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 |「開卷八分鐘」娛樂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娛樂

2021-02-21 江蘇廣播

網絡時代

讓我們重新捧起書本

找回原來的自我

  今天的「開卷八分鐘」,由四川師範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研究生文夢媛為大家分享,來自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爾·波茲曼於1985年出版的著作——《娛樂至死》,同時也是他的媒介批評三部曲之一。

 文夢媛點名下期分享人:四川師範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研究生:李想、範夢媛

尼爾·波茲曼是世界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曾出版過20餘部著作,包括《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等影響巨大的名作。因其對西方進入後工業社會後的深刻預見和尖銳批評為世界所矚目。

這本《娛樂至死》發表於1985年,從一問世就立刻引起了一個巨大的反響。在這本書中,波茲曼深入剖析了以電視為主的新傳媒對人們的思想認知方法乃至整個社會文化的發展趨向的影響,表現了西方人文學者對於社會的一貫睿智和憂慮,激發人深省,也讓人對作者的深切人文關懷肅然起敬。

尼爾·波茲曼針對美國20世紀80年代的電視文化寫了這本書,反思美國在媒體文化上的重大變化,描述了印刷時代的衰落,電子媒介時代的興起,公眾思維方式和美國文化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

這本書的線條清晰,邏輯十分嚴謹,他的第一至二章是本書的理論基礎。他提出一種重要的新媒介會改變話語的結構,人們認識事物和學習知識的方法將會改變。但是媒介雖然指導著我們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他的這種介入卻往往不被人注意,波茲曼從不相信技術是中性的。

本書的第三至八章,波茲曼列舉了許多印刷時代文字對於建構美國公眾話語的形式、思維方式等產生的影響、例子,即電子媒介出現後社會的一些種種變化。印刷時代的逝去以及電子媒介時代的到來,在電子媒介生產的大量假信息和偽語境中,人們思維能力的弱化,喪失理性與思考,從而結構了美國公共話語的種種負面現象,展現了新技術對於美國的巨大負面衝擊。

這本書的最後一章,波茲曼告誡讀者說,如果一個民族分心於繁雜瑣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為娛樂的周而復始,如果嚴肅的公眾對話變成了幼稚的嬰兒語言,總而言之,如果人民退化為被動的受眾,而一切公共事務形同雜耍,那麼這個民族就會發現自己危在旦夕,文化滅亡的命運就在劫難逃。

他指出了唯有利用唯一的大眾傳媒學校才能夠有利於培養人們的媒介意識。其實這本書中的很多觀點在我們當今的電視媒體過渡到網際網路媒體的時代仍然是適用的,甚至更加的鮮明。在我們現在的網際網路媒體時代,人們看待事物的方式早已隨著媒體呈現方式的變化而不斷的改變。網際網路不僅帶給我們多重感官的刺激,也帶來了龐大幾乎和自己毫無關聯的一些信息。

波茲曼對電子媒介時代的悲觀看法來自於主要媒體平臺變遷對社會產生極大影響的擔憂,而在現在我們也正經歷著新媒體媒介革命。網際網路媒體走進了受眾的生活,發揮著比電視更加重要的一些作用。

當娛樂已經成為時代主題的時候,身處在這個時代中的你我他,能夠得到什麼?

波茲曼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得到假信息和偽語境。所謂假信息並不是指錯誤的信息,而是指使人產生誤解的信息,沒有依據、毫無關聯、支離破碎或流於表面的信息。這些信息讓人產生錯覺,認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實,其實離事實的真相越來越遠。而偽語境提供的不是行動或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變化,其主要作用是為了讓脫離生活毫無關聯的信息獲得一種表面的用處。不管是假信息還是偽語境,他們唯一的用處就是娛樂的功能。他們根本不會提供對於我們生活有作用的信息,而是給我們很多無用的一些信息。

波茲曼在書中引用了英國詩人柯勒律治的著名詩句:「到處是水,卻沒有一滴水可以喝」,用這一詩句來描述我們面對現實環境真是精闢而貼切。在信息的海洋裡,我們表面上擁有數不勝數的信息,但實際上根本找不到什麼有用的信息。

當然,我們收穫的還有「娛樂至死」這樣時髦的話語。本來波茲曼所說的「娛樂至死」隱含的是娛樂讓我們死去的意思,他無非是想借這樣一個振聾發聵的吶喊表達對於人類命運的擔憂,從而警醒世人。但在這樣一個娛樂時代,很多好事者卻基於娛樂的心態將娛樂至死,戲謔為至死都要娛樂或是娛樂著死去。

前者表明的是一種娛樂到底的精神勇氣,或者表明的是一種坦然豁達的生活態度,無非都是表達對娛樂的至死不渝。不管你是堅持對娛樂的至死不渝還是真的對娛樂至死擔憂害怕,我覺得作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波茲曼書中的這句話都應該引起每一個人的深思。

他說如果一個民族分心於繁雜瑣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為娛樂的周而復始,如果嚴肅的公眾對話變成了幼稚的嬰兒語言,總之人民退化為被動的受眾,而一切公共事務形同雜耍,那麼這個民族就會發現自己危在旦夕,文化滅亡的命運就在劫難逃

雖然波茲曼娛樂至死,對當代傳播媒介的批判存在片面的一些成分,但提出這一社會批判理論行為本身我覺得是積極的,他對大眾文化的反思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我覺得一種媒介的出現必然會有其深刻的歷史原因,電子媒介得出現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娛樂至死這個命題絕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反對娛樂化。對於未來更加複雜的媒介格局,媒體應當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而不是一味的娛樂大眾。而對於我們自己來說,我們要注重人的能動性,在紛繁的信息中維持自我思維,判斷的選擇接受信息是一種能力。

對於我們今天所處的這個新媒體時代來說,網際網路媒體給受眾帶來的話語方式和思維方式的改變無法阻止。那我們可以做到的事,不斷學習並提高自己的媒介素養,學會用網際網路媒體去進行有意義的信息傳播與接收,規避網際網路媒體對我們的不利影響。

也許,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開卷八分鐘

遇見更精彩的世界

【開卷八分鐘】,江蘇廣播一檔冰桶傳播的好書分享節目,節目製作邱瑜、新媒體編輯高陽,文嵐統籌!歡迎收聽,手機App「大藍鯨」首頁周末推薦!歡迎關注「江蘇廣播」、「Fm997金陵之聲」、「西祠堂巷八號」等微信號收聽收看並加入分享!

相關焦點

  • 「娛樂至死」不等於「娛樂致死」!
    「電視的思維方式與印刷術的思維方式是格格不入的;電視對話會助長語無倫次和無聊瑣碎;『嚴肅的電視』這種表達方式是自相矛盾的;電視只有一種不變的聲音——娛樂的聲音。」 即是說,娛樂才是電視該幹的正經事兒!!
  • 王世堅兩句話形容「韓流」超可怕 眾人笑翻
    被戲稱「扶龍命格」的王世堅,選後一改畫風,很少批評高雄市長韓國瑜。不僅如此,他昨天上《新聞深喉嚨》時,又用兩句話形容「韓流」,讓眾人笑翻。
  • 新青年·閱讀 ▏《開卷8分鐘》停播:八分鐘既卑微又是極限
    曾贏得廣大讀書人歡迎的鳳凰衛視讀書節目《開卷八分鐘》1月6日晚正式宣布停播:「從2007年1月1日開播,到2014年12月31日停播,整整八年,正如梁文道先生所說,這是目前世界上堅持期數最多的讀書電視節目。但是告別的時刻還是來臨了,感恩一起讀書一起成長的朋友們。」
  • 芒果臺晚會鏡頭專拍女明星裙底,失去底線的娛樂真可怕
    通常只有在舉辦當天,才有網友討論一番。可是,就在前幾天芒果舉辦的一場晚會,迄今為止熱度未減,網友們仍然討論得熱鬧非凡。可是這次討論的焦點,不是舉辦的晚會有多精彩,也不是哪位明星又假唱了,更不是哪位歌手唱的最好聽,而是關於他們一直盯著女性裙底猛拍一事,讓人覺得非常可怕。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可怕的不是那一刀,是觀眾的笑聲「下」
    可怕的不是那刀,是觀眾的笑聲先把視線從電影移開。話說回頭,我感到頭皮發麻並不因為刺向小明的那一刀,而是觀眾的笑聲。我以前看的是電影院的其中一場,開場至結尾,有不少觀眾在亂笑(更有人(不只一個,)在放映時舉起手機拍攝)。我當然不反對看電影笑,但看《牯嶺街》笑了不下十次則令我覺得不安。
  • 從「李雪琴現象」看大眾娛樂的庸俗與坍塌
    「奇葩說」嘗鮮之後,帶紅了一批「奇葩」,他們在各個領域開始發光發熱。商業上的突破讓馬東對於大眾娛樂嗅覺更加靈敏,儘管外界看「奇葩說」已經黔驢技窮的地步,但馬東沒空搭理,迅速又做了「樂隊的夏天」。如今已經到了第二季,隨著「五條人」的爆紅,大家終於看懂了馬東的商業邏輯,做大眾娛樂還是得懂大眾神經,以及理解和包容大眾的善變。
  • 被娛樂的與被道德的 | 從「豆瓣鵝組」談起
    不過「品格汙點」又何止是娛樂明星呢?科學家、商人、政客,哪怕是經濟糾紛中的爆料,情感衝突中展示出的微信聊天記錄。捕風捉影的尋找「品格汙點」,早已經是公共領域中最炙手可熱的話題。是不是與娛樂明星的問題結構相似?這世界好亦不足力挽狂瀾,爛亦不足狀若地獄,整體的狀況也是萬馬齊喑,中庸平常,但又不免在各個領域交相爭利。
  • 比犯錯更可怕的,是「他只是個孩子」
    面對滿臉驚恐的大人,他露出孩子氣的笑,若無其事地回答道:「我在做實驗。我想看看人死是什麼樣的。」△ 日劇《輪到你了》《輪到你了》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嫌疑人,他們出於各種各樣的目的犯下惡行。在這些人中,最可怕的或許不是那些事後被恐懼、愧疚纏身的成年人,而是這個一臉稚氣的少年。在對別的生命施以暴行時,他冷靜、淡漠,好像吃飯穿衣般稀鬆平常。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作「惡」。
  • 非常經典的句子,距離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越來越遠
    ——吳念真《這些人,那些事》5.主動娛樂。生活中適當的娛樂不僅可以調節情緒,緩解壓力,還可以增加新的知識和樂趣。6.距離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越來越遠。
  • 為什麼說張芝芝的「綠茶婆婆」比陳婷更可怕?
    文 | 弋人最近很多人都陷入了「婆婆恐慌」。」,陳婷的段位還真是低了點兒。」。」。 要知道,如果不是因為你,你的妻子和媽媽之間,其實就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陌生人。
  • 抖音5分鐘,人間3小時:別在娛樂中死去
    寫這篇文章並不是批判抖音,只是抖音比較有代表性,還有其他不少的娛樂項目,比如吃雞、養蛙...這些娛樂方式正在殺死我們工作以外的時間,消耗了很多人本該用來奮鬥的時間,這才是我要講的重點。現在人的壓力很大,生活節奏很快,內心也很寂寞空虛,這是時代的縮影,越是在這樣的時代,娛樂至死的程度越嚴重。所以,如今的娛樂產業是相當賺錢的,因為有大量的消費群體。適當的消遣、娛樂本無可厚非,但如果深陷其中,是一件很恐怖的事。
  • 《爐石傳說》力量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元素和冰霜女巫吉安娜!
    冰霜女巫本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的英雄技能和一波又一波的大元素。尤其是對戰中要時刻放著她英雄技能所召喚的水元素,這個計算過程也能稍微降低對面智商啊。首先我不是炫金卡,重要的事情說在前面哦哈哈!其實這也是我目前唯一一張傳說金卡了,是洗完臉後運氣爆發的結果。
  • 「自殺式單身」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謀殺式戀愛」和「同歸於盡式婚姻」
    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自己將「得不到的焦慮」等同於「愛情」。幻想更美好的事物,也許並沒有錯,但這也的確存在一個風險:會讓那些原本更合適你的人,從身邊遺憾地路過。事實上,比起「自殺式單身」,有一個更可怕的詞叫「謀殺式戀愛」,這個名字,不用知乎君多解釋了吧?
  • 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心理問題的恐懼
    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心理問題的恐懼 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心理問題的恐懼,現在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了很多,很多心理追求也在變化,出現心理問題的逐漸增多,其實面對心理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恐懼心理,恐懼行為本身是正常的
  • 非洲人:中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最近,又看到了很熱門的一段話,也是非洲人對中國的評價,他們認為「中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說到底,非洲人原來的生活是怎樣的?中國是做了什麼改變了他們?
  • 為什麼說劉詩詩閨蜜的「綠茶婆婆」比陳婷更可怕?
    最近很多人都陷入了「婆婆恐慌」。 前有陳婷,最近《親愛的自己》又殺來了個陳婷2.0——張芝芝的極品婆婆 要知道,《以家人之名》大結局時,結尾陳婷倉促的自殺式洗白,也沒換來觀眾們的同情。 可我想說,比起張芝芝的「綠茶婆婆」,陳婷的段位還真是低了點兒。
  • 「2018格萊美馬後炮」可怕的「穩定」和穩定的「可怕」
    當然,我將2018年格萊美定義為可怕的「穩定」和穩定的「可怕」,這不是一個病句,尤其是對於說唱,尤其是當我們又一次在說唱獎項的提名中看到了Kendrick Lamar,或許這很容易讓我們想到了兩年前的那次盛典。
  • 抑鬱症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認命
    就是他北大EMBA碩士畢業,畢業論文通過查重相似率只有0.77%!如今馬浚偉終於走出了陰霾,用實際行動證明,抑鬱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認命了!愛與恨的糾纏過後,愈加懂當下生活的可貴看了馬浚偉8年與抑鬱症抗爭的例子,可以看得出,計劃性的工作、運動健身等健康行為對他在於抑鬱症鬥爭中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 【韓國娛樂企業的業務重整與擴展】SM、YG、JYP、FNC等娛樂公司涉足「韓劇」事業的市場衝擊
    無論是「SM C&C」或是「FNC AddCulture」,單從它們的名字,也不難令人猜想兩者都是與兩家今天主導著韓國娛樂發展的企業,即「SM 娛樂」與「FNC 娛樂」擁有密切關係。其實,「SM C&C」與「FNC AddCulture」都是「SM 娛樂」與「FNC 娛樂」於近年新成立的【子公司】,主要業務是協助兩家主要涉獵音樂範疇的財閥,擴展至影像、劇集、網絡與智慧型電話服務,並可繞過中介製作機構,直接與今天韓國 3 大免費電視臺與數大有線電視合作,製作旗下合約藝人主演的偶像劇,增加曝光率且減少外判(外包)成本。
  • 邊買邊玩的「趣味消費」竟是可怕陷阱?——起底「娛樂購物商城」
    新華社濟南5月3日電 題:邊買邊玩的「趣味消費」竟是可怕陷阱?——起底「娛樂購物商城」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王陽  近期,「娛樂購物商城」風靡網絡,號稱買商品即獲得下注翻倍機會。此類「娛樂購物商城」以茶葉、紅酒等高溢價商品作為開獎籌碼,吸引消費者購物後投注,有人一小時內「花掉」4000多元,有人一個月輸掉10多萬元。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消費者在此類商城買到的商品不少是山寨貨,有的溢價率達900%。而所謂「公平公正」投注開獎,不僅涉嫌網絡賭博,而且後臺可以指定獲獎。據公安人員介紹,「娛樂購物商城」屬於新型賭博犯罪行為,警方已經接到相關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