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式廚刀大賞

2022-01-09 美食探究所

人類的文化是從使用道具開始的,最初使用的石器和現在的是同一用途,固然,廚刀為首的刀和人類有著很深的關係。在日本包丁(廚刀)之前也被稱作「庖丁」,其中「庖」指的是廚房。這個詞語源想必我們都在熟悉不過了,源自《莊子》中刀技非常高超的名人庖丁距今兩千多年前存在的廚師。有趣的是,現代漢語裡廚刀被稱作「菜刀」,但日本還保留著包丁的叫法。

飲食生活的差異是孕育出獨特廚刀文化的基礎,日本自古以來就以魚和蔬菜為主體的飲食生活,相比家禽,魚的骨頭比較軟,即使菜刀的硬度提高,也很少擔心刀刃會斷裂,所以日本廚刀側重追求刀口的鋒利以及擁有更窄的刀身。

日本廚刀原型來自日本刀,現存最早包丁是奈良時代日本刀型的包丁。

奈良正倉院藏 1250年前日本刀行包丁 由全鋼製成的單刃刀片。主要用於烹割欲裂。直到德川初期,已有900年的歷史。

這種形狀的菜刀一直使用到江戶時代中期,和現在看到的和菜刀的出刃、柳刃、切菜刀形狀相同的菜刀,據說是從江戶時代中期到後期完成的形狀。江戶時代社會安定,文化非常發達,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的烹飪文化開花結果,日本出道也隨之進化而來。

進入了菜刀形狀變遷的歷史明治時代,隨著文明開化,西式小刀從西方隨著各種各樣的烹飪方法在日本普及開來。當時在日本沒有吃牛的風俗,所以一般把用於牛的西式小刀稱為「牛包丁(洋菜刀)」,由此日本的廚刀大致分為兩個流派:「和包丁」與「洋包丁」。

日本廚刀在簡單的外觀下,有著很深的學問,每一種廚刀都由其獨特的講究用途,如果算上日本歷史上曾經流行的不同廚刀種類,細分下來得有一百多種不同的廚刀,這種類之繁多跟日本的文化背景有著很大的關係。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當下流行的日本廚刀。

和式廚刀日本自古以來使用的菜刀,多為單刃刀,因此切割方向是固定的,可分為右手刀和左手刀。擅長的是「魚料理」,也可以處理「蔬菜」。另外,和式廚刀的種類非常豐富,現在在和食料理的日料店使用頻率極高。最具代表性的種類是「出刃包丁」和「柳刃包丁」。

製作魚料理不可缺少的當屬出刄包丁,特點之一是刀片的重量較大。切削刃很鋒利,但峰頂卻很厚,可以輕鬆的切斷粗骨估或者魚頭,製作簡單刺身更是沒有問題,可以說是日本萬能廚刀,使用頻度非常高。

出刄包丁從最初取出魚的內臟開始、把肉切開、去鱗等處都可以用到,是家庭必備廚刀。最短小出刄包丁刀刃長為10cm,刃寬15mm。如果是經常處理小魚的話建議購買12cm的小出刄,處理比較方便。如果經常處理大魚的話建議購買18~19.5cm大出刄廚刀。

一般日本廚刀都是單刃的,但是家用的廚刀為了應對多種食材不讓刀刃損壞,使用雙刃刀。這種刀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即使刀髒了也不顯得明顯,日本的四國等地使用造刀黑打的技術因此而得名。

刀刃形似柳葉因此得名。和包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去皮、取筋、切生魚片、擺盤都可用柳刃包丁。為了使用時不壓碎魚肉的纖維,刀刃做得很長。最早流行於關西地區,現在說到生魚片用的菜刀。

關東刺身包丁一般都是這種有稜角的包丁。在分割飛魚、金槍魚等比較長的魚的時候需要一條線切下去,用蛸引包丁切斬成型非常便利。比柳刃稍薄因此非常適合柔軟的紅身魚。

這是特地為切河豚生魚片而製作的菜刀,跟柳刃包丁相同刀尖呈尖型,但是為了切得更薄,比起柳刃包丁,刀刃更薄。刃線也更直。

製作鮭魚時使用三片刀,切掉魚頭和非常硬部分的包丁,刀刃長24cm~36cm。

骨肉分離的專用包丁。刀背厚重,刀刃輕薄呈三角形狀,也可用於剔除細小的魚刺。

薄刃包丁

和食料理中,切菜削皮時使用的菜刀。「關東型薄刃包丁」的刀尖是四角形的,而「關西型薄刃包丁」的刀尖是銳利的。關西型適合精細烹飪。

去皮包丁是專用於「剝皮」和「倒角」的小型菜刀。與薄刃菜刀的不同是這個尺寸更大,為了使圓形蔬菜的去皮變得簡單,也有刀刃彎曲的「刀形包丁」。

切付刀多作為「柳刃+薄刃」使用,給人一種和食萬能菜刀的印象。

分割鮭魚等大塊魚肉的包丁,看起來像是出刃包丁,但是它的刃更薄。

因為是從上面壓過來的切法,為了更加容易用力,因此是雙柄的設計。

麵切り包丁

這是切「烏龍麵」和「蕎麥麵」用的廚刀,可以從上到下垂直壓著切。

切冷凍食材的包丁,普通的刀在切冷凍後的食材是容易切空,所以製作了這種帶有鋸齒的包丁。

實際上三德包丁的前身,就是這種切菜刀。在以「蔬菜」和「魚」為主食用的時代,普通家庭也會使用這種包丁。後來西洋的三德廚刀傳入日本,逐漸取代了它。

剔出貝肉和料理細工專用道具,切除時候非常均勻的廚刀。小型柳刃形狀,刃長10cm~20cm。

「鰻裂」對於專門經營鰻魚的專業廚師來說,是御用刀。鰻魚的特徵是表皮滑溜溜的和堅硬的骨頭,很難下手,但是用鰻裂的話可以一口氣打開。

因為是專用菜刀,除了像鰻魚這樣的長物其他的魚幾乎用不到鰻裂。就算是料理人,如果不用經常烹割鰻魚,用出刃包丁代替的情況也很多。

一般家庭需要烹割鰻魚時,用出刃包丁和小刃比較廣泛。

鰻裂根據地域的不同有各種各樣的種類,在這裡介紹最具代表性的 四種。

首先是最有名的「關東型鰻魚菜刀(江戶裂)」。這是關東地區經常使用的鰻魚廚刀。關東型鰻裂擅長從背部烹割鰻魚,宰殺後呈「背脊分開」形狀,而關西是開腹的,這一說法很有名。這是根據各自烹飪後的烹飪方法來區分烹飪方法的。

第二個是「大阪鰻魚包丁(大阪裂)」。大阪型鰻魚方便將鰻魚從腹部打開,是非常專業的鰻魚廚刀。在對付其他魚類時很難使用。

名古屋式鰻魚裂

名古屋風格的鰻魚刀具有筆直的單步刀片,並且具有可以在腹部或背部打開的多功能形狀。刀脊是圓形的,可以防止處理鰻魚時破壞魚肉,這種鰻魚廚刀在每天需要分割大量鰻魚的料理中非常流行,極具效率。

江戶型鰻裂的小型款,方便處理比鰻魚更小的泥鰍和穴子。

跟大阪的鰻魚裂相同,柄部分使用生鐵製作。海鰻比普通鰻魚大一些,因此刀刃較一般的也厚實些,方便手拿,也很給力。

切壽司卷和模壓壽司專用刀具。雙刃刀且刀幅長。刀刃呈弧形,不易損壞壽司飯可以切出美妙的斷面。刀刃長約24cm。

--

原本是從西洋傳入的包丁,但現代的日本家庭中使用洋包丁的佔據了多數。洋包丁多為雙刃刀,左右刀片具有相同的「角度」。因此,它具有可以垂直和筆直切割食物的功能,無論是右手還是左手。

原來在日本,是以「魚」和「蔬菜」為中心的和食文化,菜刀也使用了專門做這兩種料理的「和菜刀」。明治時代在西方飲食文化傳入日本的同時,開始流傳著日本從未有過的「三德菜刀」。現代日本一般家庭常用的菜刀基本上都是這個三德廚刀,其刀刃筆直。刀尖是緩慢的曲線,是「肉」「魚」「蔬菜」都能用的菜刀。

在日本人的印象中,牛刀是專業廚師使用的。「三德菜刀」作為家庭萬能菜刀廣泛普及,但是料理店一定要選擇牛刀,實際使用比較的話,切菜的感覺會有很大的不同,其刀尖更為尖銳,方便進行細緻烹割,因為刀刃很長,大的食材也可以一次就切下來,由此保證食材的斷面變得非常光滑,一旦習慣了這個的話,用三德菜刀就不夠了。

在日本選購菜刀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這個三德菜刀和牛刀。因為無論哪個製造商都在產品陣容的頂端排列著這兩個。

是mini版的牛刀。蔬菜和水果的去皮,裝飾切片使用的菜刀。

顧名思義,這是用來切麵包的菜刀,其實蛋糕也可以切,可以將麵包切成薄片且不壓碎,麵包刀有兩種類型的刀片,有些帶有鋸齒邊緣,有些則是平刃。雖然刀很難磨,但因為是為了切軟的東西而用的刀,所以幾乎不用擔心刀鈍。

拔筋包丁是專門切肉筋的一種菜刀,配合牛刀、剔骨刀、削皮刀等,是解體肉時不可或缺的菜刀。原本是面向職業料理人的菜刀,高級料理店在處理牛肉和牛排時,為了不破壞口感,會很小心地切掉牛筋,為了只把肉的筋切掉,普通的刀是不可以的,這也關係到成品率的提高。抽筋刀和柳刃刀很像,用它做生魚片的人也在增加。

拉筋刀屬于洋包丁,與和包丁的柳刃刀的製作歷史也完全不同,但是形狀驚人地相似。

這是剝鹿皮、豬皮等使用的菜刀,很多人拿來作為狩獵工具。

一把以把肉連骨頭都砍斷為目的的菜刀,由於菜刀的份量和厚度,不需要使用太大的力氣便能砍斷骨頭,與中國的砍骨刀相似。

為了切開內臟(腸)皮的菜刀,為了不讓穿透內臟,刀刃是圓的。

頭取り包丁

---

本文由美食探究所原創首發,未經授權禁止轉發。歡迎轉發分享到朋友圈。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您的支持就是我們前進最大的動力。

---

按住下圖關注美食探究所

關注和轉發就是最高的賞

相關焦點

  • 中式廚刀、西式廚刀、日式廚刀知識大全
    中式廚刀和中國人的性格一樣,方方正正,沉穩內斂,多少年來,它們的優點默默無聞。本文將給大家介紹中式廚刀、西式廚刀、日式廚刀的各類知識,讓大家一起來領略廚刀的風情。過去,中國餐飲界一直流傳著「中餐廚房一把刀」的說法,就是說中餐廚師幹什麼都是一把刀,剁、切、拍、剖、剔,一人一刀就可以全部完成,讓人們覺得中餐不講究器具,全靠廚師刀工,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 日式廚刀種類全解析
    由此可見一把好刀對於日料廚師而言,是多麼的重要!無論食材有多麼新鮮,廚藝有多高,收了他的刀,就等於沒收了他的武器!日本人把菜刀稱為「包丁」,這個詞在日語中兼有廚師和烹調技藝的含義。「包丁」之於廚師,就相當於武器之於士兵。日式包丁按不同的用途可分為200多種,其精益求精的分門別類和接近變態的細緻入微足以使初次接觸的人眼花繚亂。
  • 中式廚刀、西式廚刀、日式廚刀知識大全(附選購指南)
    中式廚刀和中國人的性格一樣,方方正正,沉穩內斂,多少年來,它們的優點默默無聞。本文將給大家介紹中式廚刀、西式廚刀、日式廚刀的各類知識,讓大家一起來領略廚刀的風情。,功能是其它廚刀都無法替代的。隨著越來越多地接觸到外來美食和文化,各種西式廚刀和日式廚刀也漸漸走進我們的廚房,給了我們更多不一樣的選擇。
  • 淺談入門日式廚刀
    那麼就可能是因為我們手中的廚刀跟不上你的步伐了,能成為大廚首先要有一把快刀,一把屬於自己的廚刀,能做到刀人和一,自然也就對你的廚藝精進有非常大的提升。今天小編,找到一些入門級的刀具資料,希望能對初級能理解廚刀的意義的同學有所幫助!在以後,我會儘量抽出時間來找找對愛學習的朋友們願意了解的知識!
  • 下廚房幾把刀才夠用?三刀流還不夠強!盤點中西日式的13種廚刀~
    廚刀的學問非常多,就像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一樣,各個國家也都有自己的獨特刀具,中式刀、日式刀、西式刀三大類流傳最廣,每大類中又分為用途各不相同的款式,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中西日式的不同刀具,術有專攻各有所用,專門的刀做專門的事,你會發現你的廚藝會變得更好~1中式刀中式廚刀最常用的只有切片刀、斬骨刀、文武刀等少數幾款
  • 世界三大廚刀詳解
    德系廚刀不像日式廚刀那麼極端,它無論在哪個方面都有一定的水準。雖然在持久鋒利這方面不如日式,但是它易上手,易保養,注重人體工學,又兼顧設計感。這就是所謂綠點(合格)和藍點(特長)之爭。綠點多比藍點多重要,沒有短板比擁有特長重要。與之相比,日式廚刀就顯得嬌氣,美國廚刀就顯得粗糙,瑞士廚刀就顯得廉價。德系廚刀在美國擁有最廣大的市場,並不是偶然的。
  • 日本料理的刺身和廚刀
    三徳包丁日本傳統刀型中的萬能刀,可以說是日式廚刀和西式廚刀的融合,結合了日式出刃和西式主廚刀的優點。廣泛的用於蔬果、肉類、魚類、貝類的處理。堺孝行的產品線覆蓋除了傳統手工日式廚刀,還包括大量的西式廚刀和中式廚刀。由於堺孝行因為本身就是堺的品牌,而且是最大的一家,因此他的產品線覆蓋了30-40%的堺市匠人,產品品質相當好,完工度很高。
  • 日本料理刺身和廚刀
    三徳包丁日本傳統刀型中的萬能刀,可以說是日式廚刀和西式廚刀的融合,結合了日式出刃和西式主廚刀的優點。廣泛的用於蔬果、肉類、魚類、貝類的處理。堺孝行的產品線覆蓋除了傳統手工日式廚刀,還包括大量的西式廚刀和中式廚刀。由於堺孝行因為本身就是堺的品牌,而且是最大的一家,因此他的產品線覆蓋了30-40%的堺市匠人,產品品質相當好,完工度很高。
  • 如何挑選一把適合的日本廚刀?
    旬牌廚刀的知名度極高,「旬」其實是懷石料理的核心,即選用時令季節的最好食材,為食客做最適宜的菜餚,而不拘菜品的種類和風格。這個品牌講究格調而非實用,旗下系列有各種不同風格的設計師參與,有的好用,有的花哨。
  • 關於日本料理的刺身和廚刀
    三徳包丁日本傳統刀型中的萬能刀,可以說是日式廚刀和西式廚刀的融合,結合了日式出刃和西式主廚刀的優點。廣泛的用於蔬果、肉類、魚類、貝類的處理。堺孝行的產品線覆蓋除了傳統手工日式廚刀,還包括大量的西式廚刀和中式廚刀。由於堺孝行因為本身就是堺的品牌,而且是最大的一家,因此他的產品線覆蓋了30-40%的堺市匠人,產品品質相當好,完工度很高。
  • 高級廚刀品評,來自東洋的名刀——「旬shun」
    圓手柄的廚刀握感是很好的,很方便處理各種切割的動作,手指也會很靈活地操縱這把刀。日本刀的重量都比較輕,很多人認為沒手感,其實這也是理念的問題。當你需要把一塊新鮮的魚肉切成薄片的時候,這種異常鋒利的日本刀,絕對強於中式十八子大菜刀的!
  • 世界三大廚刀詳解,厲害了我的廚師!
    關於廚刀的重要性,早在中國古代人們已有認知,看看《屠羊說》中的描述:夫廚刀,庖宰用以切割之利器。刀若不利,其割不正,則鮮不能出、味不能入、鑊氣不能足。故子曰:「割不正,不食。」而著名的庖丁解牛,也必然少不了一把鋒利的好刀,以致日本至今仍將廚刀稱為「庖丁」。
  • 南方兄弟廚具分享西式廚刀資訊之三德刀
    這種刀型可以追溯至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當時西方文化大量傳入日本本土,主廚刀也被夾在魚肚子裡給遞了過來(滑稽)。自從使用了主廚刀之後,大人們都說好,孩子們覺得施展不來,叫苦不迭,所以他們改良了主廚刀,使之更加符合東方人運刀和所用食材的紋理,首先推出的就是日式的牛刀,它的刀身幅度比起主廚刀更小,可以讓「變態」的屠夫輕易地把刀捅進可愛牛牛的各種想要保護的部位,然後大肆破壞……這種摧枯拉朽的能力是主廚刀遠遠比不上的,日式的刺身刀應該可以,只要你不介意磨損和費力。
  • 中式廚刀or西式廚刀,你會怎麼選?
    中式菜刀其實中式廚刀分類也很多:片刀、桑刀、文武刀、砍刀、拍皮刀、片皮刀、斬骨刀、剔骨刀、豬肉刀、燒臘刀,各種類型,不比西式廚刀少。十八子燒臘刀陳枝記桑刀不過它們長得都差不多,很多人分不清也是正常的。西式廚刀西式刀的分類廣泛:切片刀、主廚刀、牛刀、三德刀、剔骨刀、削皮刀、麵包刀……專刀專用的概念,在西方和日本流傳久遠,所以他們的刀具各式各樣。西方人不吃骨頭,也就沒有我們中式廚刀中的大菜刀和砍骨刀。剁肉怎麼辦?人家有廚師機。
  • 這對中式廚刀,切菜切肉又穩又順、省時省力
    光是廚刀,就有片刀、桑刀、砍刀、拍皮刀、片皮刀、斬骨刀、剔骨刀等各種類型的區分,剁、切、拍、剖、剔對應的廚刀各不相同。其中文式刀更為講究,因為中國人做菜經常用刀背拍蒜、拍黃瓜等,如果刀背強度不夠刀就很容易斷裂,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西方品牌的中式廚刀上。文式刀淬火時不淬刀背,就能保證刀身的強度足夠。講到這裡,有的朋友也許會有疑問:為什麼要分開做成2把刀?這是因為刀具材料的硬度和強度是此消彼長關係,硬度高,強度就低;強度高,硬度就低。而用刀來切和砍是兩個極端。
  • 自帶刀工的日本廚刀≈擁有職業料理人同款手
    一些日本廚刀在專業基礎上做了更加適合家庭的改良設計,將德系廚刀的堅韌耐用與日本廚刀的鋒利精細結合,讓每一餐僅僅因為廚刀的改善,就輕鬆擁有更好風味和更精緻擺盤,當然,它們依然具有能用很久很久的工匠品質。「好鋼用在刀刃上」,廚刀是否足夠鋒利,與鑄刀所採用的材質有極大關係。傳統日本廚刀分為兩種:「本燒」(honyaki,用單一鋼材鑄的刀);「霞」(kasumi,用碳鋼和軟鐵合成的不鏽鋼廚刀)。
  • 我為刀狂 (中):關於廚刀的多種追求 德國趣聞
    (回復「036」可以查看上期推送)+ 廚刀豪華套餐 有沒有一把刀,你擁有了它就像擁有了全世界?——想得美!要真是這樣,索林根幾百年的工藝還玩個P啊!常言道,文人得有幾把刷子,廚夫(婦)也得有幾把刀,今天跟著小編走,看看什麼叫做開了掛的廚刀豪華套餐。
  • 如何選用廚刀?11款廚刀橫向評測
    一句話總結:純看性能的話,具良治的廚刀應該是市面上主流品牌裡最好的了。綜合來看的話推薦真久作。千萬不要迷信大牌子,有些牌子品牌做的好,價格高端,但是實際性能其實一般。有些人上手了這些刀覺得很鋒利很好用,那是因為他們之前用的刀太次了。
  • 沒意思ㅣ我想擁有一把真正の日本廚刀
    收👆那麼今天空腹君打算多聊一些屎都憋出來了大家還記得上一篇廚刀特輯裡我解鎖了七種常用の日本廚刀回覆:日式廚刀刀型,特別是二戰後這兩個流派相互影響相互融合,到了今天德國生產商會生產經過西式改良的日式刀型的廚刀,反之亦然。
  • 外國人:為什麼中餐廚刀,沒有像西餐廚刀那樣廣泛使用?
    中國菜屬於世界三大菜系,不同於法國菜和土耳其菜,從廚師手裡處理食材的菜刀也能體現出來,也可以說中餐廚刀絕對不同於世界任何一把廚刀,而西餐廚師手裡的廚刀往往都是功能明確,廚刀和食物對應,所以在很多外國人的廚房中都能找出十幾把廚刀來。