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臺積電(TSM.US)與它的宿敵:王不見王

2020-12-24 手機鳳凰網

2013年,在臺積電(TSM.US)先進位程的助力下,高通(QCOM.US)發布了跨時代的驍龍800系列晶片,一舉在高端市場站穩腳跟,當年LG、索尼(SNE.US)、小米(01810)等一眾高通的追隨者產品大賣。

春風得意馬蹄疾,高通拿下48.6%的市場份額,佔據手機晶片的半壁江山,不僅在數量上與蘋果(AAPL.US)可以一爭高低,在高端市場也有與蘋果一決雌雄的意味。

不過,到了下半年,原本被縮小的差距再次被拉大。

9月,蘋果推出了A7晶片,這款晶片不僅在性能上大幅度領先於高通的驍龍801,還是全球首款採用64位Arm V8架構的雙核CPU,開啟了智慧型手機CPU的全新時代。

從A系列開始,蘋果的晶片一路開掛,2010年推出自主處理器A4,2011年購買Arm完整架構的A5,2012年,直接購買指令集,自己開發構架的A6,到2013年性能彪悍的A7,A系列晶片一路勢如破竹,尤其是是A7的發布,給了衝擊高端的高通巨大的壓力。

2014年,高通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64位架構處理器驍龍810。

本來被寄予厚望的810,不僅未幫助高通拿下更多的市場份額,反而成為了高通在手機晶片市場失利的重要節點,這款晶片的問世,直接導致全球手機晶片市場格局大變,間接促成了海思與聯發科的崛起,也讓臺積電損失一筆大訂單。

「火龍」問世

有時候心急不僅吃不了熱豆腐,還容易燙傷嘴。

由於高通過於冒進,為了追求性能而做4+4的大小核架構,在頻率設定上太好高騖遠,最終導致功耗與發熱表現皆不盡人意,連帶也讓實際應用性能表現一般。

這些做法使得驍龍810一經發布,迎來的不是大火,反是「太燙」,被外界戲稱為「火龍810」。

這次失利直接波及當時一票安卓陣營,第一次打破小米Note衝擊高端的夢想,同時也成為LG、索尼、摩託羅拉在高端市場上的衰落重要原因之一。

索尼的手機在當年第四季度銷量達到了1190萬部之後,不僅再也沒有跨越這個巔峰,反而是銷量一路下滑成路人甲,LG也是同樣的結局,高通自己的市場份額跌至32.3%。

在這場大潰敗中,安卓陣營裡唯一倖存的國際大廠只有三星。由於三星當年發布的Exynos 7420沒有高通那般激進,同時採用了自家最先進的14nm FinFET工藝,這款晶片無論是CPU部分還是GPU部分,都超越「火龍810」。

所以驍龍810的失敗,讓三星當年的高端手機S6和S6 Edge全部放棄使用高通晶片,轉而全部採用自家的14nm的Exynos 7420晶片,對於高通來說,丟失大客戶的同時,還被客戶的產品所碾壓,內心的憋屈不言而喻。

不過,針對驍龍810過熱的問題,高通始終堅信自己的設計沒問題,問題在於臺積電的20nm工藝,面對高通的甩鍋,臺積電自然極力否認,雙方矛盾一觸即發。

三星截胡

高通與臺積電的矛盾激化,驍龍810隻是一個導火索。

蘋果轉單臺積電之前,高通無疑是臺積電最大的客戶,但是自從臺積電拿下A8訂單之後,高通的話語權就輕了許多,議價能力自然也不如之前,此時雙方在下一代晶片代工的價格上又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由於臺積電的20nm只是一個過渡工藝,所以遠不如28nm那樣具有性價比,並不是每個客戶都如蘋果一般財大氣粗,尤其是高通經歷了「火龍810」的潰敗之後,營收大幅度下降,所以想要壓低臺積電在高端晶片的價格。

臺積電方面,由於本身20nm產能沒有28nm那般大,迎來了大客戶蘋果之後,臺積電幾乎將大半的產能都給了蘋果,這也導致臺積電20nm在短短5個月就達到滿載狀態,留給高通的產能自然不會太多。

在「火龍810」上吃了一場敗仗的高通,急需扭轉敗局,找回丟失的市場份額,但是與臺積電的談判又陷入僵局。

此時,剛剛被臺積電橫刀奪愛的三星,看準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找到高通,希望可以尋求合作機會。

為了顯示誠意,三星給出了高通無法抗拒的條件,無論從價格還是技術。

臺積電不肯打折降價,三星直擊要害,高端晶片代工的報價至少比臺積電便宜三成。

技術上,由於自家14nm FinFET LPP工藝在Exynos 7420上的成績有目共睹,以及過去代工蘋果的成功經驗,代工驍龍晶片毫無壓力,並且不一定比臺積電弱。

除了以上兩點之外,三星還祭出了一招臺積電無論如何都無法給出的條件。

如果高通下單,三星下一代旗艦手機,恢復使用高通的晶片。

如此巨大利益誘惑下,對於想儘快恢復往日雄風的高通,毫無招架之力,高通動心了。

臺積電的窘境

高通的訂單,三星想半路截胡,臺積電自然不願意拱手相讓,大樹不嫌肥多,高通畢竟是第二大客戶,倘若流失,將會影響到盈利狀況。

為了挽留高通,當年年底宣布斥資8500萬美元,收購高通臺灣分公司龍潭廠,方便更好的服務高通等大客戶。

顯然,8500萬美元相比於三星的手機訂單,顯得「誠意」不太夠。

高通最終將高端晶片轉單三星,臺積電損失一筆大訂單。

更讓臺積電苦惱的是,三星不僅截胡了大客戶,還在先進位程上超越了自己,張忠謀在法說會上坦承三星在16nm技術上的領先後,隨之而來的是臺積電股價大跌,投資評級遭降,一時間,臺積電的局面很被動。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三星在先進位程的命名上玩了一個偷梁換柱的小把戲。

當初,臺積電剛採用FinFET工藝時,原本打算按照與英特爾(INTC.US)一樣的標準,命名為20nm FinFET,但是三星不按套路出牌,搶先命名為14nm,為了保證自己的輿論優勢,臺積電也改稱為16nm。

事實上,三星與臺積電都可稱為20nm。

反擊!

在三星與臺積電打得不可開交之時,英特爾半路殺出,更為先進的14nm已經量產,給了臺積電和三星當頭一棒。

生死關頭,總得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氣才能翻身。

當年年底,臺積電提出「夜鷹計劃」,由大夜班和小夜班24小時輪班,加速10nm製程研發,提升先進位程的研發效率,力爭在2016年進入量產,屆時將超過英特爾這個強敵,追上其半導體霸主地位。

夜鷹計劃不僅僅是一次對英特爾的追趕,更像是一場臺積電的一次絕地反擊,當時針對臺積電的「夜鷹計劃」流傳最廣的一句話是:「十萬青年十萬肝,一人一肝救臺灣」。

夜鷹計劃畢竟是長遠利益考慮,而迫在眉睫的客戶流失總得儘快解決。此時長期蟄伏在臺積電五大客戶名單開外的海思,成了臺積電不錯的選擇。

臺積電+海思

海思的晶片,是依託於華為的終端業務成長的。

回顧華為手機和海思的成長史,不難發現,從2009年到2013年這四年間,華為終端業務始終不見起色,海思的K3系列晶片接二連三的受挫,產品投入市場無人問津,成為臺積電的大客戶更是遙不可及的夢。

2012年,執掌華為手機業務的餘承東,甚至一度被認為面臨「下課」,關鍵時刻,任正非頂住壓力,頒給餘承東了一個「從零起飛」獎,鞭策他繼續努力。

2013年,高通驍龍800與小米的組合大獲成功,深深刺激了華為。反觀海思晶片卻還深陷K3失敗的泥潭之中,心急如焚的餘承東,為了狙擊小米,宣布榮耀品牌獨立,榮耀的任務也很清晰,全面複製小米。

自此華為終端的定位明晰,華為品牌走高端,榮耀走中低端,銷量開始實現增長。

不過華為真正的轉折點還是2014年,這一年高通翻車,華為手機趁勢崛起,同時海思和臺積電建立起了更為緊密的合作關係。

過往只要臺積電轉進最先進的製程技術,第一家開案的業者都是高通或者聯發科。而2014年臺積電推出第一代16 nm FinFET製程技術後,第一個開案採用的卻是海思。

海思不僅僅導入臺積電最先進的16 nm製程,還一併採用了非常昂貴的CoWoS封裝技術,和FPGA大廠賽靈思並列臺積電CoWoS技術解決方案的唯二採用者。

其中的緣由不難理解,高通翻車之後轉單三星,使得臺積電需要一個補位客戶,而華為此時願意充當這個角色,雙方一拍而合,合作水到渠成。

事實上,在手機業務最為黯淡的幾年裡,華為依然沒有放棄與臺積電的合作。甚至為了拉近與臺積電的關係,在臺灣成立訊崴科技,名義上是海思產品在臺灣的代理商,但主要還是從事IC設計的相關研發。

有了臺積電的加持,華為當年發布多款手機,搭載著全新的麒麟晶片。5月,搭載麒麟910T的P7發布;9月,搭載麒麟925的mate 7問世。高通晶片發熱,讓麒麟晶片成了消費者最佳選擇,華為手機也順利從小米手中搶下更多市場。

自此,海思+臺積電這對組合開始逐漸頻繁的出現在了眾人面前,蘋果、海思、聯發科、高通這四強悉數上場,產業格局初定。

海思晶片的成功,似乎也讓臺積電看到了華為與大陸市場的巨大需求,2015年決定在南京建廠。當然,背後的深意也有可能是為了更貼近中芯國際,這就說來話更長,暫不展開。

臺積電日新月異的十年

經歷了高通驍龍810的風波之後的臺積電,接下來時間裡,業績蒸蒸日上。

2015年市佔率達到55%,2016年,夜鷹計劃完美落地,10nm成功量產,毛利率和營業利潤率同時創新高;2017年,進入7nm時代,開始甩開除三星以外的所有對手;2018年,全球半導體市場下行,臺積電依然超預期完成目標;2019年,大客戶高通在驍龍810之後重新回歸;2020年,5nm量產,波詭雲譎的國際形勢中,臺積電成為各方的關注焦點。

在過去的十年裡,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翻了3倍,臺積電的營收翻了2.5倍,兩者之間的增長曲線幾乎重合。換句話說,臺積電作為半導體產業的地基,是智慧型手機平地拔高樓的原始要素。

臺積電與三星也是一時瑜亮,在這十年裡打的難解難分,雙方也在鬥爭中共同成長。但是臺積電棋高一著的是,總能在充滿變數的市場中,不斷革新技術,牢牢抓住核心,拿下大客戶。

四大天王

在華為被禁之前,蘋果、海思、聯發科與高通無疑是支撐起臺積電業務的「四大天王」。

自蘋果2014年轉單臺積電,除了A9晶片是臺積電與三星共同代工外,蘋果其餘的所有核心晶片都是交由臺積電代工,甚至最新的電腦晶片也是與臺積電一起研發完成。

從蘋果的營收結構來看,2010年賈伯斯卸任之時營收還只有652億美元,到如今,庫克掌管蘋果已達十年,去年的營收已經達到2600億美元,這背後固然有庫克的運籌帷幄精明布局,當然也離不開臺積電的大力支持。

高通之於臺積電,本是與蘋果平起平坐的,但2014年成為高通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這一年之後,高通開始在臺積電與三星之間左右搖擺,以至於有好幾款晶片表現不如預期,導致其市佔率萎縮,同時作為直接競爭對手的海思和聯發科趁勢崛起,使得高通在臺積電面前競爭力打了折扣。

如今再看高通10年來的財報,從2010年開始高通的營收開始暴增,2014年開始進入了鼎盛時期,隨後增長開始趨緩,甚至衰減,箇中緣由,已無須贅述。

與高通不同的是,聯發科與海思始終都與臺積電站在一起,同為臺企的聯發科,即使在低谷期那幾年,依然選擇臺積電代工,鮮少選用三星代工。而海思,作為後來者,同樣自始至終都只與臺積電展開合作,從未尋求過三星代工自家晶片。

雖然暫時沒有海思的營收數據,但是從華為的10年增長不難看出,拐點出現在2014年。

這一年華為手機強勢崛起,同時帶動了晶片產業的發展,海思也一步步從臺積電的前十大客戶變成第二大客戶,甚至在去年的某段時間超越蘋果,榮升為臺積電最大的客戶。

小結

縱觀過去十年,全球科技產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0年前後,雄霸全球的諾基亞顯現疲態,短短幾年便轟然倒地,全球手機市場徹底告別功能機時代,而蘋果、華為、小米等新勢力的崛起,帶領手機市場邁向一個全新的時代。

2014年,高通的「火龍810」成為最大的黑天鵝,智慧型手機與半導體領域迎來了一次洗牌。在手機領域華為崛起,LG、索尼等國外巨頭式微;半導體領域,高通份額下跌,海思與聯發科趁勢崛起,臺積電與三星的勢力範圍再次發生了大的變化,此後幾年時間,雙方基本盤穩定。

在這些變局之後,每一個突圍而出的企業都有自己的特徵。

臺積電的不斷突破,三星的窮追不捨,蘋果的開拓創新,高通的精明布局,海思的臥薪嘗膽,還有聯發科的大起大落。時代賦予了產業以機會,而這些企業牢牢抓住了機會,在這場盛宴中,沒有一個企業是庸庸之輩,每個企業都在拼命求生存,努力求發展。

臺積電有三星這個宿敵,雖然在代工市場上鬥得異常激烈,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這種合理的商業競爭也讓廠商們一次次尋求更大的突破,一次次逼近人類科技的極限,最終受益的還是整個科技產業。

(編輯:趙錦彬)

相關焦點

  • 昔日爭霸「王不見王」 臺灣「晶圓雙雄」今日實現「世紀之握」
    據中評社報導 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與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15日上午在竹科40周年國際論壇,難得同臺,曹一上臺就主動迎上前去,跟張忠謀握手,領完獎也熱絡互動,互祝身體健康,兩人世紀大和解,成為竹科40年慶最大的亮點。
  • SN訓練賽對陣TSM:TSM打野人馬大殺四方
    網友表示:「可能是sn真的打不過,還調侃tsm訓練賽之神」,「阿賓太能送了」,「裂開,sn可能不適應別的賽區打法」,「如果今年沒有疫情能線下觀賽且tsm進了世界賽,觀眾們肯定會每一場高呼tsm,tsm,tsm」,「這訓練賽也太沒質量了,別帶節奏了,真的打會選德萊文潘森4個AD麼」,「這就是打野的版本,打野一定要強」。
  • 押寶川普,臺積電騎虎難下,張忠謀對蔡英文心生不滿?
    「臺灣之光」新竹科學園區15日歡慶成立40周年,島內科技界大佬悉數出席,臺積電、聯電、聯發科、宏碁董事長們都來到現場。島內媒體熱炒「王不見王」的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與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在20多年後再次同臺,握手破冰。
  • 林心如以前是好的閨密現在王不見王公開了與許瑋甯零的交互
    不料,最近有林心如,許瑋甯拍攝零互動,雙姐妹背景王不見王,連更衣室都被分開了,這就導致了人們對友情語調變化的猜測。上一集,兩人不敢大意,不僅拍攝前沒見過面,而且在後臺經過多年再見和王不見王建造了氛圍。甚至梳頭也被分開在不同的地方和散步。許瑋甯的形狀是今天我第一次看到你的感覺,我拍了張照片,坐了下來之後,看到她陰鬱的眼睛,海茵(許瑋甯)在角色的狀態顯示……。」
  • 王力宏和周杰倫王不見王,這次終於有互動了!歌迷:快點合作新歌
    王力宏和周杰倫都是華語樂壇頂尖的歌手,據說從前有個說法是王不見王,意思是他們兩個天王互相都不會有任何聯繫,也很少在同一個頒獎典禮出現,更不會有多少互動了。不過,最近王力宏ins和周杰倫有了一次互動,源於王力宏ins關注了周杰倫,然後才有了多年來的一次互動,也算是打破王不見王的說法。
  • 臺積電最新紀要
    A:今年以來三個月的資本支出增長基本上來自先進技術,而今年的資本強度將略低於40%,從長期來看,它將逐漸下降至35%左右。  Q:在今年下半年,華為會對臺積電的業務產生什麼影響?在第四季度仍會繼續向華為運送晶圓嗎?如果不會的話,那臺積電將如何處理對5nm產能的影響?
  • 王不見王的合作,你最期待誰?周星馳和梁朝偉,成龍和周潤發,四大天王一起?
    由此引申出一個詞,叫王不見王,意同一山不容二虎。在體育界,經常會類似的情況,最頂級巨星只能成為對手,做不了隊友,比如梅西和C羅。在娛樂圈王不見王的情況更多,但似乎觀眾更希望王能見王,這樣就會看到更多的好電影。
  • 被稱為「臺積電叛徒」,他有滿腹苦水,蔣尚義回鍋中芯國際築夢
    「蔣爸」回鍋中芯國際築夢蔣尚義昔日跳槽「武漢弘芯」,有人將「臺積電叛徒」之號,安到前臺積電大將蔣尚義之頭頂。對此,他心中滿腹苦水,認為這是不公平的。蔣尚義說:「當初我講得很清楚,第一,我不挖臺積電的人;第二,我不洩露臺積電機密。
  • 電影界有一句行話「王不見王」,趙文卓和甄子丹就遇上了!
    電影界有一句行話「王不見王」,可2012年在《特殊身份》就破壞了這個默認的規則,所以就發生了趙文卓和甄子丹的「大戰」!趙文卓在一次採訪中坦言:「他改動劇本是完全沒有跟我商量,直接是改好了就扔過來,以前是在主線上,但改動了以後就不在主線上了。」
  • 臺積電將減少加班列入關鍵KPI「半導體教父」張忠謀的哈佛人生
    6月5日,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參與臺積電職場生涯的最後一次股東會,正式交棒退休,臺積電進入了「後張忠謀時代」。張忠謀,這個時代的產業巨人,一生戰績彪炳。臺積電因為張忠謀31年的掌理,成為市值近7萬億新臺幣的世界級巨無霸。2017年底,臺積電迎來 30 周年慶之前,張忠謀宣布來年 6月會正式退休。
  • 臺積電市值多少億_臺積電為什麼聽美國的
    臺積電市值多少億   臺積電作為中國臺灣最厲害的晶片企業,佔有國際一半的市場份額,在國際晶片市場中有非常高的地位,因此就連美國的一些晶片企業都要忌憚它三分。那麼,臺積電市值多少億?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眾所周知,臺積電是張忠謀在1987年成立,成立之後專注於半導體製造,目前國際上不少晶片都由臺積電生產,因此臺積電的市值也一度暴漲。據了解,目前臺積電的最新市值為5370.70億美元(美股)。   臺積電為什麼聽美國的   臺積電不設計晶片,本身只是代工,為什麼要聽美國的安排?
  • 《姐姐》全員團綜劍拔弩張,黃齡為界氣氛驟變,寧靜萬茜王不見王
    黃齡以右是張雨綺、寧靜、鬱可唯、李斯丹妮和萬茜,萬茜和寧靜是王不見王
  • 臺積電不能沒有它!直擊ASML的南科培訓中心
    這個培訓中心,臺積電想了三年,才總算盼到。 全球目前最先進的AI、5G、自駕車等科技所需的高速運算晶片,都得靠臺積電的最新EUV製程支持。最新消息又傳出,臺積電已與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合作明年會推出的自動駕駛晶片。 「現在全球都在打科技大戰,臺積電是這些科技推動,背後最重要的「軍火商」,」一位分析師比喻。ASML的設備,就是臺積電的軍火庫。
  • 王不見王的遺憾:十年了,塞爾比和特魯姆普之間需要一次正式會面
    「王不見王」這個概念,對於他們兩人來說無比貼切:這兩位算不算「王」?這一點想必毋庸置疑,特魯姆普在兩年裡狂攬11個排名賽冠軍+1個大師賽冠軍,不停刷新紀錄,塞爾比世錦賽三冠+大師賽三冠始終領跑著80後,即使在特魯姆普的王朝,也穩定有著每個賽季兩冠的入帳。
  • 火影:常言道王不見王,卡卡西結印速度快,但比不上同樣天才的鼬
    常言道:王不見王。意思是說一山不容二虎,強者相見,必有一戰。動漫裡,旗木卡卡西是木葉隱村的天才,宇智波鼬同樣也是,那麼兩人結印是速度究竟誰更快一些呢?
  • 連鎖反應「擊潰」臺積電?失去華為的大單後,它的日子也不好過
    而臺積電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自己竟然會"倒"在電力供應的問題上。作為臺灣最大的"用電大戶",臺積電3nm半導體工廠年耗電量將達70億度,足足佔據了臺灣綠色能源總發電量以一半,而且隨著晶圓製程越高,資金投入越大,電力消耗也將成倍增長。近期臺積電宣布2nm製程工藝研發獲得重大突破。臺積電預計將於2023年上半年對2nm晶片進行風險生產,2024年開始批量生產。
  • 【揭秘】沒有張忠謀的臺積電 連環出包內幕;晶圓汙染影響,臺積電砍Q1財測;
    一位曾在臺積電任職近 20 年的前中高階主管表示,這次被市場指涉出錯的供貨商,是全球最大化工控股公司陶氏杜邦(DowDuPont) 旗下的陶氏化學,陶氏市值超過 3 兆 6 千億元,「這麼大的廠商,不太可能犯低級錯誤, 它就像是化學界的英特爾(Intel)! 」追蹤 2》接班後,螺絲鬆了?臺積有個「東廠」.
  • 海賊王:誰將是路飛的宿敵?斯摩格還是克比?
    每天都會更新關於海賊王的趣聞,海賊王裡的伏筆,海賊王裡搞笑的片段,最新的海賊王情報資訊,盡在其中,期待您的關注,做我的船員吧!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在糾結海軍裡誰將是路飛的最終敵人,究竟是克比還是斯摩格。我們今天就不妨去討論一下,在海賊王的前期,人物設定比較簡單,故事情節遠不如現在那麼複雜。路飛初遇克比時,克比身材矮小,體格虛胖無質感。他的頭髮是粉色的,冬瓜臉,戴著圓圓的眼鏡。
  • 歷史轉折中的臺積電
    可不要小看這家似乎沒有英特爾那麼大名氣的公司,它可是由美國聯邦政府創建的公司,發明過太陽能電池、世界上第一臺黑白電視機,並在上世紀60年代和IBM先後腳發布了混合集成電路。臺灣工研院專門成立了技術顧問委員會,自RCA的技術轉移中,取得了集成電路技術。
  • 後張忠謀時代的臺積電
    工研院稱得上是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孵化器和培養半導體人才的搖籃,它的前身是1936年成立的「新竹天然瓦斯研究所」,系寶島上第一家科研單位。後來幾經合併成為工研院。工研院不僅承接了RCA公司的半導體工藝技術,還在後續先進科技研發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