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珈瑜伽會館已是人去樓空,地上一片狼藉。青年報記者 常鑫 攝
本月以來,類似報導多次見諸報端。
據《青年報》報導,又是健身會館,又是預付費消費,又是消費者買卡後會館關門,退費無門。這一次,「主角」變成了艾嘉健身(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嘉健身」)所經營的艾珈瑜伽會館。
昨天,青年報「老羅幫你忙」互動維權欄目熱線記者聯繫艾嘉健身有關方面負責人,對方雖稱將於本月底下月初退款。
團購體驗後,買了一年會籍
日前,白領楊小姐向青年報「老羅幫你忙」互動維權欄目合作方市民信箱投訴:她購買曹家渡悅達國際大廈內艾珈瑜伽會館會籍後,會館經營方突然關門,多次要求退費無果。
艾珈瑜伽會館位於悅達國際大廈B幢606室。該樓電梯口對面牆上,標有「艾珈瑜伽生活館」的銅質導識牌上還有「澳洲亞太瑜伽聯盟」字樣,給人一種「國際範」感覺。
6月24日,記者與楊小姐一起來到該會館時,玻璃大門已鎖閉。門內,「前臺」房間只有五平方米左右,放著一張桌子,一個簡易鞋架,一張沙發。楊小姐說,裡面有兩間「練功房」,用於會員練瑜伽,但面積均不大。
楊小姐告訴青年報記者,她就是通過大眾點評網才知曉艾珈瑜伽會館名字,並團購了幾十元的瑜伽體驗券。體驗過程中,會館工作人員不時向她推薦購買會籍的種種好處,衝動之下,她於2013年9月5日以3580元價格購買了為期一年的會籍。
老師、老闆變了,名字也變了
購買會籍後,楊小姐的感覺就是「時常變化」,「先是教瑜伽的老師變了;接下來,老闆變了;再接下來,會館的名字也改了——從艾嘉到艾珈,又變成了瑜舍。」楊小姐說,她每周到這裡練三次瑜伽,每次一小時,經營方「時常變化」中,她與其他會員一起要求退卡退款,但是,除了今年3月12日與艾嘉健身籤訂一紙《會籍凍結協議》外,她別無所獲。
該《會籍凍結協議》稱,楊小姐的剩餘會籍8個月自協議籤訂之日起凍結,凍結期間,楊小姐可繼續在該會館練習瑜伽,至會館方提供的服務質量水平恢復正常後,再重新開啟使用剩餘會籍。
然而,一個多月後,瑜伽館前臺群發消息稱,該會館停止營業了。雖然群發簡訊說會員可帶好所籤會籍合同,前去辦理退款手續。但是,她帶著合同前去辦理退款手續時,在前臺登記姓名和銀行卡號後,被要求等40個工作日。40個工作日已過,楊小姐還是沒有收到退款。再聯繫時,被告知,艾嘉健身老闆人在美國,仍不能退款。
承諾會退款,能否兌現不得而知
記者注意到,同其他健身會所一樣,楊小姐與該會館所籤格式合同會籍協議上,甲方會籍「顧問」、「主管」一欄中,均為英文名字;協議條款中,也有關於不能退費之約定:「一旦乙方(楊小姐,記者注)開始使用本卡,將被視為對會所的教學及相關服務表示滿意,則此後在任何情況下會所都不予辦理退會及退費手續。」該條款字體同其他條款一樣,字體較小,且沒有醒目提醒。
《消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使用格式條款時,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係的內容,應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並按照消費者要求予以說明,否則無效。據此,該條明顯加重商家權利和消費者義務約定應該無效。
記者調查了解到,艾嘉健身(上海)有限公司於2011年註冊成立,為國內合資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金只有10萬元,法人代表為餘小姐,經營範圍有健身內容。
昨日,記者聯繫艾嘉健身(上海)有限公司,對於艾珈瑜伽會館關門不退費事宜,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士振振有詞:公司開店關店屬正常現象,該瑜伽會館由於經營不善才關店,關店後願意退款,由於法人代表在美國生小孩,才沒有及時給消費者退款。
記者追問中,該女士又稱,餘小姐剛回國,將於本月底7月初給會員辦理退費事宜。
[業內說法]
經營不善或是託詞
一位深知健身會所運作的業內人士分析,艾珈瑜伽會館可能是一個「圈錢」平臺,「經營不善」只是一個託詞而已。
其突然關店後主動要會員前往辦理退費事宜,並登記好會員銀行卡號碼,一方面是對顧客投訴的一個「緩兵之計」,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應對有關部門前往調查時出具其願意善後處理之證據,防止落入詐騙境地。此外,經營方所出《會籍凍結協議》,同樣是「緩兵之計」。
[編後]
健身中心隨意停業、美容院捲款逃跑……「老羅幫你忙」欄目經常會接到消費者類似投訴。預付費消費是一種比較流行的消費模式,但目前存在著監管空白,消費者選擇預付費消費要謹慎,一旦發生問題,要及時維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