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代文宗韓愈硬骨頭的一生,這首詩他曾經當作遺言

2020-12-21 喜歡有趣的文字

嗨嘍!大家好,這裡是有趣的文字。

唐朝是一個如夢似幻的朝代,唐朝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唐朝也是一個盛產狂人的時代。李白狂放不羈自號楚狂人,所以才有那些從仙境取下來的詩句。老實如杜甫也會說出」自笑狂夫老更狂「。而硬骨頭韓愈也是一位狂人,他的狂在於改革創新在於直言敢諫至死無悔。為什麼中國宗教這麼多而我們的中華文明卻沒有被宗教化,韓愈便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而初中教材中選錄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便是被他當作遺言來寫的。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詩人韓愈和他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背後的故事。

硬骨頭詩人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中國本來是沒有佛教的,兩漢之際,古印度佛教傳到中國,開始只在少數百姓中流傳。此時中國已經有本土宗教道教和儒教,所以佛教在中國並沒有受到大肆推崇。漢亡以後,魏晉南北朝混亂時期,佛教得到廣泛流傳。盛唐時期,佛教通過玄奘法師在中原流行,而唐朝奉行的包容萬象甚至使官方資助佛教傳播。中唐時代,是佛教鼎盛時期,與中本土的道教、儒學並稱"三教",互相爭立,形成鼎足之勢。

安史之亂,權力迅速真空化和割裂化。佛教抓住時機迅速在社會的各個部分進行擴張,以佛教行為為準則,建立起經濟組織,佛教在唐朝的勢力越來越大。晚唐的幾任皇帝甚至想要藉助佛教的力量對國家進行統治。佛教的盛行不僅對儒家所提倡的忠孝思構成威脅,還有不少人利用佛教逃避徭役、賦稅等,某些官員也利用佛教發財。

元和十四年正月,憲宗遣中使杜英奇押宮人三十,持香花迎佛骨於宮內,供養三日。禮佛的聲音達到的高潮,然而在全國一片崇佛的聲音當中韓愈站了出來。他以自己的仕途為代價,上奏《諫迎佛骨表》。唐憲宗看到諫表大怒,要處死韓愈。幸好有大臣裴度、崔群出來說情,韓愈逃過死罪但是被貶至潮州刺史。

後來唐武宗李炎上位,開始大規模地進行滅佛運動,避免了中國成為政教合一的國家。而以韓愈和柳宗元為代表的古文運動則是中國士大夫為了維護中華傳統精神進行的鬥爭。

百代文宗韓愈

韓愈一生漂泊。他出生官宦世家,卻未得祖上蔭恩。三歲失孤,幸得兄長照顧。九歲兄長也撒手人寰,便隨嫂子寄人籬下。幼年早熟,聰慧刻苦,落榜六次才得機遇。」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命運艱難,一生氣節卻不凡。詩的第二句說」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他知道這樣會為自己招來禍端他還是做了,老卻彌堅。中華文明一直昌盛不斷,便是有這樣的文人,明知前路生死兩茫茫也會堅定地向前走。也是有無數這樣奉獻的人,中國在國運跌宕中,依舊顯現著勃勃生機。

喜歡請關注,留言區多多交流哦!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唐宋八大家·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漢族,唐河內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
  • 韓愈——唐宋八大家,他為什麼能排第一
    前幾天,分享了如何巧記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六位,今天來聊一下唐宋散文中真正的老大——韓愈。韓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宋代粉絲蘇東坡曾前後在17篇文章中提到他,稱他為」百代文宗」,」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一首關於雪的詩,精巧絕倫,不愧為百代文宗
    這一句通俗易懂的順口溜,相信不少朋友都知曉,指的便是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八位大家皆是唐宋時期"古文運動"的中堅力量,為後世留下如數家珍的不朽篇章。"文起八代之衰"——首先,我們便從"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講起。春雪——唐·韓愈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 詩詞欣賞:「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10首七絕
    韓愈,字退之,唐代中期大臣,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韓愈作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1、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唐代: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 這首詩蘇軾在韓愈的風格中是詩意的,但他通過推陳出新來創新
    蘇軾的作品是獨一無二的,最具代表性,筆者將與大家分享一首非常有趣的蘇軾的詩,也是《贈劉景文》的經典之作,這是一首典型的告別詩,整首詩很感人,另外,他的寫作風格也很獨特,整首詩使用了韓愈的中唐詩的詩意。天街小雨的顏色光滑如酥,而草的顏色遙看幾乎沒有。這是一年中最好的春天,比燕柳滿皇好多了。
  • 韓愈在外面想自己老婆了,用妻子的口吻寫下一首情詩,太浪漫了!
    今天要說的詩人是唐朝時期的著名文學家韓愈,中學課本裡我們就學過韓愈的《師說》,還有他的詩詞「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他不僅僅是一位詩人,還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文章大家,也被稱為「百代文宗」,是北宋時期文學巨匠歐陽修最崇拜的人之一。他的才學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他在寫作的時候也總是這樣非常委婉地去表達一些感情。
  • 一天一篇文言文:韓愈《馬說》
    唉,難道(這世上)是真的沒有千裡馬嗎?恐怕是真的不認識千裡馬吧!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裡。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裡程碑式人物。
  • 韓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為何詩歌很少選入課本?原來是不敢用
    眾人只知韓愈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卻少知他還有「文章巨公」與「百代文宗」之名,更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又是「廣東古八賢」之一,死後被追諡為「文」,史稱韓文公,又稱韓昌黎。在唐宋歷史上,韓愈的文名是最響亮的,然而在他現存的700餘篇詩文中,被選入課本的卻是寥寥無幾:文章尚有《馬說》、《師說》,而詩歌好像僅有「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與「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二首。作為唐宋文壇的領軍人物,為何課本卻不喜歡他的詩?
  • 韓愈詩詞的春天,美到心醉!
    《晚春》唐代:韓愈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這是一首描繪暮春景色的七絕。乍看來,只是寫百卉千花爭奇鬥豔的常景,但進一步品味便不難發現,詩寫得工巧奇特,別開生面。詩人不寫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卻寫草木留春而呈萬紫千紅的動人情景:花草樹木探得春將歸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渾身解數,吐豔爭芳,色彩繽紛,繁花似錦,就連那本來乏色少香的楊花、榆莢也不甘示弱,而化作雪花隨風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 「唐宋八大家」之首為什麼是韓愈?蘇軾:這個我服!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合稱為「唐宋八大家」,他們的文章代表著古文領域的最高成就。那麼,你知道為什麼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人是韓愈嗎?(唐宋八大家)韓愈之所以能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因為他在古文領域的地位既無可替代,又無可撼動。首先,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領導者,其重要性遠超柳宗元。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幾首關於春天的詩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他在散文史上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韓愈的詩歌,成就和影響遠不及他的散文,他的詩,無論數量和質量,都不能和他的散文相比。
  • 韓愈:業精於勤,荒於嬉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百代文宗」之名。其文章氣勢雄偉,說理透徹,邏輯性強,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不但精通文學,熟悉文學表達的各種慣例與修辭手段,而且在經學、史學、諸子學等領域亦有很深的造詣,在當時可謂是「百科全書式」的學者,開創了獨樹一幟的韓孟詩派。
  • 韓愈經常被和尚打擾,寫了首拒絕的詩,情商超高,讀完佩服不已
    韓愈是非常排斥佛老學說的,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他對於和尚一向都是能遠則遠。有趣的是雖然他不喜歡和尚,但是和尚卻偏偏非常喜歡他,那時有一個法號叫做廣宣的和尚就非常崇拜,以至於他常常上門求韓語,能為自己寫一首詩。可憐的韓愈躲也躲不過,直接拒絕人家還顯得太抹不過面子,畢竟大家都是有頭有臉的人,於是有一天他終於為這首和尚寫了一首七言律詩。
  • 閱讀鑑賞讀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韓愈像韓愈,字退之,唐朝南陽人。生於公元768年,卒於公元824年。是傑出的文學家,詩人,思想家,政治家。排在唐宋八大家之首。有百代文宗之名。他的《師說》,《進學解》被編入中學語文課本。現代中國凡讀過中學的人必定都讀過韓愈的文章。今天試鑑賞一首韓愈的七律詩《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左遷,是被貶官的代稱。古代以「右」為尊,那麼離右越遠就表示地位越低,即向左遷移。於是左遷就成了被貶官的意思了。藍關位於今天陝西藍田縣,是古代離開長安向東並轉往其它各地的必經之路。
  • 感悟唐宋八大家(一)豪健雄放——韓愈
    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句都出自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今天我們就到遼寧省博物館正在展出的「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中,一起感悟這位豪健雄放的唐代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的風採。 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人,是唐代中期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 雨中拜韓愈,吟詩悼文公,韓愈逝後葬於這裡,陵園處處聞文韻墨香
    這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在貶謫潮州途中創作的一首七律《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此詩抒發了韓愈內心鬱憤以及前途未卜的傷感情緒。韓愈(公元768—824年),字退之,諡號「文」,又稱韓文公,河南孟州人。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 李秀賢 唐朝的「吹哨人」——韓愈
    (《調張籍》)……突然間,我的思考停留在韓愈的《遊城南十六首?遣興》上,禁不住地吟詠:「斷送一生唯有酒,尋思百計不如閒。莫憂世事兼身事,須著人間比夢間。」此詩創作於公元816年(唐憲宗元和十一年),內容不難理解,前二句說:美酒、閒適是人生所求,自己將終生與酒為伍,忙中偷閒,閒中取樂;後兩句說:不要憂慮世上和自身的那些瑣事,應該將人間當作做夢境一樣過。此詩太出名了,詩句足可以讓北宋三個頂級名家放心「借用」。歐陽修在《減字木蘭花 傷懷離抱》中寫道「細想前歡,須著人間比夢間。」
  • 他是韓愈大弟子,中唐樂府詩巔峰之作,張籍這十首詩真唯美
    張籍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大弟子,善於樂府詩,現存詩歌近500首,歷史地位顯著,至今仍然放射耀眼光芒。他與另一位唐朝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位唐代傑出現實主義詩人張籍的樂府詩。
  • 韓愈:一位胸懷天下的詩人,潮州這片土地的開路人
    他身份多重,他寫的詩詞雖然比不得李白的豪邁浪漫,比不得杜甫的深邃悲愴,也比不得王維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也沒有李賀那樣的鬼才,更沒有賀知章的運氣和一生順風順水。可是韓愈,他的詩,自成一派,很真實。他不會像其他文人一樣,或譏諷,或抱怨。他的詩詞很平淡地記錄真實,記錄自己的感受和民生疾苦。
  • 韓愈:我曾經六次落榜……
    是的,從公元792年起,他又三次應博學宏辭科考試,又是三連敗的結局。在這期間,他也曾用過投詩獻賦這個方法,據說他給當朝宰相上過三封書信,結果呢,都如泥牛入海,沒有一點回音。八年時間,六次落榜,身無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