫爸爸媽媽自豪3:你邁出人生的第一小步伐自豪4:你走進幼兒園的那一刻,開始啟蒙教育自豪5:你戴著紅領巾高高興興的上學去自豪6:你順利的度過青春期自豪7:通過你的努力
  • 學會崇拜,學會自豪,為孩子自豪就是給孩子力量
    從孩子哇哇墜地的那天起,做父母的可以不為其他的事情自豪,而無一不為自己創造的「生命」——孩子,這個萬物之靈而感到自豪。自豪到什麼程度呢?要自豪到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應眼含熱淚地欣賞她、擁抱她、讚美她、為她而自豪。
  • 做媽媽最重要的是什麼?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作為三個孩子的母親,如果你問我,做媽媽最重要的是什麼?我會告訴你:無它,就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曾經對我媽媽的管教方式和語氣態度頗有微詞。然而事實上,我也在不知不覺中,模仿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所受的一些教育模式。當孩子們不聽我的話,或者做事不順我的心意時,我就會心煩氣燥,忍不住大聲斥責她們,正如我媽媽當年對我一般。多少次,我都暗暗發誓,自己絕不會做像她那樣的媽媽。
  • 2015做媽媽通關,2016做更好的自己
    ◆ ◆ ◆ ◆ ◆回顧這一年,最痛苦的事:睡不夠!當媽以後,睡個自然醒成了我最大的奢望。看著快垂到地面的黑眼圈,我深深的感嘆:傳說中的天使寶寶真的只在別人家!白天不懂夜的黑,要餵夜奶的媽媽傷不起!有人說,白天你要抓緊休息!我去,說這話的人一定沒生過孩子。要知道,什麼24小時,這白天對我而言就是「娃醒著」和「娃睡了」的區別。
  • 如何做一個從容淡定的媽媽
    引領右腦專家調查發現: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有4個部分:成長環境、教育方式、教育規劃以及家長的性格與情緒。而這其中,家長的性格和情緒是最重要的因素。那麼,如果把情緒的修煉進行歸類和整理,最終凝聚成四個字:慢、靜、思、穩。第一個要修煉的就是慢我們平時在工作中,或者做事時,可能希望高效、速度,但是在育兒過程中,反而是越慢越好。
  • 讓孩子自己做選擇=尊重孩子的努力
    下面是一個爸爸的講述:我和妻子正要帶孩子過馬路,他今年3歲。孩子不願意我們拉他的手過馬路,他老想掙脫,有時候在馬路中間也這樣。這次過馬路前我問他:寶貝,你有兩個選擇:你要麼牽媽媽的手,要麼牽我的手,或者你再想出其他保證安全的辦法。「孩子想了一會兒,說:我抓著推車。」
  • 媽媽很苦惱:寶寶什麼都搶著自己做怎麼辦?
    1~3歲的寶寶,什麼都搶著做,不管自己能不能勝任。出門去玩,他要自己戴帽子,如果媽媽為他戴上了,他會哭鬧著摘下來,煞有介事地重新戴一次;寶寶看到奶奶包餃子後,過幾天,要和面給爺爺「包餃子」吃;媽媽給寶寶洗臉,他會甩開媽媽,伸出胖乎乎的小手自己洗。這個年齡段的寶寶,神經系統小肌肉發展不夠完善,不能完成較複雜、較精細的動作,那麼寶寶要做事的時候,媽媽是否要阻止呢?
  • 媽媽當女兒的面模仿她做過的事:父母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你有沒有嘗試過在孩子面前模仿他做過的事?有位外國媽媽當著女兒的面模仿女兒曾經不小心製造出來的&34;,女兒的反應可愛又暖心,也讓人感受到這個家庭平時的教育如何。媽媽當女兒的面模仿她做過的事第一件事,這位媽媽端著一碗麥片走過來,結果&34;摔倒了,麥片灑了一地。
  • 《你是孩子的光》:如何做一名好媽媽?「GOLD」路徑幫你找到答案
    生完孩子之後,大概一地雞毛是很多媽媽的生活常態,但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生活。有一句話說得好,心中有目標,眼裡都是方法。那麼,我們不妨為自己定一個目標,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我希望5年後的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以此為目標,我現在具體要做些什麼,等等。
  • 媽媽當女兒的面模仿她做過的事:父母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
    你有沒有嘗試過在孩子面前模仿他做過的事?有位外國媽媽當著女兒的面模仿女兒曾經不小心製造出來的"麻煩",女兒的反應可愛又暖心,也讓人感受到這個家庭平時的教育如何。媽媽當女兒的面模仿她做過的事第一件事,這位媽媽端著一碗麥片走過來,結果"不小心"摔倒了,麥片灑了一地。她手足無措地坐在地上收拾著,女兒看到後溫和地說:"你怎麼了?"
  • 管教孩子,你要先做對一件事
    孩子到了2歲,模仿的能力開始爆發式增長,朋友常說看到自己家2歲的女兒穿著媽媽的高跟鞋在家裡走來走去,有時還拿著媽媽的口紅在嘴唇上塗抹。託託也常常模仿我和爸爸不經意說的一句話,而且用在特別恰當的場合,讓我們不得不感嘆小孩子的潛力無窮大!
  • 「父母對你做過哪些事,是你發誓絕不會對自己孩子做的?」
    最近Askreddit上有這麼個帖子:你父母對你做過的哪些事,是你發誓絕不對自己孩子做的?網友們的回答中,有一些「看似不那麼嚴重」的事,卻特別能引起共鳴......2我被打過屁股。我覺得自己長大成人後也會打孩子屁股,因為這不是什麼多大的事,也是一種糾正孩子錯誤的方法。
  • 換個說法6 要為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負責
    這是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著力培養的良好習慣。不論孩子有什麼過失,只要他有一定的能力,就應當讓他承擔責任,這才是父母真正的愛心。小男孩有點迫不及待地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吃漢堡。」女主人很高興小男孩能夠喜歡自己的漢堡,就高興地把漢堡端到小男孩面前,說:「來,寶貝,吃吧!」誰料,這時男孩的媽媽嚴肅地對女主人說:「不行,我兒子說過他不吃西餐,他得為自己所說過的話負責,今天他不能吃漢堡!」男孩著急地哭起來:「媽媽,我要吃漢堡!」但是,男孩的媽媽根本不為所動,只是對兒子淡淡地說:「你得為自己說過的話負責。」
  • 盤點這些年為寶寶做的美食,已修煉成了大廚師
    為了讓寶寶多吃點,你們有什麼好辦法?我們就是變著花樣的為寶寶做美食! 隨著寶寶長大,這些年為寶寶做的美食,也是贊贊的啦!私房菜就為了寶寶,就這樣做成了! 為了做小蛋糕,我們還專門買了烤箱,只為寶寶變著花樣做美食!
  • 家庭教育中,爸爸媽媽如何修煉自己很重要,父母是孩子的行為導師
    都說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裡也是孩子最早接受的教育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麼平時遇到不懂事的孩子會被說「沒教養」,其實最主要的因素是父母的教育出現了問題。,正值下班高峰,地鐵有些擠,可能是出去玩累了,孩子跟媽媽說想坐著,這位媽媽沒說什麼就蹲下來,讓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並小聲說:「叔叔阿姨們上班都累了,我們寶寶長大了,可以自己站好對不對?」
  • 為星星的孩子做一點事
    為星星的孩子做點事  ◎中山大學附屬中學高二(2)班 陳天涵  每年的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關愛日」。自閉症的孩子們似乎更願意沉浸於自己的世界,不被外界所打擾,正是源於此種原因,他們也被稱為「星星的孩子」。
  • 聰明媽媽會引導孩子自己做決定,寶寶也能獨當一面
    做飯前,媽媽問明明:「兒子,你想吃點什麼?」明明:「啥都行」準備帶明明出去玩的媽媽問:寶貝,你喜歡玩什麼呢?「不知道」明明回答。其實,明明這樣的媽媽很多,她們平日表現的很忙,不但自己忙,還督促孩子也跟著自己忙。甚至完全忽略了聆聽孩子的聲音,省略了孩子獨立思想和他們獨特的個性。只是一味的拖拽著孩子前行。有些父母會說:我又不是心理專家,哪裡懂什麼孩子的心理啊!
  • 全職媽媽,你應該為自己自豪
    而是記得告訴自己,我很棒,我足夠努力,我是個好媽媽!」。當時看完這句話,眼睛一熱,眼淚就出來了。是的,我們雖然不是最好的媽媽,我們依然還有很多不足,但是我們在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我們應該為自己自豪。全職媽媽四年,讓我深刻的體會到,育兒也是在育己——我們在養育孩子的同時,也是在不斷的豐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