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經歷過或正在經歷這樣的苦惱:給孩子說話,一遍兩遍聽不見,第三遍的時候,家長出於無奈,嗓門就上去了,隨後孩子很不情願地去執行家長的命令。
孩子真的是聽不見嗎,還是另有隱情?
為什麼孩子會「聽不見」?
1、 對於3~4歲的寶寶來說,探索欲增加,關注和在意事物變多了;同時,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變長了,已經能持續12~25分鐘,在這個過程中,他會全神貫注地投入到自己正在做的和感興趣的事情中,不喜歡被打斷或打擾。
2、 專家認為指出:孩子在兩三歲時是第一個叛逆期,在此之前,他們認為自己和母親是一體的。兩歲以後,他們慢慢發現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於是常會用「我不要」來回答問題。
六七歲的孩子又迎來第二個叛逆期,這時候獨立意識開始萌發,總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嘗試做一件事。當被家長命令時,他們會用「聽不見」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另外,家長讓孩子做一件短時間達不到的事情,孩子也會裝聽不見。
怎麼讓孩子「聽得見」?
一旦寶寶形成這種「忽視」和「聽不見」的習慣,將會對他日後的人際交往埋下很大的隱患,對寶寶自身的成長也尤為不利。
因此,當寶寶屢屢出現「忽視」和「聽不見」的狀況時,爸爸媽媽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給寶寶提的要求要儘量簡單
爸爸媽媽在和寶寶說話或者提出要求時,要儘量使自己的語言簡單、明了,要求也儘量要單一。
最好能夠說出需要寶寶做的2~3個步驟,不要一次說得太多。
與此同時,偶爾讓他重複一下你說的話,也能幫助寶寶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2、確保寶寶的注意力在你這裡
跟寶寶說話的時候可以走到他的跟前,叫他的名字,讓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你這裡,當寶寶的眼睛看著你的眼睛時,再說話。
如果周圍環境太吵鬧,可以把他帶到另一個安靜的房間,再和他談話。
3、給寶寶一些過渡的時間
如果寶寶是因為太專注沒聽見的話,不是特別緊急的時候不妨可以多給他一些時間。
如果總是不斷地打斷和打擾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僅會讓他日後更不願搭理你的要求,而且對寶寶專注力的發展也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可以找個機會,輕聲提醒他一下,給他幾分鐘的過渡時間。
4、儘量用柔和的聲音和寶寶說話
當你總是用大喊大叫的方式和寶寶說話,或者直接下指令,很可能導致寶寶會越來越「忽略」你的言語行為。
事實證明,你越是用輕柔的聲音和他說話,他便越會更容易認真地注意聽你說話。
5、寶寶說話時認真聽
如果家長對寶寶說的話總是十分重視,那麼他也會很願意聽話。
寶寶說話時,看著他的眼睛,認真地傾聽他所說的每個字,同時還可以提出一些與此相關的問題,或和寶寶一起談論,這會讓寶寶知道,你真的在認真聽,並且參與到了其中。
長此以往,寶寶也會對你說的話給予重視。
家中每個成員都是平等的,家長應該用尊重的語氣與孩子同頻交流,給予寶寶多一些耐心和寬容,同時也不要忘記讚賞哦!
你家的寶寶有這種情況嗎?你是怎麼解決的呢?把你的小妙招留在下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