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養生家李度遠,原籍雲南,90多歲到四川開縣定居。李氏對養生很有研究,深明養身養心之道。他一生為人慈善寬厚、謙虛謹慎、助人為樂。氣功屬於中醫養生學的範疇,是通過意念、呼吸與身體的調整鍛鍊,即調心、調息和調形的方法,使人體身心融為一體,營衛氣血周流,百脈運行通暢,臟腑功能和調,以達到增進健康、少生疾病、延年益壽目的的傳統養生方法。在其一生中,他提出的養身養心的和、慈、靜、儉等原則,對世人很有教益。
和者致祥之道。氣功養生是在中醫、道家、佛家、儒家等傳統養生理論指導下,運用特定的方法配合呼吸和意念來調節人體身心健康的一種祛病延年的身心修養方法,通過自我調控意念、呼吸和身軀、來調整內臟活動,加強自身穩定機制,從而達到祛病益壽的目的。可分動功與靜功兩大類。李度遠認為,君臣和則國家興旺,父子和則家庭安樂,兄弟和則手足提攜,夫婦和則閨房靜好,朋友和則必然互相維護,故易曰:「和氣致祥,乖氣致戾。」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必然發生聯繫,從而形成一定的人際關係。
古今中外,有些人不擇手段,機關算盡,人與人的交往成了金錢交易、權勢交易,往往貪慾過多,不利養生。「氣功」一詞包括了古代的「吐納」、「導引」、「存神」、「靜功」、「辟穀」歷代思想家、政治家、養生家皆主張,人與人之間應該建立真正相愛、平等互助的關係,這樣的關係,才能友情常在,利於養生。
法。屬土,與脾相應,默念「呼」字。預備姿勢同推法;隨吸氣左腿屈膝,儘量上抬大腿,足尖向下,暗示清氣從足大趾內側沿腿內側的脾經上升至腹部;同時左手屈時,掌心向上,五指併攏自然微曲,以肘為軸,從小腹右側向上,向左劃弧運動,至與視線平時,吸氣盡,掌心轉向面部;
隨呼氣默念「呼」字,暗示濁氣盡出,清氣沿大腿內側的脾經下降;同時左腳向前邁出一步,左掌轉向前方,向左。向下畫圓,降至小腹前,又反掌向上,疊於右手背下;再吸氣時,換右手右腿,動作同開始,如此交替地做5~10次,再後退做5~10次。做法時,手、眼、頭、腿、呼吸、意念要配合好。
養生也稱攝生,即治未病,是通過各種措施,達到體質增強、防治疾病、延長生命的目的。調身與養生的關係最早見於《呂氏春秋·古樂篇》,其中就有用「宣導」作用的「舞」來治療「筋骨瑟縮不達」之疾的記載。《黃帝內經》也有「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等調身養生的記載。
健身氣功·易筋經中的「出爪亮翅勢」,荷葉掌五指用力張開與重如排山的立腕推掌,以及兩足的十趾用力抓地等動作一氣呵成。「青龍探爪勢」中,自然掌、龍爪與握固的相互轉化等。健身氣功·五禽戲中,指如鋼鉤的虎爪與虎撲的配合,靈巧的猿鉤與提踵的銜接,鳥翅的輕盈與提膝平衡的協調等,都體現出上下末梢肢體有規律的運動。
坐,有自由式和盤膝式兩種:自由式,選適當高度之椅。凳或床,雙腳踏地而坐,雙腿分開與肩同寬,雙手仰掌疊放一起置於小腹前,目半睜,視鼻端,或雙手合掌如佛,目半睜視指端。盤膝坐,有單盤膝、雙盤膝和自然盤膝。
單盤膝是將一側小腿放另一小腿上面;雙盤膝是先將右小腿放在左小腿上面,再把左小腿搬起放在右小腿上面,兩小腿交叉,兩足底朝天放在大腿上;自然盤膝是兩小腿自然交叉成八字形,兩足壓在大腿下。上身姿勢皆同自由式。行功應備軟墊,兩腿發麻時,可行自我按摩後收功。
中國傳統醫學包括豐富的內容,氣功是中國傳統醫學寶庫的一顆瑰麗的明珠。經絡、穴位、氣血學說,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是中國氣功的理論基礎。 經絡、穴位、氣血是非常複雜的人體現象。可以簡單而形象地解釋: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穴位是氣血運行的出入口。
氣功健身祛病的道理在於穴位受到良性刺激,氣血在經絡中運行通暢。
健身氣功·八段錦中,「搖頭擺尾去心火」一勢,脊柱在大幅度側屈、旋轉中實現尾閭與頸部的對拉拔長;「兩手攀足固腎腰」一勢,脊柱在大幅度的前屈後伸中實現對軀體的良性刺激。
軀幹有規律的旋轉屈伸可以調節臟腑,疏通經絡。從我國傳統醫學角度來看,軀幹是周身經脈經過的地方。經絡,內聯臟腑、外絡周身,「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黃帝內經·靈樞·海論》),皆明確指出了臟腑與經絡的關係。
氣功,八段錦,健身,運動,拉筋方法,拍打拉筋法,拉伸運動,動作,養生方法,無論是任督二脈的運行,還是分布於脊柱兩旁或交叉於脊柱循行於全身的經絡,無一不與脊柱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經絡通,氣血暢,臟腑功能加強。
意守丹田:即在意念活動中,想像以腹內臍下三寸處的氣海穴為中心形成一個球形,使思想集中,排除雜念。
練完功後要以肚臍為中心,用一手掌心按在肚臍上,另一手掌心貼在這隻手的手背上,兩手同時以肚臍為中心揉轉,先由內向外,由小到大緩緩劃圈,左轉三十圈。稍作停頓後,再由外向內,由大到小劃圈,右轉三十圈,到肚臍處停止,即是收功。
不論哪種姿勢,只要自然、端正即可,多用靠坐式或側臥位。兩眼微閉,注視鼻尖,口亦微閉,舌抵上顎。鹿抵中腰部大幅度側屈擰轉,鹿奔過程中的弓背收腹等。注重呼吸吐納的健身氣功·六字訣,軀幹運動雖然不大,但在各字訣中也體現出對脊柱的中正調整,如「噓」字訣中軀幹的左右旋轉動作,「呬」字訣中的展肩擴胸、藏頭縮項動作。
採用停閉呼吸法,可分為三種:一是吸一停一呼一吸……,二是吸一呼一停一吸……,三是吸一停一吸一呼……。如此周而復始,循環不已。從開始到結束,呼吸都要平靜均勻,緩緩進行。要注意呼吸深長、輕細、均勻;要建立鼻呼鼻吸、氣沉丹田的條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