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韓萌萌
外文書店組織的閱讀活動,吸引眾多讀者參與。
天津市外文書店 供圖
在天津市河西區的一個十字路口,一家店鋪的翡翠色門頭十分亮眼,讓每一個路過的人都禁不住多看幾眼,這裡就是2019年重裝亮相的外文書店。
在一個工作日的上午,《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走進店裡,看到進出的讀者絡繹不絕,有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小聲地讀著繪本,一位男士坐在沙發上聚精會神地讀書,一位女士抱著一摞書走向收銀臺,兩杯冒著熱氣的咖啡恰巧做好。
中國版的「莎士比亞書店」
「前兩年,我還以為外文書店不見了,2019年偶然一次路過,這個翡翠色的門臉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得知外文書店又要回來了的時候,我真是高興壞了!」作為20多年的忠實粉絲,這位名叫溫全的女士告訴記者,自從知道了外文書店重裝開業的消息,她總會時不時過來看看。
已經啟幕近一年的外文書店,在網絡上依然保持著熱度,不僅在大眾點評上擁有高分評價,也是知乎、豆瓣上經常被網友推薦的文藝打卡地之一。
2萬多冊國外原版圖書和文藝社科類中文精品圖書,以及幾十種高品質的文創產品,被整齊地擺放在棕紅色的歐洲古典風格書架上,鋪著深綠色天鵝絨桌布的長桌旁,讀者坐在高背軟椅上靜靜地看書,幽幽的咖啡香氣與輕鬆舒緩的鋼琴曲環繞著整個書店,難怪有網友評論說,置身於這裡好像是進入了一間歐式的小型圖書館,更有人將這裡稱為中國版的「莎士比亞書店」。
天津市外文書店是書店空間設計師三石繼哈爾濱「果戈裡書店」、延安「紅色書局」等20多家書店後策劃設計的又一力作,是天津市首家純歐式圖書館風格書店。2019年在天津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在天津市新華書店的領導下,天津市外文書店進行全面的轉型升級改造,提升後的外文書店總面積約260平方米,以歐洲古典風格為基調,融入圖書館的閱讀功能,打造集精緻、典雅、舒適於一體的全新閱讀空間。
「這裡不僅有品類豐富的圖書和醇香的咖啡茶飲,還舉辦各類文化活動,既是廣大市民的『城市書房』『文化會客廳』,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臺,是一個全新的天津市文化地標。」天津市外文書店經理陳宇表示,外文書店的提升不僅表現在空間設計上,也體現在服務理念上。
從「全球通」到「全身心」
創建於1950年的天津市外文書店一直是天津讀者選購外語書籍的最好去處,在大眾點評上,很多網友留言,「上學時經常去的書店,現在帶著孩子又來了」。
在陳宇的記憶裡,曾經為了買一本《許國璋英語》,書店外的隊伍排了幾百米,「這裡有那個年代人們對於知識的渴求,有對於外面世界的好奇與憧憬,更有幾代讀者留下的閱讀記憶」。
如今,70年過去了,人與書的美妙邂逅依舊在書店裡上演著,只是方式增加了。「只要把這裡的繪本放在桌面上有特殊標誌的地方,智能感應技術就能讓聲音從上面這個圓燈罩似的揚聲器裡發出來。」天津市外文書店門市主任韓祖華演示了被設計成木質小亭子的「有聲閱讀空間」如何講英語繪本故事。
「每天下午,周圍的幼兒園一放學,就有很多小朋友圍在這裡聽故事,對從小培養英語聽力和語感很有幫助。」韓祖華介紹,外文書店的選品已經從之前的偏重四六級等外語考試類,逐步向文學類、社科類的原版圖書轉變。目前,店內原版外語圖書已佔全部圖書的1/3。「除了英、德、法、日等常見語種,我們這裡還有20餘個小語種圖書,可以算得上是『全球通』了。」
記者還發現了很多最新的外文原版期刊就放在壁爐旁邊的單人扶手沙發前,居家式舒適環境的營造,讓讀者可以全身心沉浸在閱讀氛圍之中。「我們還有專門的對外漢語書架和獨具天津地方特色的文創產品,來店裡看書、購書的外國留學生和教師很多,有時候一來就是大撥兒,在店裡一坐就是大半天。」陳宇總會熱情地提供諮詢和推薦,一來二去和不少老外都成了書友。
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
「我願意把自己的閱讀感悟分享出來,也自然地把我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是外文書店讓我這麼多年一直能堅持學習英語,也是外文書店讓我對學習德語和日語產生了興趣。」說起在書店裡參加「朗讀者」活動,溫全和很多參與者都感覺既放鬆又容易產生共鳴。
「每天晚上7點半到8點,每一位讀者只要在書店提供的舞臺上,將自己喜愛的一本書朗讀出來,就可以打折購買這本書。」在陳宇看來,「朗讀者」活動的好處在於「無門檻」和讀者的有感而發,「這也是實體書店在開展全民閱讀推廣中值得借鑑的」。
除了「朗讀者」活動,外文書店還舉辦面向不同年齡、不同群體的文化推廣活動:在樂高故事會上,小朋友可以一邊學搭建,一邊學單詞;在「英國文化周」活動上,大讀者和小讀者在帕丁頓熊的帶領下,不僅了解到英式餐桌禮儀,還利用店內的圖書上了一堂生動的英國文學課;高校師生在這裡舉辦過小型研討會,「閱讀·城市·文化」主題的文化沙龍也曾讓天津的文化學者濟濟一堂。
「書店內,我們還有兩個獨立的閱讀空間,適合小型茶會等活動。書店外,我們還為大專院校、醫療科研單位、中小學圖書館、公共圖書館以及企事業單位資料室提供團購服務。」陳宇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