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後臺收到網友說想看新一輪的雙流美食,掐指一算上次推薦的也該吃完了。
複習一下→雙流美食地圖:數不盡的兔頭蛙肉排骨幹鍋蘸水菜,把美食捏到手頭!
給大家更新美食清單是飯糰的責任!
於是,我們就邀請@魚子醬 魚老師,發揮她跑腿小分隊隊長的身份,為你們挖到一家賣泥鰍er的:
祖傳兩代,在正興鎮賣了30多年泥鰍了。沒打過廣告,但一到周末,門口就停一排川A的牌照~
順手甩兩條大眾點評上的評論↑
大家都曉得,成都美食多,雙流是個窩,而正興鎮的泥鰍就是窩窩頭。
今天要推薦的這家店從1981年就開起了,到現在已經37年了。以前就開在老吊橋邊上,自家的小磚房。
因為泥鰍做得耙又嫩,味道也好,口碑相傳,來吃的人就多起來了。
後頭好多成都好吃嘴曉得了,專門開幾十公裡的車跑切吃,又不好停車,門口經常是這樣↓
傳說好多本地人看到了商機,也開始賣泥鰍,然後正興泥鰍就在成都出名啦~
2004年因為道路改造,搬到了現在的地方。現在的老闆子承父業,接手了他爸的生意。
這家店只賣八道菜,最有特色的是泥鰍和鱔魚。
價格明碼標價貼在窗戶上的,下面會說。
快吃完了才想起照相,烏魚片和鱔魚已經被梭哈了,湊合著看吧↑
我們去了四個人,把特色菜都吃了一遍,就按我們點的來說哈。
♢麻辣泥鰍可以說是稀溜耙了
魚老師在河邊長大的,但在成都很少吃泥鰍和鱔魚,總覺得處理不乾淨,有一股土腥味...
那天吃的時候,非常在意這一點,結果竟莫得怪味,果斷圈粉了惹!!!
魚肉是真的真的很耙活,一min就化。看這個湯,就曉得是水煮的做法,所以味道都浸到肉裡面去了。
偏辣型,非常重口。泥鰍的個頭均等,隨便夾一根都多大的。而且幾乎每一條都有蛋~
吃泥鰍還怕一點,就是魚刺處理不好,咬一口全是小刺。這家泥鰍基本上可以做到,魚肉分離。
♢野生鱔魚不僅肉厚還入味
鱔魚是另一招牌菜,老闆說都是野生鱔魚,每天早上進貨,量很大,不得存在供應不足的情況。
鱔魚偏重麻味,魚老師悄悄打聽了一下做法,也是水煮,每一份單獨炒料,再加鱔魚進去煮。
說到具體的秘制配方,老闆就有點不好意思了,笑著說:「這個肯定不跟你說撒~」
和泥鰍的嫩不一樣,鱔魚的肉比較有彈性。因為是野生的,所以肉很厚,但完全不影響口感,入了味的。
配菜很素,只有黃瓜,煮得耙耙的,好吃。但是多吃兩個,就有點鹹了,下飯!
♢烏魚片裡的酸菜很好吃
因為同行的@海濤哥哥不喜歡吃鱔魚,就點了份烏魚片。
魚是酸辣味的,肉很嫩,沒有刺,澱粉的口感不是很明顯。大家一致認為,酸菜挺好吃的。
這個的做法就不一樣啦,是先把魚片炒了之後,加料燉。最後才放的蔥,所以蔥味沒有那麼重。
♢就是家常味的青椒雞
青椒雞做的是家常味,但是同行的小夥伴都覺得炒得太幹了,雞肉咬起來有點硬。
♢吃完重口來點青菜解膩
我們點完大菜之後,老闆娘說可以再加份青菜。想著養生就點了,味道不錯,就是家常味。
♢傳說中很好吃的耙耙菜慎點
來之前就聽說耙耙菜好吃,但是我對菜頭有點接受無能,苦苦的。
而且以前都是送的,現在要花錢了...
♢環境算乾淨,服務態度沒有說的那麼差
一進門,90年代鎮上小館子既視感。
老闆娘在外面點單,問啥子答啥子。態度還行,可能是因為不忙吧。
環境算不上好,只能說乾淨。
裝修的年代感不要太久遠,以前很多人都愛買這種印了圖案的瓷磚...
這棟房子應該是老闆自己蓋的,大廳進去還有個院子,周圍是包間。像不像以前結婚辦酒的地方?
好多小館子的泡酒都巴適,下次再去的時候闊以試試。
曉得你們在等價目表,所有東西都是一斤起點,所以建議人多去。
價格都不便宜,可能是人氣旺吧,賣得貴也有人吃,反正人均70是沒跑了~
他們家在河邊上,吃完飯還可以去濱河路逛逛。
這條河是從府河流出來的,特別特別長,都看不到盡頭~
我們吃了飯切健康步道走了走,感覺真的有一種遠離城市的靜謐感!
飯糰評分
口味:★★★★☆
1、麻辣重口型,在成都賣鱔魚黃鱔的裡面,算中等偏上
2、魚老師只推薦口味,就不討論煮沒煮熟這種問題了哈
價格:★★☆
1、我們四個人吃了300塊錢,人均75,接受微信支付
2、鱔魚泥鰍價格還好,但耙耙菜和青菜都是15元,就有點...
環境:★★☆
1、環境還算乾淨,店面特別大,坐個10多桌沒問題
2、位置有點偏遠,但路況不錯,建議大家開車過去
服務:★★★☆
1、上菜速度很快,大概10分鐘就端上來了
2、服務沒有說的那麼撇,我覺得老闆娘多和善的
綜合評分:★★★★☆
想曉得在哪兒的,老規矩,退出本文,在對話框裡頭髮送「蒼蠅館子044」給後臺,就會收到直接彈出的店名和地址啦。
emmm,以上就是今天的深夜報復社會系列了,快來留言說說你們年前還有些啥子需求,擺哈條,還想吃點啥嘞~
本文系大成美食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