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翻拍中國故事,演員還是中國面孔,卻說著流利的英文,這奇妙的組合讓我對電影也期待了很久。然而看完之後,卻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彆扭。
拋開被群嘲的歷史混搭、南北穿越等等包裝部分,我只想知道,這部電影想表達的究竟是什麼?
電影著墨更多的是對女權的表達,或者說是對當時封建男權制度下,被規則和偏見束縛的女性意識的覺醒。木蘭從小與別的女子不同,她練習武功、不顧形象地追著一隻雞跑上跑下、大叫、還能上房揭瓦……周圍的人都不能認可這樣的木蘭,連一向縱容她的父親也對她感到失望。
長大後,開心策馬回來的木蘭得知家裡人為她訂了一門親,她內心是不願意的,但她知道,她需要通過成親來給家族帶來榮耀。
她被塗上厚厚的粉,腰上、腿上、手臂上都被各種條繩用力地打上了結,裙子也一圈圈地包裹下來。這些繩帶和繃得緊緊的裙子將木蘭束縛起來,限制了她的行動。
「安靜、沉著冷靜、優雅、泰然自若、禮貌」,媒婆緩緩道出:「這些就是你的品質,我們在一個好妻子身上看到的,我們在木蘭身上看到的。」這時一隻蜘蛛的出現卻嚇壞了剛剛還說著要沉著冷靜、優雅、泰然自若的媒婆,她直接後仰倒在了地上,這下所有優雅都不見了。
解決了蜘蛛的木蘭惹怒了媒婆,她大叫木蘭是華家的恥辱、華家沒有培養出一個好女兒,這讓父親更為失望。
皇帝徵兵的旨意下來,父親如果上戰場就很難活著回來,木蘭決定替父出徵,不讓父親冒險。於是她裝扮成男子模樣,忍受著軍營的一切不便,與其他人一起練習。
到這裡迷惑的地方就出現了。木蘭剛開始打不過別人,但是她卻有「氣」,當她使用「氣」的時候,那簡直就無敵了。這個「氣」就很讓人不解,董將軍還說要誠實才能更好的發揮「氣」,那麼這個「氣」到底是什麼?電影要表達的不是女性力量嗎?原來本質上是拼天賦啊。
靠著這股「氣」,再加上木蘭不懈的努力,她終於勝過很多男子,登上了高高的山頂。
董將軍問:你的「氣」真大,你為什麼要藏起來?木蘭欲言又止了很久,說我不知道。
她確實不知道,是父親告訴她,你有你的位置,你要把「氣」藏起來,這對你不是好事情。但是在認可力量的軍營,木蘭迷茫了,自己明明有力量,為什麼要藏起來呢?
閒聊的時候,大家討論著自己喜歡的女子:皮膚白嫩、眼睛像露珠、豐滿……唯有一個人說不在乎對方長什麼樣,木蘭剛表示了同意,那個人就加了一句:我在乎她做什麼菜。木蘭表示很無奈。
木蘭說:我理想中的女人是勇敢的,她很有幽默感,她也很聰明。每說一句,周圍的人就重複問一句並大聲嘲笑,最後他們關心的問:那她長什麼樣?旁邊的男子還笑說,這些品質描述的不是一個女子,描述的是我。有人否定他的自誇,男子便笑不出來了。
《脫口秀大會》楊笠講段子的時候說:你很難理解為什麼一個看起來那麼普通的男人可以那麼自信。果然好的段子不是來源於藝術就是來源於生活。
這就是社會的偏見。不僅是男性對女性有偏見,女性對男性也有偏見。但回歸到電影裡,這種對古代女子的偏見恰恰是男權階層加諸於女子身上的。他們折斷了她們的翅膀,卻驚嘆於她們不會飛翔。
可以看出,為了更加貼近中國文化,迪士尼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因為他們了解的並不透徹,導致了中國元素的胡亂堆砌等一系列問題。電影中父親劍上的忠、勇、真一直鞭策著木蘭,也折磨著木蘭,因為她隱瞞了自己的身份,她是不誠實的。
在女巫的刺激下,木蘭脫下鎧甲、散開頭髮,以女子的身份騎上戰馬。敵人用巨大的火石攻擊戰友,她想了辦法把地上的頭盔撿起來放在敵人後面的山上,假裝有伏兵的樣子然後射殺投石的敵人,最終引得敵人自尋滅亡。
她是聰明的,也是勇敢的,她救了所有的戰友,但將軍卻因為她的不真誠趕走了她。後來帶著情報的木蘭爭取到了將軍的信任,帶領一小支隊伍去皇宮救皇帝。父親的劍在打鬥中被熔於火中,木蘭瞬間慌了,在皇帝和象徵著祖先的鳳凰的鼓勵下,木蘭重新擁有了力量,救下了皇帝。
在鳳凰翅膀展於木蘭身後時,我以為是一直折磨她的那三個字被放下了,現在的木蘭有了自己的信仰。沒想到結局皇帝直接給賜了一把新的,那三個字原封不動還給加了一個「孝」字,看到這裡真是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所以那把劍被毀就只是為了讓皇帝送把新的?
雖然最後皇帝希望木蘭重新考慮入朝當官的時候,看木蘭那個表情應該是能成,但是木蘭拒絕高官回家的理由和那把品德之劍,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女巫是另一個木蘭。她也擁有超能力,所以她不被世人所接納。為了得到認可,她明明一個人就可以攻下一座城,卻要忍氣吞聲在柔然人手下當「狗」。她試圖說服木蘭和她站在一起,但最後木蘭用行動說服了她。她驚異於木蘭被認可,但覺得自己已經沒有回頭路了,於是為木蘭擋箭身亡。
確實是反派的一般套路,但是對女巫的描寫感覺還是有些蒼白。大家可以接納木蘭,為什麼不能接納女巫,難道是過了十幾二十年社會思想進步了?
戰場上木蘭以女子身份打仗的時候,士兵們紛紛恐懼叫道:她是女巫!那一刻我發現,原來他們不是不能接納有能力的女子,而是他們害怕有能力的女子。
私以為這種心理也許就像君王總害怕臣子握著兵權一樣,因為他們擁有權力,所以更害怕別人也擁有可以打敗他們的權力。這是不是也能解釋開頭所說的對女子的束縛呢?
這部電影有很多不能自圓其說的地方,上文中很多思想也只是我個人的推測,再加上不符合現實邏輯生推劇情、渲染情緒的劇情,我覺得豆瓣4.7分並不冤枉。但是它引發的討論、它探討的思想是可以一想的。
現在社會也是女權盛行,但是真正的女權到底是什麼?電影中木蘭在女子中與眾不同,女扮男裝上陣殺敵,皇帝可以招她一人去做官,但其他女子呢?能夠在社會上佔有一席之地就只能靠沙場立功嗎?
木蘭得到那麼多人的支持,誰能說不是因為她最初是以男子的身份與眾人結交,他們願意平等地看待她,她才能展露她的本領。那么女權的實現難道是要靠把女性先變成男性嗎?那還分什麼性別,以後大家都生男孩就好了呀。
還有,木蘭在戰場立功,一是她有女主光環,二是她有「氣」,也就是天賦,或者說是超能力。這也是讓人詬病的一點。如果木蘭的成功是因為她的努力和智慧,那故事合情合理,同時也有現實意義。然而電影既想討好女權,又不認同木蘭可以憑藉自己的本事成功,非要給她什麼氣,那這個電影就真的是一部恰爛錢的商業電影了。
以及木蘭拒絕當官的原因和皇帝的讚許,難怪會有觀眾以為自己看了一部女德電影。
《木蘭辭》的結尾其實很有意思:「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兔子的雌雄本來很好分辨,但是當他們一起奔跑的時候,就難以識別了。意即木蘭本是女子,但是當她與男子一同在戰場殺敵的時候,誰能認出來她是女子呢?
在戰場上的時候,木蘭不輸他人,所以無法識別。回到家中,木蘭恢復女子打扮,她依舊是家族的榮耀。我覺得原詩的結局才是最好的,不是成為男人才能擁有榮耀。
或許千年前的作者不是這麼想的,但是既然要男女平權,那就不應該總是把成功的女性男性化。只有成功不再有性別,男女平權才真正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