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即位後,為何廢棄努爾哈赤所定國號,改「金」為「清」?

2021-01-18 蘭臺夜讀

皇太極即位後,為何廢棄努爾哈赤所定國號,改「金」為「清」?這個朝代只有20年,卻影響歷史300年,還確立了中國的未來走向!皇帝的龍袍大多為黃色,秦始皇的龍袍,為何是黑色的?

此金非彼金

說起中國歷史上的「金」國,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由女真人完顏阿骨打在我國北方建立的金朝。在中國歷史上,完顏氏的金朝,也是個能徵善戰的馬背王朝。金國的建立,是始於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完顏旻)統一女真諸部後的起兵反遼。1115年,完顏阿骨打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立國,國號為「金」。

其後,金國在擴張的徵途,一路高歌猛進,於1125年滅遼朝,1127年又發動靖康之變滅北宋。1130年,宋高宗趙構向金帝上降表稱臣,開始了金與南宋長達百年的對峙。1234年,金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夾擊下覆亡於蔡州,共傳十帝,享國119年。

與有著119年建國史的完顏氏金國相比,還有個同為女真人建立的金國,它前後存世雖然只有20年,但是,卻直接影響了近代中國300餘年,並決定了中國社會的未來走向,這個常常被人忽視的金國,就是由建州女真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在我國東北地區建立的政權——金,漢文文獻或稱「大金」,現在人們習稱其為「後金」。

其實,「後金」一名,既不是努爾哈赤自建的國號,也非出於後世史家的追稱。它初見朝鮮,又由朝鮮傳到了明朝。稱呼努爾哈赤所建立的愛新覺羅金國為「後金」,是朝鮮人的發明。

皇太極改「金」為「清」

只是,愛新覺羅氏的「後金」由立國到「消亡」,只有短短的20年。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五日,滿洲諸貝勒、外藩蒙古諸貝勒、漢軍都元帥、總兵官等齊集盛京(今遼寧瀋陽),舉行盛大典禮,為後金的第二代大汗皇太極共上尊號。文武群臣百餘人分次排列皇太極面前,其中由和碩貝勒多爾袞代表滿洲捧滿字表文,由土謝圖濟農巴達禮代表蒙古捧蒙古字表文,由都元帥孔有德代表漢官捧漢字表文,分別率群臣跪讀表文,上皇太極尊號為「寬溫仁聖皇帝」。在「大汗」位上待了10年的皇太極,正式即皇帝位,改元崇德,並改國號為「大清」。

皇太極即位後,之所以要大費周折地更改國號,並不是他父親所定國號有何不祥,而是出自他的政治需要。歷史上的金國雖然吊打北宋、強盛一時。金國強盛時期,其疆域包括東北、華北、關中以及俄羅斯遠東地區。南至大散關至淮河一線,與南宋對峙;西北與西夏並立;東北地區達外興安嶺,東臨日本海。可以這樣說,是金朝最早奠定了中國北方的疆域,對於確定後來中國北方的版圖起到了奠基性作用。

但是,金國終其「一生」也未能一統華夏,最後敗於南宋與蒙古的南北夾擊,倉皇北撤。原因何在?靠武力徵服人心,只能得逞一時,不可維持久遠。而要想徵服一國之民,就得要融入進去,靠文化的力量來尋求認同。

所以,心向中原的皇太極,這才要大費周折地背離女真「祖制」改弦更張,先是將自己的民族由女真改為滿州,然後,又在滿、蒙、漢等各族官員的擁戴下享用「皇帝」稱號,將國號改為現在人們所熟悉的「大清」。雖然,「金」與「清」在滿語中的發音近似,但是,絕不是同一個字。

「五德」相繼與「五行」相生

「清」字之改,是皇太極深受漢文化的影響所至。在中國古代的朝代更迭過程中,先人們發明了「五德」理論。所謂「五德」,是借指古代陰陽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認為歷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剋或相生的順序,交互更替,周而復始。

《文選·班固<典引>》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肇命民主,五德初始。」而蔡邕給出的註解就是:「五德,五行之德。自伏羲已下,帝王相代,各據其一行。始於木,終於水,則復始也。」

古人認為的五行相生關係,簡單地表述,即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這種相生的理論看似玄妙,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也是有跡可循的:木生火者,木性溫暖,火伏其中,鑽灼而出,故木生火;火生土者,火熱故能焚木,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土生金者,金居石依山,津潤而生,聚土成山,山必長石,故土生金;金生水者,少陰之氣,潤燥流津,銷金亦為水,所以山石而從潤,故金生水;水生木者,因水潤而能生,故水生木也。

古人之所以發明「五德」之說,是為了給新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依據的,舊朝被滅,新朝創立,是有新舊交替順序的,是謂「五行相生」,以新代舊,符合天理,新朝也是受命於天的。

秦始皇的龍袍為何是黑色的?

按照「五德」理論,秦朝屬水德。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初,便有人對他說:皇帝在五行中屬於土德,夏朝是木德,商朝是金德,周朝屬火德,現在秦朝代替了周朝而屬於水德。而且五百年前,秦文公打獵時,曾經得到過一條黑龍,它就是水德王朝的吉祥物、象徵物。大臣們按照「五德」的學說,水德的秦朝代替火德的周朝是受之於天,是天運,從而論證了秦朝的合法性。

五行之中,水為坎,其色主黑。古書上說:「秦尚黑,為水德。」所以,秦始皇滅六國建立大秦後,他將自己的龍袍設計為黑色。

秦國當時是由西北偏遠族民徵服中原六國的,為了顯示其正統性,才拾起「五德」論的,其後,這一學說為各代王朝所遵循,目的就是給自己王朝的建立添加些「受命於天」的神秘色彩。歷史的車輪馳向後金,當時的當家人皇太極已做好了入主中原的準備,所以,為了給自己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也祭出了「五德」學說的這件法寶。

皇太極的政治牌

按照「五德」理化,中原王朝傳到明朝,明朝應為「火德」。「火德」之後應為「水德。愛新覺羅氏既然有志於取代大明,其國號必然要在「水德」當中取字,而「清」正符合這項條件。

此外,關於「大清」的含義,還有諸種猜測,比如,從文義上,釋「清」為「掃清廓清」之義 。再如,「清者,青也」,青為北方信奉薩滿教諸族所崇尚,滿洲也是篤信薩滿的,故取「大清」為號 。

皇太極將國號從「金」改為「清」,除了「五德」上的考慮外,他還有一重顧慮,那就是歷史上的金國,對於中原民族的傷害太大,如果沿用金朝作國號,江南的民心向背已是不言而喻的事。所以,他才在即位10年之後,啟動了更換民族、更改國號的百年大計。

結語

清王朝的建立,正處於世界大變革的時代,而死守舊制的滿清貴族,終於讓華夏大地淪為列強任意凌辱的羔羊, 這才引發了國內進步人士的奮發圖強,舉國合力結束了幾千年的封建統治,為近代中國開啟了一扇邁向新時代的窗口,從而改變了歷史的進程。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皇太極為何改國號「金」為「清」?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國號為「金」,為與南宋時期完顏氏金朝相區別,史稱「後金」。
  • 努爾哈赤16個兒子,最寵愛多爾袞,為何讓皇太極繼位
    努爾哈赤屍骨未寒,後金內部就發生皇位繼嗣之爭。努爾哈赤共16個兒子,當時四大貝勒為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四小貝勒為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濟爾哈朗,這一場承嗣汗位淘汰賽就這樣拉開帷幕了。
  • 袁崇煥是抗清名將,為何乾隆即位後,卻要為他平反
    努爾哈赤率軍抵達寧遠,袁崇煥隨即寫下血書,與大將滿桂、參將祖大壽等人盟誓,以死守城。努爾哈赤勸降袁崇煥,被袁崇煥拒絕,於是大舉進攻寧遠城。袁崇煥下令讓人用西洋巨炮轟後金軍,後金軍在巨炮攻擊下潰不成軍,損失慘重,努爾哈赤只好下令退軍。寧遠保衛戰勝利後,袁崇煥被升為右僉都御史。
  • 清朝前身是後金,皇太極是女真族人,他為何要把國號與族名改了?
    作為清朝的前身,後金在1616年由努爾哈赤建立。本來金這個國號是沿襲了宋朝時北方的金國,對於女真各部來說,沒有什麼不妥。但皇太極卻在後來將國號改成了「清」,將女真的族號改成了「滿洲」,為何他要做出這樣改名稱的措施呢?這涉及到女真族的起源發展。
  • 皇太極為什麼把國號從「金」改為「清」?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國號為「金」,為與南宋時期完顏氏金朝相區別,史稱「後金」。然而僅僅二十年之後,後金的第二代可汗就在盛京(瀋陽)將國號更改為「清」,同時其最高統治者也由「大汗」變成了「皇帝」,前後的巨大變動牽涉到對女真「祖制」的改弦更張,同時也考驗著滿人的智慧。
  • 努爾哈赤的眾多兒子中,為何只有他被滿門抄斬?
    回復「揭秘」,看欲罷不能,聞所未聞的野史奇談
  • 努爾哈赤、多爾袞的名字有何含義?皇太極雖然好聽,卻是乾隆起的
    清朝的十二位君主分別為:努爾哈赤(天命)、皇太極(後金天聰汗,改號為清後年號崇德)、福臨(順治)、玄燁(康熙)、胤禛(雍正)、弘曆(乾隆)、永琰,後改顒琰(嘉慶)、 旻寧(道光)、奕詝(鹹豐)、載淳(同治)、 載湉(光緒)、溥儀(宣統)。
  • 獨步天下皇太極歷史原型是怎樣的 皇太極是誰演的
    ­  電視劇《獨步天下》即將開播,那麼劇中的皇太極是誰演的?皇太極歷史原型是什麼?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獨步天下皇太極是誰演的­  據悉,在電視劇《獨步天下》中扮演皇太極的是林峰。後金第二位大汗、清朝開國皇帝,清初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努爾哈赤第八子,12歲喪母,20歲帶兵打仗,35歲登基,52歲去世。
  • 《話說大清》之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名孟古哲哲,是努爾哈赤的妃子,皇太極是母親懷胎一年才生下的,草原各部落都覺得他是個不祥之人,所以出生後並不受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喜歡,所以母親也不受待見。所以在母親去世後雖然艱難,但沒有忘記母親的叮囑,使得皇太極雖為滿人卻是一個漢事通。在後來更艱難的經歷中,皇太極立下了誓言,要讓滿洲的鐵騎踏遍萬理河山。
  • 清朝為什麼將國號定為清?原因很邪惡,得知真相的我不淡定了
    比如漢朝的國號來自於秦朝滅亡後,項羽大封諸侯王,他將劉邦封在漢中地區,號為漢王,此後楚漢之爭劉邦奪得天下辨將新王朝國號定為漢;唐朝的國號則來自唐高祖李淵繼承父親唐國公的爵位,即位後,即以「唐」為國號。眾所周知,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是由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創立逐步壯大發展起來的,創建之初清朝的國號並不是後來人們稱呼的清,而是金,史稱「後金」。
  • 她是清朝最慘皇后,嫁給努爾哈赤狂生三胎,卻被皇太極殺光全家
    這件事能反映出當時努爾哈赤與袞代之間融洽的夫妻關係。  而且,袞代還接連為努爾哈赤生下了三個兒女,即第五子莽古爾泰、第三女莽古濟與第十子德格類。不過,在袞代達到極盛地位的同時,努爾哈赤卻迎娶了葉赫部的孟古哲哲,孟古哲哲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滿洲奇女子,她溫柔賢惠、端莊大方,令努爾哈赤流連忘返,孟古哲哲還給努爾哈赤生下了第八子皇太極。此時,袞代卻逐漸人老珠黃,不久之後,袞代便失寵了。
  • 皇太極去世後,長子豪格已34歲,為何還要讓6歲的順治繼位?
    清太祖努爾哈赤就曾多次立儲,但最後都沒有成功。努爾哈赤的嫡長子褚英在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的時候,曾被老爹立為接班人。誰知褚英不知自愛,喝上兩口小酒就忘了軍國大事,又搞些歪門邪道詛咒五大臣和兄弟們,深負老爹厚望。後褚英被老爹努爾哈赤廢黜並軟禁。二年後,三十六歲的褚英被處死。長子褚英死了,老二代善又成了排名第一的嫡子,於是代善又被老爹立為接班人。
  • 阿濟格受到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三朝寵愛,為何最終被毒殺
    多爾袞的哥哥阿濟格既是皇親貴胄,又是滿清建國的開國元勳,他能徵善戰,智勇有謀,拼得累累戰功,為努爾哈赤、皇太極,包括後來的多爾袞所器重。
  • 努爾哈赤、多爾袞等名字是啥意思?皇太極名字好聽,卻是乾隆起的
    清朝建立者清太宗皇太極,這個名字看起來。真是高貴和霸氣,名字中直接帶一個「黃」字的,在我國歷史上所有的皇帝中應該就皇太極一人,而且它的名字在清朝的帝王中也是別具一格。
  • 皇太極登基後,為什麼要打壓代善?原因是什麼
    太極拳登基後,為何多次對有擁立之功的代善進行打壓,這是許多讀者比較關注的問題,下面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供大家參考。清朝末年的第一位皇帝,皇太極正式把後金改為大清國。其父是滿清時期最早建立基業的人,即著名的努爾哈赤。努爾哈赤一統整個女真部落,把遼東納為己有,這才有了滿清的根據地。
  • 「瀋陽掌故」皇太極稱帝
    作者:淑媛皇太極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人物,在他52年的我戎馬生涯中,曾跟隨乃父努爾哈赤橫戈躍馬,馳騁在遼闊廣袤的北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天聰十年(1636年)5月他在盛京(今瀋陽)稱帝後,開創了清王朝二百八十多年的基業。說起皇太極稱帝,還流傳著一段有趣的故事。
  • 大家都推舉皇太極長子豪格繼承皇位,為何豪格反而不接受
    豪格年少時,皇太極每逢出徵,便將他帶在身邊,訓練他的勇武和謀略。經過實戰訓練,豪格的能力得到極大提高。他在隨爺爺努爾哈赤徵伐蒙古董夔、察哈爾、鄂爾多斯等部時,都有不俗的戰績。努爾哈赤很欣賞豪格,封他為貝勒,讓他統領正藍旗。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努爾哈赤病逝。經過八旗選舉,皇太極即位。不久,蒙古喀爾喀扎魯特部叛亂。
  • 清太祖努爾哈赤姓什麼?
  • 清太祖努爾哈赤一生有多少女人?
    實際上,根據歷史記載,努爾哈赤有16個。  但和這個偉大的男人一起在歷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也就兩個。其一是葉赫那拉·布喜婭瑪拉,即東哥,她是努爾哈赤求而不得的女人。其二是努爾哈赤的大妃烏拉那拉·阿巴亥,從她12歲起就一直陪伴在努爾哈赤身邊,直到努爾哈赤去世之前,也只讓她一人隨侍在旁。甚至因為她,而讓皇太極繼承汗位有了很大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