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駕崩前,為何把江山歸還給李家?200年後,世人才明白她用心良苦

2021-02-10 史學界的9527

在古代封建社會,男尊女卑一直是思想的主流,如果一個女人想當官,那簡直是難上加難,因為她連最基本的教育都沒辦法得到。古代只有大戶人家的閨女才會請得起私塾先生,專門為她們傳授知識。像祝英臺女扮男裝前往私塾讀書的事情都是發生在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小說中。

當然在古代還有一種人,她們可以是皇帝的老婆或者親戚,等到皇帝駕崩,便可以名正言順地輔政,但輔政也是有限度的,《羋月傳》中的秦宣太后,她是秦國相穰侯魏冉之異父姊,後為秦惠王妃,生下了兒子秦昭襄王。秦惠王駕崩的時候,秦昭襄王尚且年幼,羋月把持朝政四十一年,直到秦昭襄王任用範雎為相,這才將羋月的勢力逐漸減除。但羋月如此強勢,也沒敢廢帝自立。

但是在我國422位皇帝中,卻出現了一位女皇帝,那就是武則天。她原本是李世民的才人,但她卻一直不受寵,按照唐朝宮廷制度,在李世民駕崩後,有子嗣的嬪妃可以去隨兒子一同在封地生活;沒有子嗣,但是受先皇寵愛的,可以陪葬;既沒有子嗣的,又不受先皇寵愛的,只能去道觀出出家。武則天就屬於最悲催的第三種,眼見李世民身體愈發糟糕,武才人只好拿出自己的殺手鐧,主動勾搭太子李治,以求他日後能夠收留自己。

但是願望很快就落空了,李治在繼位後只顧著對付李世民留下來的顧命大臣,哪還有時間想起當年那個含情脈脈的小才人呢?武則天在感業寺待了四年,就當她快要放棄時候,李治突然來到這座道觀祈福,武則天知道機會來了,二人在感業寺大廳中相遇,「淚眼婆沙,千言萬語都說不出口」,旁人都有些懵,一個是當朝皇帝,一個是先帝妃子,難道是母子情深?不對,這二人年紀相仿,更像是一對情人!

但武則天畢竟是先皇妃子,李治還不敢大張旗鼓的將父親的小老婆接近宮裡,但李治有位「好隊友」,那就是王皇后,王皇后知道了武則天的存在後,不僅沒有生氣,反而以自己的名義將武則天接近宮裡。其實王皇后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她當時正與蕭淑妃都得火熱,正巧可以讓武則天進宮幫助自己,緩解壓力。她以為自己招進來一位溫順的小貓咪,沒想到武則天是只猛虎,她不僅想要扳倒蕭淑妃,還要坐上皇后的寶座,結果很明顯,武則天勝利了,並且是大獲全勝。

她與丈夫共同執掌天下三十二年,在丈夫去世後,又先後廢了兩個兒子,在67歲時終於登上了皇位,改國號為「周」,並且創製了一個漢字「曌」,自比為日月。在她治理期間,大肆提拔有才幹的官員,雖然隋朝開創了科舉制度,但真正貫徹則是在武則天執政的十五年間。唐朝中期之所以能夠出現開元盛世,完全是依靠武則天留下的人才,這些人才將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條。當然武則天也有暴戾的一面,她任用酷吏,大肆打壓李唐王室和長孫無忌為首的關隴集團,搞得天下皇室只剩下武則天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她一生中做事幹練,卻在立太子一事上,糾結了十年!她有兩個兒子,分別是三子李顯,四子李旦,太平公主;當然也有兩個侄子周國公武承嗣,梁王武三思。如果立自己的皇位傳給兒子或者女兒,那就是將皇位傳給李唐王室,自己這麼多年的努力不就白費了嗎?如果傳給侄子,雖然保證了武家的皇位,可朝堂大臣對兩位武家後代並不滿意。

武則天就這麼糾結了十年,直到臨終前才將廢了十五年的廬陵王李顯重新召回身邊,封他為皇太子。那麼武則天為何這麼心甘情願地將天下重新還給李家呢?首先武則天雖然強勢,但她畢竟是個女人,她也想為自己的兒子考慮,如果她將皇位傳給侄子,以武三思和武承嗣的德行,自然對李家人大肆打壓,到時候兩個沒有權勢的兒子和女兒很可能命喪亂軍之中,到時候自己和李治唯一留下的血脈就徹底沒了。

其次武則天放棄皇帝身份,以皇太后身份起草遺詔,她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是唐中宗李顯的母親,沒人敢對這位「強勢女人」橫加指責,畢竟身份在那兒擺著。她的歷史功績不會被人抹除,她以後配享李唐王室子孫的祭祀,不至於讓她日後「不血食」。

最後當時天下想要回歸李唐王室的呼聲日益高漲,就連她最信任的大臣狄仁傑也是李唐王室的忠臣,在這種環境下,她如果還敢立武家人為太子,那就說不過去了。當時的民眾還沒法理解武則天的深謀遠慮,還以為是神龍政變的功勞,其實當武則天將李顯封為太子的那一刻,她就已經做好了將天下重新還給李家的打算。兩百年後唐朝覆滅,但如果武則天當時將皇位傳給武家人,恐怕天下早就大亂了。各位小夥伴,你們認為武則天做的對嗎?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收藏

相關焦點

  • 武則天臨終前為何傳位於李家,而不是給武家?原因其實很簡單
    多數的評價皆是抨擊她的所作所為,尤其是關於她主政期間,大興告密之風,重用酷吏周興、來俊臣等人,讓整個朝野大臣們個個人心惶惶,如履薄冰。 人紅是非多,武則天也不例外。身為女子的她,在登基為帝後,為了追求男女平等,竟然公開與多名男子歡好,更是圈養了多名「男寵」,美名其曰「愛妃」。
  • 武則天死後,李顯為何要力排眾議達成她歸陵的願望?
    有些人死了她的影響力卻還沒有消失,武則天就是這樣的例子。她對李唐子孫帶來太大的心理陰影,以至於李顯不得不遵從她歸陵的遺願。公元705年12月16日,霸佔李唐江山數十年的女帝武則天在上陽宮病逝,李氏家族終於得到解放。
  • 武則天死前,為什麼把江山還給李家?千年之後,才發現她有多聰明
    而且在她的治理下,國家井井有條,而且在不斷的走向頂峰。甚至歷史上很多的皇帝都不如她,這可以說是空前絕後的。很多人會好奇,武則天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終於登上了皇帝位。為什麼臨死前,卻把江山又還給了李唐。時隔已過千年了,我們今天再來看看當年武則天的這件事情,千年之後你會發現,她其實真的很聰明。
  • 武則天最後為什麼把江山還給了李家而不是留給自家人武三思?
    道理很簡單,如果武則天想著還給李唐的人,就不可能改國號,既然改了國號就說明武則天本來打算武家上位的!但是為什麼最後又給了!其實成也武則天,敗也武則天!武則天其實最大的優點,會用人,但是不是什麼人都用,要賢能的人到重要崗位,這也就導致了一個奇葩現象!武則天選的官,提拔的卻不聽武則天,反而聽李唐的,這有好處,就是國泰民安,也有壞處,那就是武氏一族繼位就難了!
  • 同樣是女性掌權,為何呂后家族被誅滅,武則天的家族卻得以保全?
    按理說武則天比呂后的做法更加過分,那為何呂后死後呂氏家族遭到誅滅,而武則天的武氏家族卻得以保全呢?首先,無論是呂后還是武則天想要掌權都需要與夫家的宗室力量進行抗衡,對宗室力量進行鎮壓。而兩人不約而同地都採取了特別殘酷的手段。
  • 宰相派兒子到邊疆,武則天不理解,宰相解釋後,武則天呆若木雞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駕崩,臨終前留下遺詔:由太子李顯繼位,尊武則天為太后,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天后決定。唐高宗的這份遺詔,相當於給武則天幹政提供了「合法」的依據。55天後,武則天廢除了唐中宗李顯,立她的第四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
  • 武則天臨死前,為何把皇位還給李家?不傳給武家?狄仁傑一語道破
    眾所周知,武則天是一位傳奇女性,她是歷史上第一位並且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或許最初都不看好她,對她的嘲諷可謂是說不勝數,但最後武則天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她所具備的治理國家的才能,誰都不能質疑她給歷史添上了精彩的一筆。
  • 李世民駕崩前,交給程咬金一個秘密任務,讓大唐江山延續200餘年
    從615年起他就已經奔跑在了反隋的沙場上,在起義的過程裡積累了很大一股力量。他禮賢下士又仁愛無比,這讓所有來投奔他的人都心甘情願。 大唐開國的奮鬥中,李世民麾下的智者良將是最多的。程咬金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出生於589年,身強體壯勇武無雙。610年他在家鄉濟州組織了護衛鄰裡的武裝力量,直接獲得了李密的賞識,並在619年加入了李世民的麾下。
  • 武順是武則天的親姐,武則天為何對她痛下殺手,她犯了什麼事?
    前有李世民殺盡血緣至親,後便有其妻武則天殺死自己的親姐姐。但這並非因為她冷血殘暴,也與皇位無甚干係,只因她的姐姐做了一件事。眾所周知,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為唐朝開國立下汗馬功勞,待唐太宗登基後便做了荊州都尉。武士彠之妻是弘農楊氏人,與武士彠可謂是雲泥之別。
  • 宰相寫了「青鵝」兩字,武則天為何把宰相滿門抄斬了?
    是唐高宗李治、武則天時期的重臣,最終被武則天所殺。為啥殺他?據說是因為「青鵝」兩個字。公元683年,李治去世,武則天臨朝稱制。唐初名將李勣(原名徐世勣)的孫子徐敬業(也稱李敬業)對此極為不滿,被貶後聯合同被貶官南方的唐之奇、駱賓王、杜求仁等人,圖謀反抗武則天。684年9月,徐敬業自稱匡復府上將,領揚州大都督,十多日內便聚集了士兵十餘萬,真的起兵造反了。
  • 她為什麼會得到武則天重用
    以一介罪臣後代的身份歸順了武則天,她在仇恨和復仇中生存並且成長,她每天面對的,是那個曾將她的家族滿門抄斬的女人……身為罪臣之後,她竟然贏得了武則天對她的信任和依賴。她在則天時代有過輝煌,有過不堪,她權傾一時,最後卻為何被李隆基所殺?歷史上的上官婉兒是個什麼樣的女人?她為什麼會得到武則天重用?
  • 武則天先後嫁給李世民父子,桃花不斷的她,為何只給李治養育孩子
    武則天先後嫁給李世民父子,桃花不斷的她,為何只生下李治的孩子?武則天的出生就是一個傳奇。武則天作為歷史上的傳奇女性,甚至於連她的出生都成為了一種玄幻性的色彩。當初的袁天罡在拜訪武家的時候,就曾經預言過武則天會成為一代女皇。袁天罡還感嘆,只可惜武則天是一位男娃,搞不明白在襁褓中的武則天只是穿了像男生的衣物。後來武則天便伴隨著袁天罡的預言,真的成為了一代女皇。
  • 武則天嫁給李世民12年沒有身孕,為何跟了李治一年就有了?
    武皇的一生公元624年,高祖武德七年,荊州都督武士彠次女出生;公元637年,太宗貞觀十一年,14歲的武則天入宮,封為五品才人,李世民40歲,李治10歲;公元649年,太宗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駕崩,武則天因無子入感業寺為尼,武則天26歲,李治22歲;公元650年,高宗永徽元年,李治入感業寺進香
  • 武則天:一代女皇的人生否定,還了江山、認清現實,為的還是名聲
    文/四季文史說實話,作為一個權力欲望燻天的女人,武則天能把坐穩的江山重新交還給李家,是心有不甘的,那麼她是如果說服自己做到這一點的呢,原因就四個字:認清現實。所以,即便是打算廢了光緒帝的時候,她找來的「大阿哥」也依然還是小叔子奕誴的親孫子,而不是她葉赫那拉家的人,更加沒有大肆屠戮愛新覺羅氏子弟,所以她沒有奪取大清的江山。武則天就不一樣了,她不顧兒子們反對,不顧李唐龐大的宗室家族反對,也不顧朝中大臣們的反對,甚至娘家人也不抱有希望,武則天一意孤行、力排眾議,跌跌撞撞還是當上了一國之君。
  • 性感大腦狄仁傑:讓唐朝多活了200年的男人
    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武則天大周一朝的安定和繁榮。武則天對他也是格外信賴,可謂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然而,狄仁傑還是一個大忠臣。只是他效忠的並不是武則天,而是李唐天下。正是有了狄仁傑的巧妙周旋和力挽狂瀾,武則天后江山才又回到李家手裡,才有了後來的開元盛世。大唐也因此續命了200年有餘。回看歷史,武則天處心積慮奪得江山,勵精圖治幾十年,最終還是為李家做了嫁衣。
  • 武則天秘史: 起底「女主武氏」「武則天殺女」等系列事件
    當代學者我國臺灣著名史學家雷家驥,在2001年出版的《武則天傳》中,也對史上所記武則天「扼嬰」之罪深表懷疑,認為此小公主可能「猝死」於急症:「武昭儀也是一個受害者,她感到喪女之痛,但女嬰死因卻不明,真是無語向蒼天!——史官不知何據而書?」。所以,不僅不存在武則天扼女的惡行,甚至在真實歷史上也從未出現過這位武則天幼年即斃命的幼女。
  • 徐茂公為何被武則天開棺戮屍滅族?
    但是在1971年考古隊對李績之墓進行挖掘後,卻發現裡面並沒有什麼陪葬品,只有一頂破爛不堪的三梁進德冠,算是珍貴文物,其它並無太多發現。難道是史書忽悠後人,這個至今沒有說明。(我有個事情很搞不懂,既然李績被挖墳戮屍,那麼墓穴應該被破壞掉,為何專家聲稱沒有發現被盜挖的跡象呢?到底史書說的對,還是專家說的對,讓人一頭霧水。)
  • 武則天跟隨李世民12年未孕,為何嫁給李治後,迅速生下6個孩子?
    -----郭沫若引言縱觀歷朝歷代皇帝,最讓我佩服的就是武則天,因為她開創了女性稱帝的新篇章,給後世的影響甚大。說到武則天這個人,都知道她稱帝的故事,但極少有人知道她的情路歷程和後代子嗣。當年武則天14歲入宮就被封為了才人,當時的李世民足足有40歲了。既然當時被李世民召入宮中,為何沒有給他生下一男半女?年齡、脾氣武則天14歲時,李世民雖然喜歡她,但是這個年齡讓李世民沒有太大興趣。
  • 一代女皇武則天,是非功過皆藏無字碑,留後世評說
    初入皇宮武則天是唐朝開國功臣武士彠次女,她自小便於那些閨中女兒不同,好動靈敏,聰慧非常,武家家境殷實,武父自然也不會虧待兒女,她們小時候受到的教育自然是良好的,可在貞觀九年(635年),武父去世,那年的武則天才十二歲,家道中落,其堂兄武惟良、武懷運落井下石,甚至欺負她的母親對她無禮,於是武則天與生母搬到長安居住
  • 誰能把武則天推翻?袁天罡:5隻猴子,15年後果然應驗
    公元649年,唐太宗駕崩,但在此期間,武則天並不怎麼受寵,從入宮開始就一直以才人的身份自居,公元650年,唐高宗李治繼位,這一次,武則天憑藉著自己過人的手段獲得了李治的喜愛,短短三年時間就打敗了王皇后和蕭淑妃這兩大勢力,成功稱為李治第二任皇后,史稱「廢王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