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遷碑》是東漢隸書成熟時期的作品,個性極為強烈,歷來被譽為漢碑中稚拙古樸、雄強穩健的典型。
原谷城長張遷改任蕩陰令後,谷城故吏韋萌等為追念故令張遷的功德而集資刻立的《張遷碑》,所以前人又稱此碑為「去思碑」。碑文記述了碑主張遷的家世、經歷,歌頌他的功績、品德。
碑額篆書題「漢故谷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12字,結體在篆隸之間,筆畫婉轉曲折,似印文中繆篆(曲線篆)。
碑陽用筆以方為主,稜角分明,落筆穩健,似利刀切玉;
運筆勁折,斬釘截鐵。在線條的構成上強調積點成線,使每個點步步為營,都注入了一定的力量。其線條質感老辣堅實,蘊藏豐富。
結體扁平勻稱,端莊大方。體態上多取橫勢,字形以扁平為主,同時以長、方為輔,風貌古樸。在橫向上比較開張,縱向上則較為收斂,而長和方的體態則是根據筆畫的繁簡而產生的,在結構安排上,起著協調變化的作用。
從章法上看,字勢平直凝正,穩健大方,形如獅蹲虎踞,劍拔弩張,具有端正樸厚雄強的氣勢。它還兼有篆意、草情、楷法,在漢碑中別具一格。
賽大家集字書法字典已收錄《張遷碑》字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