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中國有哪幾大菜系」?你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川菜」吧!
川菜因其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聲譽,所以,川菜是中國最有特色的菜系,也是民間最大菜系。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爆紅的古風味仙女——李子柒是來自四川綿陽的。她穿著一身古裝,仙氣十足,在充滿著田園詩般的畫風裡,親手把川菜的色香味發揮到了極致。
實際上我們四川美女也大多是聰慧和能幹的。從小在麻辣鮮香中摸爬滾打的我們,耳濡目染了母親在一日三餐中的煎、炒、炸、燴、燜和燉。「雁過尚且留痕,何況是嵌入骨血的烙印」呢!哈哈,作為四川人的我們,多少都還是會幾樣拿手的家常菜。
要說我會做些什麼川菜的話,那可就不勝枚舉了,例如: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香辣魚、辣子雞丁、粉蒸肉、麻婆豆腐、各種川味火鍋、回鍋肉、毛血旺等等,這些都是我很拿手的家常菜。
川菜的取材廣泛,調味多變,口味清香醇厚並重,因善用麻辣而著稱。而毛血旺重用三椒(辣椒、花椒、胡椒),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麻、辣、鮮、香」,湯汁紅亮,味濃味厚,特別適合冬天享用。
這裡,我給大家分享一道我親手製作的,起源於重慶,流行於四川,以及西南地區的久負盛名的川菜——「毛血旺」。
因為這段時間很冷,而且我老公下班時間也不穩定,所以導致炒菜易冷。於是,我們家晚餐多以燉菜,燙菜,湯鍋和火鍋為主。前幾天我就剛剛製作了一大盆香噴噴的毛血旺,一家人吃得甭提有多開心了。
我來分享一下製作毛血旺需要準備的葷材:鴨血、毛肚、午餐肉、鱔魚、魷魚。
需要準備的素材:黃豆芽、黃花菜、金針菇、寬苕粉、香菜和小蔥。
需要準備的調味品:花椒、幹辣椒、胡椒粉、生薑、大蔥、白糖、鹽、蘑菇精或者雞精、生抽、料酒、火鍋底料、郫縣豆瓣醬,以及白芝麻。
我製作毛血旺的方法:
第一步:先把各種食材洗乾淨,再切好待用。
第二步:鍋裡放入適量的油,待油溫五成熱,將花椒、幹辣椒、生薑、大蒜和大蔥段以及火鍋底料和郫縣豆瓣醬放入鍋中煸炒入味,之後再放入胡椒粉和蘑菇精,以及生抽、白糖、料酒和鹽,最後再加入適量的水。
第三步:待水開後放入準備好的素材,略煮後撈起放入盆中,再將葷材放入鍋中煮熟後撈起放入素材上,最後將鍋內適量湯汁澆至食材之上。
第四步:在盆中放入香菜、小蔥末以及白芝麻。
第五步:重新在鍋中倒入適量油,可少加點香油和花椒油(這是我的獨門絕技),待油六成熱再放入幹辣椒、花椒、煸炒至香。
第六步:將煸炒香的熱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淋在盆中食材上。
這一大盆毛血旺就製作完成了,接下來就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用的時刻了。
讓我們來盡情欣賞一下這一大盆毛血旺:紅彤彤的、QQ彈彈的鴨血上躺著肥嘟嘟的又白又嫩的毛肚。一根根肉肉的黃豆芽星羅棋布,細長細長的金針菇與寬寬的苕粉相間,隱約可見粉紅粉紅的午餐肉上綠油油的香菜和小蔥散落其間,火紅火紅的辣油填補了葷菜與素菜之間的空隙,就連白芝麻也未能獨善其身。
這一大盆五味俱全的毛血旺,香氣瀰漫著整棟樓,就連樓下的路人也是要垂涎三尺的呢!
作為一家之主的老公首先用筷子夾起一塊Q彈的鴨血,聞一聞,用舌尖舔了粒上面的白芝麻,再將紅油欲滴的鴨血輕輕地送入口中:「哇!怎一個香字了得呀!」
看著爸爸吃得那麼有味,小寶貝也眉飛色舞地說:「我也要嘗試著吃辣,不然,就白來世上走一遭了!」,我趕緊站起來給金句頻出的小寶貝也夾了幾塊他愛吃的午餐肉。此時的小寶貝碰到自己愛吃的美食,也不叫辣了,直喊「媽媽,媽媽,你做的毛血旺真是、真是太美味了!」
看著吃得紅光滿面的老公和孩子,我也夾了條寬苕粉放入口中,苕粉光滑而爽口,軟糯又不失Q彈,下肚那一刻簡直令我回味無窮呀。
麻辣鮮香的「毛血旺」可以兇猛地侵略我們的味覺,也能潤物細無聲地讓我們的舌尖領略鮮味的美好。世界上大多數的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組合碰撞產生的裂變性奇觀,有的是叫人云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擊節的相見恨晚,而毛血旺卻是讓人叫絕的天作之合。
在當今迅猛發展的中國,每座城市的外表都很雷同,唯有空氣中瀰漫著的家鄉的味道和飲食習慣能區別於其他地方。
雖然我不在四川老家,但作為四川美女的我卻可以為小夥伴們呈上我最拿手的川菜之一,那就是色香味俱全的「毛血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