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兵制是宇文泰和高歡五次大戰後,西魏兵源嚴重不足,單靠原跟著爾朱天光,賀拔嶽入關中的鮮卑部隊已經不夠用了。所以把當兵特權向關中好人豪族開放,這些兵類似於日本的日本武士,或者西歐的騎士,是有田產,有家業的職業軍人。而且府兵制一開始的時候,也是可以退出的。到了唐朝,尤其中葉以後,府兵制崩潰很大原因就是,唐朝太大了,士兵不願意換防到遙遠的邊鎮了,都退出府兵。導致府兵兵源不足,所以只能募兵。
府兵制下的士兵平時並不是歸貴族管,回到各自的土地,皇帝才是全天下最大的地主。中晚唐能夠延續也跟募兵制沒關係,而是節度使飽受猜疑,地方有實權的反而是高級將領。這些將領沒有官方認可和外地承認的權力,因此發展得格外緩慢,從中央派出的節度使沒有能終結大唐,從地方升上來的節度使覆沒了大唐,雖然募兵制的確比府兵制優秀。府兵制在唐朝中期最主要的兩個原因一是沒有土地,二是因為帝國版圖太大,府兵制已經不能滿足需求了。唐玄宗時期就已經開始的藩鎮制度一開始也沒怎麼樣,等到中晚唐時期,藩鎮的兵才變成私兵的。
府兵其實與門閥並存的,沒有門閥的財富和軍力,也沒有府兵存在的基礎,其實從東漢以後一直存在的千年世家也一樣是門閥大族,所謂財閥與軍閥,府兵制也只是承襲了門閥制中的軍閥聯合體,三國兩晉南北朝沒叫府兵制,其實還是一個意思,門閥收攏百姓創造財富,設立軍隊,國家予以承認,出任官職,戰時應召出徵,戰後重回門閥領地。如此往復千年以下,直到黃巢出現,天街踏盡公卿骨結束。
府兵制有府兵制的優點,募兵制也有募兵制的優點。府兵制的優點是,團體穩定性高,具有極高的延續性,而且軍費消耗少,單兵素質普遍較強。缺點是容易成為將領的私兵,一旦將領叛亂,也會跟著叛亂。募兵制的優點是,軍事素質較高,訓練強度較大,只要能掌握軍費,便很容易被皇帝控制。缺點是忠誠性不高,一旦士兵拿不到軍費,就沒有積極性,極有可能背叛朝廷,而且由於訓練強度不一,所以軍事素質也不一樣。總體來說,府兵制有利於軍事將領,募兵制有利於皇帝。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由國慶訴說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