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幹為敬」 在烏茲別克斯坦體驗茶道

2020-12-14 環球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呂憲】烏茲別克斯坦是位於古絲綢路上的必經之道,希瓦城、布哈拉以及撒馬爾罕等都是因為貿易而變成遠近聞名的繁榮城邦。伴隨絲綢之路進入到中亞各地的貨品當中,當然少不了茶葉。這種古老的東方飲品快速徵服了烏茲別克斯坦人的味蕾,他們在遵循中式飲茶之法的基礎上,也發展出了一套獨特的烏式茶道,並被傳播到海灣地區。

熱情的烏茲別克斯坦人可以有千百種方法讓遊客感受獨有的烏式好客之道,與他們一起喝茶不失為一種直接的方法。體驗烏式茶道,要從茶器開始。藍白花紋加以鎦金線條裝飾的茶壺和茶碗是烏茲別克人最青睞的茶器,從街頭到餐廳,從民宿到紀念品商店,到處都有它們的身影。不用杯而用碗,是烏茲別克斯坦茶文化區別於其他茶文化的第一特徵,這些樸素而又不失美感的瓷質茶器與當地的蘇薩尼刺繡、地毯、陶器等等一樣,成了代表烏茲別克斯坦不折不扣的民俗象徵。

烏茲別克斯坦人喝綠茶和紅茶,茶泡好後,他們一點兒也不著急倒茶敬客,先要將茶水分三次倒入一個茶碗,然後再將茶碗內的茶水倒入茶壺裡迴轉一下。烏茲別克斯坦歷史學家桑賈爾告訴記者,這個儀式裡包含多重文化蘊意,第一碗迴轉的茶水代表向黏土致敬,因為他們認為最初的人類是用黏土造的。第二碗代表的是油脂,正是憑藉動植物油,烏茲別克人烹飪出抓飯等本國美味的傳統食物。最後一碗才真正代表茶水,三碗全部倒入茶壺後,大家就可開始飲用了。有人、有美食,還有茶,這樣才算齊全。此外,烏茲別克斯坦人還認為,三碗倒入茶壺的茶水分別有解渴、驅寒(或驅逐對身體危險之物)以及降火的功效。

為體現好客風範,飲茶之前主人會先給自己倒一碗喝乾。這種做法讓外客有些驚訝,其目的是證明茶香且沒有下毒,主人願意「先幹為敬」。給賓客敬茶時,不但必須使用右手,還絕不可將茶碗斟滿,每次都是半碗。但若是賓客接到一個倒滿的茶碗,那就意味著主人在「送客」了,賓客應當知趣離開。

烏茲別克斯坦人飲茶,還很講究自然,茶水裡可加入香料植物,但從不放糖放奶。原味綠茶入口不免有些澀苦,不過茶桌上擺滿杏仁、開心果以及各式果脯,有眾多小吃陪伴,茶水瞬時多出豐富滋味,不覺之中大家接連喝下三四碗。在絲路名城布哈拉,人們尤其喜歡圍坐在市中心水池邊上的查卡納(當地方言,意為茶館)裡,品著香茗度過悠閒午後。

烏茲別克斯坦人如此愛茶,還專門為享受品茶發明了茶壺保暖罩。他們用畫布、刺繡、金線和棉絮縫製出別致的罩子為茶水保溫。帶著流蘇的茶壺罩遠看極像靠枕,只有當地人知道它們下面藏著一壺好茶。

在布哈拉,春、夏、秋三季天氣炎熱,當地人會在茶水中加入薄荷、檸檬然後放入冰箱。在暑熱天裡喝一碗浸透著植物芳香的涼茶,真是回味無窮。時光流轉,烏茲別克斯坦的茶文化不斷發揚光大,還順著絲綢之路出口到了阿拉伯半島盡頭的葉門。至今,葉門的哈德拉毛省人都非常喜歡飲用一種被他們叫「布哈拉裡」的茶,這種茶的飲用方法中處處滲透著布哈拉茶文化的影響。

相關焦點

  • 酒桌上的「先幹為敬」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說先幹是對別人的尊敬?
    酒桌上的「先幹為敬」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說先幹是對別人的尊敬?中國是酒文化的故鄉,無論是紅白喜事、喬遷新居,還是親友聚會,無酒不歡。那麼,敬酒時我們常用的「先幹為敬」是怎麼來的呢?我們都知道,「先幹為敬」是在敬酒時,讓在場的其他人見證自己先喝,隨後讓對方再喝的一種酒桌禮節。我們通常說「我先幹為敬,你隨意」,不但表達了自己喝酒的豪氣,還表達了對對方的尊敬。也許我們大多數人會覺得這句話是從近代人才有的,其實不然。
  • 酒品如人品:酒文化「先幹為敬」從何而來?一字之別,意義卻不同
    酒品如人品:酒文化「先幹為敬」從何而來?一字之別,意義卻不同「有朋自遠方來,無酒不成宴席。」酒宴中,勸酒詞層出不窮,但愛喝酒、會勸酒的人,往往會說上一句:我先幹為敬,您隨意!這句勸酒詞,不僅讓人感到勸酒人有禮節,熱情誠意待客,更容易讓喝酒的人聽起來舒服,喊著痛快。那麼,「先幹為敬」勸酒詞在古代就有,還是現代人的一種創新發明呢?
  • 領導讓你先尊重別人怎麼辦?不說「先幹為敬」,這一招化解尷尬
    當領導開場三杯酒之後,小張抓住時機,立即站起來,舉起酒杯,我有幸參加這麼高規格的酒場,我先敬各位領導一杯酒。在座的大多數領導和客人都不認識小張,不知道小張什麼來頭,面面相覷。還是上級評價組領導度量大,情商高,開了一句玩笑:還是年輕人有衝勁啊,借這位小夥子的提議,我代表評價組敬東道主一杯酒。
  • 傻瓜才會「先幹為敬」,聰明人這樣做
    傻瓜才會「先幹為敬」,聰明人這樣做在職場上,飯局的酒是必不可少的,往往談生意都是需要喝酒的。喝酒不但能維繫大家的感情,還能促進生意的進行。所以經常會遇到那種領導叫你給合作夥伴敬酒的場面,然而那些初入社會初入職場的小白遇到這種情況通常都是「先幹為敬」以表對領導的尊重。可事實上這種做法並不能引起領導的讚賞,領導心裡肯定還會覺得你不懂事。
  • 觸至心深處,方知為茶道,品茗就是品人生
    且夫極盡茶室之美,聚器皿之珍,誇示技巧,而笑他人之拙,此皆非茶道之本意也,至若搭陋室於竹蔭樹下,貯水積石,栽花植木,備炭薪,支壺釜,生鮮花,飾茶具。移皆為山川自然之水、之石於鬥室之中,賞四季風花雪月之景,感春秋草木枯榮之時,迎來賓客,以禮相待。颯颯松濤聞於釜中,而忘世間思慮;涓涓渭水流自一杓,而滌心中塵埃。真乃人間仙境也。禮者,以敬為本,其用,以和為貴。此乃孔子言說禮之用之語,亦即茶道心法。
  • 日本著名的茶道文化,你了解多少呢?
    客人按規定須恭敬地雙手接茶,先致謝,爾後三轉茶碗,輕品,慢飲,奉還。點茶、煮茶、衝茶、獻茶,是茶道儀式的主要部分,需要專門的技術和訓練。茶道品茶分「輪飲」和「單飲」兩種形式。輪飲是客人輪流品嘗一碗茶,單飲是賓客每人單獨一碗茶。飲茶完畢,按照習慣客人要對各種茶具進行鑑賞,讚美一番。
  • 小牟生活+這盤拌麵我先幹為敬
    小牟生活+這盤拌麵我先幹為敬
  • 中國人喝酒喜歡「先幹為敬」,各個國家喝酒碰杯是什麼意思?
    酒席上中國人喜歡敬酒、老外偏愛碰杯、歐洲人祝酒時愛說「親親」、咱們則習慣講「先幹為敬」,這些習慣的背後是什麼原因?喝酒之前為什麼要碰杯?實際上,如今宴會上頻頻的碰杯應該是一種舶來文化。比起中國古代貴族儀式化的彼此敬酒,乾杯的誕生要晚的多,恐怕要到十七至十八世紀。
  • 日茶道展演進浙江師範大學:學日語文化 強民間交流
    原標題:日茶道展演進浙江師範大學:學日語文化 強民間交流 左手託杯,右手輕轉,兩圈過後,茶杯花紋面背臉向外,空白面則朝嘴而抿,先嗅茶香、觀茶沫,再細品三口半的抹茶滋味,輕拭杯沿茶漬,又將茶杯逆時針旋轉兩圈,將茶杯按花紋面遞還茶師…… 近日,日本裡千家流茶道終生師範、正教授山岸芳子一行五人來到浙江師範大學
  • 茶道表演、飯糰製作、金槍魚分解……從「吃喝」體驗日本文化
    26日,為紀念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40周年,日本駐華大使館在京舉辦「大使官邸春季交流會「。除了展出日式餐品餐器、日本特色產品外,使館還安排了日本「裡千家」茶道表演、迷你鹽味飯糰製作、現場金槍魚解體秀等展示環節,讓中方嘉賓近距離體驗地道的日本文化。
  • 領導說:你為啥敬我酒?別說先幹為敬,用3個話術,被高看一眼
    伴隨疫情的穩定,公司在端午節前給大家補了一個「年終」聚餐,也算是感謝大家在特殊時期堅守崗位,為公司事業的付出。酒過三巡後,抓住時期的明子,端著酒杯就去敬大領導謝總。張總正在和其他部門領導正喝得正酣,站在邊上等了好久的明子抓準時機,端起謝總的酒杯遞給他,恭恭敬敬地說:「謝總,我敬您一杯」。謝總一臉懵逼地看林子,然後開口問道:「你是誰啊?,為什麼要敬我酒?
  • 「千言」酒可以忘掉所有心酸,我願先幹為敬,不敬離別,只敬曾經
    黑暗裡,有著未知的可怕,所以我自覺的牽緊了你的手,漸漸變得勇敢,只為能將你護在身後……In the dark, there is the horror of the unknown, so I consciously hold your hand and gradually become brave, just to protect
  • 別說「先幹為敬」,高手用這3個禮數
    別說「先幹為敬」,高手用這3個禮數隨著我們在職場上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我們參加的聚餐也會越來越多。這樣的聚餐有的是親戚朋友之間的聚會,由於見面的時間難得,所以每次大家到了同一個地方,就會聚在一起吃飯喝酒,感嘆一下以前的日子,交流下最近的生活。而除了這種親友聚會,還有一種聚會就是公司組織的聚會。
  • 孫機: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
    至交相接之間,謹兮敬兮清兮寂兮,卒以及天下泰平」(《珠光問答》)。所以其終極的目的是天下太平;也就是說,是為鞏固日本社會的封建秩序服務的。他把珠光提出的茶道之四諦「謹敬清寂」改為「和敬清寂」,即將帶有嚴肅意味的「謹」改為衝淡平夷的「和」。但他又強調「敬」,敬體現在茶道的禮法上,這是日本封建等級制度下的人際關係的反映。由於中世紀的日本是一個以武士為中心的社會,所以武家禮法的地位很崇高,影響很大。而吸收了若干禪院清規制度的小笠原流派武家禮法中的茶禮,更在頗大的程度上為茶道所接納。
  • 茶道:四字真言「和、靜、怡、真」遠比日本的茶道更深入
    在一種看法來說,日本的茶道為什麼會比我們的茶道更來得受歡迎?原因在於我們未重視過。有句話說得好,我們的傳統文化在別人的眼中那是國粹,那是他們偽造的文化傳承。歸屬本源,又何嘗不是我們將其融合生活而不被呈現。
  • 日本茶道體驗:一期一會,喝一碗一生一次的抹茶
    到異國旅行的時候,除了瘋狂的吃喝玩樂,也有不少人喜歡加插一點能體驗當地文化的行程。而說到要體驗日本文化的話,小編認為最不該錯過的大概就是來一場日本茶道體驗,喝一碗只為你一人而沏的茶。後來接觸茶道多了,才明白茶會上亭主和客人之間不是不交流,而是有時候「無聲勝有聲」。從亭主為你精心挑選的別致茶碗,貼心準備的可口小點心或是全心全意為你清潔道具打發抹茶粉末等,每一個細節都透露著亭主的用心。而作為客人也不需刻意多言謝,因為從喝茶的動作到鑑賞茶道具的專注等,又何嘗不是一一表露著無言的敬重和感恩之意呢?
  • 幹就完了?詹姆斯對耐克廣告語的解釋令人眼前一亮:雞湯先幹為敬
    引導語:在NBA當中,作為世界著名的體育品牌,耐克和阿迪達斯一直都在爭奪NBA超級巨星的資源,畢竟庫裡為安德瑪帶來的影響力,就是前車之鑑!中文簡單的翻譯,就是幹就完了!從連續被3巨頭的凱爾特人隊淘汰之後,經歷了熱火3巨頭時期的連冠巔峰生涯,再到為騎士隊帶來球隊第一個總冠軍,再到離開騎士隊加盟湖人隊,這其中的酸楚,這其中的種種經歷,無疑都會幫助詹姆斯更好的理解這個廣告語,不得不說,詹姆斯的這碗「雞湯」,先幹為敬!結語:如果是你,你會如何理解這個廣告語?
  • 酒桌上領導說:憑啥喝你敬的酒,還在說先幹為敬?這是在引火上身
    敬酒要有話術如何敬酒也是一門學問,職場飯局要按照職位的高低,一般情況下可以按照年齡的大小,先大後小依次的敬酒,在敬酒前心裡一定要考慮好敬酒的順序,避免出現尷尬或者商感情的局面。在跟別人敬酒時,除了要做到該有的恭恭敬敬的禮節之外,還有特別注意的就是敬酒時一定要有話術,不然就會想上面故事中的小可一樣,你給領導敬酒,就一句「先幹為敬」啥也不說,人家為什麼要領你的情,沒把酒潑你臉上就不錯了。
  • 介紹一種優雅的茶道「幹泡法」
    介紹一種茶道「幹泡法」如果你沒有聽說過,可以看看,其實說到幹泡法就要先說到溼泡法,其實溼泡法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那種泡法,有個茶盤,把水倒到茶盤裡。幹泡法是沒有茶盤的,所以非常乾淨整潔,收拾也方便,是一種來自臺灣的泡茶方法。你肯定會問幹泡法不洗茶嗎?
  • 不要說「先幹為敬」,高情商
    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話題,如何在酒桌上為領導祝酒?不要說「先幹為敬」,高情商。技巧一:第一杯酒要上好,以烘託氣氛外出就餐時,第一杯酒尤為重要,能否引爆大氣層,對背部影響很大,如果一開始很熱鬧,那後面就不會有冷遇了,如果一開始不給力,那麼後面會變得很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