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慘的4位太子,儲君做了數十年,最後竟然沒當成皇帝

2020-11-19 騰訊網

太子是古代封建王朝競爭力最激烈的一個崗位,因為一旦某位皇子被立為太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老皇帝死後,太子就登基為帝,成為新一任皇帝。對於太子來說,最悲慘的,莫過於辛辛苦苦做了太子後,最終卻沒有登基為帝。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歷史上最慘的4位太子,辛辛苦苦做了幾十年的太子,到頭來卻沒有登上皇帝的寶座,讓人惋惜至極。

第一位:朱標。 朱標是明朝的第一任太子,父親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母親是馬皇后,作為嫡長子,朱標深受朱元璋的喜愛。朱元璋早在自立為吳王的時候,就已經立朱標為世子(王位繼承人)。同時朱元璋還給朱標找了大儒學家宋濂為老師,也使得朱標宅心仁厚,性格溫和寬厚,非常關心和疼愛自己的弟弟妹妹們,深受朱元璋和大臣們的喜歡。1368年明朝建立後,朱標便被正式確認為皇太子,此時的他才13歲。可惜朱標身體羸弱,老爹朱元璋身體卻健康倍兒棒,最終沒有在有生之年登基為帝,1392年,朱標病逝。朱標整整做了24年太子。

第二位:胤礽。胤礽是康熙帝的第二個兒子(長大成人的兒子排名),也是康熙帝的嫡長子(皇后所生的兒子被稱為嫡子,其他妃子所生的被稱為庶子),母親是孝誠仁皇后。作為康熙帝的嫡長子,胤礽剛1周歲,即被立為皇太子。作為千古一帝康熙帝的太子,康熙對其寄予厚望,而胤礽也沒有讓康熙失望,他飽讀詩書,能文能武,頗具治國之能。然而康熙帝的兒子們都太優秀了,大家都想當太子,因此在「九子奪嫡」的過程中,太子胤礽最終以失敗而告終。胤礽曾做了2次太子,分別是1675年-1708年,1709年-1712年,所以說胤礽總共做了36年太子,可惜最終仍舊是沒有登上帝位。

第三位:李承乾。李承乾是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兒子,也是嫡長子,母親是長孫皇后。李承乾剛1歲便被封為恆山王,5歲被立為中山王。公元626年,李世民登基為帝,不久,8歲的李承乾被正式冊立為皇太子。李承乾的遭遇和胤礽的遭遇也有點相似:父皇都是雄才大略,健康長壽,而兄弟們也都很有能力,深受父皇喜愛,宮中經常傳出李承乾儲君之位不穩的謠言,這讓李承乾非常害怕,於是犯了一個大錯:聯合心腹準備學老爹謀反,結果失敗。公元643年,李承乾太子之位被廢,做了17年太子的李承乾,沒有登上皇帝寶座。

第四位:劉據。劉據是千古一帝漢武帝的大兒子,也是嫡長子,母親是衛皇后衛子夫。劉據早年深受劉徹的寵愛,因為劉徹登基後,因為寵愛陳阿嬌,而陳阿嬌不能生,十幾年時間一直沒有兒子。直到衛子夫為他生下了劉據後,劉徹才有了第一個兒子。劉據6歲那年被立為太子,劉徹也是對其寄予厚望。劉據和朱標的性格相似,仁慈寬厚、溫和謹慎,可惜他也遇到了和胤礽、李承乾一樣的遭遇,那就是父親身體健康,他只能一直做太子。俗話說,夜長夢多,給予太子之位的人太多,太子的職業太危險。

公元前92年,著名的宮廷政變「巫蠱之禍」爆發,劉據被誣陷想要謀害劉徹,早點登基。被逼無奈執行,劉據起兵造反,結果失敗而終,自殺身亡,此時劉據已經做了30年太子。值得一提的是,劉據死後,除了尚在襁褓中的孫子劉病已(劉詢)倖免於難外,其餘家人全部死亡。多年後,劉病已登基為帝,是為漢宣帝。

相關焦點

  • 100位太子,有三分之一死於非命,古代太子是最危險的職業?
    而能被稱之為儲君的不光有太子,還有皇太叔、皇太弟、皇太孫什麼的。似乎除了「皇太爹」以外,皇帝的其他的男性親戚理論上都可以成為儲君,只不過機會相對渺茫,在中國兩千多年的王朝史上總共也不過有20來人而已。 太子看上去尊崇無比、前途無量,實際上卻是個高風險職業。在歷史上,無數太子命運悽慘,甚至不等即位便死於非命。
  • 儲君爭奪戰:李世民選太子,為何挑了最平庸的一個?
    話說,最愛君想討論個問題:什麼樣的人,最適合當太子?答案似乎毫無疑問:選品德、才能最出眾的,不就行了嗎?可歷史偏偏愛開玩笑:劉邦總認為懦弱的兒子劉盈,最後還是當上了皇帝(漢惠帝);晉武帝司馬炎一直認為自己的太子司馬衷智商有問題(也確實有問題),但還是在群臣和宵小的攛掇下,讓司馬衷繼位當了皇帝(晉惠帝),結果導致八王之亂,開啟了長達三百來年的兩晉南北朝亂世
  • 古代最危險的尊貴人物,不是皇帝,而是太子
    封建王朝,最為尊貴的人物是皇帝,其次就是儲君太子了。身為皇帝,周邊總少不了強大的護衛隊,並且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十分注重安全,並且權力巨大,周圍幾乎沒有什麼危險能夠近身,陰謀詭計也很難運用在皇帝的身上。但相比於皇帝,太子就危險得多了,作為皇位的繼承人,太子的兄弟們可是虎視眈眈,想要將其拉下來,自己上位。因此,諸多陰謀詭計和總總手段都被運用了上來。
  • 李弘,李治最看重的太子,阻止武則天的最後一枚棋子
    皇帝死了,按照慣例,新老闆繼位,幾位長輩,作為顧命大臣,輔佐政務,朝廷中其他官吏,除了個別崗位上的換人之外,變化不大,權力平穩過渡,但是在後宮,就天翻地覆了。太子李弘,是這樣對皇帝說的:士兵沒按時報導,不一定是逃跑,可能遇到洪水了,或者遇到土匪了,甚至生病受傷了,不能一棍子打死,就算真的逃跑,把全家的命運都搭上,太殘忍了。其他還有,關中乾旱,饑荒,李弘以監國太子的身份,下令放糧什麼的。
  • 封建王朝廢太子困難嗎?至少要過哪三關?首先外戚、群臣不會答應
    不過立了太子,再想要廢掉,那可就比較困難了。那麼有哪些困難呢?一、太子有賢臣們保駕護航。這在歷史上是非常典型的,因為你做了皇帝以後,立了太子,那麼太子就是群臣心目中的儲君了。這幫大臣們,會把儲君當成未來的皇帝一樣來看待。本來大臣們對太子作為儲君已經很習慣了,可你卻要朝令夕改,隨便換人來做太子,這幫大臣們自然不會答應,而且很多會寧死抗爭。
  • 唐朝太子當儲君26年,為繼位等到癱瘓中風,父皇去世馬上站了起來
    今天子淵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位嫡長子的故事,此人足足當了二十六年的太子,然而即位不到一年,就撒手人寰了。這位皇帝便是唐順宗李誦。 儘管皇位繼承制度要求皇位需傳給嫡長子,如果沒有嫡長子則立嫡子,但實際上,歷史上很多皇帝並不是嫡長子,也不是嫡子。比如唐朝最為傑出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唐高宗第二個兒子,雖是嫡子,但卻不是嫡長子,而他的哥哥李建成才是嫡長子。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才得以隆登大寶。此後,唐朝後代子孫效仿李世民,很少遵循嫡長子繼承制,太子即位的更是不多。實際上,李誦在太子期間,其父皇唐德宗曾多次想廢黜他。
  • 史上最慘太子!虐到你懷疑人生
    《鶴唳華亭》這本書,在豆瓣讀書上的評分是8.4。根據這本書,改變的電視劇版《鶴唳華亭》豆瓣評分7.5!一個從小就缺愛的太子,在深宮中,卻屢遭險境。>好了,不說這麼多,總之,大家記住,蕭定權,是個史上最慘的皇太子就可以了!
  • 康熙皇帝一廢太子胤礽和二廢胤礽有什麼不同點?
    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在胤礽不到兩歲的時候,康熙皇帝就冊立他為皇太子,這也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後一位明立的太子。康熙皇帝非常喜歡這個兒子,史書記載:「上親教之讀書」,這也是康熙皇帝唯一一個親自教授的兒子。胤礽也非常爭氣,史書記載:「太子通滿漢文字,嫻騎射」。可見當時的胤礽是文武雙全。
  • 歷史上最可惜的沒能熬到頭的三位皇太子,南宋、明朝、清朝各一個
    歷史上,皇帝的繼承人稱為皇太子,也叫做「儲君」,這個位置不太好做,皇位只有一個,除非造反、滅國、皇帝駕崩,不得更換,但皇太子卻是可以隨時更換的,所以,皇太子要在眾多明槍暗箭下熬到繼承皇位,考驗不會少。因為有些皇太子的早亡或被廢,沒能當成皇帝,還深度影響到後續的歷史走向,其中最可惜的,我認為有三位,按照歷史順序來看,分別是南宋「莊文太子」趙愭、明朝「懿文太子」朱標,清朝首任皇太子愛新覺羅·胤礽,至於原因,下面慢慢分析。
  • 大明悲歌,華夏民族最後一位漢人皇帝,最勤勉最悲催,最令人痛惜
    可是由於童年經歷造成的性格缺失和年紀太輕沒有治國的經驗,更有那些心懷鬼胎的閹黨大隊、文官集團一邊搗亂,一邊做壁上觀。致使他殺了一些不該殺的人,做了一些不該做的事,得罪了一大批在位的官員。最終在政權內部的傾軋,清軍的鐵騎和李自成農民軍的三重壓力之下,落得國破家亡,自縊離世,暴屍示眾的悲慘結局。崇禎,成了中國歷史上最為勤勉,最為悲催,最令人痛惜的皇帝。
  • 史上最冤!當了31年太子,卻被小人陷害而死
    如果太子是一個職業的話,那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難做的職業之一了。首先,你要生的是時候,最好母親是皇后,自己還是皇帝的長子。因為中國古代講究長幼尊卑有序,只有嫡長子,才是第一順位的繼承人。當然這是在你的父親,也就是皇帝陛下掌握著實際權力的情況下。
  • 長安十二時辰的皇帝被當成偷豬賊?真實的唐朝皇帝比他慘多了
    轉眼間,就被街坊大娘當成了偷豬的……百姓們舉著棍棒窮追不捨,嚇得他落荒而逃。逃到大街上,又慘遭六品小官的車駕欺凌。別吃驚,歷史上,還真有從豬圈裡「爬」出來的皇帝。《宋書》記載,南朝宋的第七位皇帝劉彧即位前,遭時任皇帝的侄子劉子業猜忌,被關在竹籠中囚禁,號為「豬王」。
  • 乾隆有17個兒子,嘉慶只是第15子,為何乾隆會選他做儲君
    順治選擇了康熙做皇帝,康熙是順治的第3子,但也是順治的嫡長子,所以康熙繼承皇位符合漢人王朝的嫡長子繼承制。而康熙當皇帝後,也將嫡長子二阿哥胤礽立為了儲君,但後來胤礽犯錯,兩次被康熙廢掉太子之位,這給康熙其他皇子機會,引發了康熙晚年時期的九子奪嫡。
  • 九子奪嫡:頗受皇帝喜愛的皇太子胤礽,是如何一步步失去太子之位的!
    三、太子作死被廢。本來憑著太子之位的顯赫,安安穩穩就可以登基稱帝,但卻不學無術或者非要作死。最終尤其太子被廢而引發皇位爭奪戰,而這一條和廢長立幼是相似的,只不過這裡的太子不光是長子。而又便引發了李泰、李恪等人的皇位爭奪戰,最終在晉王李治確立為太子後,這場風波才煙消雲散。而對於皇太子胤礽來說,更想後兩者的集合體。尤其胤礽的母親赫舍裡在生胤礽時難產而死,康熙非常痛惜而側立胤礽為太子。而當時對於胤礽來說形勢一片大好,內部自己是太子,一國之儲君。外部而言,朝廷重臣索額圖是自己的外公,所以只要胤礽能夠安安穩穩的下去,便能成為皇帝繼承人。
  • 《別雲間》皇帝讓陸文昔傳的話明明有退路,太子卻仍然選擇了自殺
    太子最後終究還是選擇了自殺,雖然陸文昔作為御史替皇帝給他傳的話中,明明是有退路的,但是此時的太子,已經死志已決,退無可退。從皇帝讓陸文昔給太子帶去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皇帝有意保住太子的性命,縱然「道不同」,即使之前有多麼不相為謀,因為成皇帝的道需要棄,成太子的道需要保,但是此時皇帝已經理解了太子的道,甚至可以說是認同了太子的道。
  • 【走進道教】哪吒為什麼叫「三太子」?他老爸也不是皇帝啊!
    :確實,「哪吒三太子」的名號大家都不陌生,但他老爸李靖又不是皇帝,哪吒為什麼被稱為「太子」?太子一詞,最初並不是單單指皇帝繼承人,在商周時期,諸侯、王爺的孩子也可以被稱為太子,直到漢朝時期,太子才正式被確立為未來儲君的稱號,諸侯、王爺的繼承人改稱為世子。
  • 史上最慘皇帝,84位嬪妃個個醜得窒息,最可怕的是夜晚...
    皇帝坐擁後宮三千,但不是三千佳麗,而是三千豺狼虎豹。好好的皇帝,活活慘哭了,這畫面,真是聞者傷心、見者流淚……當然,星爺這也不算瞎編。清朝以前沒有相機,後宮嬪妃長什麼模樣咱們說不好,清朝可是有圖有真相的,皇帝的後宮,是真的好——好辣眼睛啊!
  • 貴為皇帝上吊絕對是個人悲劇,也是皇朝悲劇,看看中國歷史上四個這麼做的皇帝
    中國歷史上,上吊死的皇帝不多。翻閱一些有文字的記錄,也是寥寥數人。這裡不談被金人俘虜,上吊不遂的宋徽宗趙佶;也不談被寵臣宇文化及,指使令狐行達去處死的隋煬帝。煬帝是坐著被勒死的。談談四位帝王上吊的故事。
  • 《雍正王朝》大阿哥為什麼爭奪太子位?又為什麼失利後結局最慘?
    hello,大家好,對於《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大家都知道口碑是特別的好,特別是其中的「九子奪嫡」,眾阿哥們互相鬥智鬥勇的過程更是讓人大呼過癮,最後的結果呢,也是真讓人不得不講:「最是無情帝王家」那麼我們都知道,剛開始的階段其實也就只有一個黨派,就是根正苗紅的太子一黨,我們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 古代皇帝如何選擇繼承人?清朝能延續三百年,這一點非常重要
    但是,這種制度卻有兩種重大缺陷:一是、預備好儲君後,官員們容易見風使舵,攀附儲君,結黨營私。在太子還沒登上帝位和太子繼承皇位後,這些黨派容易被分割,造成朝綱混亂。二是、儲君應當選擇誰,這個問題十分重要。若是不制定相對比較公平的,讓眾人信服的立儲君制度,則容易引來大臣的不滿,導致皇子們紛爭不斷和朝政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