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懂禮貌,這3個方法要掌握,將來孩子會更有出息

2020-09-04 薇薇育兒記

一個有禮貌的人總是能夠受到身邊人的喜歡。有禮貌的人,他們的朋友也會非常的多,在工作的過程中一旦遇到了困難,總是有貴人前來幫助。有禮貌的人總是帶給我們很多的歡欣和快樂,所以說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有禮貌的人。眾所周知,寶寶的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天,那麼我們在三歲之前更應該對寶寶進行禮貌這方面的禮節教育。

前不久和閨蜜一起坐公交車去公園裡玩,剛上車的時候前面有一對母子。媽媽看起來很溫柔大方,寶寶只有兩三歲的樣子,雖然年齡小,但是沒有讓媽媽抱在懷裡。本是一對普通的人物,但是到公交車上發生的一幕還是帶給我們很大的思考。

當時上車的時候寶寶率先坐在了外面的位置上,而母親到達位置後並沒有讓寶寶坐到裡面而是跟自己家的寶寶說:「寶寶乖,快坐到媽媽的腿上來,把另外一個位置留給更需要的人吧。」與此同時,另一對母子卻惡狠狠地霸佔了兩個位子。這麼鮮明的對比總是能夠帶給我們一些思考,不得不說,前一對母女贏得了很多人的掌聲,因為這個小女孩兒被他媽媽教養的非常的有禮貌。事實上,禮貌是大人培養出來的。

培養寶寶講禮貌的習慣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1.增加孩子的人格魅力

如果寶寶很小的時候就是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那麼他們長大了之後一定會散發更多的人格魅力,不管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他們總是能夠享受禮貌帶來的歡樂。一個懂禮節的人,不管是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還是在一個熟悉的環境,總是能夠更快地適應現如今高強度的生活。人格魅力增加以後,金錢和地位隨之就來了。

2.給孩子帶來更多的朋友

我們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裡的寶貝,他們在學校的時候比較自我也很自私,有時候沒有太多的朋友,更多的時候是孤獨的一個人。相反,一個懂禮貌的孩子,他們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會擁有特別多的朋友,因為他們能夠從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來不會讓別人難堪。如果媽媽不想讓孩子長大,以後孤獨一人一定要趁著三歲以前習慣,還沒有養成的時候,儘快培養寶寶懂禮貌的好習慣。

3.有助於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

禮貌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同時也是培養孩子良好性格的一個基礎。一個不懂得禮貌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讓人覺得厭惡。同時在三歲之前,如果寶寶非常有禮貌的話,那麼他們的性格多半是開朗和樂觀,而不是小氣。良好的性格是孩子以後成功的重要保證之一。

如何培養寶寶講禮貌的好習慣?

1.父母的以身作則尤其重要

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埃裡克森就說過,寶寶在三歲之前的教育尤其的重要,如果能夠對寶寶失憶以非常好的示範作用,那麼寶寶一定會學得特別的快,養成好習慣根本就不在話下。另外教育家洛克也說過,剛出生的寶寶其實就是一張白紙,父母怎樣畫怎樣去培養,那麼寶寶以後就是怎樣的人。要想讓寶寶懂禮貌,那么爸媽一定要以身作則,起到示範和帶頭的作用。因為爸媽是寶寶的第一任老師,是寶寶平常接觸最多的人,爸爸媽媽怎樣做寶寶就會學著怎樣做。

2.正面教育是一個好方法

每個人成長的環境不一樣,有的父母從小就受到了身邊人的鼓勵和表揚,那麼這樣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經常是對寶寶進行正面的教育。其實所謂的正面的教育就是多肯定寶寶的一些行為,多讓他們認識自己並且表達自己的心聲。比如在寶寶呀呀學語的時候,家裡來了客人,寶寶出門去迎接這就要讚揚他們的行為。別怕寶寶聽不懂,他們一定能夠感知到父母對他們的這些正面教育。如果寶寶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和別的小朋友一起分享的話,父母也要抓住這個教育的機會,讓寶寶養成講禮貌的好習慣。

3.及時制止寶寶不禮貌的行為

三歲左右的寶寶正是自我意識萌發的時期,他們認為自己就是這個世界的中心,很容易有叛逆的思想。所以在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的過程中,也有可能會發生一些不禮貌的行為。比如說看到其他孩子的玩具特別的好玩,自己沒有就想過去搶過來。如果發生了這種事情的話,爸媽千萬不能夠包庇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及時地制止他們,並對其進行不太嚴格的批評教育。因為不制止寶寶這種行為的話,他們的這種不禮貌的行為就會得到強化,以後就不好管制啦。

在培養寶寶講禮貌好習慣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1.注意方式方法的多樣性

培養寶寶的禮貌習慣不能只採用口頭,這一種方法還可以採用其他的一些方式,比如說實踐。爸爸媽媽可以多帶著寶寶去人多的地方玩耍,並且讓他們主動地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和書籍拿出來,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分享。還可以陪伴寶寶看一些講禮貌方面的動畫片和教育作品。還可以借用音樂的形式讓寶寶沉浸在禮貌的氛圍之中。

2.急躁是萬萬不能的

任何一種習慣的養成都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寶寶能否長成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這一點父母一定要放平心態。每個孩子的心理特徵和遺傳素質以及環境因素都對其性格的養成有著很大的影響。耐心和愛心才是培養禮貌的重要基礎,這一點父母要牢記。

3.不要忽視對孩子說謝謝

有時候謝謝這兩個字眼雖然很普通,但是它的內涵就是非常的深刻,當別人幫助我們的時候,我們要給別人說謝謝,事實上很多父母都會忽視對自己的寶寶說謝謝。事實上這也是言傳身教的一種方式吧。如果寶寶幫自己拿了東西,或者是幫自己做了事情的話,一定要及時地對他們說謝謝。

禮貌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一種品格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養成的良好習慣。而這個習慣的養成並不是幾天就可以達到的,與此同時爸爸媽媽也要注意對寶寶三歲之前的這種養成教育。如果錯過了關鍵期的話,到後面花再多的時間可能收效都是甚微的。但與此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希望每個人的寶寶都可以成長為一個優秀的懂禮貌的好孩子。


相關焦點

  • 想要孩子將來有出息,以下5種特徵基本是必備的,對照下你家孩子
    如果孩子被別人誇獎「聰明」,家長會很開心,如果孩子被被人說「將來一定有出息」家長心裡應該會樂開花吧。雖然嘴上說不在意,其實內心都是一樣的,希望孩子將來能有一番作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所有家長所想的。
  • 清華教授:教育孩子有方法,做到「3嚴2松」,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嚴2松」,孩子將來更有出息比方說,我閨蜜的父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針對這一問題,有個清華教授就曾經談論過他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教育孩子是有方法的,家長必須要清楚什麼時候該管孩子,什麼時候不該管孩子。如果說,家長能夠做到「3嚴2松」的話,那孩子將來會變得更有出息,更優秀。
  • 李玫瑾育兒觀:孩子有這3個特徵,將來可能大有出息,家長別忽視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有出息,學習優異,並且將來有好的工作。這樣的孩子不僅不需要家長操心,還能讓父母臉上有光。但很多家長因為沒有經驗,因此在教育孩子方面無從下手,於是選擇讓他們自由發展甚至用了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的性格和學習都受到了影響。
  • 李玫瑾: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要抓緊改正
    父母都希望自己家孩子能更有出息,那怎麼才能判斷出自家孩子是否有出息呢?李玫瑾教授大家都很熟悉吧?李玫瑾教授在育兒這方面很有造詣,基本是家長們爭相學習的對象,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檔節目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在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
  • 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3個好習慣,受益一生,娃將來有出息
    其次、學習成績不好優秀的孩子一定是懂事聽話有禮貌,做什麼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見,並且聽從父母的教導。相反那些沒有養成好習慣的孩子,則會不好好的學習,整天就想著玩,做作業時不專注,拖拖拉拉。做錯事也會躲起來不敢承認,長大後往往沒有什麼擔當。所以這就告訴我們,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有好習慣的孩子,不僅能夠懂事聽話,而且也會有自己的主見,並且自律性高,將來會更有出息!
  • 李玫瑾:家長做到「2不管3不慣」,孩子才能少走彎路,更有出息
    」,孩子才能少走彎路,長大後更有出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對青少年的心理深有研究,她有著一套自己獨特的育兒方法。而她的這套育兒方法,也贏得了不少家長的喜愛與認同。李玫瑾教授認為,現在的家長大多都分不清什麼時候該管孩子,什麼時候不該管孩子。有不少家長都是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才管。所以說,為了讓孩子能少走彎路,長大後更有出息,李玫瑾教授也提出了一個「2不管3不慣」的育兒方法。
  • 北大教授:智商高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將來多半會有出息
    不過孩子能不能有出息,這都是要十幾、二十幾年之後才知道的事情,現在誰也不清楚,但是根據哈佛大學調查發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其實從小就具備一些明顯的特徵。北大教授也曾表示過:智商高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並且將來多半會更有出息。
  • 孩子為什麼不懂禮貌?學會這3個辦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
    因為在孩子的眼裡,他們覺得跟長輩打招呼是一種沒必要的事情。可就是因為如此,我們才可以了解到孩子是不講禮貌的。通常這類的孩子在遇到長輩的時候會選擇主動性無視長輩,所以這類孩子註定是沒有禮貌的。3.我們自然都希望孩子們可以變得有禮貌,有美德,但是想要讓孩子變成如此也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如何讓孩子懂禮貌?1. 引導孩子懂禮貌首先我們需要引導孩子,讓孩子逐漸變得懂禮貌。
  • 李玫瑾教授:家有男孩,堅持這5原則,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
    個原則,這樣孩子才能夠平穩度過叛逆期,將來才會更有出息。家有男孩,堅持這5原則,孩子將來會更有出息相信你的兒子將來會更有出息,想掌控情緒並沒有那麼容易,從孩子三歲有自己意識開始,家長就要不斷的去引導去培養,
  • 李玫瑾:想孩子少走彎路,更有出息,家長要牢記「3不慣2不管」
    ,更有出息,家長需牢記「3不慣2不管」李玫瑾教授是育兒界非常有名的專家,她研究了很多年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所以說,李玫瑾教授對孩子的心理十分了解,自然就很會教育孩子。李玫瑾教授認為,之所以會有很多家長並沒有培養出一個非常優秀的孩子,是因為家長沒有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這3個特徵,家長要好好培養
    正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小的時候其實就能看出孩子長大後能夠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而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幾乎都會有這3個特徵,若你家孩子有其中一個,也要好好培養。
  •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表明:孩子有這3個特質,將來會大有出息!
    哈佛大學最新研究表明:孩子有這3個特質,將來一定大有出息哈佛大學在十幾年前做過研究調查,重點選擇了1000位家庭幸福、事業有成的成功人士,針對他們的小時候的性格進行分析研究。調查研究得出結果,假如孩子在六歲之前有這些性格特點,那麼在今後成才的可能性會很高,只擁有一個也會很優秀。長大後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看看你家孩子佔了幾個?
  • 哈佛最新發現:有這3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
    家長都希望自己家孩子將來更有出息,為的不是他能給自己的養老,而是他能生活得更好,不再吃缺錢的苦,但想讓孩子有出息談何容易?那些有出息的孩子,哪一個不是高智商的?但卻又都是別人家孩子。根據哈佛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有這三個怪癖的孩子,將來多半有出息,家長要好好培養。
  • 清華教授金玉良言:想要孩子將來有出息,父母要牢記「三個不」
    每個父母對孩子都會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更有出息,能夠自己獨當一面成為社會精英,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很非常重要的,孩子將來能養成什麼樣的性格和行為習慣,都離不開家庭教育。
  • 李玫瑾教授: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不取決於學歷和智商,而是品德
    從古至今,凡是成大事者,無一不有高尚的品德。父母們都希望自家的孩子有出息,從小就給孩子報各種補課班,希望孩子成績好、智商高,但只培養這樣真的能保證孩子將來走得長遠嗎?音樂家貝多芬說過:把德行交給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非金錢。
  • 李玫瑾:孩子吃飯時的這4種表現,應及時糾正,不然將來難有出息
    這樣的孩子,就算長大了,往往也都很難有出息。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吃飯時,如果有這3種表現的話,家長要及時糾正才行。不然的話,孩子長大以後是很難有大出息的。喜歡翻菜還有一些孩子,在吃飯的時候特別喜歡翻菜,不管是夾哪個菜,他們都一定要翻來翻去。他們的這種做法是一種非常沒有素質的做法,這樣做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這種孩子長大後往往也都不太懂禮貌,很不會社交,情商很低,難有大出息。
  • 將禮貌教育融於孩子的生活,教孩子懂禮貌,講禮貌的孩子更受歡迎
    現如今很多家庭的孩子被寵著慣著,以至於養成以自我為中心、囂張跋扈的性格,不考慮別人的感受。更別提什麼文明用語,禮貌行為了。在教育孩子的這條道路上,家長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對孩子的禮貌教育是一項長久而細緻的工程。禮貌是人與人交往中的一些行為規範,由語言和動作表現出來。每個家長都想要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怎樣才能幫孩子變得懂禮貌呢?
  • 清華教授:想要孩子有出息,家長要記住「3不準」原則
    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更有出息,但俗話說得好:「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孩子將來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不僅僅取決於孩子父母是怎樣的人,更取決父母們的教育方法。,如果孩子自身是一個小神童,父母卻給孩子灌輸不正確的知識,採用不恰當的教育方法,最終孩子依然會泯然眾人。
  • 家長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要捨得「三管」,越狠心越好
    導讀:家長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要捨得「三管」,越狠心越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要捨得「三管」,越狠心越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想要孩子將來有出息,堅持「2不管3不慣」,父母更省心!
    孩子能承受的挫折不該管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家長要正確判斷孩子是否能夠獨自承受,再決定孩子是否管孩子這樁事,家長過度的關心對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孩子適當承受一定的壓力,反而會磨練孩子的心智和承受能力,而不是將來遇到挫折的時候,只會躲進父母的溫柔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