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社會,知識淺薄,毫無心理承受能力,不知道進了社會為什麼就變了。
原本以為社會很簡單,誰知工作後就像一隻小白鼠一樣,在社會的大鍋裡被翻來翻去。
被同事排擠,欺負,想找人傾訴排解。
找朋友和家人,他們會耐心的跟你講一講關於社會的那些事。
漸漸地需要傾訴的地方越來越多,負能量也越來越多。
傾訴欲太強並不是件很好的事情,不光是負面能量,還有我們的成就,成績,未來規劃,生活點滴,去哪裡玩,我們都想去分享一下。
擁有強大的傾訴欲望,這是一種巨大思維陷阱,生活在傾訴與分享裡,會讓你失去處理情緒和自我調節的能力,任何事都不會解決,不知道怎麼處理。
牛耕田回來,疲憊不已,看到了狗,牛便跟狗抱怨「老朋友,我真的太累了,好想休息一天。」
狗走了後遇到貓就說「我看到牛了,它實在太累了想要休息一天,也難怪主人給它的活太累了」 。
貓轉身和羊說「牛抱怨主人給它的活太累了,明天不想工作了」。
羊對雞說「牛不想給主人幹活了,它抱怨活太多太重,也不知道別的主人對它會不會好點」。
雞對豬說「牛不準備給主人幹活了,想要去別的主人家看看,也是阿,主人還用鞭子打它,一點都不心疼它」。
主婦晚飯前給豬餵食,豬就說「主婦,我有事情對你說,牛不願意給主人幹活了,它要去別的主人那裡,這活太累了,你要好好教育它」。
得到豬的報告,主婦對主人說「牛要背叛你,它想換個主人,你準備怎麼處置它」。
第二天牛就被殺了。
無心的一句話,以訛傳訛不知道最後這句話會變成什麼樣子。
在與人交談時我們都應該有所保留,收起傾訴欲與分享欲,不要像牛一樣什麼事都做了,到最後還是被淘汰。
世間險惡說什麼做什麼都得慎言慎行,生存很難,但不要因為自己的無心之舉讓自己更難。
在擁有負面能量和很累的時候,要學會自我調節情緒,排解壓力,我們最終都是在學著與自己相處,學會自我調節是必備的一項能力。
在進行自我調節時我們需要以下兩點:
1:了解自身情緒:
知道什麼時候開心,什麼時候不開心,因為什麼不開心。
2:處理自身情緒:
了解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你該如何調節自身的情緒。
樊登老師曾說:當你莫名其妙的心情不好,一定要小心莫名其妙,世界上沒有莫名其妙的事,你往深探索,一定會發現有一個潛意識的東西在等著你。
1:察覺到自己情緒有問題時,去自我分析是什麼事情導致情緒不好。
2:找到原因後,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應該怎麼做心情才能好起來。
3:釋放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發洩方式。
4:自我反省:這次發現解決問題,下次就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任何時候,一個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不應該使一切行動都受制於自己的情緒,而應該反過來控制情緒。無論境況多麼糟糕,你應該努力去支配你的環境,把自己從黑暗中拯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