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高一部:盜竊破壞窨井蓋致人傷亡 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

2020-12-24 央視新聞

最高法院、最高檢察院、公安部日前聯合發布《關於辦理涉窨井蓋相關刑事案件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明確了管理人員職責,若失職瀆職致窨井「吃人」,將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全文如下:

近年來,因盜竊、破壞窨井蓋等行為導致人員傷亡事故多發,嚴重危害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社會反映強烈。要充分認識此類行為的社會危害性、運用刑罰手段依法懲治的必要性,完善刑事責任追究機制,維護人民群眾「腳底下的安全」,推動窨井蓋問題的綜合治理。為依法懲治涉窨井蓋相關犯罪,切實維護公共安全和人民群眾合法權益,提升辦案質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等法律規定,提出以下意見。

一、盜竊、破壞正在使用中的社會機動車通行道路上的窨井蓋,足以使汽車、電車發生傾覆、毀壞危險,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的規定,以破壞交通設施罪定罪處罰;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過失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以過失損壞交通設施罪定罪處罰。

二、盜竊、破壞人員密集往來的非機動車道、人行道以及車站、碼頭、公園、廣場、學校、商業中心、廠區、社區、院落等生產生活、人員聚集場所的窨井蓋,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的規定,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過失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以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處罰。

三、對於本意見第一條、第二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場所的窨井蓋,明知會造成人員傷亡後果而實施盜竊、破壞行為,致人受傷或者死亡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分別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處罰。

過失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第二百三十三條的規定,分別以過失致人重傷罪、過失致人死亡罪定罪處罰。

四、盜竊本意見第一條、第二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場所的窨井蓋,且不屬於本意見第三條規定的情形,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故意毀壞本意見第一條、第二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場所的窨井蓋,且不屬於本意見第三條規定的情形,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的規定,以故意毀壞財物罪定罪處罰。

五、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擅自移動窨井蓋或者未做好安全防護措施等,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以重大責任事故罪定罪處罰。

窨井蓋建設、設計、施工、工程監理單位違反國家規定,降低工程質量標準,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以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定罪處罰。

六、生產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窨井蓋,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窨井蓋,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條的規定,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定罪處罰。

七、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盜竊所得的窨井蓋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處罰。

八、在窨井蓋採購、施工、驗收、使用、檢查過程中負有決定、管理、監督等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或者濫用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分別以玩忽職守罪、濫用職權罪定罪處罰。

九、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窨井蓋行政管理職權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在受國家機關委託代表國家機關行使窨井蓋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玩忽職守或者濫用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分別以玩忽職守罪、濫用職權罪定罪處罰。

十、對窨井蓋負有管理職責的其他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導致人員墜井等事故,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的,分別以過失致人重傷罪、過失致人死亡罪定罪處罰。

十一、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與窨井蓋相關利益,同時構成受賄罪和刑法分則第九章規定的瀆職犯罪的,除刑法另有規定外,以受賄罪和瀆職犯罪數罪併罰。

十二、本意見所稱的「窨井蓋」,包括城市、城鄉結合部和鄉村等地的窨井蓋以及其他井蓋。

相關焦點

  • 刑法: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
    ②故意傷害罪第234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只能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也就是說,故意傷害罪一般處三年以下,比較嚴重的3-10年,特別惡劣的10年以上無期或者死刑。
  • 故意傷害罪之定罪量刑標準最新規定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未經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的器官,或者強迫、欺騙他人捐獻器官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 辦理故意傷害罪案件要領——以17個判例為視角
    [我國司法實踐中,基本上不進行這種區分,只要實施了一定程度的暴力行為(比如打耳光、拳打腳踢),致人傷害的,定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的,通常直接認定為故意傷害致死。應該說,違法性與有責性是構建犯罪論體系的兩根支柱,殺人罪與傷害罪的區別不只是有責性上的區別,還應包括違法性上的區別,或者說實行行為性上的區別,即,故意傷害致死中實施的是具有類型性地導致傷害結果的傷害實行行為,而故意殺人罪中實施的是具有類型性地致人死亡危險的殺人實行行為;即便行為人具有殺人的故意,若實施的不是具有類型性地致人死亡危險性的殺人行為,如一般性的毆打行為,即便造成了死亡結果,也不能以故意殺人罪論處
  • 審理故意傷害罪應注意的問題有什麼,是哪些?
    故意傷害罪是刑法中適用最為普遍的罪名之一。各種糾紛爭吵,矛盾進一步升級後,最後往往歸結到「拳頭解決」,傷情達輕傷就涉嫌故意傷害罪,必須立案追訴。那麼審理故意傷害罪應注意的問題有什麼,是哪些?
  • 案件故事:如何鑑別故意傷害罪和過失致人死亡罪?
    晚上回到家裡,陳某越想越氣憤,覺得閔某一定是為了洩憤故意盜竊了自己的手機。第二天晚上,陳某召集了一幫兄弟,堵截在閔某下班回家的路上,強行讓閔某上了一輛汽車,並將其帶到一處僻靜的河邊。閔某正準備報警,他的手機卻被一旁陳某的兄弟搶走了。這時,陳某出現了,再次質問他是否偷了手機。閔某否認。陳某及其兄弟對閔某拳打腳踢。閔某慌不擇路,撲通一聲跳進了河裡。
  • 故意傷害罪怎麼認定?
    如果造成輕傷以上,就構成故意傷害罪,要判刑的:《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 安徽高院對左德剛故意殺人案再審宣判
    安徽法院網訊 2020年12月23日,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對原審被告人左德剛故意殺人再審案公開宣判,認定左德剛犯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犯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並處罰金二十萬元;與原犯故意傷害罪判處的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罰,決定執行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 生殺予奪、安忍殘賊:故意殺人和故意傷害的罪與罰
    自古以來我國便有「殺人償命」的說法,時至今日我國《刑法》中針對故意殺人罪的死刑條款依然印照著這句話。作為侵犯人身權利犯罪中最惡劣的罪名,故意殺人罪被社會所不齒。與之相對的過失致人死亡罪,是從主觀要件上進行區分,最高刑也從死刑降到了七年以下。
  • 如何準確認定過失致人死亡罪與故意傷害罪(致死)——香坊區法院審理郭某故意傷害致死案
    第二種意見認為,被告人郭某某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本案認定郭某某犯故意傷害罪(致死)的證據不足,現有證據證實郭某某系無證行醫,加之其辯解系被害人丁某某不配合治療才對其毆打,又擅自用腳踩擀麵杖擀壓丁某某背部才致丁某某死亡,故認定過失致人死亡罪為宜。    我們同意第一種意見。
  • 江西殺3人嫌犯曾春亮故意殺人案:當庭認罪稱「希望早日槍斃我」
    「8月8日潛入我們家,殺害我的父母,致我小侄子重傷,就是出於報復的目的,覺得我們不該報警。」康女士說,這次庭審或將直面曾春亮,「想要弄明白他為何這麼殘忍。」宜春市檢察院公訴指控曾春亮涉嫌搶劫罪、故意殺人罪、盜竊罪事實清楚,證據充足,建議法院判處其死刑。被告曾春亮對於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並且兩次提到「希望早點把自己槍斃」。
  • 男子將「妻子」推下河溝 犯故意傷害罪被判無期徒刑
    黔西南州中級人民法院日前審結一起故意傷害罪案,被告人江某某狠心將「妻子」推下河溝致其死亡,因犯故意傷害罪,江某某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庭審現場,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江某某將被害人徐某某推下河溝,其主觀上具有傷害他人身體的故意,客觀上實施了將徐某某推下河溝的行為,導致了徐某某死亡,應當以故意傷害罪定罪處罰。
  • 圖解:如何區分命案中的殺人故意和傷害故意?| 庭前獨角獸
    在這樣的案例中,甲既有使用兇器、強力捅刺被害人等情節,同時又有事後救助、積極悔罪等情節,如何認定甲的故意內容便會存在爭議:一種觀點認為,從行兇工具、打擊部位和力度等方面看,甲的行為存在致人死亡的高度危險,足以認定其具有殺人故意,應認定為故意殺人罪;另一種觀點認為,本案系感情糾紛引發矛盾,從甲與乙之關係、甲事後表現出的悔罪態度看,難以認定她有殺人故意,應認定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
  • 2歲幼兒被父親抱摔兩次,送醫後死亡,律師:男子涉嫌故意傷害罪
    男子行為涉嫌故意傷害罪對此,山東新亮律師事務所律師陳正斌認為,此男子的行為涉嫌故意傷害罪,如果他是以殺死這個孩子為目的的話,還有可能構成故意殺人罪。視頻拍攝者會涉及犯罪嗎?《刑法》第260條規定:對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殘疾人等負有監護、看護職責的人虐待被監護、看護的人,情節惡劣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234條故意傷害罪規定: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故意傷害罪死刑適用的情形有什麼,是哪些?
    故意傷害罪,是指針對故意地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行為而定的罪。中國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的一種。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案件可處死刑,那麼故意傷害罪死刑適用的情形有什麼,是哪些?
  • 以案說法:駕駛汽車追逐摩託車致人傷亡,是意外過失還是故意傷害
    公訴機關認為,被告人李某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造成二人死亡、二人輕微傷的嚴重後果,其行為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之規定,應當以故意傷害罪追究其刑事責任。向茂名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公訴。辯護人辯稱:被告人李某超的行為應定性為過失致人死亡。理由是:被告人李某超主觀上沒有傷害的故意,客觀上沒有傷害的行為。
  • 故意傷害致1死2重傷,「黑老大」被判無期徒刑
    近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依法對崔華枝等13人涉黑案作出終審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此前,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傷害罪,搶劫罪,開設賭場罪,敲詐勒索罪,強迫交易罪等,數罪併罰,判處首犯崔華枝無期徒刑,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餘12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三年至一年九個月,並處罰金。宣判後,崔華枝等9人向廣東高院提起上訴。
  • 【動物帶你來學法】什麼是故意傷害罪?
    【動物帶你來學法】什麼是故意傷害罪?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故意傷害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