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差評,迪士尼的《花木蘭》到底想說什麼?

2020-09-15 國風小築

外國人翻拍中國故事,演員還是中國面孔,卻說著流利的英文,這奇妙的組合讓我對電影也期待了很久。然而看完之後,卻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彆扭。

拋開被群嘲的歷史混搭、南北穿越等等包裝部分,我只想知道,這部電影想表達的究竟是什麼?

束縛

電影著墨更多的是對女權的表達,或者說是對當時封建男權制度下,被規則和偏見束縛的女性意識的覺醒。木蘭從小與別的女子不同,她練習武功、不顧形象地追著一隻雞跑上跑下、大叫、還能上房揭瓦……周圍的人都不能認可這樣的木蘭,連一向縱容她的父親也對她感到失望。

長大後,開心策馬回來的木蘭得知家裡人為她訂了一門親,她內心是不願意的,但她知道,她需要通過成親來給家族帶來榮耀。

她被塗上厚厚的粉,腰上、腿上、手臂上都被各種條繩用力地打上了結,裙子也一圈圈地包裹下來。這些繩帶和繃得緊緊的裙子將木蘭束縛起來,限制了她的行動。

「安靜、沉著冷靜、優雅、泰然自若、禮貌」,媒婆緩緩道出:「這些就是你的品質,我們在一個好妻子身上看到的,我們在木蘭身上看到的。」這時一隻蜘蛛的出現卻嚇壞了剛剛還說著要沉著冷靜、優雅、泰然自若的媒婆,她直接後仰倒在了地上,這下所有優雅都不見了。

解決了蜘蛛的木蘭惹怒了媒婆,她大叫木蘭是華家的恥辱、華家沒有培養出一個好女兒,這讓父親更為失望。

天賦

皇帝徵兵的旨意下來,父親如果上戰場就很難活著回來,木蘭決定替父出徵,不讓父親冒險。於是她裝扮成男子模樣,忍受著軍營的一切不便,與其他人一起練習。

到這裡迷惑的地方就出現了。木蘭剛開始打不過別人,但是她卻有「氣」,當她使用「氣」的時候,那簡直就無敵了。這個「氣」就很讓人不解,董將軍還說要誠實才能更好的發揮「氣」,那麼這個「氣」到底是什麼?電影要表達的不是女性力量嗎?原來本質上是拼天賦啊。

靠著這股「氣」,再加上木蘭不懈的努力,她終於勝過很多男子,登上了高高的山頂。

董將軍問:你的「氣」真大,你為什麼要藏起來?木蘭欲言又止了很久,說我不知道。

她確實不知道,是父親告訴她,你有你的位置,你要把「氣」藏起來,這對你不是好事情。但是在認可力量的軍營,木蘭迷茫了,自己明明有力量,為什麼要藏起來呢?

偏見

閒聊的時候,大家討論著自己喜歡的女子:皮膚白嫩、眼睛像露珠、豐滿……唯有一個人說不在乎對方長什麼樣,木蘭剛表示了同意,那個人就加了一句:我在乎她做什麼菜。木蘭表示很無奈。

木蘭說:我理想中的女人是勇敢的,她很有幽默感,她也很聰明。每說一句,周圍的人就重複問一句並大聲嘲笑,最後他們關心的問:那她長什麼樣?旁邊的男子還笑說,這些品質描述的不是一個女子,描述的是我。有人否定他的自誇,男子便笑不出來了。

《脫口秀大會》楊笠講段子的時候說:你很難理解為什麼一個看起來那麼普通的男人可以那麼自信。果然好的段子不是來源於藝術就是來源於生活。

這就是社會的偏見。不僅是男性對女性有偏見,女性對男性也有偏見。但回歸到電影裡,這種對古代女子的偏見恰恰是男權階層加諸於女子身上的。他們折斷了她們的翅膀,卻驚嘆於她們不會飛翔。

美德

可以看出,為了更加貼近中國文化,迪士尼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因為他們了解的並不透徹,導致了中國元素的胡亂堆砌等一系列問題。電影中父親劍上的忠、勇、真一直鞭策著木蘭,也折磨著木蘭,因為她隱瞞了自己的身份,她是不誠實的。

在女巫的刺激下,木蘭脫下鎧甲、散開頭髮,以女子的身份騎上戰馬。敵人用巨大的火石攻擊戰友,她想了辦法把地上的頭盔撿起來放在敵人後面的山上,假裝有伏兵的樣子然後射殺投石的敵人,最終引得敵人自尋滅亡。

她是聰明的,也是勇敢的,她救了所有的戰友,但將軍卻因為她的不真誠趕走了她。後來帶著情報的木蘭爭取到了將軍的信任,帶領一小支隊伍去皇宮救皇帝。父親的劍在打鬥中被熔於火中,木蘭瞬間慌了,在皇帝和象徵著祖先的鳳凰的鼓勵下,木蘭重新擁有了力量,救下了皇帝。

在鳳凰翅膀展於木蘭身後時,我以為是一直折磨她的那三個字被放下了,現在的木蘭有了自己的信仰。沒想到結局皇帝直接給賜了一把新的,那三個字原封不動還給加了一個「孝」字,看到這裡真是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所以那把劍被毀就只是為了讓皇帝送把新的?

雖然最後皇帝希望木蘭重新考慮入朝當官的時候,看木蘭那個表情應該是能成,但是木蘭拒絕高官回家的理由和那把品德之劍,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接納

女巫是另一個木蘭。她也擁有超能力,所以她不被世人所接納。為了得到認可,她明明一個人就可以攻下一座城,卻要忍氣吞聲在柔然人手下當「狗」。她試圖說服木蘭和她站在一起,但最後木蘭用行動說服了她。她驚異於木蘭被認可,但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回頭路了,於是為木蘭擋箭身亡。

確實是反派的一般套路,但是對女巫的描寫感覺還是有些蒼白。大家可以接納木蘭,為什麼不能接納女巫,難道是過了十幾二十年社會思想進步了?

戰場上木蘭以女子身份打仗的時候,士兵們紛紛恐懼叫道:她是女巫!那一刻我發現,原來他們不是不能接納有能力的女子,而是他們害怕有能力的女子。

私以為這種心理也許就像君王總害怕臣子握著兵權一樣,因為他們擁有權力,所以更害怕別人也擁有可以打敗他們的權力。這是不是也能解釋開頭所說的對女子的束縛呢?

後記

這部電影有很多不能自圓其說的地方,上文中很多思想也只是我個人的推測,再加上不符合現實邏輯生推劇情、渲染情緒的劇情,我覺得豆瓣4.7分並不冤枉。但是它引發的討論、它探討的思想是可以一想的。

現在社會也是女權盛行,但是真正的女權到底是什麼?電影中木蘭在女子中與眾不同,女扮男裝上陣殺敵,皇帝可以招她一人去做官,但其他女子呢?能夠在社會上佔有一席之地就只能靠沙場立功嗎?

木蘭得到那麼多人的支持,誰能說不是因為她最初是以男子的身份與眾人結交,他們願意平等地看待她,她才能展露她的本領。那么女權的實現難道是要靠把女性先變成男性嗎?那還分什麼性別,以後大家都生男孩就好了呀。

還有,木蘭在戰場立功,一是她有女主光環,二是她有「氣」,也就是天賦,或者說是超能力。這也是讓人詬病的一點。如果木蘭的成功是因為她的努力和智慧,那故事合情合理,同時也有現實意義。然而電影既想討好女權,又不認同木蘭可以憑藉自己的本事成功,非要給她什麼氣,那這個電影就真的是一部恰爛錢的商業電影了。

以及木蘭拒絕當官的原因和皇帝的讚許,難怪會有觀眾以為自己看了一部女德電影。

《木蘭辭》的結尾其實很有意思:「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兔子的雌雄本來很好分辨,但是當他們一起奔跑的時候,就難以識別了。意即木蘭本是女子,但是當她與男子一同在戰場殺敵的時候,誰能認出來她是女子呢?

在戰場上的時候,木蘭不輸他人,所以無法識別。回到家中,木蘭恢復女子打扮,她依舊是家族的榮耀。我覺得原詩的結局才是最好的,不是成為男人才能擁有榮耀。

或許千年前的作者不是這麼想的,但是既然要男女平權,那就不應該總是把成功的女性男性化。只有成功不再有性別,男女平權才真正能實現。

相關焦點

  • 《花木蘭》上映後差評如潮,網友評論:迪士尼懂什麼是花木蘭嗎
    迪士尼第一次拍中國女英雄的電影,開始大家都抱了很大的期望,然而上映之後卻是差評如潮,迪士尼的公主電影從一開始就不能算是成人童話,人家就是童話,花木蘭是迪士尼的公主系列之一,跟白雪公主跟灰姑娘跟美人魚一樣啊,大家可能期望太高了,不會以為自己要去看戰爭片或者藝術片吧 ,能看到的無非都是漂亮的小姐姐打打殺殺。
  • 迪士尼的《花木蘭》到底想說什麼?
    拋開被群嘲的歷史混搭、南北穿越等等包裝部分,我只想知道,這部電影想表達的究竟是什麼?束縛電影著墨更多的是對女權的表達,或者說是對當時封建男權制度下,被規則和偏見束縛的女性意識的覺醒。木蘭從小與別的女子不同,她練習武功、不顧形象地追著一隻雞跑上跑下、大叫、還能上房揭瓦……周圍的人都不能認可這樣的木蘭,連一向縱容她的父親也對她感到失望。
  • OK木門說|為什麼迪士尼的《花木蘭》在中國被群嘲差評?
    講述了南北朝時期的女英雄花木蘭「替父從軍、保家衛國」的故事,這是一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故事。而且是中國歷史長卷中少見的女性不是以后妃之名,而是因為孝心和軍功留名青史的女性「閃光點」。所以一直在人們心中有崇高的形象。
  • 《花木蘭》的差評,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誠然,《花木蘭》脫胎於1998年的迪士尼同名動畫片,裡面很多情節與設定本就出於幻想,不該將其當做一部歷史片一樣看待。而《花木蘭》呢?從《花木蘭》決定要拍真人版電影開始,這位迪士尼公主的受眾就註定不再只是小孩子。
  • 差評如潮的《花木蘭》,還值得去電影院看嗎?
    《花木蘭》中國定檔海報差評如潮的《花木蘭》似乎有點讓人望而卻步了,到底還要不要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呢 在這裡,我想解釋一些問題,供路人了解。 (1)為什麼《花木蘭》還沒上映,評分網站就放出低分? 由於全球疫情原因,迪士尼對《花木蘭》採用了特別的發行模式。
  • 《花木蘭》是如何被迪士尼搞砸的?
    不得不說,「花木蘭」是個好IP,此前迪士尼動畫版《花木蘭》耗資7000萬拿到了3.04億美元的票房,併入圍了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多項提名,拿下了安妮獎10項大獎,可謂名利雙收。動畫版《花木蘭》的成功,中國本土對於花木蘭IP的認可,再加上近年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票倉所表現出的市場潛力,以及花木蘭身上所體現出的難得的「女權意識」,都讓迪士尼認為做真人版《花木蘭》時機已經成熟。
  • 《花木蘭》為何上映評分暴跌?迪士尼到底有沒有認真拍?
    《花木蘭》為何上映評分暴跌?迪士尼到底有沒有認真拍?《紐約時報》:所有參與這部新電影的人都有在迪士尼原動畫中最喜歡的場景和元素,這些都是他們一定要加到新片裡去的。賈法很喜歡士兵們討論他們理想女人的那一段,不過他說,在新片中,「我們認為從木蘭的角度更清楚地講述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 《花木蘭》轉網 迪士尼翻身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常蕾)萬眾矚目的《花木蘭》「轉網了」!北京時間8月5日凌晨5點,迪士尼公司宣布《花木蘭》將放棄北美院線發行,選擇在9月4日以29.9美元單片價格「轉網」登上流媒體Disney+。屆時,北美觀眾以及擁有Disney+服務的國家地區只能在線上觀看,而沒有Disney+服務或者影院已經復工的國家地區,《花木蘭》還是會保持院線發行計劃。
  • 從備受期待到差評如潮,劉亦菲的《花木蘭》到底犯了什麼錯?
    1998年,迪士尼的動畫電影《花木蘭》全球上映,這部體現迪士尼全方位接觸中國文化的電影,最後在口碑與票房上都收穫了巨大的成功。 雖然宣傳期間有網友指出,迪士尼將花木蘭故事裡木蘭的家設計成了福建土樓,與歷史上的北魏設定不符。
  • 花了52塊去看了《花木蘭》,我只想說,就這?
    全網的槽點,該如何說起?天仙的外貌+矯健的身手,劉亦菲的當選,引發全網歡騰。,刷爆全網,甚至還登頂了推特全球熱度榜。結果是《花木蘭》還未上映,高清盜版資源已經在國內的網絡上鋪天蓋地。作為中國IP,《花木蘭》不僅失去了國內第一批觀眾的票房,還得到了不計其數的差評。
  • 《花木蘭》「轉網」背後,迪士尼在下一盤什麼棋?
    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電影《花木蘭》上映期一波三折,經歷了3度「退檔」之後,迪士尼決定不再苦等進軍大銀幕,毫無預警宣布該在北美和全球其他一些市場將繞過院線上映,於9月4日上線流媒體Disney+,價格為高端點播價29.99美元。
  • 迪士尼《花木蘭》在中國水土不服?劉亦菲逆風而立,靜待木蘭花開
    迪士尼《花木蘭》在中國水土不服?近日,由於《花木蘭》在海外9個小市場取得590萬美元不俗票房,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扮演者劉亦菲髮長文感謝信,她表示:「我心存感激。,截止到發稿,還沒上映的花木蘭在豆瓣上被五萬多人刷出了和小時代一樣的低分,其中差評超過85%,僅有不到13%的觀眾給出四星和五星,評分從開分的5.9下滑到4.8,這幾乎是迪士尼出品的公主系列電影評分最低的一部。
  • 豆瓣4.8分的《花木蘭》,為何遭網友差評,就因外國外基因?
    劉亦菲:我從未想過我們能像家人一樣親密無間《花木蘭》被稱為迪尼斯影史上最大滑鐵盧據悉,9月7日消息報導,《花木蘭》已在全國各大院線陸續上映,預期票房大賣的影院卻沒能完成使命,甚至豆瓣也給出了4.8分的驚人低分,與此同時全網一片譁然,眾說紛紜。明明很成功,為何遭眾網友差評?
  • 《花木蘭》真的如網上說的那樣不堪嗎?槽點滿滿還是惡意差評?
    萬眾期待的真人版《花木蘭》電影9月11日在內地上映,由於披著中國傳統故事和迪士尼這兩件外衣,加上國內一眾明星的參演(雖然電影中很多演員的國籍並不是中國),在這部電影開拍官宣的時候,就引起了許多網友注目,可是僅上映一天後,某瓣評分僅為4.7,甚至比有些國產爛片還要低。那麼,到底是這部電影的槽點真得太多,還是有人在惡意差評?《花木蘭》真的如網上說的那樣糟糕嗎?
  • 《花木蘭》:迪士尼的野心、自負與潰敗
    第2935期文化產業評論真人版《花木蘭》估計是影史上第一部還未正式登陸影院、惡評就鋪天蓋地而來的大製作電影。那麼,《花木蘭》真的有大家所評論的那麼爛嗎?當網友們將其評論為「爛片」時,它「爛」的本源又是什麼呢?
  • 迪士尼的《花木蘭》真的一無是處嗎?
    二是大家相信迪士尼。喜愛電影的朋友都明白,迪士尼是一個造夢的品牌,其擁有世界上最頂級的製片能力與最完善的IP產業鏈。儘管翻拍自家動畫的真人童話系列質量參差不齊,但是整體的製作有一個基本的下限。然而,如今《花木蘭》一出,此下限即被突破。個人認為,無論從劇情內核、演員表現還是電影製作的角度看,迪士尼的《花木蘭》都是一部令人失望的作品。
  • 《花木蘭》低分差評,劉亦菲是怎麼淪為票房毒藥的?
    《花木蘭》低分差評,劉亦菲是怎麼淪為票房毒藥的? 在國內尚未上映之前,國外的人通過花費20多美元、200多塊人民幣就可以觀看《花木蘭》,因此關於《花木蘭》的評價和口碑,國內上映之前就有了。 而它的結局卻糟糕到了既不受外國人喜歡,也不受國內待見的地步,可以說是裡子面子全失,片子看起來拍得毫無意義。
  • 《花木蘭》全面崩盤,迪士尼錯在哪?
    作為迪士尼的重頭戲,《花木蘭》到底是如何全面崩盤的,迪士尼在這個過程中又做「錯」了什麼?豆瓣4.9分,五天1.7億,全面崩塌的《花木蘭》還有救嗎?用「全面崩塌」來形容《花木蘭》在全球電影市場的表現,或許都不為過。
  • 《花木蘭》全面崩盤,迪士尼錯在哪?
    》造勢,早在2019年7月,迪士尼發布了《花木蘭》的首支預告,立刻引起了全球範圍內的關注。作為迪士尼的重頭戲,《花木蘭》到底是如何全面崩盤的,迪士尼在這個過程中又做「錯」了什麼?只有主角花木蘭將體內的「氣」激發出來,才能殺死最終BOSS,完成使命。這種沒有完整的人物成長路徑、簡單粗暴的人設,似乎與超級英雄並無什麼差別。
  • 好萊塢大片《花木蘭》為什麼會遭遇斷崖式差評?
    #花木蘭遇斷崖式差評#,中國文化到底應該如何傳播才能走向全世界?是自己親自帶出去,還是假借外國人之手?好萊塢大片《花木蘭》無疑是中外文化的混血兒,是不是感覺怪怪的?別人家的孩子再怎麼好,我們又怎麼可能真正愛別人家的孩子呢?都說老婆是別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家的好,這都是自尊心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