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魏延馬岱宿孽已結 漢魏相代難逃此劫
我們來回顧一下《三國演義》之中魏延出場的一幕:
第四十一回「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
襄陽城東門外,玄德被曹操追擊來投劉琮,蔡瑁張允亂箭射下。
——城中忽有一將,引數百人徑上城樓,大喝:「蔡瑁、張允賣國之賊。劉使君乃仁德之人,今為救民而來投,何得相拒!」
當下魏延輪刀砍死守門將士,開了城門,放下吊橋,大叫「劉皇叔快領兵入城,共殺賣國之賊!」
(而玄德不願入襄陽。)
——魏延(與劉琮大將文聘交戰)手下兵卒折盡。撥馬而逃,卻尋不見玄德,自投長沙太守韓玄去了。
評:魏延出場了,尊劉的立場堅定、反曹的旗幟鮮明,難得的叛逆形象。以一次流產的造反開始了演出。
第五十三回「關雲長義釋黃漢升,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韓玄要殺黃忠,剛推到門外,恰欲舉刀,忽然一將揮刀殺入,砍死刀手,救起黃忠。直殺上城頭,一刀砍韓玄為兩段,提頭上馬,引百姓出城,投降雲長。
評:中間很長時間沒有這個小角色的消息,在萬分危急的關頭,魏延又以固有的叛逆形象出場了,這次他的造反成功了,救了黃忠,斬了韓玄,為劉備獻了大禮,為革命立了大功。
——雲長引魏延來見,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玄德驚問孔明曰:「魏延乃有功無罪之人,軍師何故欲殺之?」
——孔明曰:「食其祿而殺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獻其地,是不義也。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玄德止之。
——孔明指魏延曰:「吾今饒汝性命。汝可盡忠報主,勿生異心;若生異心,我好歹取汝首級。」
——魏延喏喏連聲而退。
評:這真是熱臉貼到了涼屁股,本來以為有功會受劉備封賞,誰知道差點被諸葛論罪砍頭。以魏延的叛逆性格,象孟達一樣再來個造反或者叛逃也未可知。孔明在這裡的表現是反常的,於情於理都是講不通的。多虧劉備說服了諸葛亮饒了魏延。可是諸葛緊接著給魏延的告誡也是很沒有道理的話。
「腦後有反骨」之說甚為荒唐,那個年代中國人都是完整的束髮,所以腦後必為長發遮蓋,況且武將常戴頭盔,不戴頭盔也多戴頭巾,孔明有什麼特異功能,竟能透過盔巾和長發看見其腦後有反骨。加之反骨之說甚為稀奇,似乎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至少書中獨一無二,按說整部《三國演義》,幾乎完全就是一部造反史,也是教人造反的反書。
書裡頭造反的案例層出不窮,不勝枚舉。造反的角色少說也有幾十個,魏延固然是這些造反派中出類拔萃的一個,但似乎還比不上擅自廢立,穢亂宮廷的董卓。也不上「三姓家奴」呂布的反覆無常最後直接死於自己部下的造反。也比不上孟達的反來反去的反中有反。更比不上曹氏父子、司馬氏父子這些造反翻了天的。以上這些角色倒是沒見一個說生什麼「反骨」,只提到了司馬懿的狼顧之相,這大約是真實的,而且是有目共睹,無法隱藏的。
而惟獨魏延腦後生著「反骨」,看來羅貫中借孔明之口杜撰「反骨」之說來誣陷魏延是很有可能的。那羅貫中是出於何種目的或者居心呢?很明顯魏延對於劉備蜀漢是無限忠誠的,劉備也是很賞識和厚待魏延的;偏偏諸葛亮這個二把手對魏延抱有成見,給予不公正的待遇。而羅貫中始終也不明白諸葛亮為什麼對魏延不待見,就把傳說中的「反骨」拿來當說辭,其實這是經不起推敲站不住腳的。由此可知,歷史上孔明每每欲殺魏延,似有難言之隱,小說作者羅貫中也無法道破。事實上小說《三國演義》的最大懸念,最大謎團,而三國歷史三國故事的玄機也恰在於魏延身上。
第六節 魏延馬岱冤家聚首,魏延射操大功難成
第六十五回「 馬超大戰葭萌關,劉備自領益州收」
——魏延要奪張飛頭功,遇見馬岱以為是馬超,舞刀躍馬迎之,被岱回身射了一箭,正中左臂。延回馬急走,張飛救了魏延,戰退馬岱。
評:兩人對陣,魏延防不住馬岱的暗箭,可見馬岱較魏延更有陰謀詭計。這一點孔明當盡知。後來馬超馬岱兄弟投降了蜀漢,孔明安排馬岱為魏延副將,最後安排馬岱使詐斬之,這裡便可見端倪。
第七十二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曹阿瞞兵退斜谷」
曹操殺了自作聰明惑亂軍心的楊修後兵出斜谷,被魏延詐敗殺了個回馬槍,魏延拈弓搭箭,射中曹操人中,折卻門牙兩個。
評:
這件事情之後,孔明難得不琢磨——你說你魏延怎麼就不能一箭射死魏王曹操呢,稍微再偏一點,隨便上下左右,都有可能要了曹賊的性命,可你就不偏不倚不輕不重地射在人中,又不貫穿頸椎腦後,只射掉阿瞞門牙兩個——你可真是人如其名的魏延啊。
尤其後來魏延撲滅了諸葛禳星之燈,這分明是要諸葛亮孔明這個以「明、亮」為名字的人的命嘛,——諸葛亮孔明,現在成了諸葛不亮,孔明滅燈。
——好你個魏延,欺我明亮太甚,妨我蜀漢太過,無論於己於國計,都要除掉這個喪門星!這喪門星現在只在我一人之下,又沒有什麼大的過錯,不安排一個罪名正法,沒有來由就捉拿殺掉,似乎難以服眾。況且這傢伙獨領一軍作為先鋒,我手下這些窩囊廢幾乎沒有人是他的對手。我諸葛亮得絞盡腦汁來策劃這起謀殺案。「反革命罪」,不,「陰謀顛覆國家政權罪」,在任何朝代都是十惡不赦的。那就把這「謀反」的罪名安在他頭上,到時候不滅他三族九族還怪呢。可是這傢伙其實蠻忠心耿耿的——嗯,他是個愛發脾氣的人,一時間氣昏了頭,他就沒有理智了。誰能惹他生氣呢?——非楊儀莫屬。這個楊儀是個促狹鬼。誰去充當這個導火索點燃魏延這個炮仗呢?長舌婦費禕最合適。諸葛亮主意已定,便背著魏延召開善後會議,安排一二三四各項工作,專等魏延一步一步掉入圈套。
正所謂:
孔明燈,魏延滅。
魏延命,馬岱絕。
馬代魏,難逃劫。
炎漢廢,樹魏闕。
曹魏禪,司馬僭。
痴帝死,八王亂。
中原地,五胡踐。
昔在周,晉並諸胡成霸業。
千載後,五胡滅晉華夏亂。
天道實邇未曾遠,因果報應解連環。
(聲明:圖片來自百度,僅供此處配文使用。未及一一聯繫各著作權人,謹表謝忱。如涉及智慧財產權方面的問題,請與本公眾訂閱號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