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公司CH-47重型直升機生產將至少延長至2025年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美國陸軍採購、後勤和技術部助理部長Bruce Jette於3月10日在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上表示,在與波音公司溝通後,美國陸軍認為位於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波音公司生產線每年的生產速率為18架直升機,要想滿足國內外對波音CH-47「支奴幹」重型直升機的最低需求,波音公司CH-47生產線至少需延長至2025年。

據悉,波音公司生產線上的工人實行每天8小時輪班制,每周工作5天。除了剩餘的美國陸軍訂單外,這條生產線還將為荷蘭製造6架新型CH-47 Block I直升機,為新加坡製造8架同類型直升機。波音公司還將為西班牙陸軍翻新17架CH-47D直升機, 使之達到CH-47F直升機配置。波音公司可能還將於10月與英國籤訂直升機採購訂單。此外,CH-47直升機正在與西科斯基CH-53K直升機競標以色列和德國直升機項目, 德國有意購買60架,以色列有意購買20架。

2019年11月,阿聯獲得美國國務院批准, 獲得10架波音CH-47F直升機購買權。2020年2月,法國表示有意為其特種部隊購買2架CH- 47「支奴幹」直升機,不過在購買之前,法國可能會先租用該型直升機,驗證其在作戰中性能,其確認訂單可能要等到2025年之後。

美國陸軍曾計劃在2020財年停止採購波音公司製造CH-47 Block II型直升機,有意將節省的資金轉移到新型旋翼機(「未來垂直升力」)研發上。這項擱置計劃受到波音和美國國會的反對,若計劃獲得批准,這可能會導致生產線提前關閉。

中國航空報作者:彩林

 

責任編輯:胡光曲

相關焦點

  • 美國國防部決定退役一代傳奇重型直升機CH-47
    而以CH-47D型為基礎所升級的首架CH-47F型直升機(升級項目包括:更大推力的發動機、機身件結構及材料、航空電子設備、數位先進飛行控制系統…),首架 於2001年進行試飛,定型之後於2006年在波音的賓州工廠推出,隔年「荷蘭皇家空軍」(RNLAF)就成為該型直升機海外的第一個客戶。
  • 無緣中國的CH-47「支奴幹」重型直升機!
    CH-47「支奴幹」是美國波音公司製造的一型縱列雙引擎雙旋翼全天候多功能中/重型運輸直升機。像「阿帕奇」一樣,「支奴幹」也是採用印第安部族名稱命名。支奴幹機群該機於1956年正式立項研製,1961年首飛,1963年正式定型量產並裝備美軍部隊,一直到今天,CH-47依然是美軍中使用最多的一款多用途運輸直升機,目前的保有數量依然超過
  • 我們為什麼需要重型直升機
    據媒體報導,40噸級AHL重型直升機作為中俄兩國戰略合作項目之一,目前在相關技術、管理、商務領域的談判都達成一致,中俄兩國將於近期籤署聯合研發合同,計劃生產200架,金額達200億美元。    直升機按照起飛重量劃分,2噸以下為小型直升機,2~4噸為輕型直升機,4~10噸為中型直升機,10~20噸為大型直升機,20噸以上為重型直升機。目前,能夠生產重型直升機的國家只有俄羅斯和美國,現役重型直升機主要有俄羅斯的米-26系列、美國的CH-53系列和CH-47系列。
  • 印度在拉達克夜間起飛最新重型直升機:全球目前只有美國工廠能造
    印度空軍在7月7日發布了印度空軍新引進的,美國製造CH-47F「支奴幹」重型直升機在拉達克地區機場部署的畫面:大批印度空軍CH-47直升機被部署在拉達克機場。同時印度還使用CH-47F「支奴幹」直升機執行了夜間飛行任務。顯然印度計劃利用CH-47直升機運載特種兵展開夜間突擊。
  • 中國第一代重型直升機:上馬就四代技術
    世界第四代直升機技術,典型描述是高速特性、隱身性、操縱智能化和模塊化設計四大特點。速度將比現役同類型直升機提高1倍以上,航程增加2-3倍。據中航工業直升機設計研究所所長之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中國在2020年突破第四代技術。美國的「黑鷹」、「阿帕奇」等都是第三代技術。
  • CH-53K:「種馬王」重型直升機,單價超過了F-35戰機
    CH-53K,綽號「種馬王」,由西科斯基飛行器公司研發製造,是CH-53系列重型運輸直升機中最新改進型號,美國海軍陸戰隊有200架訂單,目前,是全球技術最先進的重型直升機。2018年4月初,在柏林航展上,CH-53K「種馬王」重型直升機首次公開亮相,就引發了國際軍界的關注,這架全新直升機的機動性和先進的線控飛行技術,被外界認為各項綜合技術性能參數已經超越了著名的蘇俄米-26重型直升機。
  • 中俄將籤署AHL重型直升機製造合同 2040年前將聯合生產200架
    資料圖:圖為中俄聯合研製的重型直升機(AHL)方案樣機。(拖拽/保存圖片可查看大圖)(環球時報2月22日報導)「今日俄羅斯」(RT)電視臺21日報導稱,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公司(Rostec)國際合作和地區政策部主任維克託·克拉多夫(Victor Kradov)20日在印度航展(Aero India 2019)上表示,俄羅斯在1-2個月後將與中國籤署AHL重型直升機製造合同。
  • 波音公司AH-64E武裝直升機交付量達到500架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飛行國際4月17日報導,近日,波音公司正式慶祝了其第500架AH-64E「阿帕奇衛士」武裝直升機的交付,並且波音公司還希望該機能夠獲得更多的外銷訂單。
  • 中國直升機發展報告:只剩下最後一塊拼圖,重型直升機
    ,據專家預計將量產3000多架。直8運輸機 直20通用型直升機首次是在2019年大閱兵出現,2020年中央視曝光直20突破旋翼除冰技術,總師獲得航空工業月桂獎,並且開始大規模生產和服役,據專家預計直20的服役規模或將達到
  • 俄媒:中俄將籤重型直升機製造合同 計劃造200架
    俄羅斯研製的米-26直升機是現役世界最大直升機   中俄將於近期籤署聯合研發AHL重型直升機合同,計劃生產200架AHL重型直升機,俄羅斯技術國家集團(Rostec)國際合作和地區政策部主任維克託
  • 中俄重型直升機獲重大進展,中國直升機技術短板補足!
    中俄重型直升機獲重大進展,中國直升機技術短板補足!作者:利刃LM近日,據媒體報導,俄羅斯國防產品出口公司近日在印度航展上向媒體透露,中俄聯合研製的AHL重型直升機取得重大進展,在兩個月內就會籤署聯合研製和生產購買合同。
  • 印度完成全部AH-64E及CH-47F直升機接收
    據defenseworld網站2020年7月10日報導,波音公司宣布,近日最後五架AH-64E「阿帕奇」攻擊直升機已交付給印度空軍,而在今年3月份,波音還曾交付了訂單中最後5
  • 《CH-47支奴幹中型運輸直升機》轟天雷-協助拍攝
    CH-47支努幹運輸直升機於1956年開始研製,它不像其他直升機只有一個主旋翼,而是有兩副可人工摺疊的主旋翼,分別位於機頭和機尾的上方。作為現代直升機家族中的另類,CH-47支努幹運輸直升機以其卓越的性能備受青睞,越戰後的歷次美軍行動中幾乎每次都出現過它的身影。
  • AH-1Z「蝰蛇」武裝直升機,專屬四等人的重型武裝直升機
    前言一提起美軍的重型武裝直升機,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AH-64「阿帕奇」系列重型武裝直升機。實際上,目前美軍還有一款性能和AH-64「阿帕奇」系列重型武裝直升機不差上下、半斤八兩的重型武裝直升機。只有一臺發動機、採用非常簡易的蹺蹺板雙槳葉、最大起飛重量才四噸多、航電系統非常簡陋、只能使用火箭彈和機槍……AH-1「眼鏡蛇」只能算是一款性能比較一般的輕型武裝直升機。正是因為當時AH-1「眼鏡蛇」看起來發展潛力有限,美陸軍才決定另起爐灶,研發一款全新的重型武裝直升機——AH-64「阿帕奇」,後者一直發展到今天,成為了重型武裝直升機領域的絕對明星。
  • 證監會將IPO扶貧政策延期至2025年
    證監會將IPO扶貧政策延期至2025年 近日,證監會公告稱,對於《關於延長證監會IPO扶貧申報期限的提案》,建議將「即報即審、審過即發」政策申報期限延續到2025年,對新疆、西藏、甘肅、青海等特別偏遠的貧困地區給予更加優惠的條件。
  • 波音完成了印度空軍的AH-64E和CH-47F訂單交付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飛行國際7月11日報導,波音公司已經向印度空軍交付了AH-64E阿帕奇攻擊直升機和CH-47F支奴乾貨運直升機。至此,2015年9月波音公司與印度空軍籤訂的22架AH-64E和15架CH-47F合同已完成全部交付。
  • 要造200架的中俄重型直升機啥水平?完美對標美國這一先進機型
    醞釀多年的中俄先進重型直升機(AHL)項目好事將近。據俄媒披露,AHL的製造合同或很快籤署,未來將造近200架,填補中國國產重型直升機的空白,AHL並非著名的俄制米-26「光環」重型直升機的翻版,它在各方面都和美國最先進的西科斯基CH-53K「種馬王」直升機類似。
  • 中俄聯合研製AC332重型直升機,這回中國是主導
    近日,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在經過多輪談判後,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OAK)將於今年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AVIC)下屬的中航直升機股份有限公司籤署聯合研發合同,正式啟動AC332型重型直升機的研發工作。
  • 中國曝光重型直升機性能可比美國最新款,一次帶兩輛裝甲車上高原
    我們就聊幾句"重型直升機」。說起來,中國直升機發展的起步並不算太晚。但礙於早年間工業基礎、經濟實力薄弱,有限的資源只能優先投向一些「重要領域」,如戰鬥機研發。所以在國產新型戰鬥機充滿自信的翱翔天際時,中國直升機卻仍有些力不從心。
  • 俄軍拒絕分享重型直升機技術,除非中國滿足這一條件
    美俄在航空技術領域一直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雖然我國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在該領域追上了前兩者的腳步,擁有了五代戰機等一系列足以自傲的成績,但在重型直升機的研發方面仍然有所欠缺。若想在技術上儘快趕上,最好的辦法就是技術引進了,美國一貫秉承在科技上封鎖的政策,出路肯定不在美國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