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的《花木蘭》到底想說什麼?

2020-10-03 國風小築

外國人翻拍中國故事,演員還是中國面孔,卻說著流利的英文,這奇妙的組合讓我對電影也期待了很久。然而看完之後,卻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彆扭。

拋開被群嘲的歷史混搭、南北穿越等等包裝部分,我只想知道,這部電影想表達的究竟是什麼?

束縛

電影著墨更多的是對女權的表達,或者說是對當時封建男權制度下,被規則和偏見束縛的女性意識的覺醒。木蘭從小與別的女子不同,她練習武功、不顧形象地追著一隻雞跑上跑下、大叫、還能上房揭瓦……周圍的人都不能認可這樣的木蘭,連一向縱容她的父親也對她感到失望。

長大後,開心策馬回來的木蘭得知家裡人為她訂了一門親,她內心是不願意的,但她知道,她需要通過成親來給家族帶來榮耀。

她被塗上厚厚的粉,腰上、腿上、手臂上都被各種條繩用力地打上了結,裙子也一圈圈地包裹下來。這些繩帶和繃得緊緊的裙子將木蘭束縛起來,限制了她的行動。

「安靜、沉著冷靜、優雅、泰然自若、禮貌」,媒婆緩緩道出:「這些就是你的品質,我們在一個好妻子身上看到的,我們在木蘭身上看到的。」這時一隻蜘蛛的出現卻嚇壞了剛剛還說著要沉著冷靜、優雅、泰然自若的媒婆,她直接後仰倒在了地上,這下所有優雅都不見了。

解決了蜘蛛的木蘭惹怒了媒婆,她大叫木蘭是華家的恥辱、華家沒有培養出一個好女兒,這讓父親更為失望。

天賦

皇帝徵兵的旨意下來,父親如果上戰場就很難活著回來,木蘭決定替父出徵,不讓父親冒險。於是她裝扮成男子模樣,忍受著軍營的一切不便,與其他人一起練習。

到這裡迷惑的地方就出現了。木蘭剛開始打不過別人,但是她卻有「氣」,當她使用「氣」的時候,那簡直就無敵了。這個「氣」就很讓人不解,董將軍還說要誠實才能更好的發揮「氣」,那麼這個「氣」到底是什麼?電影要表達的不是女性力量嗎?原來本質上是拼天賦啊。

靠著這股「氣」,再加上木蘭不懈的努力,她終於勝過很多男子,登上了高高的山頂。

董將軍問:你的「氣」真大,你為什麼要藏起來?木蘭欲言又止了很久,說我不知道。

她確實不知道,是父親告訴她,你有你的位置,你要把「氣」藏起來,這對你不是好事情。但是在認可力量的軍營,木蘭迷茫了,自己明明有力量,為什麼要藏起來呢?

偏見

閒聊的時候,大家討論著自己喜歡的女子:皮膚白嫩、眼睛像露珠、豐滿……唯有一個人說不在乎對方長什麼樣,木蘭剛表示了同意,那個人就加了一句:我在乎她做什麼菜。木蘭表示很無奈。

木蘭說:我理想中的女人是勇敢的,她很有幽默感,她也很聰明。每說一句,周圍的人就重複問一句並大聲嘲笑,最後他們關心的問:那她長什麼樣?旁邊的男子還笑說,這些品質描述的不是一個女子,描述的是我。有人否定他的自誇,男子便笑不出來了。

《脫口秀大會》楊笠講段子的時候說:你很難理解為什麼一個看起來那麼普通的男人可以那麼自信。果然好的段子不是來源於藝術就是來源於生活。

這就是社會的偏見。不僅是男性對女性有偏見,女性對男性也有偏見。但回歸到電影裡,這種對古代女子的偏見恰恰是男權階層加諸於女子身上的。他們折斷了她們的翅膀,卻驚嘆於她們不會飛翔。

美德

可以看出,為了更加貼近中國文化,迪士尼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因為他們了解的並不透徹,導致了中國元素的胡亂堆砌等一系列問題。電影中父親劍上的忠、勇、真一直鞭策著木蘭,也折磨著木蘭,因為她隱瞞了自己的身份,她是不誠實的。

在女巫的刺激下,木蘭脫下鎧甲、散開頭髮,以女子的身份騎上戰馬。敵人用巨大的火石攻擊戰友,她想了辦法把地上的頭盔撿起來放在敵人後面的山上,假裝有伏兵的樣子然後射殺投石的敵人,最終引得敵人自尋滅亡。

她是聰明的,也是勇敢的,她救了所有的戰友,但將軍卻因為她的不真誠趕走了她。後來帶著情報的木蘭爭取到了將軍的信任,帶領一小支隊伍去皇宮救皇帝。父親的劍在打鬥中被熔於火中,木蘭瞬間慌了,在皇帝和象徵著祖先的鳳凰的鼓勵下,木蘭重新擁有了力量,救下了皇帝。

在鳳凰翅膀展於木蘭身後時,我以為是一直折磨她的那三個字被放下了,現在的木蘭有了自己的信仰。沒想到結局皇帝直接給賜了一把新的,那三個字原封不動還給加了一個「孝」字,看到這裡真是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所以那把劍被毀就只是為了讓皇帝送把新的?

雖然最後皇帝希望木蘭重新考慮入朝當官的時候,看木蘭那個表情應該是能成,但是木蘭拒絕高官回家的理由和那把品德之劍,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接納

女巫是另一個木蘭。她也擁有超能力,所以她不被世人所接納。為了得到認可,她明明一個人就可以攻下一座城,卻要忍氣吞聲在柔然人手下當「狗」。她試圖說服木蘭和她站在一起,但最後木蘭用行動說服了她。她驚異於木蘭被認可,但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回頭路了,於是為木蘭擋箭身亡。

確實是反派的一般套路,但是對女巫的描寫感覺還是有些蒼白。大家可以接納木蘭,為什麼不能接納女巫,難道是過了十幾二十年社會思想進步了?

戰場上木蘭以女子身份打仗的時候,士兵們紛紛恐懼叫道:她是女巫!那一刻我發現,原來他們不是不能接納有能力的女子,而是他們害怕有能力的女子。

私以為這種心理也許就像君王總害怕臣子握著兵權一樣,因為他們擁有權力,所以更害怕別人也擁有可以打敗他們的權力。這是不是也能解釋開頭所說的對女子的束縛呢?

後記

這部電影有很多不能自圓其說的地方,上文中很多思想也只是我個人的推測,再加上不符合現實邏輯生推劇情、渲染情緒的劇情,我覺得豆瓣4.7分並不冤枉。但是它引發的討論、它探討的思想是可以一想的。

現在社會也是女權盛行,但是真正的女權到底是什麼?電影中木蘭在女子中與眾不同,女扮男裝上陣殺敵,皇帝可以招她一人去做官,但其他女子呢?能夠在社會上佔有一席之地就只能靠沙場立功嗎?

木蘭得到那麼多人的支持,誰能說不是因為她最初是以男子的身份與眾人結交,他們願意平等地看待她,她才能展露她的本領。那么女權的實現難道是要靠把女性先變成男性嗎?那還分什麼性別,以後大家都生男孩就好了呀。

還有,木蘭在戰場立功,一是她有女主光環,二是她有「氣」,也就是天賦,或者說是超能力。這也是讓人詬病的一點。如果木蘭的成功是因為她的努力和智慧,那故事合情合理,同時也有現實意義。然而電影既想討好女權,又不認同木蘭可以憑藉自己的本事成功,非要給她什麼氣,那這個電影就真的是一部恰爛錢的商業電影了。

以及木蘭拒絕當官的原因和皇帝的讚許,難怪會有觀眾以為自己看了一部女德電影。

《木蘭辭》的結尾其實很有意思:「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兔子的雌雄本來很好分辨,但是當他們一起奔跑的時候,就難以識別了。意即木蘭本是女子,但是當她與男子一同在戰場殺敵的時候,誰能認出來她是女子呢?

在戰場上的時候,木蘭不輸他人,所以無法識別。回到家中,木蘭恢復女子打扮,她依舊是家族的榮耀。我覺得原詩的結局才是最好的,不是成為男人才能擁有榮耀。

或許千年前的作者不是這麼想的,但是既然要男女平權,那就不應該總是把成功的女性男性化。只有成功不再有性別,男女平權才真正能實現。

相關焦點

  • 全網差評,迪士尼的《花木蘭》到底想說什麼?
    拋開被群嘲的歷史混搭、南北穿越等等包裝部分,我只想知道,這部電影想表達的究竟是什麼?束縛電影著墨更多的是對女權的表達,或者說是對當時封建男權制度下,被規則和偏見束縛的女性意識的覺醒。這個「氣」就很讓人不解,董將軍還說要誠實才能更好的發揮「氣」,那麼這個「氣」到底是什麼?電影要表達的不是女性力量嗎?原來本質上是拼天賦啊。
  • 從北朝民歌到迪士尼動畫,「花木蘭」形象到底經歷了什麼變化?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郎朗上口的《木蘭辭》如今已經成為千古絕唱,這位被封為"孝烈將軍"的巾幗英雄也家喻戶曉。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也被多次搬上電影銀幕,其中美國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一經上映,便引發了劇烈轟動。
  • 迪士尼的《花木蘭》不是中國的《花木蘭》
    國內影視版的《花木蘭》有好多個版本,而對於這一版本的《花木蘭》,顯然觀眾不是很買帳!有人吐槽劇情不合理,有人吐槽英文,也有人吐槽,請了這麼多名演員,結果就這?認真看了《花木蘭》,看完後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得不到國內大部分觀眾的喜愛,還是因為我們很大一部分人看電影的角度原因。
  • 《花木蘭》——迪士尼敷衍國人之作
    您是看中了中國人的錢包嗎,想通過中國文化來撈中國人一筆嗎?您但凡多知道一點中國文化,也不至於拍成這樣吧?為什麼把花木蘭對鏡貼花黃,拍成這個樣子?這是貼花黃嗎,導演到底懂不懂貼花黃的內涵?好的我們來細緻的討論一下,到底不好看在哪裡,畢竟做人要嚴謹~花木蘭在家中還未去打仗之時,我們通過《木蘭辭》都知道,應該是「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 迪士尼《花木蘭》口碑崩了?歷史上的花木蘭,到底是什麼樣?
    對迪士尼出版方而言,萬萬沒想到!迪士尼護航 + 鋪天蓋地式宣傳 + 強大的華人影星陣容的電影《花木蘭》,再加上將近 14 億人民幣投資的影片,還未在國內正式上映,卻已在國內慘遭口碑全線崩盤。但咱們今天來談談關於花木蘭的歷史故事。
  • 迪士尼拍《花木蘭》,14億打水漂?花木蘭被迪士尼糟蹋慘了
    想忘都不行,因為這篇課文要求全文背誦,老師要考的。《花木蘭》到底是拍給誰看的呢?對於外國粉絲而言,花木蘭角色是他們排名第一的迪士尼公主,除了家國意識,花木蘭的貞潔、忠孝更是歌頌的重點。,不管是什麼文化背景,都很難被其打動。
  • 《花木蘭》口碑崩盤了嗎,迪士尼的套路到底行不行?
    花木蘭十分不幸,正是後者。還有,一直在說的氣,是什麼鬼,中國粉絲不能接受。我們想分析的,是花木蘭背後的套路。大家都知道,《花木蘭》是今年好萊塢成本最高的電影之一。光製作成本就高達2億美元(從特效來看,並不知道花哪了……)。
  • 說《花木蘭》是年度迪士尼爛片?花木蘭都不服
    《花木蘭》終於上映了,然而作為疫情之後迪士尼第一部上映的影片,卻以國外口碑很高國內評分很低的「冰火兩重天」境遇被人津津樂道。其實,依雀小仙之見,這種爭議不過是中西方對「花木蘭」理解的本質有差而已。中國的「花木蘭」和美國的「木蘭」在根本上就不一樣。
  • 《花木蘭》為何上映評分暴跌?迪士尼到底有沒有認真拍?
    《花木蘭》為何上映評分暴跌?迪士尼到底有沒有認真拍?早在2017年就有消息傳出迪士尼即將拍攝真人版《花木蘭》,電影將於2018年1月開拍,並且將於中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取景。據悉,影片將由妮基·卡羅執導,香港電影製作人江志強則被聘為執行製片人。影片2019年有望上映。
  • 迪士尼《花木蘭》口碑撲街,什麼是真正的花木蘭精神?
    近日,迪士尼電影《花木蘭》上市,口碑卻斷崖式下跌。豆瓣網友毫不客氣的打出了評分4.9分。無論在國內國外,《花木蘭》都面臨口碑翻車的局面。電影劇情不合理,魔改中國文化,是網友最大的不滿。迪士尼的公主們,遭遇磨難之後都等著王子來拯救,而東方的花木蘭卻能一個人升級打怪,代父從軍,自立自強。因為一部動畫片,花木蘭成為不少外國小孩仰慕的女英雄,這是東方文化的勝利。
  • 吐槽之餘,我們來談談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到底想講什麼
    通常來講豆瓣上的高分電影未必真的好看,但低分電影卻一定是爛片,而這個高分與低分的界線就是5分,目前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在豆瓣上的評分已經跌到了5分以下,成功進入了爛片行列,這部電影的口碑真的崩了,因為中國的觀眾們都感覺被迪士尼的宣傳欺騙了,甚至是侮辱了。
  • 《花木蘭》上映後差評如潮,網友評論:迪士尼懂什麼是花木蘭嗎
    迪士尼第一次拍中國女英雄的電影,開始大家都抱了很大的期望,然而上映之後卻是差評如潮,迪士尼的公主電影從一開始就不能算是成人童話,人家就是童話,花木蘭是迪士尼的公主系列之一,跟白雪公主跟灰姑娘跟美人魚一樣啊,大家可能期望太高了,不會以為自己要去看戰爭片或者藝術片吧 ,能看到的無非都是漂亮的小姐姐打打殺殺。
  • 迪士尼的《花木蘭》和中國人心中的花木蘭差在哪?
    今天看了電影《花木蘭》,這部由迪士尼來製作的關於中國歷史傳奇人物的故事。在2018年迪士尼宣布將要拍攝《花木蘭》並且由劉亦菲主演,以及國內一些頂級武打明星參演的時候,我是非常期待的。這部陣容豪華的大ip、大製作的電影到底差在哪了?
  • 《花木蘭》的差評,到底是因為什麼呢?
    :誠然,《花木蘭》脫胎於1998年的迪士尼同名動畫片,裡面很多情節與設定本就出於幻想,不該將其當做一部歷史片一樣看待。而《花木蘭》呢?從《花木蘭》決定要拍真人版電影開始,這位迪士尼公主的受眾就註定不再只是小孩子。
  • 迪士尼撲街,這版《花木蘭》到底錯在哪?
    》沒啥毛病,硬說有毛病的話,也都是熟悉的迪士尼老味道。先就「不中國」這個觀點說一說這版《花木蘭》是在1998年迪士尼動畫版基礎上改編的真人版,而看過動畫的觀眾其實能發現,這兩版在大框架上沒什麼改變。不是女巫和木蘭要聯手毀滅地球,卻是兩個手握權力的「長輩+男性」把大門為女性推開了。這就像我們現在的情況,不僅是女性要去爭取什麼,還有男性願意為此改變什麼。也就是迪士尼拍吧,這種劇情放到國內叫「幻想」。
  • 《花木蘭》:充滿想像力的迪士尼,沒有想像力了
    2020年到底怎麼了,連迪士尼都拍出了這麼一部大悶片,兩個時辰的觀影,如坐針氈、如芒在背、如鯁在喉。充滿想像力的迪士尼,沒有想像力了。,本來也不是不可以,但偏偏放在《花木蘭》身上,就成五十步笑百步了。「可汗」就是胡人首領的一種稱呼,所以大概率來說,花木蘭也是一個五大三粗的胡人,要不你以為花木蘭能夠「同行十二年」,做到「不知木蘭是女郎」,靠的是什麼,靠隊友眼瞎啊。
  • 迪士尼《花木蘭》票房口碑雙輸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早在9月4日,當迪士尼放棄疫情迅速反彈的北美、歐洲和日本院線,選擇登陸迪士尼流媒體Disney+付費獨播時,許多人就表示了強烈的擔憂和反對。上個月,一段視頻在外網爆紅:一位憤怒的法國影院老闆一棍子朝著《花木蘭》的展板狠狠砸去。英法德等票房大國的院線也展開了對迪士尼的集體聲討。
  • 《花木蘭》北美線上發行,迪士尼在想什麼?
    與華納旗下《信條》的分批、分區在影院上映的決策不同,《花木蘭》的發行策略顯得更具爭議性:《信條》依舊以院線發行為主,對電影院復工有著極強的促進作用,而《花木蘭》完全可以說是以線上為主,對傳統的發行方式有著明顯的挑戰,且對關門近半年的北美院線而言非常不友好。
  • 《花木蘭》北美線上發行,迪士尼在想什麼?
    與華納旗下《信條》的分批、分區在影院上映的決策不同,《花木蘭》的發行策略顯得更具爭議性:《信條》依舊以院線發行為主,對電影院復工有著極強的促進作用,而《花木蘭》完全可以說是以線上為主,對傳統的發行方式有著明顯的挑戰,且對關門近半年的北美院線而言非常不友好
  • 迪士尼電影《花木蘭》觀影感受
    原花木蘭故事雖已是經典,但迪士尼作為童話故事改變來說,能將原故事花木蘭重新塑造成一個全新的,無論大人或是孩子,甚至迪士尼影迷認可的花木蘭新形象,已實屬不易。迪士尼動畫版《花木蘭》,形象的塑造可謂是深入人心,且一首成龍所唱的《男子漢》更是經典之至。迪士尼電影版《花木蘭》中,由於是翻拍原動畫版,因此劇情及表演方面的還原存在一定難度。因動畫更偏向低年齡段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