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嘍!大家好,這裡是有趣的文字。
唐朝是一個如夢似幻的朝代,唐朝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唐朝也是一個盛產狂人的時代。李白狂放不羈自號楚狂人,所以才有那些從仙境取下來的詩句。老實如杜甫也會說出」自笑狂夫老更狂「。而硬骨頭韓愈也是一位狂人,他的狂在於改革創新在於直言敢諫至死無悔。為什麼中國宗教這麼多而我們的中華文明卻沒有被宗教化,韓愈便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而初中教材中選錄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便是被他當作遺言來寫的。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詩人韓愈和他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背後的故事。
硬骨頭詩人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中國本來是沒有佛教的,兩漢之際,古印度佛教傳到中國,開始只在少數百姓中流傳。此時中國已經有本土宗教道教和儒教,所以佛教在中國並沒有受到大肆推崇。漢亡以後,魏晉南北朝混亂時期,佛教得到廣泛流傳。盛唐時期,佛教通過玄奘法師在中原流行,而唐朝奉行的包容萬象甚至使官方資助佛教傳播。中唐時代,是佛教鼎盛時期,與中本土的道教、儒學並稱"三教",互相爭立,形成鼎足之勢。
安史之亂,權力迅速真空化和割裂化。佛教抓住時機迅速在社會的各個部分進行擴張,以佛教行為為準則,建立起經濟組織,佛教在唐朝的勢力越來越大。晚唐的幾任皇帝甚至想要藉助佛教的力量對國家進行統治。佛教的盛行不僅對儒家所提倡的忠孝思構成威脅,還有不少人利用佛教逃避徭役、賦稅等,某些官員也利用佛教發財。
元和十四年正月,憲宗遣中使杜英奇押宮人三十,持香花迎佛骨於宮內,供養三日。禮佛的聲音達到的高潮,然而在全國一片崇佛的聲音當中韓愈站了出來。他以自己的仕途為代價,上奏《諫迎佛骨表》。唐憲宗看到諫表大怒,要處死韓愈。幸好有大臣裴度、崔群出來說情,韓愈逃過死罪但是被貶至潮州刺史。
後來唐武宗李炎上位,開始大規模地進行滅佛運動,避免了中國成為政教合一的國家。而以韓愈和柳宗元為代表的古文運動則是中國士大夫為了維護中華傳統精神進行的鬥爭。
百代文宗韓愈
韓愈一生漂泊。他出生官宦世家,卻未得祖上蔭恩。三歲失孤,幸得兄長照顧。九歲兄長也撒手人寰,便隨嫂子寄人籬下。幼年早熟,聰慧刻苦,落榜六次才得機遇。」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命運艱難,一生氣節卻不凡。詩的第二句說」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他知道這樣會為自己招來禍端他還是做了,老卻彌堅。中華文明一直昌盛不斷,便是有這樣的文人,明知前路生死兩茫茫也會堅定地向前走。也是有無數這樣奉獻的人,中國在國運跌宕中,依舊顯現著勃勃生機。
喜歡請關注,留言區多多交流哦!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