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ying
不過比起高級餐廳來,我們去到一個城市,更希望享受那裡的街邊美食,而香港,卻總是在市井氣上十分讓我著迷,就像哪些老港片裡出現的,街邊的老店鋪,總是藏匿著耐人尋味的故事。
於是,今天「吃貨羊」同學(豆瓣ID: 吃貨羊)為大家介紹10家藏匿在香港街頭巷尾的平民美食,我不了解香港餐廳的淘汰率,但「消費升級」是不可抵擋的趨勢,或許,這10家餐廳,如果再不去的話,過個幾年也就消失了。
帶你尋味香港街頭巷尾的老店
文:吃貨羊
勝香園
最出名的茶檔之一
這個是中環甚至是整個香港最有名的茶檔之一,經常可以在電視上看到她的身影。這裡其實是一個露天的大排檔,店鋪外常常排著長長的隊伍,不想排隊就早上去吧,看看忙碌的阿姐們互相抬槓,悠閒地吃個港式早餐,體驗最地道的香港。
番茄湯底的各種粉面是這裡的招牌,湯底濃鬱的「番茄牛肉通粉」和「碎牛肉番茄公仔麵」幾乎是每桌必點。
可是「牛油檸蜜脆脆」才是我的愛,烤得香脆的豬仔包塗上牛油和蜂蜜,再擠上新鮮檸檬汁,然後有愛地擺成了米奇的形狀。又香又脆的麵包加上清新的檸檬香味,比番茄面更加吸引我。
飲品方面,要試試他們的「鹹檸七」,杯子裡的鹹檸檬已經貼心地幫你戳好了,自己倒進冰凍的七喜,簡直是消暑神器。
地址:中環美輪街2號排檔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 08:00-17:30; 星期日: 休息
水記
一天只供應四碗的隱蔽菜單「牛沙瓜」
水記隱藏在中環的一條小路上,環境比勝香園還要差一點,只是一個鐵皮小店外加幾張桌子,但是憑著出色的牛雜和炸魚皮在中環屹立多年不倒。
他家的營業時間也比較任性,第一次是和朋友在中環閒逛的時候路過,人家休息;第二次特意去吃,那條路修路,人家暫停營業;到了第三次終於吃上了,卻沒吃到馳名的牛沙瓜和魚皮。
「牛沙瓜」與瓜沒有任何關係,而是牛的其中一個胃,是他家的隱藏菜式,每日限量四碗,一般都會被熟客預定了,真是可遇不可求啊!
即使吃不上「牛沙瓜」,別的出品也是值得一試的,他家的「牛雜」頗有水準的,清洗得十分乾淨沒有任何內臟的異味。難怪每天午飯時間都會看到很多穿著西裝或套裝的白領汗流浹背地擠在這個路邊攤,就為了一吃一碗牛雜麵。
地址:中環吉士笠街2號牌檔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11:30-17:45;星期日:休息
威記
中環老字號的粥店
威記是中環的老字號粥店,早上時分,店裡擠滿了吃早餐的客人,店員麻利地地招呼各個客人坐下。
店裡大部分都是附近過來解決早飯的街坊,另外還有像我這種遊客。而我旁邊的是一個一邊往粥裡加辣椒醬一邊吃得很歡樂的老外,這樣場景相信在香港以外的地方很難看到。
作為傳統粥店,賣的就是各式粥品以及配粥吃的油器(各種炸的點心),另外還有「腸粉」和「蘿蔔糕」等常見的早點。
試了招牌的「白粥」和「炸兩」,白粥煮得軟綿,帶著清新的米香;炸兩略嫌不夠脆但勝在有腸粉的米香來彌補。原汁原味的「清蒸蘿蔔糕」能嘗到蘿蔔本身的清甜,吃膩了香煎蘿蔔糕和XO醬炒蘿蔔糕,來一份小清新吧。
地址:中環士丹利街82號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07:00-19:00
科記
最出名的是「豬排飯」
以「豬扒飯」聞名的上環老字號,第一次去的時候人家假期休息,吃貨如我,很執著地第二天一大早再去。別的客人都在吃麵或者多士做早餐,我的早餐卻是豬扒飯,誰讓這是人家招牌呢。帶骨豬扒煎得香脆再澆上醬汁,很家常的味道,肉質稍微有點粗,卻比那些被嫩肉粉醃得連肉味都沒有的要強多了。
忽然傾盆大雨,我在店裡避雨聽老闆和街坊拉家常,說起很多街坊都把店面賣出去,像這樣堅持經營的老店越來越少,我心裡默默地祈求老闆你們一定要堅持下去啊!
地址:上環蘇豪荷李活道200號J-K舖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07:00-16:30;星期六:07:00-15:30;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豪華茶餐廳
便宜又好吃的「豬扒面」
匿藏在灣仔的一個小店,環境完全名不副實,不過勝在便宜好吃。
他家的「豬扒面」的豬扒另外用碟子上,以免麵湯把香脆的豬扒泡軟,太貼心了有木有。如果說「科記」的是精瘦結實版,這裡的就是豐腴版,別有一番滋味。十幾塊港幣一份豬扒面難道不是良心價?
雖說豬扒面分量很足,但作為「咖央」(椰漿、蛋和斑蘭葉等調成的醬料)腦殘粉,我還是忍不住鯨吞了一塊奶央多!啊,蛋牛治也不錯的說。
地址:灣仔莊士敦道226號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05:00-19:00
富記
讓你愛上「及第粥」
富記是多「面手」,「腸粉」、「燒臘」、「小炒」、「滾湯」統統都有水準。「及弟粥」我平時是不吃的,因為大部分都做得不好,內臟的異味可以毀掉一碗粥。但是富記的及第粥讓我徹底改觀。粥底綿滑,內臟也處理得乾淨之餘火候也控制得好,又鮮又嫩。
這裡還有「獵奇燒鵝粥」,燒鵝是好的,粥是好的,但放到一起有種非常微妙的感覺。大家還是試試「燒鵝髀瀨粉」吧,那隻油亮油亮的大鵝髀無比吸引。要是冬天去,別忘了點個滾湯,魚頭魚雲或者魚腩配上豆腐和時令蔬菜,簡直太治癒了!
地址:旺角花園街104-106號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07:30-23:30
中國冰室
經典港片裡的茶餐廳
中國冰室是位於旺角廣東道街市的一家老字號,環境的氛圍,讓這裡成為很多導演愛用的取景地,由其是二樓的卡座,拍攝過很多對談的情景。「PTU」、「江湖告急」、「全職殺手」、「性工作者十日談」等電影都可以看到中國冰室的身影。
雖然這裡的上鏡機會很多,卻一直保持著低調平實的作風,反而讓大家可以吃得更加舒心,不會像一些出名的茶餐廳一樣人擠人。在二樓的卡座,喝杯香滑濃鬱的熱奶茶,吃一件新鮮出爐的蛋撻,這才是香港茶餐廳的正確打開方式。
地址:旺角廣東道1077A舖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06:00-19:00
合益泰
每天賣出6000份的腸粉
位於深水埗腸粉名店,傳說每天賣掉的腸粉多達五六千條,在剛剛新鮮出爐的「2015香港米芝蓮」榜上有名。他家的腸粉又滑又有米香,澆上麻醬、甜醬、辣醬,再曬上大量芝麻,是一種平實的美味。
小店除了腸粉,還有粥、燒麥、豬皮等小吃出售,不過遠不及腸粉來得精彩,所以如果店內沒有位置,大可以打包站在店外站著吃,據說他們外賣的腸粉更加新鮮呢。
地址:深水埗桂林街121號地下
維記
要去吃一下「豬潤面」
同樣位於深水埗的維記,絕對是「我很醜,但是我很好吃」的代表。雖說食物的色香味都很重要,但是維記的「豬潤面」(或者豬潤牛肉麵)那麼鮮甜,我就寬恕它那醜陋的樣子吧。
上面浮滿的那些碎末讓我想起小時候媽媽給我做的豬潤水,現在她越來越懶得給我做了,我也只能到維記去回味一下。
另一鎮店之寶是「咖央西多士」,兩片塗滿自家制咖央醬的麵包蘸滿蛋漿煎得金黃,沒有一般夾花生醬的西多士那麼膩,還多了一份獨特的香味。
深水埗福榮街62號及66號地下及北河街165-167號地下D號
星期一至五:6:30 – 20:30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6:30 – 19:15
公和豆品廠
讓豆花粉絲瘋狂的小店
從充滿歲月痕跡的店鋪環境就可以看出這是家屹立多年的老店,公和以前鋪後工場的形式運作,多年以來一直堅持在店鋪後的工場製作豆腐花和豆腐。公和使用加拿大非基因改造豆,並堅持用傳統的石磨來製作豆製品,更好地保留了黃豆的原味。即使環境陳舊,多年來一直有很多忠實粉絲。
工場每日凌晨一時半已開始製作,供早上發售,店中的豆腐一賣完,工場馬上把新鮮製作的補上,新鮮有益的豆腐很受歡迎,平均日賣70板豆腐。
除了可以買回家的豆腐和腐竹、腐皮、豆卜等各式豆製品,大家也可以在店裡坐下來馬上品嘗百年豆製品老店的味道。
店裡有豆腐花、豆漿、煎釀豆腐和煎釀豆卜等小吃出售。
地址:九龍深水埗北河街118號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07:00-21:00
我很喜歡香港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很多都把街頭巷尾的香港拍的很迷人,有時候感慨香港電影回不去了,那就用街頭巷尾的美食來記住香港味道。
本文原載於公眾號「河馬旅行」,這是一個「境外城市旅居指南」公眾號,經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
文:吃貨羊 / 馬達
圖:吃貨羊
設計:喬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