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
讓我們重新捧起書本
找回原來的自我
今天的「開卷八分鐘」,由四川師範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研究生文夢媛為大家分享,來自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爾·波茲曼於1985年出版的著作——《娛樂至死》,同時也是他的媒介批評三部曲之一。
文夢媛點名下期分享人:四川師範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研究生:李想、範夢媛
尼爾·波茲曼是世界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者和批評家,曾出版過20餘部著作,包括《娛樂至死》、《童年的消逝》等影響巨大的名作。因其對西方進入後工業社會後的深刻預見和尖銳批評為世界所矚目。
這本《娛樂至死》發表於1985年,從一問世就立刻引起了一個巨大的反響。在這本書中,波茲曼深入剖析了以電視為主的新傳媒對人們的思想認知方法乃至整個社會文化的發展趨向的影響,表現了西方人文學者對於社會的一貫睿智和憂慮,激發人深省,也讓人對作者的深切人文關懷肅然起敬。
尼爾·波茲曼針對美國20世紀80年代的電視文化寫了這本書,反思美國在媒體文化上的重大變化,描述了印刷時代的衰落,電子媒介時代的興起,公眾思維方式和美國文化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
這本書的線條清晰,邏輯十分嚴謹,他的第一至二章是本書的理論基礎。他提出一種重要的新媒介會改變話語的結構,人們認識事物和學習知識的方法將會改變。但是媒介雖然指導著我們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他的這種介入卻往往不被人注意,波茲曼從不相信技術是中性的。
本書的第三至八章,波茲曼列舉了許多印刷時代文字對於建構美國公眾話語的形式、思維方式等產生的影響、例子,即電子媒介出現後社會的一些種種變化。印刷時代的逝去以及電子媒介時代的到來,在電子媒介生產的大量假信息和偽語境中,人們思維能力的弱化,喪失理性與思考,從而結構了美國公共話語的種種負面現象,展現了新技術對於美國的巨大負面衝擊。
這本書的最後一章,波茲曼告誡讀者說,如果一個民族分心於繁雜瑣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為娛樂的周而復始,如果嚴肅的公眾對話變成了幼稚的嬰兒語言,總而言之,如果人民退化為被動的受眾,而一切公共事務形同雜耍,那麼這個民族就會發現自己危在旦夕,文化滅亡的命運就在劫難逃。
他指出了唯有利用唯一的大眾傳媒學校才能夠有利於培養人們的媒介意識。其實這本書中的很多觀點在我們當今的電視媒體過渡到網際網路媒體的時代仍然是適用的,甚至更加的鮮明。在我們現在的網際網路媒體時代,人們看待事物的方式早已隨著媒體呈現方式的變化而不斷的改變。網際網路不僅帶給我們多重感官的刺激,也帶來了龐大幾乎和自己毫無關聯的一些信息。
波茲曼對電子媒介時代的悲觀看法來自於主要媒體平臺變遷對社會產生極大影響的擔憂,而在現在我們也正經歷著新媒體媒介革命。網際網路媒體走進了受眾的生活,發揮著比電視更加重要的一些作用。
當娛樂已經成為時代主題的時候,身處在這個時代中的你我他,能夠得到什麼?
波茲曼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得到假信息和偽語境。所謂假信息並不是指錯誤的信息,而是指使人產生誤解的信息,沒有依據、毫無關聯、支離破碎或流於表面的信息。這些信息讓人產生錯覺,認為自己知道了很多事實,其實離事實的真相越來越遠。而偽語境提供的不是行動或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變化,其主要作用是為了讓脫離生活毫無關聯的信息獲得一種表面的用處。不管是假信息還是偽語境,他們唯一的用處就是娛樂的功能。他們根本不會提供對於我們生活有作用的信息,而是給我們很多無用的一些信息。
波茲曼在書中引用了英國詩人柯勒律治的著名詩句:「到處是水,卻沒有一滴水可以喝」,用這一詩句來描述我們面對現實環境真是精闢而貼切。在信息的海洋裡,我們表面上擁有數不勝數的信息,但實際上根本找不到什麼有用的信息。
當然,我們收穫的還有「娛樂至死」這樣時髦的話語。本來波茲曼所說的「娛樂至死」隱含的是娛樂讓我們死去的意思,他無非是想借這樣一個振聾發聵的吶喊表達對於人類命運的擔憂,從而警醒世人。但在這樣一個娛樂時代,很多好事者卻基於娛樂的心態將娛樂至死,戲謔為至死都要娛樂或是娛樂著死去。
前者表明的是一種娛樂到底的精神勇氣,或者表明的是一種坦然豁達的生活態度,無非都是表達對娛樂的至死不渝。不管你是堅持對娛樂的至死不渝還是真的對娛樂至死擔憂害怕,我覺得作為這個社會的一份子,波茲曼書中的這句話都應該引起每一個人的深思。
他說如果一個民族分心於繁雜瑣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為娛樂的周而復始,如果嚴肅的公眾對話變成了幼稚的嬰兒語言,總之人民退化為被動的受眾,而一切公共事務形同雜耍,那麼這個民族就會發現自己危在旦夕,文化滅亡的命運就在劫難逃。
雖然波茲曼娛樂至死,對當代傳播媒介的批判存在片面的一些成分,但提出這一社會批判理論行為本身我覺得是積極的,他對大眾文化的反思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我覺得一種媒介的出現必然會有其深刻的歷史原因,電子媒介得出現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娛樂至死這個命題絕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反對娛樂化。對於未來更加複雜的媒介格局,媒體應當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而不是一味的娛樂大眾。而對於我們自己來說,我們要注重人的能動性,在紛繁的信息中維持自我思維,判斷的選擇接受信息是一種能力。
對於我們今天所處的這個新媒體時代來說,網際網路媒體給受眾帶來的話語方式和思維方式的改變無法阻止。那我們可以做到的事,不斷學習並提高自己的媒介素養,學會用網際網路媒體去進行有意義的信息傳播與接收,規避網際網路媒體對我們的不利影響。
也許,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開卷八分鐘
遇見更精彩的世界
【開卷八分鐘】,江蘇廣播一檔冰桶傳播的好書分享節目,節目製作邱瑜、新媒體編輯高陽,文嵐統籌!歡迎收聽,手機App「大藍鯨」首頁周末推薦!歡迎關注「江蘇廣播」、「Fm997金陵之聲」、「西祠堂巷八號」等微信號收聽收看並加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