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在學校受欺凌時……

2020-11-04 周山一葉

一個閉娃家長群裡,這兩天熱火朝天地憤怒著一件事:弱勢的閉娃被同學欺負打罵,告到學校不被重視不說,反倒被德育主任說:孩子長得一副窩囊項,她不被欺負才怪。這些是家長說的,具體是個什麼情況不得而知,我先就展現出來的情況說說我的看法。

一 孩子受欺負了,要及時有效的解決,不痛不癢的只會讓欺負變本加厲。從展現出來的情況看,孩子受欺負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剛開始告訴老師,老師訓了欺負人的孩子,估計沒讓欺負人的孩子認識到錯誤,以後變本加厲,並夥同同班同學欺負閉娃。閉娃的家長一直沒有督促學校採取有效的措施,直到閉娃被勒令回家。在這個過程中,學校有責任,但家長的不作為也有一定原因。像這種事兒,只要發生了,就要及時解決,督促學校並通知家長,讓家長管教自家孩子:保證不再出現欺凌行為。這些要當著三方的面來做,最好寫個保證書,並提出只要再次出現欺凌行為,要有有效的解決方案,否則將採取激進的行為,以達到督促學校和家長的作用。

二 交涉時要找好切入點。從展現出來的內容可以看出,閉娃家長之所以陷入被動局面,甚至最後出現了有理卻被變相懲戒的情況。在我看來主要原因是家長提出的訴求有問題。家長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孩子受欺負,但家長不是讓學校解決受欺負的事兒,卻要求學校給孩子調班。一般來說,學校是不會給孩子調班,這樣影響不好,所以,閉娃家長的要求在學校看來是過分要求,是無理的,是要求學校做規則之外的事兒。這樣一來,學校的態度自然就會各種推脫,因為他主觀上已經認為是家長多事,受欺負也許大概可能是閉娃孩子自己有問題。所以,去學校提要求時切記要恰當,只說自己的要求,方法讓學校自己找。如果學校不能保證杜絕欺凌的發生,自然會想辦法給你調班。

三 去學校溝通時,要一層一層的來,先班主任,再校長,再教育主管部門。除非你人際過硬,可以真的一壓解決,否則會讓下一級的人很反感。但如果你溝通了他不給解決,那就是他能力的問題,再向上反映也就合情合理了。

最後學校欺凌現象自古有之,最好的解決方法其實就是自己強大起來。作為小學生,沒有一頓實打實的揍解決不了的事兒。所以,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家長可以採取一定程度的恐嚇和暴力試試。

當然,家長也不必敏感,無惡意的玩笑和惡作劇,只是同學之間的玩鬧,沒必要太玻璃心了,畢竟,哪個孩子不是在受欺負被捉弄和反抗中長大的呢?!

相關焦點

  • 當孩子遭遇校園欺凌時……
    最近《成長》小編照常打開微信查看留言竟然看到了一則意想不到的留言嚇得趕緊揉了揉眼睛確認自己真的沒看錯後來小編與這位爸爸詳聊才發現原來他的女兒在學校被「孩子王」欺負了交談中爸爸情緒激動多次提到想要為孩子「拼命」考慮到事關隱私小編在這就不多透露了事情的始末可以一言以蔽之「校園欺凌」然而
  • 檢察官告訴你:「被欺凌的孩子」是怎樣變成了「欺凌者」?
    有一個男生A,在學校也是屬於比較乖比較老實那種孩子,學校有些學生愛欺負他,他就找校外的男生B來「罩」他。他說,自從跟B在一起後,就再也沒有挨過打。後來在B因糾紛與他人約架時,A出於「哥們兒義氣」也去,以致因行為構成聚眾鬥毆罪而被起訴。
  • 一中學生受同學欺凌被逼吃糞便!校園欺凌,怎麼避免讓孩子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 特別關注
    可是,如果你知道,被你捧在手心裡的寶貝,在校園「小惡霸」的嘲笑辱罵下,只蜷縮成一個瑟瑟發抖的小小身影,也許你的要求就只剩一個——所有欺凌,遠離我的孩子!當校園欺凌事件發生時,施暴學生家長應當反思,自己的孩子為何會對同學施以如此欺凌?被欺凌學生的家長們有沒有反思過,孩子是否曾發出過信號,自己有沒有疏忽和不當呢?更多家長是不是也該思考,怎樣避免孩子成為下一個被欺負的對象呢?
  • 孩子在學校遇到校園欺凌怎麼辦?不同的處置方式對孩子影響很大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校園欺凌被爆出,這讓很多的家長為自己的孩子深感擔憂,一方面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負,另一方面則擔心自己的孩子會欺負別人。當孩子遇到校園欺凌,對方道歉的時候,家長應該接受嗎?很多學校在處理校園欺凌的做法就是把雙方家長叫到學校,讓雙方家長協商處理的方法,而學校只是起一個中間調節的作用。當雙方家長見面之後,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小孩子打打鬧鬧屬於正常」,而受欺負孩子的家長一方,也不好意思和對方家長爭吵,最後很多都是欺負孩子的一方道歉,而被欺負的一方被迫接受,這種處置方式,無論是對受欺負的一方還是欺負人的一方,都不是正確的處理方式。
  • 當孩子被欺凌時,你的反應是什麼?父母該如何正確面對孩子的欺凌?
    但是社會新聞上仍頻繁出現校園霸凌事件,而問題的產生,就是因為社會學校和家庭這些主體對學生個體產生的影響。當然,最重要的肯定是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因為父母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如果孩子的家庭教育從小就做好了,就算以後會受到學校和社會的影響,只要價值觀正確,孩子就不容易走彎路。
  • 孩子遭受欺凌時,別再說是同學間的「小打小鬧」了
    校園欺凌,這四個字似乎離我們很遠,又似乎離我們很近。 近年來,隨著被曝光的校園暴力、欺凌事件越來越多,這個存在於校園陰暗角落的現象,終於被更多人注意到。 被媒體曝光的校園欺凌就觸目驚心↓ ↓ ↓ 廣平縣一學校發生校園暴力事件,女孩被逼下跪叫爹娘。
  • 如何與孩子討論欺凌——給家長的建議
    男孩更有可能遭到身體欺凌,而女孩更可能遭受心理欺凌。欺凌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種行為模式。實施欺凌行為的兒童通常屬於地位更高或更有力量的群體,例如那些年齡更大、身體更強壯或群體中更受捧的孩子。困境兒童遭遇欺凌的風險會更大。
  • 人民日報:孩子可能受欺凌的幾種表現,別後知後覺,他需要保護
    因此,每個人都是有善惡兩面的,包括學校的孩子,校園霸凌這幾年一直備受關注就是這個原因,其實孩子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這種現象就存在了。這時,家長們怎麼確定孩子被欺凌了呢?又應該做些什麼幫助孩子呢?對此,人民日報曾經總結過孩子可能受欺凌的幾種表現,父母們對照一下,可千萬別後知後覺,讓孩子獨自面對欺凌,他們需要父母的保護。
  • 父母一定要重視,4類孩子容易遭受學校欺凌,願自己孩子不在其中
    當一部分孩子的性格特質中,表現出自卑的特質時,孩子就會很容易成為學校被欺凌的一個目標。這種性格的孩子身上總是被貼著不敢反抗的標籤。於是在學校裡比較壞一點的孩子就會更加的肆無忌憚的欺負他。因為他知道不管他怎麼欺負他那個懦懦弱弱的孩子不會反抗,就算是自己心情不好,他也可能會成為別人的出氣筒。所以這樣的孩子,隨著時間的增長,性格就會越來越扭曲。
  • 校園欺凌發生時 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宗春山特別強調:「尤其要關注受欺凌者的感受,是不是鬧著玩,要問問弱者,弱者說我受欺負了,那就是欺凌行為。」   什麼樣的孩子容易被欺凌?《少年的你》的女主角說「我沒有朋友」,這算她被欺凌的原因嗎?
  • 孩子都是寶,若他在幼兒園或者學校遇到欺凌,怎麼辦?
    當父母發現孩子正深陷欺凌時,會有怎樣的表現呢?一、從前很愛上學的孩子,突然有一天開始拒絕上學;二、如果孩子一到上學前,就總是說「肚子疼」或者「身體不舒服」;三、當你問到他:「學校怎麼樣?」時,孩子立即保持沉默;四、孩子的行為或者情緒突然發生大的變化,例如:本來乖巧,突然變得暴躁或情緒變化無常;五、如果聽到孩子對你說:某個孩子總是幹擾他,或者聽到他說不喜歡某個孩子等。
  • 如果孩子在學校遭受了暴力欺凌,您該怎麼辦?該如何避免呢?
    這是一道剛剛看到的網絡問答題,該怎樣回答呢還真讓我仔細地思考了一下其實很幸運孩子上學在天津地區,天津地區現在校園欺凌的事情很少,也不像其他地區那麼恐怖。不過呢,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情,天津地區幾乎沒有校園暴力,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如果我遇見了會怎麼辦呢?
  • 潛伏在孩子身邊的校園欺凌
    所謂力量的差異可能是身體上、關係上、情感上或者心理上的,比如,一個孩子轉到了一個新的學校、一個身體有殘疾的孩子來到一個新的團體、一個學習成績很差的孩子在一個班集體裡等,都有可能發生欺凌事件。研究顯示,全球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都曾遭遇過欺凌事件,然而,在被欺負的學生中,只有不到40%的孩子,會主動把這種事情告訴家長或老師。這個世界總有一些無緣無故的惡意,我們儘量不去冒犯別人,有時卻無辜被人冒犯。小時候在學校可能被取難聽的綽號、被惡意嘲笑、甚至被人身攻擊。長大後,也可能在社交媒體上遇到噴子,一不小心就被噴得體無完膚。
  • 孩子在學校遭「欺凌」,選擇忍讓還是反擊,這位父親的做法就很棒
    孩子是我們的心頭肉,我們肯定不想讓孩子受到一點的傷害。如果我們孩子在校園遇到了欺凌,我們該怎麼辦呢?很多人往往不知道怎麼用正確的方法去解決,以暴制暴?忍氣吞聲?我想很多家長的第一想法是這兩種,但是我們想一下,這樣的做法有用嗎?能不能讓欺凌者受到懲罰。
  • 如何辨別孩子正在受到欺凌
    很多欺凌事件,不管是在發生時,還是在發生後,都很難被當事人以外的人知曉。這是因為大多數受欺凌者會保持沉默,不願告訴家長,年齡越大的孩子越不輕易告知家長。旁觀者也害怕遭到打擊報復等原因而不敢告發。雖然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具體情況不同,但是如果家長能夠更加敏銳的發現欺凌情形的出現,就能及時發現欺凌事件,做出合適的應對,防止悲劇發生。首先,家長要經常關注很容易受到欺凌的孩子——和其他人存在差異,比如身體差異,性格差異,社交差異等等。
  • 又一起校園欺凌悲劇曝光:孩子弱時,父母一定要強,老師一定要快!
    目前,媒體採集的報導,只有受害女生家人單方面的聲音,沒有學校負責人的說法,也沒有另一個女生家人的回應。所以,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我們不能輕易下結論。今天,我從這個悲劇開始寫起,是想和更多大人,探討這麼一個問題:如果你是家長,你發現你家孩子受欺凌,你要怎麼做,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孩子?
  • 學校社工介入校園欺凌的實踐及反思
    此外, 被欺凌者易出現「 慣性」, 遭受欺凌的經歷越多,反抗的可能性越低。結合調研結果,學校社工聯和學校德育、心理老師共同推行「校園零欺凌」服務項目,該項目面向學校老師、家長、學生開展。在學校社工的帶領下,學校制定了校園欺凌的政策、處理機制以及處理原則,而且全校總動員推行綜合性的反欺凌服務。學校層面,在社工與學校的商定下,現在學校已將相關課程納入教學體系,社工也會入駐班級開展相關主題活動,比如生命教育、情緒管理、衝突處理、自尊訓練及社交技巧訓練等,幫助學生遠離校園欺凌;同時學校也會定期舉辦全校性的營造活動,推行和諧校園氛圍, 如校園反欺凌漫畫比賽、文明禮貌周等活動。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家長要出頭嗎?家長這樣做讓孩子遠離校園欺凌
    孩子在學校,在群體生活中學習人際交往,作為家長,需要學習的是,在孩子遇到「交際衝突」時應該如何處理。如何判斷孩子可能遭到欺凌孩子如果剛開始在學校被人欺負甚至欺凌,是不敢或者不好意思跟家長直接開口的,這就需要家長注意觀察孩子回家後的言行,及早判斷,以便於正確介入。
  • 教孩子該怎樣拒絕欺凌!
    如今,她唯一的希望就是快點小學畢業,能夠去到一所誰也不認識她的中學,希望那裡的新同學對她會好一些,她也能找到幾個好朋友。你更要知道,大多數欺負你的人,其實內心也不是那麼自信的,他們要通過誇大和打擊別人的缺點,或者加入到多數人的隊伍裡來取得自信,這本身就是一種怯懦的表現。但是,改變自己的性格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所以,專家建議:長期在學校受人欺負的孩子應該主動尋求幫助。
  • 有這一特點的孩子,或已遭受校園欺凌
    據官方數據來看,因校園欺凌受輕傷的佔 38.54%,重傷 31.87%,而死亡率佔比更是高達 11.59%。而多數校園欺凌施暴者往往會因一點瑣事的口角摩擦或發洩個人情緒,對被害者敲詐勒索,言語侮辱,強迫賣淫等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