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八段錦,健身,運動,拉筋方法,拍打拉筋法,拉伸運動養生

2020-12-26 藍星養生學藝術美學

清代養生家李度遠,原籍雲南,90多歲到四川開縣定居。李氏對養生很有研究,深明養身養心之道。他一生為人慈善寬厚、謙虛謹慎、助人為樂。氣功屬於中醫養生學的範疇,是通過意念、呼吸與身體的調整鍛鍊,即調心、調息和調形的方法,使人體身心融為一體,營衛氣血周流,百脈運行通暢,臟腑功能和調,以達到增進健康、少生疾病、延年益壽目的的傳統養生方法。在其一生中,他提出的養身養心的和、慈、靜、儉等原則,對世人很有教益。

和者致祥之道。氣功養生是在中醫、道家、佛家、儒家等傳統養生理論指導下,運用特定的方法配合呼吸和意念來調節人體身心健康的一種祛病延年的身心修養方法,通過自我調控意念、呼吸和身軀、來調整內臟活動,加強自身穩定機制,從而達到祛病益壽的目的。可分動功與靜功兩大類。李度遠認為,君臣和則國家興旺,父子和則家庭安樂,兄弟和則手足提攜,夫婦和則閨房靜好,朋友和則必然互相維護,故易曰:「和氣致祥,乖氣致戾。」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必然發生聯繫,從而形成一定的人際關係。

古今中外,有些人不擇手段,機關算盡,人與人的交往成了金錢交易、權勢交易,往往貪慾過多,不利養生。「氣功」一詞包括了古代的「吐納」、「導引」、「存神」、「靜功」、「辟穀」歷代思想家、政治家、養生家皆主張,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真正相愛、平等互助的關係,這樣的關係,才能友情常在,利於養生。

法。屬土,與脾相應,默念「呼」字。預備姿勢同推法;隨吸氣左腿屈膝,儘量上抬大腿,足尖向下,暗示清氣從足大趾內側沿腿內側的脾經上升至腹部;同時左手屈時,掌心向上,五指併攏自然微曲,以肘為軸,從小腹右側向上,向左劃弧運動,至與視線平時,吸氣盡,掌心轉向面部;

隨呼氣默念「呼」字,暗示濁氣盡出,清氣沿大腿內側的脾經下降;同時左腳向前邁出一步,左掌轉向前方,向左。向下畫圓,降至小腹前,又反掌向上,疊於右手背下;再吸氣時,換右手右腿,動作同開始,如此交替地做5~10次,再後退做5~10次。做法時,手、眼、頭、腿、呼吸、意念要配合好。

養生也稱攝生,即治未病,是通過各種措施,達到體質增強、防治疾病、延長生命的目的。調身與養生的關係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古樂篇》,其中就有用「宣導」作用的「舞」來治療「筋骨瑟縮不達」之疾的記載。《黃帝內經》也有「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等調身養生的記載。

健身氣功·易筋經中的「出爪亮翅勢」,荷葉掌五指用力張開與重如排山的立腕推掌,以及兩足的十趾用力抓地等動作一氣呵成。「青龍探爪勢」中,自然掌、龍爪與握固的相互轉化等。健身氣功·五禽戲中,指如鋼鉤的虎爪與虎撲的配合,靈巧的猿鉤與提踵的銜接,鳥翅的輕盈與提膝平衡的協調等,都體現出上下末梢肢體有規律的運動。

坐,有自由式和盤膝式兩種:自由式,選適當高度之椅。凳或床,雙腳踏地而坐,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雙手仰掌疊放一起置於小腹前,目半睜,視鼻端,或雙手合掌如佛,目半睜視指端。盤膝坐,有單盤膝、雙盤膝和自然盤膝。

單盤膝是將一側小腿放另一小腿上面;雙盤膝是先將右小腿放在左小腿上面,再把左小腿搬起放在右小腿上面,兩小腿交叉,兩足底朝天放在大腿上;自然盤膝是兩小腿自然交叉成八字形,兩足壓在大腿下。上身姿勢皆同自由式。行功應備軟墊,兩腿發麻時,可行自我按摩後收功。

中國傳統醫學包括豐富的內容,氣功是中國傳統醫學寶庫的一顆瑰麗的明珠。經絡、穴位、氣血學說,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是中國氣功的理論基礎。 經絡、穴位、氣血是非常複雜的人體現象。可以簡單而形象地解釋: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穴位是氣血運行的出入口。

氣功健身祛病的道理在於穴位受到良性刺激,氣血在經絡中運行通暢。

健身氣功·八段錦中,「搖頭擺尾去心火」一勢,脊柱在大幅度側屈、旋轉中實現尾閭與頸部的對拉拔長;「兩手攀足固腎腰」一勢,脊柱在大幅度的前屈後伸中實現對軀體的良性刺激。

軀幹有規律的旋轉屈伸可以調節臟腑,疏通經絡。從我國傳統醫學角度來看,軀幹是周身經脈經過的地方。經絡,內聯臟腑、外絡周身,「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黃帝內經·靈樞·海論》),皆明確指出了臟腑與經絡的關係。

氣功,八段錦,健身,運動,拉筋方法,拍打拉筋法,拉伸運動,動作,養生方法,無論是任督二脈的運行,還是分布於脊柱兩旁或交叉於脊柱循行於全身的經絡,無一不與脊柱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經絡通,氣血暢,臟腑功能加強。

意守丹田:即在意念活動中,想像以腹內臍下三寸處的氣海穴為中心形成一個球形,使思想集中,排除雜念。

練完功後要以肚臍為中心,用一手掌心按在肚臍上,另一手掌心貼在這隻手的手背上,兩手同時以肚臍為中心揉轉,先由內向外,由小到大緩緩劃圈,左轉三十圈。稍作停頓後,再由外向內,由大到小劃圈,右轉三十圈,到肚臍處停止,即是收功。

不論哪種姿勢,只要自然、端正即可,多用靠坐式或側臥位。兩眼微閉,注視鼻尖,口亦微閉,舌抵上顎。鹿抵中腰部大幅度側屈擰轉,鹿奔過程中的弓背收腹等。注重呼吸吐納的健身氣功·六字訣,軀幹運動雖然不大,但在各字訣中也體現出對脊柱的中正調整,如「噓」字訣中軀幹的左右旋轉動作,「呬」字訣中的展肩擴胸、藏頭縮項動作。

採用停閉呼吸法,可分為三種:一是吸一停一呼一吸……,二是吸一呼一停一吸……,三是吸一停一吸一呼……。如此周而復始,循環不已。從開始到結束,呼吸都要平靜均勻,緩緩進行。要注意呼吸深長、輕細、均勻;要建立鼻呼鼻吸、氣沉丹田的條件反射。

相關焦點

  • 導引術,氣功,健身,拉伸運動,拉筋的方法,運動,養生方法動作
    兩掌內轉、扶按兩膝時,百會上頂,全身上下左右對拔拉伸,身體上、下、左、右,四面用力、身形中正。促進任督二脈之氣,有助於中脈的進一步練習。導引術,氣功,健身,拉伸運動,拉筋的方法,運動,養生方法,動作,上身直起,兩拳離地,由拳變掌,兩臂向左右45°側伸,至與肩相平,掌心向下,目視前方。
  • 養生保健氣功,運動,拉伸,活動,拉筋的方法,導引術,弓步蹲
    養生保健氣功,運動,拉伸,活動,拉筋的方法,據史書記載,巢元方為隋朝太醫令,太醫博士。太醫博士,相當於現在醫學院的教授;而太醫令則是官銜,負責宮廷內外醫療之事。在《諸病源候論》中,巢元方在每條導引之前都要強調「湯熨針石,別有正方;補養宣導,今附於後」,意思是「中藥、推拿熱敷、針刺砭石之法,已經有很多專著講過了,這裡只記載導引之術作為治病之法」。
  • 氣功,中醫,經絡,健身,運動,養生,黃帝內經
    氣功,中醫,經絡,運動養生氣功,中醫,經絡,健身,運動,養生,時經兩千年後,老子以身證天、以天驗人,在虛極靜篤之中反覆體悟人與自然的同一性,提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道」的概念運動,養生,健身氣功氣功,中醫,經絡,運動養生,經過眾多賢哲的實踐研究和總結,古人對人體生命活動有了非常清楚的認識,對人與自然的關係獲得了更多的例證,如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生理活動
  • 健身氣功·八段錦的編創與推廣
    2001年6月5日,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正式成立。中心成立後,調研中發現氣功歷史悠久、傳承廣泛、簡單易學、動作舒緩、身心結合,養生健身效果明顯,深受民眾的喜愛,廣大群眾對開展氣功活動的願望十分迫切。但是,面對600多種名目繁雜、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氣功根本無所適從,更加缺少科學鑑別的能力和方法。怎麼辦?
  • 息法,導引,健身,氣功,運動,養生,鍛鍊
    氣功,運動,養生,鍛鍊,息法導引,健身,氣功,運動,養生,鍛鍊,息法,行氣,呼吸也,是吐納、閉氣、存氣、胎息的稱謂,亦屬道家練功行氣的術語,總稱調息氣功,運動,養生,鍛鍊,息法氣功,我國古代講究養生的人,大都特別注重氣的因素,所以人們稱養生家為鍊氣士。鍊氣的方法,隨派別傳承的不同而有異。
  • 運動健身上官:拉筋拍打調節氣血,提升自愈力,加速能量循環
    拍打就是用手和工具按自己能接受的力度重複拍打身體的局部、全身,令經絡暢通。可以自己拍,也可在親友間互相拍。所謂自愈之意,重在強調本人自願用簡單的非醫療方法激活人體自愈能力,其中包含自拍和互拍。在古代這個方法不叫拍打,而叫「調傷」、「調痧」,即用拍打把體內的病顯現出來再化解,如果沒有病就顯現不出病。所以此法也是一種自然診斷方法。 拉筋就是用極簡單之方法拉抻人體四肢關節,令骨正筋柔,經絡暢通。自愈最有效也最常用的拉筋法是躺在特製的拉筋凳上舉起一條腿拉筋。
  • 正確拉筋可延壽,錯誤拉筋反而要命~快改
    筋筋與我們的健康密切相關,我國傳統健身氣功《易筋經》記載「筋弱則懈,筋壯則強,筋和則康。」中醫將人體的「皮骨筋肉脈」稱為五體,現代醫學的軟組織類似於筋的範疇,如肌腱組織、筋膜組織。拉筋即筋膜拉伸,筋膜對身體靈敏性、穩定性有重要意義。在中國傳統的健身氣功易筋經、五禽戲、八段錦、太極,以及現代的瑜伽、健身操中,都有很多拉筋健身的步驟。所以,偶爾拉筋鍛鍊可保持筋的活力,維持筋健康,緩解以車代步、久坐不動導致的筋縮現象。
  • 運動健身上官:拉筋與壓腿、瑜珈、牽引、舞蹈的區別在哪裡?
    拉筋與壓腿、瑜珈、牽引、舞蹈的區別在哪裡? 1、最大區別是,拉筋簡單、有效,即學即會,對絕大多數各類腰、背、腿痛症患者,可一次性當初見效,可謂立竿見影; 2、適用面、普及面很廣,男女老少鹹宜,家裡、辦公室皆可,防病、治病、健身皆有效;3、牽引、跳舞、壓腿、瑜珈均處動態,容易失控受傷,惟拉筋處於靜態,但拉筋時間和強度可自己掌握,無論仰躺還是站立式拉筋都不會轉動腰部和關節
  • 體育總局氣功中心關於公開徵集健身氣功運動處方的通知
    為積極貫徹實施《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和落實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發展工程,不斷豐富和充實健身氣功養生理論和實踐方法,推動健身氣功在新時代健康中國、體育強國和文化強國建設中發揮更加積極作用,進一步滿足群眾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特面向社會開展健身氣功運動處方公開徵集工作。
  • 鍛鍊是個技術活,中醫運動養生有門道!
    近年來,熱衷於運動健身的人是越來越多了,我們每天也都在被各種運動養生理論花樣洗腦,但是,你真的懂「運動」嗎?你每天都在堅持的那些鍛鍊方式,真的讓你健康了嗎?
  • 4個簡單的拉筋方法,懂得使用對身體好
    由於現代人的生活節奏非常快,常常因忙於工作而缺乏運動鍛鍊的時間,以下幾種簡單且不受場地限制的拉筋方法非常不錯,可以利用休息時間適當進行。1、腿部拉筋法。這個拉筋方法可以使腿部肌肉多次緊繃再放鬆,操作簡單。2、仰臥起坐法。仰臥起坐雖是常見的最為簡單的鍛鍊方法,卻能夠很好的鍛鍊腰部的肌肉,達到拉緊的效果。仰臥起坐的動作要標準,如果剛開始做起來比較困難的話,可藉助外力,但要適可而止,不可急功近利,以免因運動幅度過於劇烈而造成損傷。3、垂直坐立拉筋法。
  • 【學會中醫】源於《黃帝內經》的智慧:中醫養生四大基石之運動養生
    《中國公民中醫養生保健素養》(以下簡稱「素養」)中的中醫養生四大基石,就是源於幾千年前的《黃帝內經》所主張的情志,飲食,起居,運動等養生法則,下面就聊聊運動養生。★運動養生:通過練習中醫傳統保健項目的方式來維護健康、增強體質、延長壽命、延緩衰老的養生方法。常見的養生保健項目有: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六字訣等(「素養」第29條)。
  • 「筋長一寸,壽延十年」,三種情況,或需拉筋了,兩種拉伸方法
    什麼時候需要拉筋,以及怎麼拉伸呢?首先說說什麼是筋:如果一定要用我們現代人熟悉的詞彙來形容的話,中醫的「筋」,或許可以包括現代醫學裡的「韌帶、軟組織」之類。再說說有哪些拉筋的傳統方式:我們很多的傳統健身方法裡,比如易筋經、五禽戲、八段錦,乃至現在很流行的瑜伽,大多和「拉筋」有關。
  • 拉筋、拍打治百病?這才是真相!
    拉筋、拍打治百病?這才是真相!最近掀起一陣拍打、拉筋治百病的養生風潮,不但教人實踐這種自療法的書籍大賣,網絡上也有相當多討論如何拉筋的文章,更有各種輔助拉筋、拍打的用具,儼然成為時下最夯的全民運動。Q:只要拉筋、拍打就能治好酸痛嗎?大多數西醫、中醫都肯定拉筋有助於預防及緩解酸痛不適。因為,拉筋能伸展肌肉等軟組織,增加我們身體的柔軟度,使關節、肌肉可以大幅度活動;如同針灸、推拿、練氣功一樣,拉筋也是一種疏通經絡的方法,將筋骨延展開,氣血較能順暢流通,不容易產生酸痛問題。
  • 揭底「拍打拉筋療法」
    南京體驗營,一名學員被拍打出大片血印。號稱「結合道家、佛家和中醫拍打法」的獨特方法,強調「心存正念,聚精會神,自己對自己用手拍打、持續時間要長、拍打力度要大」,宣稱「能治百病、千病萬病」。《醫行天下》圖書上,「拍打」解釋為,「結合道家、佛家和中醫拍打法後總結歸納,強調心存正念,聚精會神,自己對自己用手拍打、持續時間要長、拍打力度要大」;「拉筋」是「通過正確的拉筋,可疏通經絡,加強氣血循環,從而改善各種急慢性病症,達到延年益壽」。
  • 健身氣功——易筋經的陰陽運動原理
    健身氣功易筋經是以自身形體活動、呼吸吐納、心理調節相結合為主要運動形式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它雖然動作簡單,但內涵豐富,不單是一種易學易練,健身效果明顯的健身養生方法,而且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縮影。習練健身氣功易筋經的過程,就是體悟和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過程。
  • 談健身氣功的呼吸方法
    其實,每套健身氣功都有其自身特點,動作不同,功法原理不同,所以呼吸方法也有差別。下面對健身氣功的呼吸做簡要歸納,並就此談點個人體會。一、 習練健身氣功,必須配合呼吸,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習練實踐中,呼吸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 八段錦案例,4年八段錦好處一大把
    接著呢,又知道了站樁,因為八段錦預備式就是個樁,每個動作呢,都是樁,動起來的樁,所謂動樁是也。八段錦呢有武八和文八之分,文八或者十二段錦,錦也就是錦緞,用來比喻八段錦如錦緞一般的鍛鍊方式。十二段錦開篇就是打坐,握固冥心坐,於是你又知道了打坐、靜坐。總結下來三個內容,都是頂好的修行的方法,站樁、八段錦、打坐。
  • 三豐太極運動中心走進「樊登讀書會」(文末附:2021公益【松】計劃,等你來!)
    然而,看似簡單的動作,中正的體態、連綿的肢體動作、最大程度的拉伸,也無不體現教練們對身體的控制力。分享者:三豐太極運動中心教練:鄒立波、楊華、羅開智、張昌太、張玉梅感謝各位讀者的熱情參與,會後「樊登讀書會」負責人李總表示,今後還將繼續把「武當太極拳及太極功法」引入讀書會,樊登讀書不只讀書,還有生活!
  • 有氧運動健身的方式多種多樣,合適自己最重要,健身就從現在開始
    導語:在中國傳統運動方式裡面常見的有八段錦、太極拳、六字訣、易筋經、五禽戲、導引等,中國現在流行有氧運動方式有廣場舞和健步走,印度代表的有氧運動方式有瑜伽,以及其他常見有氧運動如跑步、自行車、足球、健身操、遊泳等。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你可以了解不同的健身方式,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就開始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