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關係的溝通上,是不是常常有「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的憤怒與無奈,也許是自己沒表達清楚,或是話不投機半句多,總而言之就是我給的他不要,他要的我給不了。其實困擾我們的就是我們不知道對方到底要什麼,什麼樣的方式是正合他意。人在接受方式上可以大致分為觸覺型、視覺型、聽覺型。沒有絕對,只有比重的不同,可能有些人是偏觸覺多一點,聽覺少一點。
美國蓋瑞 · 查普曼博士編寫的《愛的五種語言》, 為我們解開了人際溝通的密碼,這本書持續50周出現在美國《出版者周刊》的暢銷書排行榜上,被譯成49種文字在全球發行,自發行起十年間銷售突破了1000萬冊。美國蓋瑞 · 查普曼博士是牧師、著名婚姻家庭專家。他在美國各地舉辦婚姻研習會,定期為已婚者做婚姻輔導。他也是暢銷書《「酷」 爸「酷」媽的五項修煉——親子溝通密碼》的作者。他創作的其他書還包括《如何讓婚姻成長》《離婚後的盼望》和《建立關係》。
愛的五種語言如下
愛語一:肯定的言語
這是聽覺型人喜歡的溝通方式。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人類最深處的需要,就是感覺被人欣賞。對那些安全感低、有自卑情緒模式的人,缺少安全感時,就會缺少勇氣。而這時,如果能給對方一些鼓勵的話語,往往會激發出對方極大的潛力。
愛語二:精心的陪伴
活動其實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花時間「鎖住」對 方的情緒感受。
給予對方全部的注意力。你是否留意過,一起用餐的男女,婚前約會和已婚夫婦,非常不同:前者彼此注目,後者則東張西望。所以,稱得上精心的陪伴必須是全神貫注的交談,或是一頓只有你們兩人的燭光晚餐,也可以是手拉手的散步。
愛語三:精美的禮物
這是視覺型人喜歡的溝通方式。
禮物是愛的視覺象徵。它可以是買來的自做的或是找到的。禮物是一件提醒對方「我很在乎你」 的東西,事實上,這是最容易學習的愛的語言之。
愛語四:服務的行動
這些動作裡都有你愛的語言。
這是指對方想要你做的事,你替他/她服務因而使他/她高興,表示對他/她的愛。也許是替媽媽洗碗,也許是替爸爸端杯茶。
愛語五:身體的接觸
這是觸覺型人的最適合溝通方式。
肢體接觸是人類感情溝通的一種微妙方式,也是愛的表達的有力工具,透過肢體接觸只是這種愛語的方式之一,牽手、親吻、擁抱、都是身體的接觸。對有些人來說,身體的接觸是他們最主要的愛的語言。缺少了它,他們就感覺不到愛,因為在胚胎成 型的過程裡,皮膚是我們最大的器官,透過皮膚上的接受器,腦神經元會同步成長,這是觸覺型人的最適合溝通方式。
要如何知道每個人無形的溝通密碼呢?
1肯定的言語
2精心的陪伴
3精美的禮物
4服務的行動
5身體的接觸
1我最希望別人對我做對 (順序依次由高~低)
例如:5-1-3-2-4
2我最常對別人做的 (順序依次由高~低)
例如:1-5-3-2-4
測試結果分析:
透過這個表格我們會發現有時候我們自己要的跟做出來的是兩回事,例如:我最希望別人摸摸我的頭(讓我覺得自己是可愛的,討人喜歡的),但我自己卻不習慣對別人做接觸的動作,我對別人常用的是誇讚、肯定、讚美,(這樣有時別人也會以為我最喜歡的方式是語言上的交流,但其實真實的狀況不是,我最想要的是被擁抱)。
在沒有做這個自我測試以前,我們會用自己的判斷去「以為」別人的溝通密碼,或是以自己喜歡給與的方式給與別人(以為別人也喜歡)「,這恰恰是雞同鴨講的主因,也 是造成溝通無效甚至加深誤會的導火線。
真正的將心比心是知道對方所好,用對方喜歡的方式去溝通,這樣不僅事倍功半,還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